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的艺术价值探究

2016-03-31 07:48谢俊武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茶歌艺术特点研究

谢俊武(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茶歌的艺术价值探究

谢俊武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茶歌属于一种民歌,拥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具备了音乐的兼容性,艺术风格独特。本文主要对信阳茶歌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茶歌;艺术特点;研究

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秦朝时期开始萌芽,到了唐朝发展鼎盛,茶文化在文人雅士中备受推崇,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民间逐渐兴起了茶歌艺术,通过茶歌歌颂劳动人民的采茶生活,以及采茶过程中的情感活动。信阳茶歌是采茶人在采茶时,兴致所至,随口创作出来的歌曲,地方风味十足,使得在采茶时心情更加舒畅。茶农们用茶歌表达感情,放松心情,因此,茶歌艺术便在田间地头诞生了。

1 茶歌的的来源

茶歌是茶农们采集茶叶、生产茶叶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并逐渐成为一种茶文化现象。据历史资料显示,茶叶最早通过唱歌来表现是记载于西晋孙楚的《出歌》中。中国最先出现的茶歌,记载于茶圣陆羽的《茶歌》中,遗憾的是,历史太过悠久,大部分已经丢失,但是唐代的茶歌还有很多。茶歌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诗文为歌、以民谣为歌和茶农自创。以诗文为歌就是将诗人创作出的诗句转变成茶歌的歌词;以民谣为歌就是诗人将一些民谣配上歌词,然后再通过茶歌表现出来;而最重要的一个来源是茶农在采茶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而出的,它充分表现了茶农的精神生活和内心情感。从茶歌的艺术特点来看,茶歌基本上都是采茶人民在田间地头即兴创作的口头文艺,民间流行最广的也是这一艺术形式,其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2 茶歌的艺术特点

茶歌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2.1创作特征

2.1.1茶歌是一种地方性的艺术形式,蕴涵着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茶歌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愉悦身心,深受大众的喜爱,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茶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情感活动,是他们的内心写照。茶歌《炒茶》深受人民所喜爱,歌曲主要表达了采茶人劳动生活的辛苦,讲述了制茶时被烟熏火烤、起早贪黑,劳动的繁重使茶农疲惫难堪,传达出了众多采茶人的心声。

2.1.2茶歌表现风格独特,歌词大部分都由五句组成,每一句有七个汉字,所以又称作“五句山歌”,这种形式的茶歌诞生于信阳山区,它非常讲究押韵,整首歌的结尾是第四句,最后一句凸显了主题,是整首歌最为精彩的部分。比如经典茶歌《小小扇子二面画》:小小扇子二面黄,一边画姐一边郎,郎在一边望着姐,姐在一边望着郎,姻缘只隔纸一张。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茶歌,通过七言五句的表达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爱情故事:扇子两边站着姑娘和情郎,他们深情的互相望着,脉脉含情,但是却不能喜结连理。这首歌揭露了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男女双方不能自主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而必须服从父母的安排,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强烈渴望。

2.1.3茶歌内容大部分都是情歌,承载着采茶人的情感寄托,其中有含蓄表达对情郎的爱意的,也有表达对妹妹思念的,有直抒胸臆、大胆直白的,也有表达对亲人朋友关心的。这些茶歌中情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2.2语言特征

茶歌中的歌词表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其中使用了很多民间俗语,增加了茶歌的生动性,生活气息极其浓郁,使得茶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大众喜爱。

2.2.1歌词口语化。信阳茶歌中蕴涵着很多乡间口语,民俗谚语。茶歌《手扶栏杆》中就蕴含了大量的民间方言,歌中的“干哥”是指情人,是信阳的方言。而且还使用了“呢”“嘢”等大量的衬词,使歌曲的内容和演唱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歌曲中大量使用了“干哥”和“干妹”,表现了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直率和坦荡。

2.2.2歌曲中的发音极具地方特色,演唱中包含大量的本地方言。信阳文化中既有北方特色又有南方特色,其方言集豪放和细腻于一体,语言风格的独特使信阳的茶歌拥有独特的魅力,欣赏起来回味无穷。所以,若要欣赏信阳茶歌,首先要非常了解信阳的语言文化。比如:在信阳,“茶”、“娘”、“内”分别被读成ca、liang、lei。而《石榴花开》中的石榴要把“石”唱成si,这些都展现了信阳茶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2.3调式特征与调性特征

信阳茶歌大多都是五声音阶,存在很多调式的交替,然而转调却不多;其中调性形式比较单一,离调和转调都比较缺少。节奏一般都以2/4拍为主,较为简单,偶尔也会有自由拍。歌曲朗朗上口,很容易学,传唱起来比较方便,集刚柔于一体。有些风格比较豪放粗犷、简单直率,有些则比较温柔含蓄,回味悠长。如广为传唱的《乖姐住在花树林》,也是七言五句的语言风格,整首歌采用民族羽调。首句是整首歌的中心,其旋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节奏轻快活泼,使人心情产生愉悦感,忍不住想要一饱耳福。第二句和首句相差不大,只是在节奏上略有变化,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首句的延续和发展;第三句使整首歌得到升华。整首歌节奏明快、缓缓道来,表达了深刻的感情。其中使用了“呀”“哟”等衬词,使歌曲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也使得感情的表达更加的具有感染力。

2.4结构特征

信阳茶歌的结构主要有两大特征:首先是音乐的构成不够丰富,规模也比较小,句式往往会重复,通常一个调子会有多段歌词;其次是习惯在最后一句添加“咧”“呢”等语气词,这些语气词使得歌曲的曲调更加丰富,同时也使歌曲更加有趣。茶歌《露水花》主要塑造了露水花和小乖姐,描写了露水花的生存状况以及小乖姐的善良美好,表达了对小乖姐的同情和怜爱。这首歌的表现形式是由一个人领唱众人合唱,歌词一共有五句。前两句主要对露水花的生存环境进行描写,为下面做铺垫;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露水花虽然美好,但是却没有依附,就像妻子失去了丈夫;尾句是整首歌的升华,是整首歌最精彩的部分,整首歌都是围绕这一句进行的。整首歌的旋律变化比较大,感情的流露也比较强烈,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小乖姐的同情和怜爱。

3 茶歌的价值

在信阳采茶地,劳动人民都喜欢用茶歌来表达内心情感,情感的表达内容跟采茶人的年龄大小人生阅历有关。采茶人大多都是农村妇女或者是少女,采茶过程是比较辛苦,同时也比较乏味,当她们休息的时候,就会通过唱茶歌来消除疲惫,使单调的生活有了乐趣。春天正是采茶的好时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景色宜人,这个时候心情愉快,人们的歌唱热情也比较高,很多即兴创作的经典歌曲便诞生了,这些歌曲表达了歌唱者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人们通过唱茶歌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找到自己的姻缘。茶农通常都在夜晚制茶,青年男女通过共同劳动,累了一起唱歌,相互交谈,时间长了彼此之间产生情意,最终结为夫妻。很多帅气的青年小伙子通过唱情歌,使得茶妹妹深受感动,最终连聘礼都省了。信阳茶歌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是非常高的。其歌曲内容展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描绘了采茶人的采茶过程、制茶过程,抒发了内心情感,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茶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必须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信阳茶歌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一部分,它为我们研究信阳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由于信阳处于南北的交界处,受到南北文化的长期熏陶,信阳茶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拥有北方文化的粗犷豪放,而且具备南方文化的含蓄细腻,使人欣赏起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信阳茶歌艺术风格的形成,受到地理环境、文化特征、审美方式的影响。它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而且其中还蕴涵着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茶歌文化价值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我们挖掘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将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面就介绍一下茶歌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

3.1社会价值

茶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超脱于生活。我们从茶歌的发展中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变迁过程。茶歌将采茶人真实的生活状况通过艺术之一形式为我们真实的呈现出来。同时也展现了采茶人的情感活动。为我们研究信阳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参考依据,展现了信阳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3.2文化价值

信阳的民谣历史悠久,文字记载从奴隶时代的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所处社会环境、文化、历史的综合作用。当今时代,信阳茶歌等传统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自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文化流入中国,对本土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富足,国家对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很多传统的文化被国家重点保护,抢救了一大批频临灭绝的文化作品。总体来看,信阳的茶歌集南北文化于一体,保留其地域特色的同时,又不忘与时俱进,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特点。信阳茶歌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国家必须要重视对它的保护和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责任重大。从茶歌文化中,我们可以借鉴其艺术风格,吸收其文化精髓,为后代更好的了解和研究信阳文化留下珍贵的资料。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使茶歌文化可以长久不衰。

4 结语

我国的茶农在劳动的同时,创造了茶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必须重视对其进行保护,促使其更好的发展下去,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叶彦.安溪茶歌艺术特点研究与发展现状调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20-126

[2]金鹃飞,徐晓莉.茶歌好唱情亦深——信阳茶歌探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04-107

[3]潘春华.悠悠茶歌[J].茶博览,2015,(10).82-83

[4]胡晓靖.茶文化与信阳茶歌[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43-44

作者简介:谢俊武(1972-),男,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茶歌艺术特点研究
董长贵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阿妹一曲请茶歌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