熊泉 宫丽颖
作为世界上教育发展领先的国家,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ICT在新加坡数字教育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本文主要对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阐述,同时解读ICT在新加坡数字教育中的主要运用项目。
热词:ICT 数字教育 Master plan 新加坡
ICT,即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指信息通讯技术。在数字教育中ICT包括教和学两个层面。在数字教育中,ICT利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利用电脑、手写板或视频展示台及其他的应用软件来进行信息输入;通过投影仪显示器等将信息进行输出。ICT在数字教育领域的运用,不仅使得学生更轻松掌握知识,教师们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加坡很早就意识到ICT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由新加坡教育部领头,三个子部门负责具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从1997年开始实施第一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到2003年的第二期规划,以及2009年的第三期规划到如今的第四期规划,新加坡教育ICT的发展已经走过18个年头。新加坡教育中ICT的发展中,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不容忽视,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了保障。在基础设施方面,提高了生机比和师机比,学校拥有更加快速且灵活的网络环境,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在教师方面,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能力方面,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积极探索,能够进行写作学习;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与其他学校实现高效率的沟通和联系,促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
一、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一)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一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1,简称MP1,1997—2002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奠定基础阶段,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使其对ICT有个完整的了解,从而达到在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这一阶段的教育理念是:“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第一期规划之后,学生们掌握了使用ICT的必要技能;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必要的ICT基础设施,用于ICT基础教学,每个学校都已建成相应的网络;教师们将ICT作为一种日常教学工具,融入课程;在ICT的教与学方面,已经出现成功的教学案例,为接下来的ICT在教育中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
(二)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二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2,简称MP2,2003—2008年)
MP2是在MP1的基础上,争取一个有效和普遍的ICT的使用,加强ICT在教育中的使用,进一步整合课程,建立学生基线ICT标准,创新ICT在学校的使用。这一阶段的教育理念是:“少教多学。”通过第二期规划,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ICT工具,包括网络、邮箱、文字处理及展示工具的使用,大部分学生会使用互联网。教师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ICT工具,包括教学工具、互联网和邮件的使用,三分之二的教师们表示利用ICT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轻松。大部分学校完成了第二期规划设定的目标,有15%的学校,远远超出目标的设想结果。学校建立起了无线网络等灵活的网络环境,所有的学校都获得相应资金支持,生机比例小学达到6.5:1,中学达到了4:1。
(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三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3,简称MP3,2009—2014年)
MP3是在MP2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以教和学为中心,让学校应用好信息技术,以持续支持学校教学工作。这一阶段的教育理念是:“一切服务于让每个学生成才。”通过第三期规划,学生普遍都能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都取得较大进步;ICT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四)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四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4,简称MP4,2015—2020年)
该计划着眼未来,强调对教育领域ICT的投资,同时强调高质量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以价值观导向的教育。同时营造网络安全环境,高效负责地使用ICT,使每个孩子都能用ICT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教育理念是:“迎接未来,做一个有责任的数字技术使用者。”
该阶段的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利用技术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其中,教师们是教学体验和环境的设计师,学校则是文化建造师。
具体执行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1)深化ICT在课程、评估及教育中的整合
ICT在课程、评估及教育中的整合是ICT近年来发展成果的一次大融合。重点是ICT终端到终端的整合,尤其是在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方面。同时,也会确保在课程设计和开发阶段,适当地嵌入信息和通信技术。拟定的一系列战略目的在于实现系统的终端到学科领域的整合,利用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估。其整合措施有:将ICT整合运用于全部课程,包括学术和非学术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网络学习资源;将ICT纳入评估体系;并且深化数字化学习,加强网络健康教育。
(2)持续的专业学习
MP4关注于从职前到职后的持续性学习,努力利用ICT做好各种能力建设工作。具体策略包括在学校成立学习小组,更好地进行合作性学习;针对不同学校,提供差异化的ICT支持服务;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以深化实践三方面。
(3)转化研究,创新和推广
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创新和反思的文化氛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这种文化氛围会使教师们专注于学习,进行反思和探索,深化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通过转化研究,成功的实践模式将会被扩散,造福于其他的学校系统的建设。具体激发学校创新氛围的方法有:要及时发现教学技术上的问题并承诺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原型展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丰富课程资源最后传播成功的案例,通过创新项目,使所有学校都可以采取和借鉴成功的模式。
(4)构建可连通的ICT学习生态系统
构建可连通的ICT学习生态系统指的是连接起来的物理基础设施和连接起来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连接起来的技术基础设施,通过提供灵活的政策,可以快速和有效地实施高质量教学和ICT方案。在学校之间,通过多种伙伴关系则可以实现连通起来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说,系统中的成员,可以在系统内,寻求外部合作伙伴的帮助和加强与家庭学校的合作。具体策略有:完善随时随地学习的基础设施并且要培养社会文化生态系统。
二、主要运用项目
(一)LEAD ICT@SCHOOLS项目
项目开展时间为2006-2008年。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在孵化学校项目的基础上开展LEAD ICT@SCHOOLS项目。作为孵化学校的后期跟进项目,LEAD ICT@SCHOOLS项目代表着ICT的进步与发展,目的在于使更多学校能够更广泛地使用ICT。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目标及ICT的实施情况,挑选了大约有68所LEAD ICT学校进行推广。在这68所学校里面,有8所学校致力于研究ICT在教学中的新用途,主要是探索3D视听教学环境对学生理解复杂问题能力的提升。这些学校将为其他学校提供成功的,可扩展的和可持续的模型。LEAD ICT学校对ICT的创新运用包括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和三维虚拟路径。
LEAD ICT@SCHOOLS项目作为学校运用ICT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对促进ICT在教育中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加坡教育部根据利用ICT程度的不同,为学校提供差异化支持。教育部给每所LEAD ICT学校1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同时,为了加强各学校的合作和分享,成立了CoP平台,CoP的成员们能够在网络平台教育技术社区,简称TEC,进行面对面的会议和交流。
项目实施结束后,各试点学校都能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出新的ICT数字化教学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典型的范式。各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南侨小学小学生都能够运用袖珍型电脑和手机进行学习。学生们可以将手机带回家,利用手机做作业,做笔记和提出疑问。南华中学则成功地利用ICT开发了人文教育游戏,该款游戏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中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学生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南洋女子中学推行的ipad教学也取得巨大成功,从实验性的两个班到全部班的推广,学生通过利用ipad下载学习资料,可以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复习。
(二)FutureSchools@Singapore项目
FutureSchools@Singapore项目(新加坡未来学校项目)是2007年由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共同努力下开展的。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在教学上充分利用交互数字媒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校间的相互合作、学校与企业及研究型社区的合作,学校能获得技术支持和帮助;通过试用企业最新的现代化教学产品和设备,学校师生能够最快使用到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走在信息化发展的最前沿。
2006年10月,78所学校申请参与未来学校项目。筛选过后,2007年3月教育部宣布了第一批入选未来学校的五所学校名单,分别是裕廊中学(Jurong Secondary School)、克信女中(Crescent Girls'School)、康培小学(Canberra Primary)、崇辉小学(Beacon Primary)和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ion)。2008年增加了第六所学校——新加坡科技学校(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 年4 月又新增南侨小学(Nan Chiau Primary School) 和义安中学(Ngee Ann Secondary School)。
新加坡教育部为未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确保在教学上运用最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同时政府为未来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在项目实施初期的4年,就一次性投入8000万新元,以后每年还给予资助,以保障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和ICT基础设施相结合,每所未来学校都有着不同的建设方向和目标。例如,Jurong中学的建设方向是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
至2015年已有15所未来学校参与该计划,并且项目还在继续进行当中。
每所未来学校都建立了一套虚拟学习情境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十分先进,如今的ICT数字教育不仅仅是计算机的学习,而是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开展后,经过评估发现,未来学校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EdVantage 项目
该计划是新加坡“智慧2015”计划中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智慧2015”从2006年开始,为期10年。EdVantage 项目旨在利用ICT教育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的环境,超越课堂,从而使学校更加多元化,更加充满活力。该项目由三个子项目组成,分别是iACCESS, iLEARN和iEXPERIENCE。
iACCESS项目中,目的是要达到每个学生有一台手机,同时要建成无线校园,整个校园实现网络全覆盖,教师和学生们能够在学校享受便捷的无线服务,随时随地学习。与此同时,开展随时随地学习项目,通过此项目,学生和教师不仅在校园里能上网,在其他地方也能上网,有利于合作型学习氛围的形成。最后,开展在家学习项目,学生们在家里也能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进行网络学习。
iLEARN项目包括互动式教材、数字教育交流以及数字游戏学习这三个方面。
iEXPERIENCE项目也包括三个部分:电子档案、考核评估以及合作型学习。
三个子项目是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iACCES主要是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覆盖全国的教学基础设施;iLEARN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轻松获取学习资源;而iEXPERIENCE则是对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使学习者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EdVantage 项目中,15%至20%的学校将作为试点学校,另外的5%的学校将作为教育ICT创新使用者,超越已有的ICT在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新加坡“智慧2015”计划的顺利结束,该项目也取得了成果。试点学校完成了不同功能感应器的安装,学生通过感应器中检测校园里的各种数据,如泥土、植物等变化数据,进行更加生动的课堂学习,同时感应器和课堂的平板电脑,手机相连接,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进行课堂数据的交换;学校的无线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全校;学生的电子档案已建立完成,根据学生档案给学生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估。
ICT在新加坡教育中的成果有目共睹,通过一系列缜密的规划和举措,其教育信息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从1997年至今,新加坡共出台了四期教育信息化基本规划,每一期规划都有着具体的目标和发展策略,并将其落到实处,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每一期基本都达到了提出的预期目标。新加坡于2014年开展的“编码乐”及“人手一机”网络项目也在不断推进。我国正处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新加坡的ICT数字教育规划无疑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熊泉,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宫丽颖,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