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绿色理念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韩国华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绿色理念”下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注重品牌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包装设计的环保与审美价值。文明形态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消费者对茶包装更加注重精神价值审美、以人为本的商业形态的演进这三股力量综合促进了绿色理念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当前我国市场上茶包装与绿色理念相违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包装材质的不可降解性、包装设计语言审美价值较低、包装结构不注重生态美学价值等方面。对此,绿色理念在茶包装中应用的策略主要包括茶包装材质的绿色化(即提高使用可降解物质作为茶包装的比例)、设计语言的绿色化(即提高消费者对于茶包装涉及的审美享受)、设计结构的绿色化(即打造节约型茶包装设计思路)等三个维度。
绿色理念;茶包装;设计;应用
在当前的商业文明形态中,“生态文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茶叶文化的精髓之一便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走向“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同时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张在工业文明的掠夺式文化中进行反思,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说两者在这方面具有很深的契合点。茶叶包装与设计是茶叶这种特殊的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最为直接、最为感官的一个商业元素,这一商业元素的最新表现手法之一就是注重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简而言之,“绿色理念”下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注重品牌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包装设计的环保与审美价值,因而茶叶包装设计者应该采取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在现代茶叶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对于茶叶外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相比较于传统时代要高得多,促成“绿色理念”在当今茶包装广泛应用的主要动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趋势
学术界一般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分析的连续谱系,认为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生态文明渗透各个生活领域的新时期。事实上,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教条,还是一种生活形态,这种生活形态要求包括商业在内的各个产业都要无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生态文明的思路主要包括低碳排放、循环经济、杜绝污染、生态保护、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等,具体到茶包装与设计上,生态文明提出的环保理念、适度装饰等思想都对其绿色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
1.2消费者审美:茶包装设计的精神伟力
农耕文明下的茶包装大多以纸张、木盒等可降解物质作为包装,整体上不注重包装的美感,这与农耕文明下的小农生产有关。相比较之下,工业文明下的茶包装带有浓厚的商业化、工业化色彩,因为市场经济关于营销的内在要求迫使茶包装必须具有迎合消费者的表现力,在这种要求中,茶包装大多采用塑料、铁器、陶瓷等难以降解的物质作为包装的原材料,在包装风格上大多存在着过度装饰的问题。在生态文明的范畴中,消费者对于茶包装设计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审美享受追求,不过分地迎合过度装饰的茶包装。消费者对于茶包装更多地呈现出“情感联想”、“个性美感”、“非主流美感”等价值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茶包装与设计要与这种审美潮流相匹配。
1.3商业形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商业形态发生的历次大的变革,例如从单纯的集市贸易到后来的超级市场、量贩式经营、电子商务等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主体价值而开展的变革。商业形态在生态文明的要求中更多地是一种人性化或者说是“以人文本”的价值追求。茶包装更多地体现出绿色理念就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者说,在生态文明的时代中,茶包装多大程度上运用绿色理念就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商业形态的人本价值导向。
2.1包装材质:不可降解性
在当前我国茶包装市场上,主流的包装材料是镀膜塑料,最初运用这种材料作为包装茶叶的载体有利于解决茶叶易变质变味、防潮湿、密封性、防氧化性、遮光性等一揽子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包装成本。但是随着茶包装产品应用程度的加剧和茶叶交易市场的急剧扩大,这种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逐步成为一个环保污染源。据专家统计,我国每年仅仅茶叶产品产生的塑料包装镀膜小袋就达到860亿个,成为环保专家强烈呼吁予以取缔的一个重要环保隐患。
2.2设计语言:审美价值较低
茶包装的设计语言一般可以从设计色彩、设计图形、设计文字、设计风格等方面来展现。设计语言的绿色化其实指的就是在美的层面上给消费者一种审美享受。纵览既有的茶包装设计,违背绿色理念的设计语言比比皆是。例如在设计色彩导向上,有的茶包装不注重茶叶本身的性质与色调之间的搭配;有的茶包装色彩过于浓烈,给消费者一种色彩杂乱的感官印象。在设计图形上,不注重将茶叶的文化韵味与其特定的区域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图案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与文化脱节的纯粹商业表演。在设计文字上,不敢于用适度的文字表达茶叶的审美价值,使得整个茶包装全是图形和色彩的搭配,造成了文字的缺席。
2.3包装结构:不注重生态美学原则
对于茶包装的绿色内涵来讲,生态美学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内在地来讲,包装设计要尽量简约而富有含义,体现出茶叶的古朴、简洁、绿色的本质。外在地来讲,茶包装应该不过度装饰和使用过多的结构材料,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反观我国现在茶包装结构上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档茶叶的包装结构上,“过度包装”这一现象正是不注重生态美学原则的主要表现。
在国际上,绿色包装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表现,它一般指的是一种环境友好导向的、包装材料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可降解的、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不存在污染、不产生公害的一种包装方式。将绿色理念应用到茶包装设计中是与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价值追求相统一、与我国新的商业形态相协调、与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相匹配的一种包装实践,这个实践策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应用:
3.1茶包装材质的绿色化:提高使用可降解物质作为茶包装的比例
应该承认的是,塑料镀膜包装在维持茶叶的抗氧化性、防潮湿、防变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包装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但是本着绿色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路,我们可以提高运用诸如可降解性的纸包装、竹制包装等材料应用的比例,将塑料包装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像新型的荷叶茶、伯爵茶那样,采用纸包装技术进行小袋包装,在外包装上选择纸质的盒子进行销售。3.2设计语言的绿色化:提高消费者对于茶包装涉及的审美享受
我国茶文化对于茶叶包装的整体要求是简约质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庸调和、人与自然协调。茶包装是茶叶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直观、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个营销影像,消费者对茶叶的审美最直觉的依据就是茶包装。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手。其一,将反映我国古代茶文化精髓文字如“真”、“善”、“和”、“清”、“静”、“雅”等添加于茶包装上,给消费者一种导人向善、宁静自然、回归本真、返璞归真的精神享受。其二,根据不同茶叶品种的需要,将不同色调的符号应用到包装上去。例如红茶适合于秋冬季节品尝,可以综合运用暖色调的色彩进行包装,例如红色、橘黄色等;绿茶可以用简约清畅的浅绿色调进行包装设计。其三,在茶包装的设计图形方面,可以因地制宜地将反映本地茶叶精神价值的独有元素添加到茶包装中去,例如西湖龙井便将西湖作为其包装的一个独有元素,显示出了西湖龙井这种商品的品牌价值,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美学向往。又如,阿里山乌龙茶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头像作为一种设计图形,使消费者可以对之产生一种独有的美学思考。其四,在设计风格上要做到茶包装的差异化、个性化。当前我国茶叶消费呈现出市场细分程度急剧增加的一种趋势,如果茶叶包装不能够在市场细分中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很难被消费者所认同,更加谈不上什么绿色理念的追求问题了。对此,建议茶叶包装可以因地制宜,选取自己区域性、地域性、民族性较强的符号作为设计包装的风格导向,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3.3设计结构的绿色化:打造节约型茶包装设计思路
我国茶叶市场近些年来在礼品潮流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过度包装的问题,消费者对于包装本身的消费和关注力度远远超过了对茶叶的消费本质,造成了茶叶消费行为的异化。绿色理念认为,茶包装设计的结构应该遵循一个简约而不是奢华、道法自然而不是装潢的基本理念。对此,在茶包装设计的尺度意义上,应该是选用合适的材料尺度进行设计,而不能选用尺寸过大的材料来包装。同时,茶包装的设计结构应当尽可能地做到“多用途化”、“多功能化”、“多应用化”,使我们的茶包装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应用,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提高了设计结构的多适用性。
[1]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5):673-678.
[2]李婧,周乐瑶,张杰.香高、味醇、形美——谈视觉元素在绿茶类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世界,2009(4):94-95.
[3]舒祖菊,夏业鲍,陈晓毛.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茶业通报,2007,29(4):175-177.
[4]王芳.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安徽茶叶包装思考 [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04-106.
[5]李仕科.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设计的新思考 [J].包装工程,2006,27(6):350-352.
韩国华(1967-),女,新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