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茶元素平面设计的探究

2016-03-30 17:27:06孙静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0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茶道设计者

孙静(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

中外茶元素平面设计的探究

孙静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

在平面设计的潮流中,中外设计者对茶元素的运用逐渐趋同。无论是对茶元素的形象特征汲取,还是茶元素的文化、内涵的刻画,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此外,在国内的茶元素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更多趋向于对茶艺、茶道精神的领会和传播。本文分析了茶元素在中外的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其具有的美学特征、文化特征等。通过总结茶元素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领域中的发展,解析了设计来源于生活,本质在于创新的设计理念。并在这些基础上,预测和剖析茶元素在平面设计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发展脉络。

茶叶元素;茶文化;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改革开放在华夏大地上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平面设计行业也经历十分重要的四十年。伴随着新兴产业、科技创业、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些阶段中,日益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设计改革路线,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涌现,这让属于中国独特的设计,变得越来越成熟。“茶元素”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茶叶、茶艺、茶道、茶事。在生活中,带有民族化个性的“茶元素”设计琳琅满目。完整继承茶叶文化,发扬茶艺精神,完善茶业市场体系,将民族化设计审美意识发扬光大,这是广大设计者们的期望。在国外许多城市中,也洋溢着这份别具特色的“茶元素”设计浪潮。这让茶文化与流行时尚理念结合,使茶的“香韵”风靡全世界。

1 茶元素的象征性

由古至今,由中到外。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天子平民,他们对于茶叶以及茶文化都充满着热爱之情。茶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逐渐增多。比如: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在意境上水乳交融。相对国内而言,国外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在理解和表达“茶文化”的方面,也有着深刻和独到的研究。

1.1茶元素美学特征

在历史的长河中,茶元素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也衍生出了茶元素的多元化。其包含茶叶、茶具、茶诗词、茶画、茶工艺品等。经过历代人的精雕细磨,茶元素的定型给人带来自然的美感和全新的气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茶元素的图形写意往往会趋向于追求茶文化中的精神境界的实质。例如:给人心灵满足的“和、静、美”,让人灵魂舒畅的“真、尚、全”。茶元素在华丽的工笔巧妙的勾画下,形成和谐、生动的设计,不但有着地域、民俗的特色风情,更有着多角度、深程度的意境美。

1.2中国茶元素文化特征

除了图形、图像、文字构造设计上带来美感之外,文化的衬托和表现是茶元素在设计中流露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1.2.1茶艺、茶俗

每个地区、不同国度的人们,在生活方式、审美习惯、习俗风情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各个地方的人们对于茶及其文化的认知有着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理解。中国的茶叶品种多元、产地多元、制作工艺多元。其在设计表达中,主要体现在地方特色的层次美和茶性的清纯、幽雅。而韩国的茶叶以药膳茶叶和水果饮料茶叶为主。其在设计理念中,给人的感觉就是饱满的元和质感,健康的饮食观念。

1.2.2“茶道”精髓

中国的茶道精神在平面设计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在理解茶艺术和茶礼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种茶、采茶等活动,通过图像和文字、轶事的刻画,加深和传播茶道精神中的雅士、世俗、禅宗之道。茶道精神还能指导众生的礼仪、道德文明。由茶叶到茶道再到茶人,设计中的精神依托和信仰,不但有悦心之宜,还有深远的哲学、品道之思。中国有茶道之美的说法,饮茶需要用心去品酌,而平面设计中的茶道精神也需要用心去融合,才能达到精神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升华。

1.3国外茶文化特征

纵观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长河,无论是俄国构成主义、德国荷兰田园风格、美国的现代艺术、还是日本的茶道思想艺术,无不绽放出灿烂的火花。平面设计的主流设计趋势是国际化和全球化,在设计上商业与文化层面相结合,并且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使得这些地区在茶元素平面设计时,对茶文化的渲染和设计上,体现出个性和独特的一面。

2 茶元素平面设计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国内的平面设计者与世界的先进文化得到了交流,不再是闭门造车。与此同时,国外的设计者也能更多的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促成设计的群体不断强大。发展至今,茶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可以与不同的思想融合,在设计的领域也日臻成熟。特别是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和CI设计领域。

2.1包装设计的茶元素应用

一个完美、时尚的包装固然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是这也是一时的成效。如果要使产品的包装能够独立形成一种流行元素和附加产物,则需要设计者在包装设计上赋予“灵魂”,增加其审美情趣。包装除了具有保护、收纳功能外,美化的功能则是现代设计者要考虑的要素之一。茶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主要是为了突出包装这一载体所要传播的茶文化和精神。在古朴深厚的茶图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在茶诗词的优雅、空灵之感中回味那份韵味。

2.2广告设计的茶元素应用

在广告设计中,更加需要传达视觉上的兴趣和语言上的丰富。同时,广告也对于创意、创新的要求也更加的苛刻,这就需要在设计思想和客观规律上要灵活运用。相对于国外的广告而言,国内的广告设计一般都是围绕着想要宣传的主题进行表达,而国外的广告则具有跳跃性的创作思想。茶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常常以茶叶源产地与形象大使的宣传相结合,这样能够传达更真实的企业在形象,达到透明化、真诚的效果。虽然国内的广告设计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传统元素的应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这与中国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精神文明的积累有关。

2.3CI设计中茶元素的应用

在CI的设计中,也越来越趋向于茶元素的运用。CI的设计涵盖了企业的各方面设计。包括卡通形象设计、logo设计等。以创作者的理念识别,结合设计企业的行为识别,能有效地表达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特别是茶元素中茶诗词与茶工艺相结合,能够清晰的说明一个制茶企业的悠久历史性,以及尊崇传统的文化理念。在图像上呼应企业的logo设计形象,流露让人印象深刻的企业精神,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认识。同时,也能给新的客户和消费者一个准确介绍和宣传企业的机会,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体制中的优势。

3 中外茶元素平面设计思维和理念

无论是异域文化的冲击,还是本土文化的充实。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是设计者们应该懂得如何将文化和思想融合起来。在中国,西化的生活形态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自身的思考的不足,也缺少外界对这些文化一个准确定位。

3.1茶元素平面设计的意象设计

日常生活中的平面设计理念,一般以有序的、符号化的、规整的图像设计,结合一定的观念思维,表达设计者的内心想法。抽象的思维方式,使得平面设计的主题有呼之欲出的效果。抽象思维和视觉画面、语言的诠释,能让这些设计有创新点。茶元素在平面设计的意象设计思维中,通过图形、符号、版面的结合,体现了茶的图案和茶的意境的结合,有利于深化对主题的理解,让人体味到意象设计带来的事物内在深层次韵味。视觉上的冲击体验,思维上的象征传达,能够让人透过茶元素设计,感受言语之外的意象效果。

3.2面向茶道精神、文化的设计

平面设计在茶元素的运用上,需要对文字、图像设计、色彩搭配进行把控,还需要在茶道精神和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诠释。这是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给作品附加的文化、内涵。通过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增加感染力,勾起消费大众的心里和思绪的情感。一方面,设计者们需要对中国和国外的茶文化、信仰理念层次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运用到虚实、主次、动静的设计,有效地协调抽象与具象的表达方式,传播地域风情和文化要素。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应该做到特性、档次的区分,利用强调和对比的线性延伸,准确地表达每一种色调所代表的含义和风格。

3.3面向绿色、人性化的设计

设计者和消费者们都会意识到,设计的终极理念应该面向自然,解读人与自然协调的关系。这就驱使平面设计的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有面向绿色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的趋势。茶文化博大精深,追求自然与人的统一。绿色化设计主要遵循最少化、可回收化的设计原则,在材料上使用程度上做到和谐可持续、可重复地发展,这与茶文化理念有一定的相同点。

4 结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茶元素和文化是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平面设计中需要将各种图形、文化进行适当的变化和重组,让各个地域、国度的人们感受到民族精神和外来文化的碰撞,使得茶元素在中西方的平面设计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1]杨静.茶叶包装设计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王强.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构思 [J].福建茶叶,2016(4):94-95.

[3]王爽.国内平面设计发展状况探究[D].河南大学,2013.

[4]华天睿,王菁.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百家,2010(2):125-127.

[5]李渭涛.浅析平面设计的互动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8):54-56.

[6]欧新菊.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J].集宁师专学报,2005(2):94-96.

孙静(1980-),女,天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茶道设计者
岩骨花香通茶道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体验茶道魅力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2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2020德国iF设计奖
茶道人生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8:44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44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