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巴蜀茶文化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陈晓樱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巴蜀地区是我国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承载着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价值。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洞察巴蜀茶文化的主要内涵价值,即以道家思想为茶文化的基本因子、以融入生活为茶文化的基本归依、以“致静宁和”为审美价值的基本追求。巴蜀茶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在运用到商业空间的时候需要遵循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体现出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出精神消费的特质等设计原则。将巴蜀文化运用于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即体验式消费设计、茶文化符号设计和文化消费设计。
巴蜀茶文化;商业空间;设计
在世界的范畴中,我国茶文化独树一帜,是世界茶文化的鼻祖——我国先人最早开始了种茶实践、饮茶习惯,并且最早将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在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儒家茶文化、道家茶文化、佛家茶文化等的文化主流。在茶叶的分类上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再加工的花茶等品类;在茶文化的地域分布上则主要包括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等四大产区。学术界公认,巴蜀是我国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巴蜀茶文化呈现出来的一些独特价值对于当前我们的商业空间艺术设计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启发价值。
茶文化中的“巴蜀文化”在现在地理区划意义上一般对应四川、重庆等地区的古代茶文化。巴蜀地区拥有我国最为古老的茶树遗迹和生活证据。例如,巴蜀地区傣族的“烧茶”、白族的“烤茶”、基诺族的“凉拌茶”都带有几千年的茶文化生活化的痕迹。我们可以从以下这
样几个方面来看待巴蜀茶文化的基本内涵:
1.1以道家思想为茶文化的基本因子
四川可谓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巴蜀地区的大邑鹤鸣山、青城山等都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受道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染,巴蜀茶文化在文化因子上带有强烈的“无为而治”、“守静出奇”、“反思与和静”、“清静无为”、“保静守一”等特点,从而给人一种冥想、静思的存在感。通过饮茶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标是道教文化在巴蜀地区形成的茶文化的一个基本逻辑。1.2以融入生活为茶文化的基本归依
巴蜀文化茶道的核心因子在于其“道教思想”,道教思想的本质则是在于寻找现实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道”的样式,受这种文化影响,巴蜀茶文化的基本归依正是在于寻求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茶文化理念和信念。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巴蜀地区广泛分布的“茶馆”,这些星罗棋布的茶馆一方面表现出了一种“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的文化底蕴,使遍布巴蜀地区大街小巷的茶馆成为人们消费茶叶、品味茶文化的一种独特场所;另一方面也使得茶文化以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茶馆、茶文化承担起了一些社会功能,比如说茶馆成为了“龙门阵打伙摆”的去处,成了“生意人的信息场”、“七十二行的待业处”、“会客室”和“联络站”、“民众俱乐部”等等,已经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种必需品。
1.3以“致静宁和”为审美价值的基本追求
相比较于我国其它茶业产区茶文化追求的“茶适文化”,巴蜀茶文化的一个显著个性特点在于“静”、“净”,这与道家思想追求的“致静宁和”修炼旨趣是相统一的。这一点体现在巴蜀茶文化的空间展示上就是一个从公共茶馆到茶艺馆、茶会所再到茶书院相变化的一个过渡过程。巴蜀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展开场所是形形色色的“茶馆”,最初的茶馆是天南海北各层人士往来品茶、聚会的一个公共空间,但是巴蜀茶文化中最近的茶馆表现形态更多地体现出一个“私密性”较强的会所、会馆性质,显示出现代人在品茶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快节奏、压力感十足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种“小众化”的个人空间式的反思生活,这种反思是以宁静致和为价值追求的。
现代人的生活具有快节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用、压力感较强的特点,受这种生活消费形态的影响,商业空间的设计需要整体上给人一种巴蜀茶文化追求的“宁静致和”式的休闲和放松感觉,让人们在消费和购物的同时可以在生活化的慢节奏中消解现代工作的快节奏压力。
2.1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巴蜀茶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于其“天人合一”的价值导向。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大多具有后现代性、非线性、异形化、个性化的特点,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设计理念的不自信。巴蜀茶文化带有较强的道家文化色彩,道家文化在与儒家文化关于世界观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都强调道法自然、追求茶文化的天人合一。商业空间的设计可以借鉴这一原则,将传统元素中的致和、宁静、返璞归真等思想融入到商业化元素中去,给人一种心灵上的舒适感。
2.2体现出日常生活的细节
巴蜀茶文化一直将品茶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文化实践,商业环境、商业空间的设计要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领略到“购物即生活”的细节体验,给消费者一种宾至如归、如临家园式的休闲体验。巴蜀茶文化在空间展示上逐步从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的发展过程也告诉我们,商业空间的设计要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做足文章。
2.3体现出精神消费的特质
茶文化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尤其是在巴蜀茶文化的范畴中,茶消费不仅仅指向一种物质体验,还具有浓厚的审美情趣、文化消费特点。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要传递给消费者这样一种生活理念:消费不仅仅是指向金钱,还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在审美的消费范畴中,花钱与审美同样重要。
巴蜀茶文化的精神特质在于其“道家思想”,在道家思想看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人生修炼的最终指向在于“道法自然”。对于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来讲,如何应用这种精神特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体验式消费设计
在市场营销的范畴上,当前营销的重心已经从“生产性导向的营销”转变成了“消费性导向的营销”,任何产品的营销都要注重对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细节把握和及时反馈。商业空间的设计要想方设法引导消费者参与到对产品、服务的“体验中来”。例如,在商品功能区设计上,可以开辟出专门的消费者体验区,让消费者体验特定产品、特定服务,同时也可以在体验中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建议或意见等。现代巴蜀茶文化的茶会所空间设计已经十分注重对消费者进行体验式营销,比如他们在设计茶会所功能区划时,将茶会所一般划分为品茗区、煮茶区、会客区、参与活动区、茶艺表演区等专区,从空间设计上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2茶文化符号设计
包括巴蜀茶文化在内的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具有几个明显的指向性:在指向自然方面,中国茶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指向社会方面,中国茶文化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解;在指向人的精神方面,中国茶文化主张实现自我与自我的和解,实现“修身养性”与“怡情尊礼”的有机结合。现代商业元素与传统茶文化符号的有机结合是在物质层面应用巴蜀茶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方面,一是要在商业空间中选择合适的茶文化造型艺术作为重要的烘托载体,使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仅体会到商业元素,还可以体会到茶文化元素;二是要广泛应用茶文化符号,比如将与巴蜀茶文化有关的古诗词、书画、书法、戏曲、楹联对联、故事、文学作品、茶艺等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背景衬托,体现出商业空间的文化气息。
3.3文化消费设计
商业空间的设计需要兼顾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现代的文化消费在狭义上指向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过程”。但是在广义上,文化消费往往与物质消费、精神审美是不可分割的。巴蜀茶文化提倡通过对茶叶这种物质消费来带动人的精神提升,达到精神修炼的目的,而精神修炼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反思和审美。商业空间的设计要照顾到现代人的这种心理、文化需求,因为在现代人看来,购物和消费不仅仅是在钢筋水泥混凝土构成的时空条件中的游荡,而是带有精神休闲的一种复合实践。
对此,一方面可以在空间设计中增加进一些与巴蜀茶文化有关的“软实力”要素,比如与巴蜀茶文化有关的古典音乐、古典艺术、古典文化演出、古典典故的现代化展示等,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可以在这种软性化的文化熏陶中提升对商业空间的文化归属感,达到营销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在商业空间的一些功能区中添加入适合消费者短暂购物停留的“私人空间”,用巴蜀茶文化将这些私人空间进行包装,既可以采用收费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免费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使消费者能够在劳累的购物中实现一种“心灵驿站”式的停留和休息,在本研究看来这种休息是反思和审美的一种重要中介力量。
综上所述,巴蜀地区是我国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巴蜀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和特质对于当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设计者有必要对巴蜀茶文化符号加以考量,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融入巴蜀地域茶文化理念,从而提升商业空间的整体层次。
[1]徐金华.四川茶文化开发的前景[J].农业考古,1995(4):12-16,24.
[2]黄世礼.川茶文化古今谈 [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4):58-61.
[3]冯丽莎.地域文化表达与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J].艺术科技,2013 (6):176.
[4]邹明华.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续)[J].农业考古,1995(4):21-24.
[5]侯玲,于晓娜.从文化消费看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29-31.
陈晓樱(1980-),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