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中国茶道融合的探析

2016-03-30 17:27:06任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茶道设计者艺术设计

任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中国茶道融合的探析

任健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中国茶道的基本思想就是四个字:和、静、怡、真。“和”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最佳选择,“怡”是在中国茶事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将中国茶道的精神真谛融入茶室的设计,并不断将现代设计理念补充其中是每一位优秀的设计师的责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茶道进行分析,为现代建筑艺术充分地融入茶道中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国茶道;融合

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拥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一。茶道是一门文化,同样也是一种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宗教、美术、历史、哲学、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集前人的经验,采用“休灰”的色彩形式来阐明其茶道思想,他设计的草庵式的茶室,内部和外部构造都追求不对称美和质朴、淡雅的格调,使饮茶者置身其中仿佛遨游在大自然中,从精神层面对茶道文化进行完善。

1 中国茶道所具有的“自然”意境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茶室和茶庭的内部设计中,都需要在室内挂上一些山水画,并且在茶室的壁龛要放一支含苞待放的小花作为陪衬。在茶道文化上,非常注重插画的自然之美,以给人一种清新典雅、自然简洁的感觉。茶道中的茶食也有其特点,所食用的点心或者糕点往往具有极其典雅的自然气息,给人们充分展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茶道中所蕴含的自然气息已经慢慢地融入现代的建筑之中。日本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曾经说过:“大自然是人们的好朋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自然的状态。大自然是人们最好的伴侣,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将大自然融入大都市之中”。安藤忠雄的所有建筑作品中,即便是在狭小的空间中,也有独立的庭院,借助庭院搭建起与大自然的桥梁,将大自然所赋予的风、雨、雪等注入新的生命。但是,安藤忠雄在进行设计时,拒绝在建筑内加入植物,他写道:“我设计建筑物的目标是给具象的空间赋予新的生命力,将大自然的元素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将风和光融入建筑物中,并且用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抽象的风、光和天空,让人们直接联想到大自然”。将大自然抽象的物体用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意义。直达今天,安藤忠雄依然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将都市和自然不断地进行变换。

在有限的空间内,细节的变化就显得极其的重要。将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对立统一起来,给人们在烦扰的大都市里开辟一片大自然的空间。与此同时,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风土人情等来进行设计,让卧室能紧追大自然的阳光和绿色的气息。现在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借助油漆和颜料来渲染室内环境,但是无法给人营造一个自然的气息。但是,安藤忠雄所设计的房屋,将长方形的线条、自然的色调和植物的色彩充分地结合,给人宁静、幽静的感觉。现代和式建筑中,将实用性的家具摆放在室中央,充分体现自由空间,将柔和的色彩涂饰在墙壁上,深深的屋檐和长长的走廊将大自然、阳光隔离开。这样,不论身处室内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夕阳景色。阳光和阴影使得白天的室内一直有一种傍晚时分的感觉,物体的特征也变得异常丰富,原本粗糙的墙面也变得柔和起来。现代和式建筑的室内,很少采用人工进行照明,自然的光线从深深的屋檐下,定格在窗沿,经过地面的反射,作为室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现代和室建筑将室内的人为的因素降低到最低,更加地贴近大自然。

2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中国茶道的融合

2.1将中国茶道所具有的“静”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宁静祥和是物体或者人不受外界的干扰所表现出的一种形式。放下所有的杂念和内心的欲望,每天都用一双无比单纯的眼睛去看待生活、看待世界,期待有新的事物出现。设计者进行设计时所具有的心态是“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的感受。优秀的设计师,不会在室内的装修上大肆挥霍,持有平静、从容的态度,将视觉、空间和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最终赋予其灵性和生命力,使其承认人们生命中美好的歇息地。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

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神秘的传统文化,人们需要耐心去理解和感悟茶文化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也正如茶艺丰富多样的形式,茶道也给人更加容易触碰人的内心。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所在。现代建设也是设计师对美好的生活瞬间进行领悟和发挥奇思妙想的一种形式。看似突兀的建筑,往往都是设计师对生活瞬间的展现。一副好的作品需要用心才能完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缺乏生命力和灵性的建筑,往往都被称为过眼云烟,很快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一些设计师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草草设计出作品。理性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的存在能够帮助设计师搭建设计框架。只有给设计出来的作品赋予感情,才能使得作品不那么的生硬。理性和感性相互融合才能使得作品赋予灵魂。面对生活巨大的压力和浮躁的社会,使得设计者往往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和设计。因此,需要借助中国茶道的精神真谛来唤醒设计者的内心,让设计者明白好的作品是需要用心才能创作出来的。中国茶道的精神真谛是茶道的核心思想,也是茶道的灵魂。

2.2中国茶道的“怡”可以帮助升华现代建筑师设计过程中的身心享受

怡和悦,在字典中都有愉快的意思。在中国茶道中,“怡”是茶人在进行茶事时身心享受的一个过程。将“怡”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物的灵性和活力。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冷冰冰的。建筑物的存在给人们传递不同的信息。自中国古代起,建筑师们都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大自然给人愉快感,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因此,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让更多的设计者和人们感受到建筑物的活力和灵感。正是如此,大部分建筑师不考虑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引进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日本的传统建筑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自然是设计的核心,也是设计的首位。建筑师不应该对房屋周边的环境进行盲目的破坏,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尊重环境,将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充分地展示出来。

2.3中国茶道的“和”是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必然的气度

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极强的综合内涵,与宗教、美术、历史、哲学、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有关。道家、儒家、佛家三者所共同的思想理念就是“和”。儒家思想从“和”理念中衍生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在儒家学者的眼里,和是中、和是宜、和是一起都恰到好处。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充分地将儒家思想运用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道家思想从“和”的理念中衍生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人、自然、万物都是阴阳相和所形成的物体,设计师设计的作品需要将人、自然、万物合为一体,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有亲和感和生命力。实践证明,任何一个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都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特点,将当地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得作品充满生命力和情趣。

在中国古代美学家看来,山以水为血脉、以树木为毛发、以山石为神采。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垂钓为精神。这样长期下来,人与自然就有了亲和力,帮助人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注重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思想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使得建筑物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北京大部分的四合院结构已经慢慢地被都市的高楼所取代,北京所具有的感性也随着四合院的慢慢消失而被人们遗忘。吴良镛先生所设计的菊儿胡同将现代公寓所具有的特点与传统建筑所具有的特点相互融合,不仅符合北京传统建筑向都市建筑的转型,也保留了原本四合院的居住特点。因此,设计师们应该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风格才能延续下去。

“静”是中国茶道的最佳选择。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宁静的空间。空灵虚静的心态能够帮助设计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一颗充满利益和杂念的心,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只有理性和感性平衡的存在,才能帮助设计师寻找到灵感,提高设计质感。想要不在都市的喧闹和利益下迷失自己,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作品。

2.4中国茶道的“真”是现代建筑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茶道的终极目标就是“真”。需要人们将自己的感情色彩和生命充分地融入大自然中,解放自己的天性,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1981年,伊凡·什伊奇在皇家建筑学院中提到:“人们需要居住大自然中,居住是一门艺术。平常的人们也有好的灵感,加以利用就能创造出好的作品”。“绿色”或者具有生态气息的建筑都是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因此,设计者应该了解当地的建筑特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保证建筑和环境和平相处的重要方式,与环境和谐相处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建筑都复制大自然的形式,它需要将环境和地方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不同形式的建筑物相互交流。绿色建筑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的建筑环境,不断地挖掘其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喧闹的大都市中,人们更加向往大自然,向往宽广的天空。

3 结语

一个优秀的作品就像一杯香茗一样,需要用心去品尝和回味,将中国传统的茶道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去,如果设计者能将传统的美学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完美地融合,这将是何种的奇思妙想。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拥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一。茶道是一门文化,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宗教、美术、历史、哲学、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有关。茶道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感悟自身的价值,陶冶情操。一份宁静祥和的心境也就如同茶道中煮茶一样。

[1]罗云.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传统人性回归[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57-59.

[2]贾艳丽.禅与设计之道—浅谈禅意风格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付蕊.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解读[J].美与时代(上),2010(7):89-92.

“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5-84)。

任健(1973-),男,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副院长。研究方向:空间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茶道设计者艺术设计
岩骨花香通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2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2020德国iF设计奖
茶道人生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