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016-03-31 07:48张婷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新时期

张婷(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张婷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摘要:采茶戏音乐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对人物的塑造与剧中特色唱腔的设计中,其发展规律都符合传统到发展,再反复运用,对其中的精髓进行保留,继而形成新传统的过程,这是一个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规律程式。时代在变化,采茶戏音乐的文艺内容与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将对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遵循的规律以及新时期采茶戏音乐代代相传的创新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继承与发展

我国的戏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戏曲的种类有三百多种,其音乐更是丰富多彩。采茶戏主要是由民间传唱起来的,采茶戏音乐与当地的民歌以及小调、彩灯音乐等说唱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渊源也很深厚。采茶戏是传统戏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唱腔属于民歌的范畴,采茶戏音乐的这些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戏曲结构以及剧种风格的标志。如今应该把新时期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历史也是采茶戏音乐不断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1 关于采茶戏音乐的概述

1.1采茶戏音乐的介绍

采茶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剧种,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唱腔属于民歌的唱腔,较为接近的结构形式为曲牌体。采茶戏音乐的取材多来自于民间,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彩灯音乐,采茶戏音乐的声腔系统主要是由几种曲调融合而成的,分别是灯歌小调、专戏专曲、采茶本调等。采茶戏音乐的演唱的声腔也有区别,分为正调和杂调,其中正调又包括了河调、本调等;杂调则包含高腔、民歌小调等。采茶戏的传统是演绎农民的故事,很多采茶戏都取材于当地真实的故事进行改编而成的。

采茶戏音乐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采茶戏的产生,多于盛产茶叶的地区,采茶的妇女上山,边劳作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广为流传的歌曲就成了采茶歌。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后来随着发展,逐渐形式丰富起来,后又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形式。

1.2采茶戏音乐的特色

每个剧种都有其特定的特色,采茶戏音乐的特色尤为突出。首先,采茶戏音乐的起源是农村茶农的劳作,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形式。其次,采茶戏音乐的曲调,是在茶山上采茶劳作时唱的歌曲,是特定的劳作歌曲。第三,采茶戏音乐也是有性别区分的,由于采茶的工作比较琐碎和轻松,适合女性来工作,所以采茶戏音乐多为女性创造的,采茶戏音乐的内容也多与茶叶有关。第四,采茶戏音乐也有特定的地域,多为盛产茶叶的地区,这些地区孕育了非常有特色的采茶戏音乐,是采茶戏音乐的起源以及发源地。第五,采茶戏音乐由于其特殊性,也有特定的动作,这些特定的动作与其他剧种不同,也来源于采茶的劳作,而产生的这些特定的动作,采茶戏音乐的伴奏多为竹子为主,伴奏音乐也多是当地就地取材,形成这种特定的形式。

2 采茶戏音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采茶戏音乐发展的现状

采茶戏虽然只是一个地方的剧种,但是在全国的地方戏中也小有名气,在当地更是广为流传,当地人民对采茶戏音乐也是津津乐道,因为采茶戏音乐是取材于当地百姓的生活,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是非常熟悉和亲切的,采茶戏音乐的本身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表演以及演唱的形式也很诙谐幽默,歌词以及曲调朗朗上口,传唱率很高。采茶戏音乐经常载歌载舞,是当地人民最熟悉且最亲切的剧种,当地人民也非常爱看这种家乡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化以及各种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观众们对音乐的喜好逐渐发生改变,审美观也开始有不同,采茶戏音乐面临着现代艺术的冲击,必须要接受各种流行音乐的考验和竞争,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危机。

2.2采茶戏音乐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茶戏音乐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对青年演员的引进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剧团的演员普遍年龄偏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人才,缺少年轻新鲜的血液,整个剧团以及采茶戏音乐的发展都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困境,整个采茶戏音乐呈现萎靡的情况。其次,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从事采茶戏音乐的剧团成员的收入普遍不高,剧团的经济经常出现拮据的情况,导致设备设施非常陈旧,人员普遍老化,新鲜血液不足,采茶戏音乐的制作跟不上观众的要求和时代的变化,剧目比较单一,新音乐的创作经常因为经费的问题而比较粗糙,这些都将会影响到采茶戏音乐的创新以及反响,对采茶戏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最后是采茶戏音乐的市场问题,虽然目前采茶戏音乐有很多忠实的爱好者以及戏迷,但目前的市场主要是在农村,来欣赏采茶戏的多是农民,但由于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且时间并不充裕,所以采茶戏音乐的演出价格提不上来,导致采茶戏音乐收入不高,市场难以扩大。

3 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3.1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

在新时期采茶戏等地方戏必定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不然很难得到继承和发展。改革是包括采茶戏音乐在内的各种剧种巩固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改革本身要有规律,不能盲目进行,有了继承和发展才不会与当代社会脱节。对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还需要采茶戏音乐的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来传承采茶戏音乐。政府应当对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以及资金的帮助,将采茶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视起来,并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对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做出努力。

戏曲相是一门较为综合的艺术,对采茶戏音乐,首先要考虑观众的听觉感受艺术价值和品位,并追求精神文化境界,达到真善美的意境。其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采茶戏音乐进行重新的包装,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水平,同时采茶戏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更多地描写新时代的和谐与文明,贴近现代社会的现实,让更多的观众能接受这种形式的音乐,有更多的人能喜欢采茶戏音乐。

3.2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发展

3.2.1重视人才的培养

采茶戏音乐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对人才的培养要加大力度,要不断地吸收年轻的戏曲工作者,给采茶戏音乐带来新鲜的血液,让采茶戏音乐的内容更加贴近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更加适合当代的市场和观众的审美。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需要加大对采茶戏音乐的宣传和教育,将这一独特的地方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宣传出去,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采茶戏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中来。注重采茶戏音乐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采茶戏音乐的发展。

3.2.2重视与其他产业的结合

采茶戏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圈子里,要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对于自己的传统曲目不断整理,对于其中的精髓和特定的程式进行传承,充分发挥采茶戏音乐自身的优势,贴近农村人民的生活,体现采茶戏音乐的特色,保留其中的精彩唱段。同时采茶戏音乐还应该拓宽现有的市场,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例如可以将采茶戏音乐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当地的旅游项目中加入采茶戏音乐的欣赏,增加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能将采茶戏音乐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影响力和吸引更多的新观众。采茶戏音乐未来的发展还应当与各种媒体相结合,利用媒体的传播力量,开辟采茶戏音乐的栏目,以寻求采茶戏音乐的改革与振兴之路。

3.2.3重视巩固农民市场

采茶戏音乐未来的发展,突出其优势是关键,在继承采茶戏音乐的精髓的同时,要对其固有的市场进行巩固,并不断地开辟新的市场。在采茶戏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也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将传统的采茶戏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内容和形式都与新时代相结合,对剧目进行重新编排,并安排免费送剧下乡,邀请农民看剧。采茶戏音乐也可以与其他经营者相结合,将传统的采茶戏音乐制作成光碟,投放到市场,便于其更好地传播,通过这种方式加强采茶戏音乐的宣传力度。最后采茶戏音乐还应当与当地的戏曲协会进行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赛事,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采茶戏音乐的知名度,促进采茶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将固有的市场巩固好,才能更好地去开发新的市场。

4 结束语

新时期采茶戏音乐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采茶戏音乐要想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大力培养采茶戏音乐的人才,吸取更多的新鲜血液,让采茶戏音乐能够后继有人。另外,采茶戏音乐还应当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在巩固原有市场的情况下,拓宽市场,寻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生,夏冰.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8:258-259.

[2]张莉恩.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蒋燮.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07.

[4]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5]李媛.探究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文化形态[D].厦门大学,2008.

[6]欧阳丽苗.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7]罗思影.江西九江采茶戏的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8]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J].大舞台,2012,02:158-160.

[9]廖红.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10]汪媛.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张婷(1984-),女,四川泸州纳溪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新时期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
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当代戏曲艺术研究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