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理梅 陈晓清 马鹏威 陈可茵 吴晓翠 刘蔓萍 张海燕[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关于湛江旧县傩舞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卜理梅陈晓清马鹏威陈可茵吴晓翠刘蔓萍张海燕[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的傩舞文化是一种极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通过研究其历史文化,了解其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驱鬼逐殁、禳凶纳吉的神秘仪式,这一仪式亦有子孙须孝祭的必要性,有神化佑后代、土地神求子等愿望。而对其时代变迁之研究发现傩舞文化已成为旧县村村民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感情寄托的载体。本文还对旧县傩舞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分析旧县村傩舞文化研究价值、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针对旧县傩舞文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乡土文化逐步迈出乡村“深闺”的门槛,实现乡土文化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乡土文化傩舞《考兵》旧县村
旧县村坐落于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地形呈半岛状,三面环海,背枕湖光岩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旧县村被评为省级古村落,其傩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旧县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独领风骚的傩舞“考兵”、神秘莫测的庙府神灵系统、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遗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旧县傩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它也慢慢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尝试融入到现代文明中,弘扬人类原始生命的古老文化,彰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乡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一)傩的原始形态
傩,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驱鬼逐殁、禳凶纳吉的神秘仪式。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一种驱逐疫鬼的巫舞仪式,后成为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先秦时期已有较详细记载傩祭驱鬼的文字,如《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事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圹以戈击四偶,殴方良。”据后人考证,此处的“难”是“傩”的古字,因上古造字不多,便以“难”表示“傩”的意义。又如《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再如《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孔安国注释为:“傩,驱疫鬼也,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庙之阼阶也。”这些文献都足以表明傩舞源于上古时期,作用为驱邪逐鬼,遣凶纳福。
(二)湛江地区傩舞的渊源
湛江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是古代雷州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汉族民俗舞蹈。湛江的傩舞分布地域十分广泛,种类繁多,主要有流行于麻章区湖光镇一带以旧县村为代表的“考兵”,流行于吴川市大岸村的“舞二真”,流行于吴川市博铺镇的“舞六将”,流传于雷州市松竹、南兴、客路、杨家等乡镇的“走清将”等。
(三)旧县傩舞“考兵”
傩舞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民俗学的蓬勃兴起,湛江傩舞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2009年,湛江旧县村成为“湛江傩舞传承基地”,其傩舞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湛江旧县村的傩舞俗称“考兵”,是在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8)随江西的彭姓先民迁徙而传来。旧县村的彭氏原为江西闽府镜方村人,其始祖从江西迁徙而来任雷州墟学司医正,年迈后定居铁耙县(今旧县村)。现今该村仍较完整地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傩文化。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旧县村举行由道士在村中的康王庙前主持盛大的驱除鬼疫、遣灾纳福的傩祭活动。在表演傩舞时,扮演车、麦、李、刘、洪五员神将的舞者手执令旗、刀、斧、链等擒妖兵器,英武威严,震慑魔鬼。伴随着铿锵的鼓乐和古朴的舞傩表演,土地公、土地婆会给乡亲们派发“吉祥袋”,内装谷米、红糖、铁币,寓意丰衣足食、生活甜蜜、财源广进,祈愿国泰民安、和谐吉祥。此外,舞傩的过程中还穿插了穿令箭、滚刺床等民间巫技,动作粗犷原始,场面古朴狂放。
(一)旧县傩舞基地概述
旧县村坐落于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地形呈半岛状,三面环海,背枕湖光岩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根据当地管理彭氏宗祠的彭金养老人介绍,旧县古村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至北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三朝县治故址。据《雷州志》《遂溪志》记载,铁耙县县城前面有一河流因水面露出的岩石形似铁耙耙齿,遂称铁耙水,县城便称铁耙县。隋朝时,铁耙县归属雷州管辖。后因靠近南海,地处边陲,经常有海盗山贼出没侵扰,历代朝廷又奉行“海禁”政策,于是县城便搬至城月,而县城仅在此地行政数月,又迁至遂溪。这样一来,旧县原址逐渐冷落下来,但后来彭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建村时便沿袭旧称,名曰旧县村。
从社会教化价值意义来说,“文化具有教育与感化的功能,包括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教化、社会角色意识的教化、个人生活技能的教化等方面。傩舞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自然也具有教化的功能”①。旧县村每年坚持举行傩舞活动,从而感染和教化当地民众。“傩舞教化、规范和约束着人们去追求唯真、唯善、唯美的道德标准和生活准则,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②旧县傩舞包含着族群的宗教信仰、社会道德规范等,它倡导的是真、善、美,正义和道德。
(二)旧县傩舞“考兵”
1.傩舞“考兵”的面具
傩舞由面具舞演变而来,面具是傩舞文化最具特色的装饰。佩戴面具增加了傩舞的审美性、神秘性和诡异性。它能转换角色,产生亦人亦神亦鬼的视觉效果。面具通常为本地部落祖先的相貌,先民按照英雄祖先生前的相貌雕刻出来,戴上与祖先面貌相似的面具,模拟祖先的英雄行为驱赶威胁生命的鬼疫。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傩舞面具分凶、善、丑相,而旧县傩舞“考兵”只有善相,分为老年男性、青年男性、老年女性相,并且老年男性面具雕刻有胡须,或英武非凡、或慈祥和蔼、或端庄威严。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旧县现存有一套明代木雕傩舞面具,研究价值极高。以下为傩舞“考兵”的面具情况:
旧县傩舞“考兵”的面具在不断的继承与改革创新中刻上了鲜明的地域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2.傩舞“考兵”的服饰与道具
由于各地生活环境、习俗、审美等差异,其傩舞服饰与道具也不尽相同。其次,除了因地域造成的多元化,还包括其风格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人物配戴不同的服饰和道具,且随时代而变。旧县“考兵”舞者的装扮如下:
五将与土地公婆 上衣 裤子鞋 兵器车将军 黑色无领对襟中式 黑布鞋长约50厘米的木制龙头板斧麦将军 粉红色无领对襟中式 白布鞋长约70厘米的木制大刀李将军 红色无领对襟黑色中式 黑布鞋长150厘米的木制素链蓝色黑色中式 白布鞋长68厘米的木制锏刘将军 绿色无领对襟洪将军 黄色无领对襟黑色中式 黑布鞋长100厘米的木拐杖三角形红色布,旗面书黄色“令”字,直角边长50厘米,旗杆长约75厘米的令旗土地公 蓝色斜襟长袍蓝色中式白布鞋土地婆湛蓝色宽边大襟无领黑色黑色中式黑布鞋纸船
3.傩舞“考兵”的音乐与动作
《说文解字》释“傩”云:“见鬼惊骇,其词曰傩”。皇侃疏云:“口作傩傩之声,以殴疫鬼也。”另唐段安节《府杂录·驱傩》亦曰:“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这些文献表明,“傩”是人们在惊驱疫鬼的仪式中口中发出的呼喊,本是对象声词的记录。在旧县村傩祭时,道士嘴里不停地念着咒语,五位大将边舞边喊“傩、傩……”这保留了古朴威武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原始古巫色彩和较强烈的生活气息。
音乐贯穿旧县傩舞“考兵”活动的始终。旧县村傩舞的伴奏乐器分为打击乐和声乐两种。乐器有唢呐、锣鼓、堂鼓、高边锣、大钹以及小锣。打击乐指挥的锣鼓在傩舞“考兵”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根据不同环节的舞蹈动作及道士的需要掌握快、中、慢的速度变化。在开始和结束时,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考兵们跳傩时伴奏,中间的滚刺床环节,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节奏的铿锵有力、强烈变化营造了狂热痴迷的氛围,达到活动高潮,以示神明显灵,招揽观众。音乐节奏既神秘莫测又狂热奔腾,涌动着人类对生命与神灵的膜拜及敬仰。
旧县傩舞“考兵”的动作比较简单,五将除了手中各执的兵器不同之外,舞步和双手挥舞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五将都是右手拿兵器,左手做出中指和无名指下弯、拇指紧贴在弯下的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节上的动作,此动作被称为“香火诀”。
4.旧具傩舞“考兵”活动的表演顺序
(1)第一阶段:祭祀请神、歌功颂德;游街驱鬼、消灾遣祸
先由道士在泰山府前做请神祭祀仪式。颂扬康王及其麾下车、麦、李、刘、洪五员大将的功德,祈求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为村民除灾保平安。祭祀时,在泰山府神像供桌上陈设好三牲(猪、牛、羊),大米、酒、果品等祭祀品。首先,扮演车、麦、李、刘、洪五将的舞者戴着面具,手执武器,开始在神像前跳傩舞“考兵”。随后,道士在泰山府神像前请示得到同意后,由诸神发粮授权给五将,请神像康王(旧县康王的神像有一大一小的,此时为小的神像)游街。
游街安排本村四十九名壮年,手执罗伞、五彩标旗作为在前方开路的仪仗队,接着是道士边走边播撒白米,谓之“撒粮”。随后是四人共抬康王神像,再后是五将、土地公、土地婆和锣鼓队。车、麦、李、刘、洪五将一边跳着傩舞一边紧跟着神像在全村的每一条街道上驱鬼除疫,擒妖逮魔,驱邪引福,祈祷平安。
(2)第二阶段:再祭祀,五将起舞,滚刺床,示神灵
当巡游完全村后,所有队伍回到神庙前的文化中心广场上,再一次举行祭祀活动。这时扮演五将者会再舞蹈一番,以示祭祀显灵。期间,更有神灵附体的彪猛大汉赤膊在祭坛前布满荆棘的八仙桌上来回翻动身体,但全身的肌肤完好无损,俗称“滚刺床”,以示神明显灵。这凸显了远古时期先民原汁原味的狂野彪悍、热忱奔放的风格,滚刺床将整个傩祭活动推向高潮。
(3)每三阶段:遣灾送祸、迎祥纳瑞
到了傍晚时分,道士挨家挨户地收集摆放在村民门前的稻草人,然后堆放在庙前集中焚烧。土地公、土地婆则要到每家每户“唱喏”,并赠送户主一张写着“添丁纳福”的红纸,以示送丁送福。戊时一到,道士念咒,用纸符将“鬼邪”镇压在特制的纸船上,并流放到村前河中,意为“遣灾送祸”。此时,整个傩舞“考兵”祭祀活动结束。
(三)旧县傩舞“考兵”五神将背后的人神关系
据旧县村傩舞研究会副会长彭爱文(汉族,男,1954年生,傩舞传承人)介绍,旧县傩舞“考兵”五神将是神灵康王的麾下,而东岳公的神权凌驾于康王之上。傩舞“考兵”对旧县村民来说,是神圣且严谨有序的重要仪式。因此,每次举办傩舞“考兵”活动,都要由道士进行请神仪式,先请东岳公,再请康王,歌颂康王及其麾下五神将的功德。这一系列严谨而秩序分明的傩仪式背后,体现着旧县村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在这种民间宗教信仰的熏陶下,旧县村民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信念:“诚心者神佑,积德行善者有福。”旧县傩舞“考兵”就是这种民间信仰的产物,傩舞“考兵”是为了显示人善心诚,祈求神佑,以达到驱鬼除疫、消灾遣祸、迎吉纳福的愿望,这种不可思议的“人神关系”也为旧县傩舞“考兵”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日具神灵体系
学术界一般把汉人的民间信仰分成鬼、神、祖先三大类,而以旧县村为例的民间信仰大体上可分为神灵和祖先两大类。
(1)祖先有灵,子孙须孝祭
在民间信仰中,人们认为祖先存在“魂魄”。村民诚心诚意祭祀先祖,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之情,祈望先祖灵魂的超自然力量庇佑子孙,福荫后代。麻章区旧县村中,也有着不少的祠堂,如彭氏宗祠、次房公祠、湖岩公祠、睦平公祠……其中彭氏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直接媒介,成为维系彭氏血亲关系的纽带。
(2)英雄有功,神化佑后代
所谓“英雄神”是指为了捍卫国家或本族群的利益,与邪恶奸佞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做出重大贡献的神化英雄人物,是后代子孙为了纪念其神勇与功绩,以香火供奉的神灵。
东岳公神位之下的康王,就是英雄神的典型代表。据彭爱文的介绍,康王的原型是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据古籍记载,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出身将门,战功显赫,最终战死沙场。傩舞“考兵”的车、麦、李、刘、洪五将军的原型就是康保裔麾下的五位得力将领。随着北宋国力渐弱,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并把他们敬奉的康王等“神灵”人物传到粤西地区。旧县傩舞“考兵”活动是为纪念和歌颂康王和五位将领。
(3)医疗有限,土地神求子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旧县村的土地公、土地婆。土地庙在旧县村民的心中地位非同小可,寄托着旧县村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的愿望,承载了旧县村民对美满姻缘、多子多福的美好祈求。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几乎束手无策的人们便把多子多福的愿望寄托于土地公、土地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是土地公、土地婆的神诞,人们除了祭祀土地公、土地婆,还有求饼仪式。所谓求饼就是祭拜者供奉香火钱,用来领取祭祀土地公、土地婆的大饼。据说,诚心求饼且积福积德的家庭便能得到土地公、土地婆的庇佑,如愿生子,非常灵验。求饼仪式还可用于求好姻缘、求平安等。
(4)神灵护佑,各司其职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到:“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③由此看来,民间信仰中的人神关系,其原则有二,一合乎伦理道德;一合乎实用功能。实用功能,当然是以考虑功利为主,因此攘灾除祸、兴利求财、求长寿、求子、保平安等是最基本的祈求。在旧县村里,谁家孩子要是考试临近,或是要为儿女求姻缘,或是在生意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朝拜刘二郎;谁要是多想要几个男丁,或是求平安的话,可以拜土地公和土地婆;要是遇上有大事,生老病死或是命犯小人,被人诬陷有牢狱之灾时,就得去泰山府求康王。这表明,神灵之间各司其职,造福百姓。
(一)旧县傩舞的历史变迁
1.“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傩舞被定性为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严重冲击。神庙受到亵渎,如泰山府的康王神像的红头巾被村民摘下,变成贴身衣物的布料。旧县傩舞活动被取缔,傩舞扮演者受到迫害,面具服饰道具都被毁坏。据彭爱文(彭英芳的弟子)回忆,彭英芳老人(男,1922年,傩舞传承人)对该时期旧县傩舞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本村傩舞的境遇,酷爱和熟悉傩舞的彭英芳私下尽力保护傩舞,经常召集村中有志于学习傩舞的人一起互相切磋,悄悄传授舞傩技艺。旧县傩舞才得以传承与发展。彭英芳也因此在2009年被评为傩舞传承人。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发展乡土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此宽松的氛围中,旧县傩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间内,社会各界开始了对过去偏激行为的反思,对民俗活动不再采取严禁的政策。积极提炼旧县傩舞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元素,以此促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都说明旧县傩舞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舞台,以求适应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现今旧县傩舞的发展状态
1.傩舞融入现代潮流
傩舞宗会成员的构成由十二人扩大到二十一人,以前选举人员是通过神的旨意挑选出来的,现在已经转由村委会选举任命,权力的掌握支配由神到人印证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权力分配的公正合理,也符合现代化的步伐。以往乡土文化表演活动只是在本村举行,但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乡土文化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乡土文化”了,而是走出家门到各地去演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主动融入到现代化文明的大潮流中。
2.迈出“深闺”漫漫路
旧县傩舞走出乡村,以原始的思维状态,力图追求民族传统文化对生命意识的表述,并且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引导着大批都市文明人,使得民间乡土文化呈现出无形的文化吸引力。旧县傩舞最早是在2007年走出旧县村应邀到外地表演,当年也是就请到中山时代灯光广场演出,共十六人出队表演,历时一天两夜,赢得演出费用三万元。2011年也应邀到佛山,历时四天走完佛山六区。2013年农历正月十五,东莞以两万元一天邀请旧县傩舞队去表演,但旧县婉拒了此次的邀请。笔者发现讲述者彭爱文讲述到此处时眉头紧锁,神情稍显不快。当被追问为什么放弃如此好的机会时,彭爱文沉默良久,说:“两万元的经费除了支付来回的车旅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等,可以分配到傩舞成员手中的辛苦费寥寥无几。现在村中的年轻一代大多数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赚钱,极少数愿意无偿留在村中练习傩舞,经费不足导致傩舞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分配矛盾。”旧县傩舞在走出乡土文化的范畴扩大到现代都市甚至走得更远,一方面需要的是现代人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支持;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给予支持与关怀,唯有这样,傩舞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及未来。
3.备受瞩目屡受邀出演
麻章区旧县傩舞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支民间的农民团队。几年来,经过市、区两级“非遗”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和积极推动,旧县傩舞艺术团的对外交流活跃,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家、省、市大型活动展演,广受赞誉。旧县傩舞“考兵”对外交流、展演活动记录如下表所示。
(一)对旧县的意义
1.生命意识与村民团结的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生命记忆,蕴含着当地村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以及想象力。加强对旧县傩舞的研究有利于强化当地村民的生命文化意识,维系该村民众团结统一。
2.唤醒对乡土文化的重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旧县越来越多的村民涌进都市,古老但涵蕴隽永的傩舞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与遗忘。研究湛江麻章旧县的傩舞文化对于挖掘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具有积极地推动意义,引起旧县村民对本村独特且富有价值的傩舞文化的重视,增强内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积极学习、继承傩舞文化的精髓,改革创新,谋求发展。
3.推动旧具傩舞走向现代化
傩舞文化作为旧县原始的文化资源,承载和支撑着旧县村村民家庭和社会民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感情寄托等,是村民们的精神故乡和归宿。加强对旧县傩舞文化的研究,可促进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继承、发展和弘扬,有利于增强旧县村民对本村乡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加强旧县彭氏宗亲的内部团结,促进民间乡土文化走出“深闺”,走向现代都市和面向现代文明,实现乡土文化的现代化。
4.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地研究旧县的傩舞文化,可以宣传旧县独具风采的傩舞文化,增强旧县傩舞文化的影响力,促使村民掌握、运用其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优势,开发有利的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臂膀。
(二)对湛江地区的意义
1.带动湛江地区经济发展
旧县傩舞文化作为湛江地区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奇葩,对其他地区的人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加大对旧县傩舞的研究,凭借旧县村靠近湛江著名旅游景点——湖光岩的优势,创建傩舞文化旅游观光景点,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旧县的乡土文化瑰宝,激起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的兴趣,带动湛江旅游文化的繁荣,促进湛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2.促进地区保护与走向现代化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原始居民以及现代村民的社会生活习惯、文化思维、情感动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深入地研究湛江旧县的傩舞文化,有利于推动湛江地区保护以及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并不断改革创新,为乡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文化大潮流提供方向。
(一)旧县傩舞发展困境
1.经费不足、收入微薄
旧县傩舞“考兵”展演活动记录表
旧县傩舞作为湛江地区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除了渴望获得湛江地区人民的认同与赞誉外,也殷切地盼望融入到中国现代化的文明大潮流中,并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万事开头难。从2007年的第一次外出表演开始,旧县傩舞走出村门口的道路困难重重。其中,经费不足成为阻碍旧县傩舞迈出家门槛,拥抱现代文明的首要问题。当傩舞队伍被邀往各大都市表演时,舞者既欢喜又忧愁。欢喜的是旧县傩舞终于又有了一个展现的舞台,忧愁的是微薄的出场表演经费难抵表演支出,更别说企图凭借演出费来养家糊口了。
2.傩舞传承后继乏人
文化传承需要传承人。傩舞文化的传承需要富有生机活力的年轻血液,但是麻章区旧县傩舞的传承却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舞傩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需舞傩者有充沛的体力。据了解,当前傩舞班子里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成员整体年龄偏大。一般情况下,傩舞“考兵”的传承模式都是“子承父业”。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根本不愿意呆在村子里,更不用说专职学习舞傩了。傩舞的传承人彭爱文也无奈地表示:“现在喜欢并愿意投身传承傩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3.现代文明的冲击
在社会转型期,傩舞文化深深地受到当前多元文化的极大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流行音乐、流行舞蹈等现代娱乐方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流行的大众文化深得年轻人的青睐,使得旧县傩舞的传承与发展遇到瓶颈。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傩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旧县傩舞发展的建议
1.把握主流文化,改革创新
湛江旧县傩舞文化要真正做到融入到现代化的文化潮流中,共同演绎中国梦,那就必须在深入了解湛江旧县傩舞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学习现代舞蹈,敢于改革创新,掌握现代社会人群的审美娱乐需求,不断给湛江傩文化注入时代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傩舞更能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2.借鉴现代舞蹈《傩风》
2014年,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师生主编主演的舞蹈《傩风》应邀到中央电视台表演。《傩风》取材于雷州半岛素有“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是传统地方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该作品将多年民间采风所积累的素材与心得融入舞蹈,把对雷州半岛音乐舞蹈文化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展现出雷州文化的万种风情。在舞蹈创编上既保留了傩舞的雄浑与灵性,同时在服装设计、面具制作、道具使用等方面又体现出强烈而新鲜的时尚元素,提升傩舞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增强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是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化冲击的产物。舞蹈《傩风》的成功演出,为旧县傩舞走向现代化、拥抱现代文明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3.须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1)旧县傩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扶持和重视。有计划地对旧县傩舞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甄别梳理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傩文化形式及内容。同时,对濒临失传的具有重要历史及文化价值的傩文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这些傩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2)相关部门应该划拨专项经费来保障湛江傩舞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解除旧县傩舞发展后顾之忧。相关部门应对特定弱势传承人群体给予特殊照顾,给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增加传承人的补助标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确保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傩舞传承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完善的经济奖励措施来奖励对傩舞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把进城务工的青年留住,真正地保证傩舞传承人的数量和质量。
(3)为了在政策层面上保障傩舞文化的顺利传承,相关部门放开发展地方乡土特色文化的政策,制定出相应确实合理可行的规划,为推动旧县傩舞发展提供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护。
4.立足地方旅游文化资源
旧县靠近国家级景区湖光岩,每年来湖光岩游玩的中外游客不可计数。因此,旧县傩舞可充分利用地理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湖光岩的门票上印制有旧县傩舞的宣传图片;在湖光岩景区中增加展览旧县傩舞文化的专区,以供游客观赏;将旧县傩舞的明信片放在湖光岩的专售店出售等。
5.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
(1)傩舞作为一种祭祀舞蹈,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元素。湛江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可利用地区优势,积极引入傩舞文化的音乐与舞蹈,使之有一个传承与发展的平台。教师可利用专业知识把现存的傩舞文化编辑整理,组织编写傩舞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可以帮助其顺利的传承。
(2)积极鼓励粤西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加强对傩舞文化传承与发展,湛江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音乐课程可聘请傩舞传承人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可以让其他地区的学生直接与傩舞文化接触,从而产生学习傩舞文化的兴趣。
(3)可在旧县村的小学中开设专门的傩舞课程,请专家学者和傩舞继承人编制专业的傩舞教材,有主题有计划地教育当地的学生,增强他们对自己家乡傩舞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作为湛江本地的大学生,理应肩负起弘扬本地区特色乡土文化的光荣责任。本傩舞调研组以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傩舞文化为例,在社会人类学的范畴内研究乡土文化的现代变迁。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旧县傩舞,本傩舞调研组多次深入旧县村,主要采用田野作业方法研究旧县村的乡土文化,撰写出本论文。文中多有不足之处,望各位不吝雅正。
①韦海燕:《近十年傩舞研究综述》,《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版。
②陈跃红、徐建新:《中国傩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③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4页。
参考文献:
[1]黄南婷.浅析傩舞的教育意义[J].九江学院学报,2010.
[2]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祝宇,庞德宣.湛江傩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作者:卜理梅、陈晓清、马鹏威、陈可茵、吴晓翠、刘蔓萍、张海燕,岭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指导老师:钟明杰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