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研究
张玮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兴旅游形式,已经成为诸多茶叶产区主要的经济来源。本文在简要概括茶文化旅游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四种开发模式,即自然观光模式、特色茶乡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以及人文考古模式,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茶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朝着多样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生态学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成为了人们的主流态度。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开始形成并飞速发展。从旅游资源角度而言,茶园与茶文化是茶叶产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保护;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茶文化旅游是我国茶产业的创新型发展模式,能够促进茶叶品牌的树立和品牌效应的形成,并带动整个茶区的经济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将茶叶资源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兴旅游形式,它将茶园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茶园及茶树本身、茶叶生产与制造、茶文化展示与传播等融为一体,进行统一管理与开发。茶文化旅游以茶文化的哲学内涵为核心,以秀美清幽的茶园环境为依托,以茶叶生产为基础,以茶叶为载体,以茶区内富于多样性的自然景观与独特性的人文景观为点缀,对与茶叶相关的一切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涵盖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学习、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旅游形态。
茶文化之所以能够与旅游实现有机融合,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一方面,旅游是对地理形态与文化形态的探访。茶叶往往生长在风景秀丽的丘陵地区,那里气候湿润、环境清幽、植被旺盛,远远望去一片绿色映入眼帘,使人气定神闲、心平气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导向作用。我国茶叶品目繁多,外观形态多种多样,茶园造型各不相同,很多名优茶叶产品的产地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比如西湖龙井茶产自“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之畔;黄山毛峰产自“黄山归来不看岳”,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奇景的黄山景区;武夷岩茶则产自峰峦绵延、民族文化浓郁的武夷山景区。这些地方既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还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是旅游者向往踏足的地方。在茶叶产区,人文景观还包括经过历朝历代传承至今的茶俗、茶事、茶礼以及相关的传说和典故等,旅游者通过观看上述内容,可以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有所理解,从而为旅游打上文化烙印。
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选择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旅行,直接原因在于摆脱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与身体上的疲惫,此时,旅行者首选的目的地自然是那些清幽、自然、宁静之地。茶文化在其哲学理念上始终强调自然、淡泊、宁静、和谐,茶园也因此被赋予了文化意蕴的品格,其整体色彩与氛围能够带给人们回归自然、恬然自得的感受,使人们获得内心世界的放松与平和以及精神层次的熏陶和升华,与旅游的目的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物质形态上,还是从文化内涵上,茶文化与旅游具有多个切合点,这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基础所在。
经过近年来的开发,我国的茶文化旅游模式依照资源特征,可以划分为自然观光模式、特色茶乡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以及人文考古模式四个类别。
首先,是自然观光模式。它依托的是茶园所在地的秀美自然风光,也是对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利用的延续。不过,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以及日渐多样化的旅游市场,各旅游景区纷纷开始对原始的旅游资源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旅游产品。例如,黄山市旅游局立足于当地现有的多种历史名茶,将大型茶园作为崭新的自然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以茶园为核心,规划立体生态公园,打造茶文化特色街道,开辟生态茶园观光旅游专线,努力打造生态城市的形象;杭州西湖龙井茶则以西湖景区为中心,在景区附近建设新型文化茶园,并在茶园中举办多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全力打造品牌形象,拓展以龙井茶为主题的茶园探访旅游以及多种营销产品,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其次,是特色茶乡模式。这种模式以发展当地茶文化为根本目的,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农业为经济动脉,将文化教育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以贵州省核桃坝生态茶叶村落为例,其发展模式如下: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和重复利用,在生态茶园附近兴建生态养殖场、鱼塘、果园等,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观赏植被的种类,形成生态型经济茶园;将茶文化教育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鼓励发展生态农庄与农家乐,欢迎游客入住当地旅舍与茶农共同吃住、共同劳作,切身体验宁静恬淡的茶农生活;对茶乡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与绿化改造,在茶农屋前屋后栽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果类乔灌木,提升茶乡的整体美感,打造原汁原味的生态田园风格。不过,由于茶乡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的地方,茶乡的交通条件和住宿条件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旅游设施的基本要求。另外,由于在发展之初对整体布局没有全面而科学的规划,很容易将经济利益摆放在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前,致使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使原有的特色茶文化资源出现庸俗化的发展趋向。对于这一点,当地旅游开发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挖掘地方特色,准确定位旅游产品,聘用高质量的产品设计开发及旅游服务人才,将特色茶乡的品牌推广出去。
再次,是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主要领域,包括生产资料、生产活动、当地文化与生活方式等,其中所具有的原始风格越浓厚,对于来自现代都市的游客就越富有吸引力。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可以将种茶、采茶、炒茶的生产过程,烹茶、品茶的茶宴以及茶叶农耕文化纳入茶园的展示范围之内,让游客亲自体验茶叶种植与加工的全过程,对茶艺、茶诗、茶词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增添旅游趣味的基础上,使当地茶文化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最后,是人文考古模式。该模式植根于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及其与茶具、茶人等的密切关联中。在每一个时代,茶叶都几乎无所缺漏地与其中的一种或是几种艺术形态相结合,呈现出崭新的审美形态,这类形态大都是精神层面的,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为茶人所感知,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哲学层次和美学价值。与自然观光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寻根、增长见识的旅游需求。如,陕西省扶风县曾于1987年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系列唐代金银茶具,为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法门寺博物馆则由此创办了法门学研究,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茶文化历史陈列厅,恢复茶宴活动,并编排宫廷斗茶的表演,将法门寺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成为产茶区之外的非物质文化展览并形成了自主文化品牌。
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策略,笔者认为应当从经济、社会与生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就经济层面而言,应当扩大对茶园景区的宣传力度,拓展营销渠道,吸引投资,加速集资融资,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加强景区规划与管理。景区应当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宣传、报纸推广等对景区加以宣传,同时通过旅游促销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景区应对游客的消费预期进行大数据评估,合理制定或调整门票价格及景区内产品价格,规范售票制度,丰富旅游项目,为景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景区还应当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开通旅游公共交通专线服务,方便游客及当地居民出行。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对茶文化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同时采取联众模式发展,企业与茶农联手合作,在较短时间内落实发展资金问题,为景区提供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规划建议与发展决策,对景区乃至整个茶乡进行统一管理经营,在不占用土地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茶文化景区的竞争力,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另外,在打造茶文化旅游景区时要着重突出本地特色,并以该文化特色为纽带,形成区域联动的局面。
第二,就社会层面而言,开发者应当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茶产区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努力增加茶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带给人们深刻的文化熏陶和哲学洗礼,提升当地旅游的文化竞争力。另外,开发者应当积极建立茶文化研究基地,与高校及社会组织合作,吸引相关考察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实现对茶文化的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播,使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提升人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程度,让茶文化旅游从单纯的休闲娱乐走向对文化哲学的深层探求。
其三,就生态层面而言,无论选择何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开发者都应当把茶园的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投入人力、物力,有效提升对茶山和茶园的保护力度,将开发活动限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确保茶文化旅游在进行的过程中不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会扰乱天然循环系统的平衡,切实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生态立乡、生态富乡,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富,目前已成为茶产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合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根据茶产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人文特色,选择适合本地的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当地政府要加大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宣传与经济扶持,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茶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发展当地茶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当地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双丰收,真正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林杰严,怀英.茶文化与品茶艺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2003.
[2]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6).22-23.
[3]谢贵安.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苏文才.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张建春.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玮(1983-),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