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歌的原生态音乐研究

2016-03-30 17:27:06李亚东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茶歌安溪原生态

李亚东(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安溪茶歌的原生态音乐研究

李亚东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安溪茶歌作为安溪茶文化的一部分,出自于文人沟通交流时所创作的茶诗,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由五个音构成的调式,多采用闽南方言来歌唱,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旋律音调与方言声调间的相互结合,使安溪茶歌更具有深厚的民族气息和乡村风格,在节拍节奏上采取以当地方言的语调及平仄韵律为根底,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节奏的快慢、高低。从歌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上看,多采用单二部曲式或四乐句乐段组成的分节歌,一个小节由七言四句组成,多个小节构成一篇。歌曲通过衬词衬腔来渲染歌曲的氛围、加强语气、活跃情绪等,从而突出了民族风格、地方特征、线性思维及审美力的提高。

安溪茶歌;原生态音乐

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传统民歌文化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及浓厚文化底蕴给茶农单调朴实的生活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安溪茶歌是由五个音调构成的山歌,歌词多为闽南方言,其曲调悠扬,多采用高长音,具有浓厚的乡村风情、地域特征及民族气息。安溪茶歌有悠久的历史,是由茶叶在栽育、加工及品饮等过程中为活跃气氛来而创,是茶文化的一种体现,茶歌中融入了诗词、民谣、风俗、礼仪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精神追求上传递着纯朴、高雅、礼让、谦和等传统文化意蕴。本文从安溪茶歌的历史演变、种类及艺术特征上进行分析和阐述,为以后的传统民谷及茶文化研究上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1 安溪茶歌的历史演变及种类分析

中国茶都位于福建安溪,它属于四面环山、气候温润,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安溪的产茶时间是在唐末时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下把茶叶引入了安溪,同时把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差不多每座寺庙里面都种植了茶叶,饮茶之风开始蔓延,安溪的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宋代初期阶段,安溪的制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制茶的烘焙技术也在此时产生,到明清阶段时中国茶园的种植规模又有很大的提高。

茶不仅属于一种物质东西,而且也是精神层面的享受。随着茶叶的发展,安溪茶的种植、制作、加工、品饮等上已形成一种文化,民间流传的茶歌、茶舞、茶诗等艺术也随之行成。安溪茶歌作为茶文化一部分,初始阶段是由诗转为歌的,也就是指由当时的诗人、文人为吟咏歌颂茶叶而写诗作为茶歌。

茶歌的另一个来源途径就是由民谣改编而成的茶歌,也是由当时的文者或诗人进行整理配音再流传到民间。明末时期清代初期,安溪的乌龙茶名扬四海,当时的文人在品饮茶时,涌作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为茶诗词转向茶歌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信息,也为茶歌的创造奠定了充裕的文化根基。

茶歌还有另外一个来源途径就是由茶农或与茶相关人物自创的民歌,并通过口口相传慢慢成为一种流行,具有普遍的民众基础。古时的茶农工作者是日夜不停的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为了消解疲劳、缓解情绪而创造出很多的民谣进而传颂,逐渐成为茶歌形成的一部分。传统的安溪茶歌由闽南方言及当地的歌调来歌唱,语言通俗易懂、曲调质朴纯真、内容丰富、唱法自然和谐。他们所创作出的茶歌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感触而定的,体现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也反映出茶乡前后改变的变化,称赞安溪的山水风景、产茶风俗、爱情、娱乐等,歌词意义深刻、准确婉转、动人心弦。

安溪茶歌的文化底蕴浓厚,艺术风格独具一格,其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其字面上“茶”歌的界限;内容包含了采茶及采茶仪式、请茶、品茶等相关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包含了他们劳动时的情绪。安溪茶歌也可指全部都可用茶歌歌调唱出来的安溪民歌,其可分为原生态茶歌、劳动歌、时政歌、茶仪式歌、情歌对唱、生活类歌曲、历史传说歌。原生态茶歌是最为传统的、纯朴的、自然的茶歌,它体现的是古时茶农的艰辛生活,歌词多含有哀怨情感,曲调上比较低沉;茶农在劳动时也会唱许多的茶歌;时政歌是战争时期背景下所创的歌曲,多为讽刺;茶农在采茶时会有喊山仪式所唱的歌曲而情歌对唱多为男女对唱,由民间传说、历史传说改编的歌曲。

2 安溪茶歌的艺术表现

2.1节拍节奏

安溪茶歌的节拍节奏是基于闽南方言的独特语言语速及高低度,节奏上松紧有度、收放自如,节奏上倾向于强弱拍变化的使用,这与安溪的生活/生产环境、风俗习惯等上相关联,安溪茶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自已的风格及节奏感,在不同的产茶环境下用语调的长短、强弱、重复等特点来演唱。传统的安溪茶歌的节拍方式多用二/ 三/四拍,混合拍的使用较少。这就是安溪茶歌的独具特色的一点(小切分重音),声音的高低起伏、停顿转折上都较为有规则、韵味独特。2.2方言音调

原生态的安溪茶歌与昆曲、闽剧、花鼓戏、粤剧等闽南戏曲都用闽南方言来歌唱。闽南语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融会了当地语言而慢慢产生的,它的最初代表是泉州方言,这也是由当地的政府文化、经济文化来判定的。在唐代时期,泉州的经济文化都较为繁荣,而茶歌的形成与当时的语言文化相联系,音调多为阴/阳平、上声、阳/阴去、阳/阴入;旋律悠扬、情绪激昂,多采用高长音,其音质朴纯真、浑然天成。如《采茶歌》,其音是由羽、宫、角组成,然后通过它们间的结合进行调音,这也是安溪茶歌旋律的表现特征之一。

2.3乐曲的结构形式

传统安溪茶歌的乐曲结构内容简单、言词不长,多采用两句歌词或四句歌词组成一段或一节歌词,结构较为规律但又有所不同。乐曲的基本结构多是以四句歌词开头,格式多为四句的七字歌词为一段落,多个段落构成一首茶歌,第二、四句歌词采用平声韵,第一、三句歌词采用仄场韵。歌曲中多增添啊、哎、呀、哟、喂哈、嗯等衬词衬腔来加强语句、调的变化,具有明确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审美特征。

二句体又可称为上下句,是许多音乐文体所使用的基础结构形式。安溪茶歌的二句体形式是歌词上下语句产生对比或者反复组成;其四句体单乐段在安溪茶歌中也最为常见,采用的结构形式是“起(平直)、承(舂容)、转(变化)、合(渊水)”。

2.4曲调中多采用衬词衬腔

安溪茶歌多包含有许多的衬词衬腔,用以衬托气氛、情感表述、风格强化、主题的展开等。如《采茶》中的“日头啊出来哟,哟嗬….”中的衬词衬腔在每句歌词中间中起着衔接和转接的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功效,它可使歌曲的曲调相互连接,也可使气氛和谐,使歌曲进入高峰。它不仅使歌曲的结构形式完整,也可使歌曲的曲调增强。茶歌中的衬词衬腔也可截取中的句段中某一部分进行重复,可增强茶歌的地方性、方言性、生活性,部分歌词的合唱,可使区域风格更加突出。

3 对安溪茶歌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3.1茶歌所面临的问题

安溪茶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各民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精神宝藏。它包含着非凡的文化价值观及审美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使各民族进行文化沟通交流及团结一心的重要桥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接力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着越来越不受人们所重视、慢慢走向凋零。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现代的文化文明的冲击,使这种具有质朴纯真、浑然天成的原生态音乐走向凋零,昔日的光辉也将不在。随着人们步伐的加快,对于传统文化的承接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使安溪茶歌的活动范围慢慢变小,使之走向衰落的尴尬局面。尽管政府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没有达到所需的满意程度。因而根据现今的调查,找到有效的传承方法,并研究出如何将其审美、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融合在一起,是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3.2保护对策研究

安溪茶歌的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质朴通俗易懂,是当地民众进行情感交流及文化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而对于它的保护可通过书籍记录、摄影记录、创办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进行传承等方式来进行保护,可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加深对它的研究,而我们自身也应主动的参与到对安溪茶歌的保护中去,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做到可持续性的传承发展。

对于它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工作,政府部门可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进行保护与传承。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度要高,并以身作则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来进行保护,可通过广告宣传、举办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培养民众保护意识等方法,加强对安溪茶歌的保护工作。

在对于它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同时也需保证它的创新性,才能够跟随时代的潮流不被我们所遗忘。但现今我们在对茶歌进行创新时,多是从现代的角度、思维出发并融入了许多的新元素,让茶歌的原生态特性消失,怎样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下,不失本性地改变与创新值得我们去讨论研究。其方法可通过在传统的根基上进行写作创作或通过融入到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的表演中去,从而让茶歌不失本性的基础上增强它的生命力。

4 总结

安溪茶歌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生态特性有质朴纯真、浑然天成、区域特征较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随着经济的变革及文化的冲突,这一特性也将走向凋零,如何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我们所要重视的问题,并能够让茶歌文化能够世代相传下去。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 [J].中国音乐学.2008 (3):5-7.

[2]吴少静.从区域文化看泉州闽南语民歌的地方色彩[J].民族音乐. 2010(2):19-20.

[3]杨晓勤.论闽南语歌曲中的“俗”与“雅”[J].大舞台.2011(12):27-28.

[4]吴少静.从茶乡文化谈闽南安溪褒歌的文化审美价值[J].艺术探索.2007(6):32-33,35.

李亚东(1979-),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茶歌安溪原生态
董长贵
预防病毒
原生态静宁苹果
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 09:19:15
阿妹一曲请茶歌
除夕夜中的烟花
安溪寿星爱品茗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57
湖北五峰采花乡:阳春三月茶歌香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6
三月茶歌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可爱的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