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水泥产业抗击“三期叠加”之折叠

2016-03-29 06:31
散装水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水泥企业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水泥产业抗击“三期叠加”之折叠

【引言】这是一组以《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为主标题+副标题的公开邮件。

收件人:新常态格局中竞争博弈的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

寄件人:本栏版主/商务策划及战略管理专家

作为“老散博客”专栏撰稿人,版主一直把探究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列为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深度思考的大课题;只是由于水泥产业在波澜壮阔的宏观经济浪潮中新事迭出,新话题接连不断,早就预想搞一个“邮件”系列的想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搁置下来;即便是本期“老散博客”发出了第一封邮件,尔后也可能时常穿插一些非本系列话题的稿件,或许会给读者朋友带来少许的不便,敬请谅解!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水泥产业自身也展现出一派新常态,那么,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又将以何种面貌呈现出来?其强大的内在机制之手,又将塑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新格局?水泥产业中的各类主体尤其是企业主体,又将经历一场原本熟悉的旧逻辑与新逻辑的冲突与碰撞?在版主看来,这些远比解析水泥市场中每天都在演绎的五花八门的微观现象,更事关水泥产业发展的未来。

与深谙市场之道的水泥企业管理者谈这样的话题,未免会有班门弄斧之嫌!然而,版主的着眼点并不是像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地定义什么,而是试图把中国水泥产业最鲜明的几个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直接投放到当下水泥产业新常态的漩涡之中,并且将其与旧体制时期、改革开放前一阶段及眼下开始的新常态,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旨在厘清认知误区,参透内在机制,憧憬产业未来。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顺应市场规律乃属智者,发现新特性必成强者,莽撞触碰法则红线者必吃大亏!

藉此,这组邮件是基于宏观经济放缓、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宏大叙事下展开的,一是在水泥制造技术创新难以短期内颠覆性突破的条件下,市场同质化特征日益膨胀,水泥产业该怎么办?二是在知识型商业形态的环境下,市场分散化特征日益严重,水泥产业出路在哪儿?三是在传统理念惯性的抗拒力作用下,产业碎片化日益突显,水泥产业该如何应对?四是在水泥产业政策变迁反思中,多重利益博弈日益激化,水泥产业如何挖掘发展的正能量之源?其实,版主与水泥产业从业者一样,心里边渴望着看到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令读者满意的答案,但市场现实却又是那样的风诡云谲、朦胧不清,所以,这一抛砖引玉之举,是否能见到收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版主完成了一份担当。

中国水泥产业步入了一个新常态化阶段,水泥业界人士正里一脚外一脚地骑在转型升级的门槛上,一脚门里勾连着过往的经验型理念的“遗产”,一脚门外踏向值得憧憬又充满变数的未来之路;拨开萦绕在眼前的非理性迷雾,校正产业战略的罗盘,割断来自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羁绊,迈开大步向着现代产业的宏伟目标进发。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IPM)/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发给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的第八封E-mail

喊了好大一阵子的“三期叠加”,相信今天的企业老板朋友们,早已耳熟能详,倒背如流,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出那“三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在老板的脑海里刻下深深印痕的,不光是论坛上不断传来“三期叠加”的声音,主要是当下市场这位一向认死理儿老师的无趣,板着面孔以铁的逻辑和无情的事实,在老板们的脑门子上狠狠地打了一闷棍,能不长记性吗!

此刻,我联想起最近获奖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当“折叠”这个词汇闯进思绪的溪流久久不愿离去,乃至于迫使我重新改写博文的副标题:关于水泥产业抗击“三期叠加”之折叠。

在水泥市场“三期叠加”过程中,被折叠的是谁?产业又将被折叠成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企业的命运是指向第一空间,还是继续压到第二空间的底层,甚至有些粗暴地说是直接打回了原形,一下子跌到了第三空间?问苍茫大地,到底是谁主宰着水泥产业命运的折叠与沉浮!

“三期叠加”之产业市场的折叠效应——三箭齐发击中了水泥产业的命门见血封喉——精准打击;倍增效应的强烈共振挤压低端传统水泥产业摔到了底层——重磅连击;迅雷不及掩耳直逼素质低下的水泥产业不给喘息机会——闪电攻击。于是乎,业界内外不得不为其焦虑的是,水泥产业遭遇折叠或称之为重创,被压扁后诱发了严重的精神困顿,哀莫大于心死。

感叹之余,先问一下在被折叠中挣扎的水泥企业老板们:哥们儿,你带领企业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折叠过程,采取了哪些抗击招数和套路,真的行之有效吗?能否告诉我们,企业正被折叠在第几空间里、能够自主呼吸吗?现在其生命体征又如何?

说“三期叠加”是新常态的全部,不可概而论之,但是“三期叠加”起码是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三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发生了骤变,惯常于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的老板们,倒会觉得算不了什么,咱们本来就是在变化中摔打长大的呀!如果这“三期”不是相约而来,咱跟它一对一交手,谁折叠谁还说不定呢!

让老板们心里头拔凉拔凉的、致使整个水泥产业陷入瘫痪困局的,还主要表现在“叠加”两个字。这一“叠加”就不得了哇,意想不到的撕肝裂肺般的产业剧痛,不约而同地找上门来,疼的让企业的身子骨不停地痉挛发抖,哎呀妈呀的呻吟着。此话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太玄乎了,哎,只有企业老板们方知“三期叠加”的厉害!

“三期叠加”带来的最大祸害,首先是由于“叠加”带来的“换挡”“阵痛”和“后遗症”三箭齐发。资深企业老板们可能会抢先甩出这样的话语:这“三期叠加”的三支箭可不得了,在水泥市场好歹算混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险残酷的呀!第一箭是直奔脑门的,“换挡”导致水泥需求市场的口袋瘪了;紧接着第二箭是飞向咽喉的,“阵痛”让你痉挛发抖根本就无力躲闪;这第三箭是射向胸口的,一大堆“后遗症”缠身,企业躲过了一箭也逃不过那两箭,难以招架只得放挺了,要不,怎么会出现全产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期叠加”带来的最大祸害,其次是由于“叠加”造成的“换挡”“阵痛”和“后遗症”共振的倍增效应。这一“叠加”不是简单的算术关系,而是倍数放大。不妨看以下数据,2015年,全行业水泥产能利用率一下子滑到65%,预计尚有多条新线产能释放,再考虑到国内水泥熟料生产线普遍不小于10%的超产潜规则,产能实际利用率将滑落到60%。上半年,全行业利润只有区区96亿元,同比下降27%,跌至“十二五”以来同期的最低点。短短五年时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暴跌了70.59%。

一位老板带着沮丧的情绪比喻道:光是“三期”没有什么可怕的,“三期”与后边的“叠加”编组在一起,好比是一场超强台风又赶上了天文大潮,再加上咱企业那条船并不如航空母舰那般坚不可摧,即便是进港避风,也说不定会断缆撞坏船体,何况咱们的企业短板太多,肯定难逃一劫呀,那你说又能咋办?

“三期叠加”带来的最大祸害,再次是由于“叠加”造成“换挡”“阵痛”和“后遗症”的重力加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三期”本来是个经济发展过程带有一定周期性的大变量,如泰山压顶本属题中应有之义,而这一“叠加”不要紧,又在大变量的基础上形成了快变量,突如其来,摧枯拉朽,全面袭击整个水泥产业,无情地横扫一切不适应的逆势者,没有哪一户单体企业能够幸灾乐祸。

“三期叠加”带来的最大祸害,第四是由于“叠加”造成的“换挡”“阵痛”和“后遗症”的错层断裂。基于上述分析,特别是“叠加”致使企业的运营节奏与骤变的市场之间出现了严重断裂,市场资源配置要素发生了错层;企业既定战略与面对变革、应对策略之间出现了严重断裂,改革的各元素之间形成一个内部不相衔接的错层;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之间出现了严重断裂,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碎片化的错层;产业与宏观经济新常态环境出现了严重断裂,产业运行机制、效率发生了错层。

光说“三期叠加”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别忘了还有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在水泥产业头上——生态环保严厉期,如同媒体所言,“无牙老虎”开始发威了。所以我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四期叠加”。当然,这“四期”不是某种方言发音的“死期”,而是普通话的“四期”。由于前一篇博文在供给侧改革内容中,对生态环保严厉期花费了很多笔墨,此处只好点题略过了。

“三期叠加”也好,“四期叠加”也罢,“叠加”造成之折叠,带来市场负面能量的“破坏”,水泥产业怎么会甘心情愿被折叠呢?肯定要竭尽全力去突破折叠空间,进而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创造性破坏”,点燃水泥产业涅槃新生的三昧真火。

“三期叠加”之增长速度换挡期——传统粗放的产业增长动力正在丧失,新动力增长点尚未形成又何谈发挥功能,创造优质需求的科技创新非一日之功;恰恰又与“阵痛”“后遗症”发作搅合在一起,于是乎,人们普遍忧心忡忡的是,在这个换挡期出现“三怕”:一怕失速;二怕卡死;三怕脱档。

所谓“三期”之中的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是指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高速增长转换成中低速增长,可能走出一条长期的L型增长的轨迹。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已开始呈现出“减速增质”的核心特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至6.5%~7%区间。GDP锦标赛已经落幕了,新常态经济周期开启了,由高速挡转换到中低速挡位,水泥产业也紧跟其后换挡降速。

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的水泥产业,一直扮演着高度依赖宏观经济环境的角色,其产业的涨落兴衰,如同水草般随着宏观经济的周期摆动,市场陡然下滑以及风险因素正在逐渐聚集和释放,所带来的许许多多不确定性,都必然一股脑地出现在这个档位切换的过程中,但从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来看,挑战肯定大于机遇,况且又抢先一步撞到老板们的鼻子上。

所有企业老板们心里都明镜一般,宏观经济的“奶妈”乳汁少了,意味着咱们水泥市场开始要奶水不足了,哭爹喊娘找饭吃的滋味可不好受呀,如何才能填满膨胀起来的产业规模那张鲸鱼大嘴,充其量也就弄个舔嘴咂舌的大半饱。65%的产能利用率,东北、华北、西北水泥行业全线红灯频闪,就说明了一切。

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换挡连带水泥产业降速换挡,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无需我再多唠叨些什么,你懂的!

有驾驶经验的老司机都清楚,坡路上行驶的车子,档位切换时需格外注意,车子一旦失去了动力,速度急剧下降不说,可能造成机械卡死,或者挂不上档了,搞不好会酿成倒溜、翻车等大祸端。水泥产业之车失速也是如此,降速换挡期如果出现那“三怕”,说不定会引爆汽油箱造成大灾难。

水泥产业失速了吗?来自产业的数据是这样的:2015年,成了近十几年高速增长的拐点之年,全行业水泥产量下降4.9%,主营业务收入下降9.4%,利润总额从前些年的七八百亿元下滑到仅有330亿元,行业利润暴跌58%,比历史最高年份2011年少赚700多亿元。官方预测也显露出进入下滑通道的端倪,据工信部在日前发布的《建材工业规划》预测,到2020年水泥熟料12亿吨,比2015年13.3亿吨下降1.3亿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如果按1:1.5比例折合成水泥需求量,将减少约2亿吨。

为什么失速?整个水泥产业供给侧严重老化,传统增长方式的动力严重不足,新动力增长点的动力切换还未到位,至于需要多少时日还不得而知。再深入一步讲,失速的根源在于以产品交换价值为中心的传统水泥产业体系,及其长期奉行的“低端+规模+毛利”的商业模式,终于走到了尽头,在撞得头破血流的那堵南墙上,写着十分刺眼的八个大字:不可持续,此路不通!

再回首,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下,产能规模是最给力的竞争制胜法宝,企业家们拼着老命扩大产能,追求的就是那规模效应。步入经济超速增长期后,企业更是肆无忌惮地普遍采取单打一的熟料规模制胜战略,千方百计扩张熟料产能控制上游市场,把污染和水泥终端市场丢给下游企业。于是,产业规模扩张捷报频传,水泥年产量占世界60%,连创下十几年全球产量第一的奇迹。怎么盛行了这么些年,如今说此路不通就一下子真不通了呢?未免让业界人士感到错愕和困惑。

一个“低端+规模+毛利”的幽灵开始在产业中消散了。时光加上市场这两部轮子,总是用崭新的东西把陈旧的东西碾得粉碎,甚至连一点渣子都不会留下来,就像“老炮儿”里的六爷发出的悲凉哀叹一样。

那么,新动力增长点的档位在哪里?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绿色、效率、规模,此时的规模已经退居第三位了。我们在这里讲的规模,是指绿色水泥产业的规模,高效率水泥产业的规模。当来自绿色的高效率的增长动力和方式,再经规模倍增效应放大后,必将彰显出现代水泥产业的新机制、新活力。

总之,一个现代水泥产业,肯定是集群的,不可能是碎片化的;肯定是集约的,不可能是低效的;肯定是绿色环保的,不可能是埋汰肮脏的;肯定是跨界融合的,不可能是单打一的。为此,不可简单地抛弃规模效益,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说到新动力增长点,自然会想到“三期叠加”中第二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尽管市场不相信假设,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这样的推论:假如提前筑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这条护城河,即便是遭遇到“换挡”和“后遗症”的折磨,整个产业还会出现新动力增长点掉档吗?还会在大失速乃至卡死面前瑟瑟发抖吗?

对于水泥产业来说,虽然这个周期性梦魇不可能完全规避掉,弄个毫发无损全身而退,但最起码会使阵痛期短一些,发作的轻一些,甚至管控在企业的耐受度之内。先按下此话题留给下边再讲。

靠水泥产业绿色、效率上的新动力增长点,才能在换挡期不失速、不卡死,若刨根问底,又是什么使得绿色、效率成为了新增长动力的呢?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之源,科技创新是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之源。这也是当今全球水泥产业界的普遍共识和期待。

科技创新之下,支撑起未来水泥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循环经济与“互联网+水泥”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种高效优质的模式,一种产业集群规模经济的模式。目前看来,还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新模式,具有比循环经济模式与“互联网+水泥”有机结合模式更有优越性,起码如今还没见到有人提出来。

启动新动力增长点发力,确保水泥产业不失速、不卡死,最能检验企业的不是面子(规模大小)而是里子(科技素质),具体讲就是科技投入能力和储备的成色。换挡期不请自来,不是一过性的,而是一个较长的阶段,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更长也不好说。其间蕴藏着的机会自然也不少,那是给有科技投入能力和储备的企业准备的筵席,哪一位想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肯定无法及时赴约。

财大气粗的老板也许会说,怕啥呀,咱资金雄厚不差钱,就是苦熬也能熬上几年。资金固然重要,可在换挡失速中遭遇自由落体又坐吃山空,行吗?3500多家企业利润下跌幅度高于30%,竟然没有一家例外,说明了什么!趾高气扬的大集团老板也会这样想,怕什么呀,咱规模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规模固然重要,但是换挡期注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博弈,人家靠科技在蓝海中破浪前进,而你还在应对群狼环伺中失速,这一正一反的南辕北辙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怎能保证企业不在这场产业大转移的浪潮中,不成为被淘掉的那一颗沙粒呢!

处在换挡失速的危险之中,水泥企业还在为产业链延伸“干不干混凝土”纠结徘徊时,那个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水泥产业的领头羊、建材行业中巨头群里的巨头拉法基豪瑞(LafargeHolcim)公司,正在秣马厉兵地忙碌着什么呢?一则信息告诉产业界,他们正在大手笔地进行非同凡响的科技创新,与法国XtreeE公司开展合作,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建成欧洲首个3D打印混凝土承重柱。他们看清了新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目光瞄准了未来水泥产业发展的新目标,不再是传统水泥产业中的一亩三分地,而是与高科技手段结合,进军新型水泥构件及其建筑市场。

这一马双跨之创举如能成气候,首先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侧,跨界促进建材与建筑两个市场的融合;其次彻底激活了传统的水泥制造业的供给侧,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建造成本,生产时间缩短,开拓出三个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高附加值的建筑结构、保障性住宅建设,以及预制建筑构件。

成为3D打印技术建筑构件的先驱,是拉法基豪瑞公司的伟大愿景。该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行业研发中心,200多名研究人员和1750项专利。

无独有偶,我们也在网上欣喜地看到山东某地利用水泥混凝土3D打印技术建成的民宅图片,好似一支沾着露珠刚露出尖尖角的小荷,算是水泥产业供给侧点状突破的新讯息,值得业界为之鼓掌欢呼!

3D打印技术建筑构件进入市场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快吧!以传统科技项目推进的眼光来判断信息技术带动市场演变的速度,未免落伍啦。记忆犹新的是电商,横空出世,几乎一夜之间不就成了大气候,何况如今景气低靡的水泥市场,不正需要一根从科技的天空中飘来的救命稻草吗?

在换挡期的苦熬中,个别老板心里仍然没放下一个秘密,基于以往的经验,房地产是宏观经济支柱,不能倒的,虽有泡沫,政府也不会让破掉的。咱靠着房地产市场吃饭,所以在供给侧改革上按兵不动,美其名曰“静观其变”。那么,疯狂的房地产市场一枝独秀,换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竟然是百业凋零,加上房地产自身泡沫的激化,目前楼市杠杆率已超过2015年股市高点的2倍,算得上是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经济存在着多个“泡沫”中,最大的也是最容易破裂的一个,接近了引爆的临界点。

值得老板们格外注意的是,对于楼市泡沫的表态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基本形成了官方、房地产界和专家“三合一”的态势,往日里多是听到专家们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如今房地产大佬王健林也发出“房地产是史上最大的泡沫,没有看到好的解决办法”的感叹,更有中央首提“抑制房地产泡沫”。靠楼市泡沫膨胀主导的经济运行能持续下去吗?而泡沫破裂造成的冲击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什么?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作为支撑水泥需求的房地产能靠得住吗?如果业界老板们依然迷醉于房地产泡沫中,抱着这个劣质化的病态需求侧不放,拒绝自我进化,在换挡失速中又将命运几何。

“三期叠加”之结构调整阵痛期——老化的产品结构正在市场中一地鸡毛,雷同的产能结构正呈现出一片狼藉,僵死的产业结构被摔得一地碎片;恰恰又与“换挡”“后遗症”发作搅合在一起,于是乎,人们眼巴巴满怀期待的是,在这个阵痛期控制住“病态综合征”大发作:产业挛缩而不至于休克,剜除赘肉而不大失血,创造优质需求早日见起色。

“三期叠加”中的第二期——结构调整阵痛期,除了是指宏观经济结构之外,权且直接理解为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治理供给侧的麻木与瘫痪,优化产业增长方式、节奏和秩序,归结起来一句话:创造优质需求的增长,革除一切影响供给侧活力的不适应、不对接、不跟趟的东西。

对原来线性的、单向的传统水泥产业体系进行供给侧改革,无论是系统性的壮士断臂动大手术,还是单体企业或局部的小拆小改,再优化的解决方案也一定会带来伤害和代价,由此诱发的强烈阵痛是躲也躲不过去的。

大家有着按“三期叠加”先后顺序的思考习惯,乃至把“阵痛”归咎于“换挡”和“后遗症”所致,却对产业自身“阵痛”的内在病因视而不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才是强化“叠加”负面效应的内在因素,不仅使得产业自身遭遇阵痛加剧,阵痛期拉长,而且进一步加大了“换挡”失速的风险,增加了祛除“后遗症”的难度。反之,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即便遭遇换挡期也不至于全产业沦陷,即便遭受到“后遗症”的苦苦折磨,也不至于疼痛的遍地打滚哭爹喊娘了。

我想说的是,要缩短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尽量减轻“叠加”效应的损害,并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也不要死死地盯着企业现有的供给资源发呆,而应把眼光投射到创造优质需求增长上,实打实地拿出大动作。这才是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唯一能够消除“阵痛”的良药。

既然“叠加”加剧了阵痛,而阵痛的病灶之一是产品与市场发生错层,低端同质化产品结构导致行业利润率薄之又薄,市场秩序混乱如春秋战国;那么,怎样才能拆掉传统水泥制造体系下的不对称的篱笆、边界和障碍,实现与优质需求增长的无缝对接?

产品是企业与市场交易的唯一通道,成功企业的结晶就是有市场较好的产品。水泥产业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创造优质需求,进而制造出高技术、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

“错层”恰恰就发生在这里,有如乔龙德会长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实质是供给侧出了问题,没有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高端、深加工、特种水泥太少,中低端大路货太多,32.5级别水泥占到60%~70%,是技术雷同发展的后遗症,实际上是结构严重不合理。”

如何创造优质需求,拒绝低端产品同质化。目前,32.5等级水泥是行业生产量最大、各项经济建设工程用量最多的主导产品,严重制约了产品升级和优质需求的市场空间。

反观普通民用建筑项目,使用不到10年即开始出现裂纹,建筑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除了国内建筑施工标准滞后,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之外,C30及以下的低标号混凝土占混凝土总用量的70%以上。所以,优化产品结构,以较高强度的P.C32.5R、P.F32.5等型号取代P.C32.5型水泥,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的特种用途水泥产品等等。2014年8月,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发文,要求通过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十三五”末,C35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占预拌混凝土总量50%以上。

水泥产业囿于原来旧体制分工,因在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标准改革上受制于人,难以甩掉罩在水泥产业身上供给与需求错位的金刚罩铁布衫,而水泥产业与建筑行业跨界融合,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何创造优质需求,呼唤绿色环保水泥产品?应大力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能耗和外部成本,提高和改变水泥窑的功能,优化产品结构。

如何创造优质需求,大力开展以水泥制造为依托的项目服务?服务是水泥产品结构优化的最大弱项。随着产品及服务模式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崛起,产品服务化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趋势。高端产品厂商若能将自身产品和与之相配套的服务相结合,就能提高自身的销售额与利润。比如,个性化制造的服务,延伸产业链产品的服务,建筑市场工程项目的服务。

既然“叠加”加剧了阵痛,而阵痛的病灶之二是产能规模与实际需求总量发生错层,清一色的雷同产能技术结构导致企业开工率少之又少,过剩产能僵尸遍野;那么,怎样才能戒除传统水泥制造体系下的产能规模扩张症的癖瘾和偏好,实现与优质需求增长的合理配置?

这种几乎能让产业窒息的“错层”引发的“阵痛”,表现为两种情形:

第一是35亿吨水泥产能竟然有超10亿吨的过剩,阵痛触动了产业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一组令人耳朵磨出老茧的数字,说明了我国水泥行业去产能的长期性、艰巨性。从1985年至2014年,三十年间,中国水泥年产量由1.5亿吨跃升到24.8亿吨,人均水泥消费量由不到140公斤猛增到近1.7吨,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达23吨,远超发达国家高速发展时期的水平。

可怕的是全行业65%的产能利用率,北方和西北地区甚至低于60%以下,犹如一道产业窒息的催命符。业界人士不愿看到的水泥消耗量顶点或拐点,很快在2015年不请自来,市场实际需求下降,低价倾销泛滥,行业亏损面在40%以上。

第二是僵尸企业引发新一轮倒闭潮,阵痛中释放出一块大空间。可以预料得到的事情将会发生:1、一批疯狂规模扩张形成的高负债企业,由于债务性出清,到期债务偿付压力与坏账集中清理债务展期无望、现金流无法覆盖债务成本、资不抵债的产能过剩型企业将首当其冲,将被推向破产倒闭的深渊;2、一批缺乏核心及整理的低竞争门槛企业,由于需求端持续萎缩,将陷入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3、一批徘徊在盈亏边缘的低效企业,由于效率型挤出,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与新兴技术应用倒逼,将被硬生生地挤出市场;4、一批产业政策红线圈定的“三高”企业,由于政策性调控压力,行业标准升级,将被彻底斩断生存之路。

既然“叠加”加剧了阵痛,而阵痛的病灶之三是发展战略与新常态错层,单一的原料产品制胜导致产业链断裂碎之又碎,产业效率和集群竞争力低得可怜;那么,怎样才能整治传统水泥制造体系下单一制造的偏狭和局限,实现与优质需求增长的长袖善舞?

如上所云,单靠水泥原料增长没戏了,单靠产能规模扩张没辙了,单靠原有商业模式没路了。企业老板及管理团队顿感郁闷,这“错层”竟然导致产业链碎片化“碎”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

请看第一个画面,产业链上游的水泥原料制造端,3500多家企业对垒争锋,既有超大型企业集团的“老虎”虎啸山林,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群狼”占山为王,总之在这块“蛋糕”日渐缩小的低端产品阵地上,眼前的景象是一片狼藉,抢食争斗,你死我活,僵尸遍野。

将画面平推到产业链中下游水泥制成品端,“小散差”的企业多如牛毛,多数是靠混凝土这个初级产品苦熬苦撑勉强度日,仍然没有摆脱散兵游勇的状态。由于缺少上游大型水泥原料企业参与整合延伸,这些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可言,经不起市场上的风吹草动,轻轻一击立马倒下。

再把画面转向产业链水泥预制产品、大型部件产品的市场终端,除了商品混凝土供应业务之外,在大型预制部件安装服务上,几乎找不到水泥企业的影子。产业链碎片化的教训令人心痛,让整个水泥产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临三个方面的效率流失:一是微观市场的企业效率流失,厮守水泥原料市场的低端,丢掉了从产业链中游到终端那一块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市场,企业把优势资源全都投入到清汤寡水的低端市场恶性竞争上,吃不饱亏损流血还都不撒嘴,而肥甘油腻的中高端优质需求市场却无人问津。

二是整体产业的全局效率流失。由于水泥产业碎片化严重,使得产能、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出现了严重低效率错配,给全产业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效率损失,集群竞争力更无从谈起了。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率流失。面对“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短期化的机会主义行为充斥整个行业,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只看眼前的,只干现得利的,已无心顾及创造优质需求,无力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更无心思开拓产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社会责任担当早已被束之高阁。

“三期叠加”之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消化期——前些年宏观政策强刺激导致的产业内伤开始显现,产业正遭遇大过剩、高杠杆的炙烤和煎熬;恰恰又与“换挡”“阵痛”搅合在一起,于是乎,业内人士心里普遍关注的是,在这个消化期又浮出“两大难题”:过剩产能如何压缩,企业人员如何分流安置。

曾经沐浴着扩张再扩张野蛮增长的阳光,兴高采烈地踩着高杠杆在泡沫中发展,水泥产业继续书写传奇故事的快感消失了,等待的是一个巨大泡沫破裂的苦痛与煎熬。

与“叠加”中前两期结伴同行的还有这个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消化期。所谓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消化期,是指前些年宏观刺激经济的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如同打激素一样,给水泥产业留下了产能过剩的“肥胖”后遗症,更有看不见的产业肌体内部的严重内伤。

要把水泥产业“后遗症”留下的两大块疤痕一点一点地吸收抚平,尚需多少时日,会发生多少波折,眼下还尚难预料。依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一是目前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仅有64.5%,要实现行业产能利用率不低于80%的目标,意味着五年内全行业需要淘汰和压减水泥熟料产能,至少在3.9亿吨以上;二是据此测算,全行业约有30万人左右职工需要转岗或安置,而安置成本之高、任务之艰巨,与改革初期那次企业改制时的下岗分流不可同日而语啊。

说起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老板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蹦出两个问号:其一是凭啥决定淘汰和退出,压缩产能的标准是什么呀?这又不得不把几年前业内众声喧哗的旧话重新提起,当年争辩的聚焦点在于技术工艺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上,如今这个条件已无什么大差别了,基本算是摆平了。那么,到底要考量企业规模、技术工艺、管理水平、盈亏效率、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的哪些方面,尺度该怎么定?总该有个明确的说法吧。

此外,这回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到底是靠政府兜底,还是靠市场自行消化,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呢?这恐怕更是老板们盯着的“干货”。

有过应对产能过剩危机经历的“台泥”辜成允先生,日前对淘汰落后产能做了明晰而富建设性的阐释,现将网上原文摘录于下:“完全按照产能规模来进行淘汰不一定科学,应该依据能耗、煤耗、环保标准,比如给出排放粉尘的标准,用电的效益,或者是脱硝脱硫的标准,有些企业的小规模生产线管理的好,能达到相应标准,就不应被淘汰,而有的企业虽然生产线规模较大,但管理不好,达不到相应的环保标准,留下来也不合理。淘汰节能减排不能达到相应环保标准的产能,留下真正节能环保的产能。

最合理的做法是按照以下两方面来判定:第一,在生产方面,矿山生产规不规范,资源够不够,开采方法是不是符合规定;第二,它本身的生产工艺对于耗煤、耗电、污染的排放是不是合规?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来确定企业可不可以继续生产,这样才是最合理的。

对于大企业小企业都是一样的,有的小企业真的做的很好,一定让它关掉也不合理。有的大企业本身也有落后产能,就需要把它关掉。可以考虑让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充分发挥产能,并将熟料供应给环保做的不好的企业,企业的市场份额没有变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大企业集团优化自己的产能和布局,将集团内的熟料生产做一些优化,让效益高的大型熟料生产线十足地发挥出它的产能,把集团其他区域的小型熟料生产线停下来,由集团内大型生产线供应熟料,在集团内部就可消化一部分产能,还可以做到降低成本,整体的效益也能够得到提高。”

粗略归纳辜氏标准的关键点有三:一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看环保标准是否达标,其合理性在于肯定技术进步,强化环保标准,强调社会责任;二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看运营效率高低的市场标准,差的关掉,好的留下;三是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看内部产能优化,防止某大企业操纵淘汰退出的话语权,导致优质产能误杀和总量不减反增。其实,这种观点在前些年无果而终的“退出标准”大争辩中,就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虽说辜氏标准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尺度——效率,但却缺乏具体明晰的表述,有必要在这里多多说几句。当前水泥企业全部运营资源包括环保投入的运营效果,无不体现在企业的综合效率之中。行业协会权威人士曾亮出一笔大账:“假如众多的中小水泥企业,只要都能够达到国内水泥行业骨干大企业的管理水平,全行业的能耗起码降低15%到20%左右,成本起码降低20%左右,利润可提升30%左右。”可见,综合效率应是评价企业竞争活力的金标准。

在消化“后遗症”的过程中,那些运行效率高的企业,可以运用降低产品价格、适度收缩中低端战线、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升级优质需求等多种方式,尽可能保证自身的健康持续运营;反之,那些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产品更迭速度慢的企业,那些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利润与还债能力的风险敞口快速放大,可能引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企业,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能和债务的整合,实现总体效率的优化。

另外一种观点明显与辜氏标准泾渭分明,那就是重拾当年大辩论时关于治理产能过剩的“休克疗法”,意在快刀斩乱麻,推动大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此番言论一出,顿时在业界激起了层层浪花。

采取“休克疗法”,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哪些企业先休克,休克了,还能醒过来吗?如果有的休克恶化成“植物人”,几十万员工的分流安置成本谁来承担,靠什么来注射“肾上腺素”,是政府买单还是企业自己呢?再说企业能否负担得起还是另外一回事呀!

还有一点,在兼并整合中造成资源浪费能否承受得了哇,几十万员工的分流安置的压力,会不会突发决堤溃坝呀?接近三成的企业休克撂倒一大片,债务压力会不会由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

通过外部并购重组肯定是消化“后遗症”危机的重要路径,恰好为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当今水泥产业是充分竞争性市场,技术雷同性和通用性高,早已没什么门槛、壁垒了,大门洞开,越来越像一个服务性行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看谁更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了。这种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特征转换,企业老板们是否看明白了?可要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呀!

“三期叠加”效应促使大企业集团之间的整合,抱团取暖。前不久,中国建材和中材两大央企的重组建立新的中国建材集团,就是产业界最大的讯息,标志着一个坐拥5.5亿吨水泥产能、并在海外建设了200多条大型水泥生产线的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诞生了。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靠大企业兼并重组消化“后遗症”的危机,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其理由是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企业总数减少了,但产能未必压缩掉了,谨防出现骗取政策补贴的低效率重组。这就是尽人皆知的兼并整合的悖论。由此联想到前面说过的辜氏标准中,特别提到了大企业内部产能的优化,防止某大企业操纵淘汰退出的话语权,导致优质产能误杀和产能总量不减反增,低效率重组祸害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消化“后遗症”的主体是企业,但也离不开政策引导和扶持托底,亡羊补牢,至少也要拿出来几块石头和一堆泥巴,否则大窟窿怎么能补得上、补得坚固呀!这就是消化“后遗症”的成本和代价吧。

尽管花在水泥产业这个传统产业身上的银子,可能也会发生那些当红的新兴产业享受的社会政策高额补贴,远远大于该产业获取的利润收益(有的是负值)的尴尬,这也是人们对优质产能误杀和去产能总量不减反增的低效率重组担忧的原因。

水泥企业消化“后遗症”,除了撒欢似的大举进行兼并整合之外,为了防止“贪多嚼不烂”撑死,还必须唱好另外一出大戏——跨界产业交叉融合,其重大意义在于:一是利用企业现有过剩资源创造优质需求产品或服务,拓展新空间;二是有利于消化转化成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老板朋友们,本文全篇内容是围绕水泥产业如何应对“三期叠加”展开的,如果说有什么需要再次唠叨几句的,那就是开头抛出了个“四期叠加”,水泥产业还要加上一个生态环保政策严厉期。环境亡企,仍然是水泥企业未来竞争决定输赢的高危因素,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猜你喜欢
水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