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道剖析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创新点

2016-03-31 07:48珠兰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珠兰(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从茶道剖析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创新点

珠兰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茶为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来传播各种优秀的文化。茶道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传播文化,是茶与文化的高度有机融合,在一定的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多的包含和体现。茶道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而言,茶道文化对许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本文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价值观念进行分析,通过运用茶道文化的相关特质和特性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进行探讨,最大可能性地发挥茶道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茶道剖析;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创新

当前,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在不断发展,社会进步也越来越明显。现代的文化理念和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日益开放的改革过程中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在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产生的困惑和焦虑情绪日益增多,内心的矛盾积累日益加深,心理上的障碍日益增多。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刚刚脱离父母独自生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其中心理上的影响更加严重突出,甚至于很多大学生由于心理状况的不健康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因此,必须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指导,特别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还能弘扬宣传我国传统文化。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必将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茶道及茶道文化的历史特点

茶道是以茶为媒介,通过对茶的冲泡和茶的品味等有关茶的活动进而达到领悟茶文化的目的,在进行茶事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学习知识、感悟人生,实现人们精神的追求和个人品性的完善,达到一种和谐愉悦的精神境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不断吸入不同的文化理念,比如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精华等,体现出不同的伦理和道德理念,逐步形成“敬”、“和”、“静”、“怡”、“真”的茶道文化精神。以茶延伸出不同的礼节,人们通过敬茶、品茶来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和情谊。在千百年来,茶道文化经过“去粗取精”的沉淀积累,成为中华民族的行为处事和与人交往的基本观念和准则。

茶道和茶道文化,是通过树立茶德作为基础的。中华茶文化继承和吸收不同教派的精华,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融入到各种的茶事活动中去,以茶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品质道德上的提炼。茶道的“敬”是对他人和自己的尊敬,“和”则是谦和、与人和谐相处,“静”讲求的是心灵上的空灵和清静,“怡”则是精神上的怡然自得,“真”就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返璞归真追求真实生活的向往。这些特点特性共同组成了茶道和茶道文化。

2 茶道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都割舍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建设的支柱,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高校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种各样,层出不穷,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引发的不良影响在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经常可以见到,不免让人忧心忡忡。在现今激烈的竞争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十分巨大,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感情压力、家庭压力等等都让大学生心理产生扭曲变形,脆弱得不堪重负。因而,在大学生当中提倡茶道文化十分有必要。

第一,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心理热情,增强自信心。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可以说茶文化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瑰宝”,茶道文化的弘扬宣传,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加认识和了解到茶和茶道文化的历史以及在中国发展史甚至于世界历史发展史的重要贡献,可以说茶道文化是值得每个大学生骄傲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给大学生以满满的正能量,点燃大学生的心理激情,使大学生能够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颗积极的向上和充满激情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紧张的神经和压力。茶道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讲求的是豁达开朗,不拘泥于小节,潇洒自然的处世态度。茶道文化讲究的是纯净自然的态度和养生性情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能够做到纯净自然、淡然养性的心理境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学生自身紧张的心理和压力。大学生通过对茶道文化的学习了解能够很大程度上对茶道文化产生兴趣,茶道文化的讲解、冲泡茶叶的流程方法、茶具的鉴赏、品茶的技巧都能够让大学生去慢慢感受和品味茶道文化,从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在茶叶的浮沉中体会到无论何事、无论何人在人生道路上总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起起伏伏,这样的心理状态能使大学生们的心态保持淡然,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会想着是逃避,让失意和失败能够转化成成功前行的的动力,这样茶道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大学生心情舒爽,这样能够减少大学生的心理不安全隐患,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知识修养的提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身习惯的不良作用和知识修养的不够所引起的。在校园,经常可以见到有大学生吸烟酗酒的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茶能够化痰止渴、明目益思、去腻除烦,茶因此也作为养生的重要方式能够有利于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的解决,进而培养健康的心理。同时,茶道文化还可以增长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开拓大学生的视野,而文化知识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能够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强大,就如同一道初中数学题目,小学生可能不会做,但高中生、大学生可能做起来就相当轻松了,所以当大学生自身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的时候,自然而然心理作用就会越来越强大,心理教育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迎刃而解了。

3 如何发挥茶道在创新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

第一、要正确认识茶道文化的深层意义,把握茶道文化的重要功能作用。茶道文化不仅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产物,更是文化与社会潮流的融合,在给人感官享受的同时给予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而,在大学生中弘扬茶道文化的时候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怀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够摒弃不良的社会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青年健康成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认识对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很有帮助。比如说,可以通过在校园积极开展茶道文化的活动,选举茶道文化代表团优秀代表,对茶道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陈述说明。

第二、注重业余生活的交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大学生较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注重在业余生活中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茶道的文化作用体现更能在业余的生活中让大学生们得到锻炼和教育。比如,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走进了中国,体育单项的世界锦标赛、综合运动会在很多地方都有举办。大学生对于这些体育赛事相对来说比较感兴趣,借助于举办赛事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些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或者其他身份的工作当中去,在这些赛事举办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通常茶道文化会受到无论是国内或者国外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在参与到这些活动的时候能够更加感受到国家的强大。通常而言,性格较为乐观开朗的人相对沉默寡言的人有心理问题或者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会更小,因此特别要鼓励相对沉闷内向、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在茶道文化的表演和体育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的时候,这群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在时间和活动的积累当中开展的心理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提高大学生的品味,将茶道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许多大学生都是“热血青年”,做事风风火火,毛毛躁躁,民间流传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说法,说明年轻人做事容易冲动,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具体表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喝茶的时候拿起茶杯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枣,不食滋味,这应该极力排斥。学校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开展上要将茶道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的精髓在校园充分发扬光大,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健康的方向前进,茶道文化对于心理教育的意义就如同茶道文化自身一样,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同时,在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其他的情绪,比如今年央视春晚的歌曲《从前慢》反映的就是过去的怡然自得的悠闲情绪,这些音乐作品与茶道文化的“淡然”不谋而合,使大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茶道文化的“慢”,将大学生的浮躁和焦躁的不良心理情绪消除,将茶道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一起,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的重要工作重点来抓,长期开展。

4 结语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心理教育的开展受到更多更广泛的人们的关注,因而要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发挥茶道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优势,将茶道文化的个性和特点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中,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加明.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人文修养[J].农业考古,2012,(8):69-71

[2]张婷婷.从日本茶道形成的历史看日本人的本土化创新意识[J].东北亚社会文化研究2015,(9):91-92

[3]丁佐湘,严洪德,刘军根.茶文化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J].农业考古,2012(4):74

[4]罗代华,谢胜怀.论大学生心理教育与疏导中的“价值参与”[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5):126-127

[5]肖安国,周诗彪,申有名.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J].广州化工,2011(24):152-153

作者简介:珠兰(1980-),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