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波
【摘 要】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及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构建言语行为原型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反诘-指令言语行为原型范畴的形成及其内部的成员关系。
【关键词】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成员关系
范畴及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础理论,认为人类的范畴可根据原型进行范畴化,范畴主要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不同的言语行为实施方式虽然在言外之力表达程度方面不尽相同,却具有相同的言语意图,即家族相似性,因此能够形成原型范畴。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构建反诘-指令言语行为原型范畴,并进一步探讨该范畴的成员关系。
1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由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1]。对范畴的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主要观点为:充分必要条件是划分范畴的依据,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相等。随着范畴理论的发展,在家族相似性概念和原型范畴概念基础之上,原型范畴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取代了经典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类的范畴可根据原型进行范畴化。范畴主要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范畴成员之间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的成员地位不相等,有原型成员和非原型成员之分。范畴由原型成员向非原型成员扩展。
2 反诘-指令言语行为原型范畴的成员关系
2.1 言语行为原型范畴及反诘-指令言语行为原型范畴
言语行为原型范畴的构建是以能够实施相同的言语行为为判断标准的。各种直接与间接的言语行为实施方式虽然在言外之力的表达程度方面不尽相同,但却具有相同的言语意图,即家族相似性,因此能够形成原型范畴。在言语行为原型范畴中,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基于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基础之上和借助于施为动词,因此言语意图的表达方式最直接,听话人无需任何努力就可以推导出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处于范畴的核心地位,为原型成员。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常常源于说话人的礼貌,且具有社会规约性,因此在言语意图的推导过程中,无需听话人太多的努力。处于范畴的次边缘地位,为次边缘成员。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方式最间接,具有双重语用功能,需要在特定语境下突显说话人的言语意图,因此听话人往往需要依赖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语境因素才能推导出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因此处于范畴的边缘地位,非边缘成员。范畴成员沿着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路线扩展。
依据言语行为范畴的构建原则,反诘-指令言语行为的范畴成员主要包括直接指令类言语行为,以反诘句形式出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其中,直接指令言语行为有两种实施方式:通过祈使句直接表达指令的意图和通过指令施为动词(order, demand, request等)表达指令的意图,直接指令言语行为的指令意图最明显,因此处于范畴的核心地位,为原型成员。以反诘形式出现的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主要是借助情态动词(can, could, would等)来实施,常出于礼貌原因,具有社会规约性,听话人根据情态动词便可推断出话语的指令意图,因此处于范畴的次边缘地带,为次边缘成员。以反诘形式出现的非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的实施方式最间接,语境依赖程度最高,辨识度最低,需要听话人付出的努力最大,因此处于边缘地位,为边缘成员。构成一个由直接指令→规约性间接指令→非规约性间接指令的连续体。如:
(1)Give me that./ I order you to give me that.(直接指令)
(2)Can you give me that?/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that?(规约性间接指令)
(3)Do you know I need that?(非规约性间接指令)
(4)who told you I didnt need that?(非规约性间接指令)
2.2 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的成员关系
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扩展的实质是认知层面的扩展,说明范畴成员在认知层面上具有内在的联系。无论是基于祈使句结构基础之上的直接指令言语行为还是以反诘句形式表达的间接性言语行为都源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即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是促使范畴成员具有内在联系的根本原因。
直接指令言语行为(例1)属强指令言语行为,礼貌程度最低,其实质是说话人向听话人的一种索取。说话人主观地认为自己有权利或者有地位向听话人发出命令,并且听话人有必须执行此命令的义务。因此,说话人没有向听话人提供任何可选择的机会[2]。以反诘形式出现的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例2)在指令程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弱指令。说话人通常不具备发号命令的权利或地位,礼貌程度较强。反诘结构的使用说明说话人“存疑”的主观态度,表明说话人对信息存在着“未知”或“半知”的心理,因此采用“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主观心理,以引起说话人的注意。请求指令发出的同时,说话人也为听话人提供了接受和拒绝请求的选择,听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非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的实施即可以借助于一般问(例3),有可以借助于特指问(例4)。但此时说话人的主观心理与发出规约性间接指令时的主观心理相比,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由语法意义上的“存疑”过渡到语用意义上的“非疑”(例3);由语法意义上的“有所指”过渡到了语用意义上的“非所指”(例4)[3]。这种情况下,说话人的间接指令必然会产生意外的效果,即借助反诘形式表达否定的主观意愿。此时,因为主观态度的参与,反诘形式中的疑问代词已经转化成为一个没有语法意义的可省略成分。
我们发现,说话人主观态度在肯定、存疑以及非疑和非指之间的扩展,是促使指令意图表达方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扩展的实质就是说话人主观态度过渡的过程。说话人的主观态度的变化是将范畴内成员联系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3 结语
本文首先依据言语行为原型范畴的构建原则,构建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直接指令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指令言语行为以及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具有相同的指令意图,不同程度的言外之力,可构成原型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的成员关系。认为范畴扩展的实质是认知层面的扩展,主观态度是认知层面的最主要方面,因此,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是范畴成员具有内在联系的最根本原因,反诘-指令言语行为范畴的扩展过程体现的是说话人主观态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8-117.
[2]赵薇.直接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1-162.
[3]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171.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