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2016-03-29 19:47徐坚沈颖王华弟戴德江仙居县农业局浙江仙居37300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杭州3000通讯作者wanghd6com
中国稻米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危害影响因素

徐坚 沈颖 王华弟 戴德江(仙居县农业局,浙江仙居37300;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杭州3000;通讯作者:wanghd6@6.com)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徐坚1沈颖2王华弟2*戴德江2
(1仙居县农业局,浙江仙居317300;2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杭州310020;*通讯作者:wanghd61@126.com)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近年来在仙居县呈上升流行态势,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为探索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笔者系统调查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侵染循环和影响因素,探明了病害再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病害防控的对策与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危害;侵染循环;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Xoo]引起,病菌能经水流传播,并通过小孔、伤口侵入水稻,一般在受洪涝或台风暴雨袭击的年份引起病害的流行[1-2]。水稻因白叶枯病危害引起的损失,一般为10%~30%,发病严重的可达50%,甚至90%以上[3-4]。在20世纪80-90年代,浙江省仙居县沿溪流域水稻区常引起病害流行,危害损失严重。随着抗(耐)水稻白叶枯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对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关键期的综合防控,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15年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连年下降,发生危害较轻。但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栽培品种的变化,特别是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以及菌源的逐步累积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稻白叶枯病在仙居县的发生又呈上升流行的态势,2013年、2014年部分地区晚稻后期发生严重,造成较大损失。为此,笔者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1 病害的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在仙居县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以下各镇等籼稻区发生危害较为严重。据近3年观测,水稻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后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状,并沿叶脉扩展成条斑,可达整张叶片,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病部易见分泌的蜜黄色株状菌脓。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症状有以下3种。

1.1叶缘型

这是仙居县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最常见的典型病斑。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很快变成暗绿色,然后在侵染线周围形成淡黄白色病斑,继续扩展,沿叶缘两侧或中肋向上下延伸,转为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症状因品种而异,籼稻病斑多为橙黄色,粳稻病斑多为灰褐色。病斑边缘有时呈不规则的波纹状,与健部界限明显。另外在病斑发展的先端还有黄绿相间的断续条斑,也有的在分界处显示暗绿色变色部分。这些特征都与机械损伤或生理因素造成的叶端枯白有区别。

1.2急性型

主要发生于多肥栽培、易感品种和温湿度条件适宜田块,连续阴雨、高湿闷热等极有利于病害发展,病叶灰绿色,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从3年田间观测结果看,出现此种症状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可作为病害发生流行的预测指标。

1.3凋萎型

一般不常见,多见于杂优系统及一些高感品种,先于苗期侵染,病苗移栽后约30 d左右,能致叶片枯萎,并向其他分蘖扩展,病叶迅速失水、青枯,起初在分蘖期的心叶或邻近叶片上发病,逐步扩展到下部和周围叶片的尖端或边缘,再发展到全株,心叶不能正常开展,逐渐枯死,犹如螟害造成的枯心,可引起全株死亡,病株基部叶鞘内充满粘稠菌液,无臭味。剥开病叶,切断病节或病叶鞘,用手挤压,可溢出大量黄色菌脓。切片镜检,可见病组织的维管束充满细菌。

2 侵染循环

2.1越冬及初次侵染源

带菌谷种和病稻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新病区以带菌谷种传病为主,老病区以病稻草传病为主[1-2]。从仙居县调查情况看,带病谷种的远距离调运是病区逐步扩大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源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来自系统侵染,病菌通过稻株维管束输导至种子内;二是来源于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借风雨露滴飞溅,沾染稻穗,入侵谷粒,寄藏在颖壳组织内或胚和胚乳表面越夏越冬。在干燥贮存条件下,可活8~10个月,直至第2年播种季节。不过在贮藏期,病菌会逐渐死亡,使播种时种子带菌率变低。但由于播种量大,仍有足够的传病来源。病草传病与其存放条件有关,充分干燥堆贮得好的病草,病菌可活7~9个月,存活率高,传病率也高;如果病草散放田野场头,受日晒雨淋影响,病菌很快死亡,失去传病能力。

2.2传播特点与发病过程

据观测,在病谷、病草上越冬的病菌,到翌年播种期间,一遇水分,便随水流进行传播。病谷萌芽时,病菌先感染芽鞘,当真叶穿过芽鞘接触病菌时,第1片真叶叶尖或叶缘即受侵害而成带菌苗。用病稻草覆盖、还田作肥料等,有机会与水接触,病菌就大量释放出来,通过稻叶的水孔侵入,引起秧苗发病。灌溉水和暴风雨是病害传播的重要媒介。秧苗期淹水会加重秧苗的感染,淹浸没顶的次数愈多,病苗的数量愈大。据观察,台风暴雨后,淹没水稻12 h,病情普遍率1~2级;淹没24 h,病情普遍率3~4级,淹没72 h,水稻普遍发病,损失率50%以上。带菌秧苗一般生长到3叶期时出现典型症状,以5叶期病苗最普遍。移栽后,病菌经过大田内一段时间的增殖和积累,在水稻封行后田间荫、湿的环境下,又适逢稻株在生理上处于易感阶段,便发展为中心病株,开始蔓延扩大。大田发病后,病叶从排水组织里排出的菌脓,借风雨和水流等传播,不断进行再次侵染。

3 影响发病流行的因素

2013-2015年,仙居县下各镇等地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点多面广,一些田块与纹枯病、稻瘟病等混合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较大损失。分析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仙居县再度上升以致局部重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种植感病品种与品种抗性退化

品种抗性是控制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目前尚未发现完全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从仙居县近年栽培的水稻品种看,随着品种调运的频繁,农户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乱,一些高感白叶枯病品种的种植引发了病害发生和流行。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笔者在下各镇调查发现,甬优15白叶枯病发病较重。甬优系列品种在仙居县已种植8年多,2013年、2014年、2015年栽培面积分别达3 176 hm2、3 960 hm2、5 280 hm2。从仙居县白叶枯病发生的历史情况看,上世纪70-90年代,仙居县以汕优63号、汕优10号等为当家品种,连续种植10~20年,由于品种单一和长期的连续种植,白叶枯病致病小种的变化[5],品种抗性逐渐退化,导致白叶枯病连年重发流行。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惕,要加强甬优系列品种的抗病性和病菌生理小种的监测。

3.2灾害性天气影响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为害与气候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多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暴发流行,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最盛。适温多雨、日照不足,特别是台风或强风,由于稻株互相碰撞形成伤口、病菌容易侵入形成交叉感染,遇上暴雨天气病菌会大肆扩散蔓延。2014年仙居县受夏秋持续阴雨寡照、2015年受“灿鸿”、“苏迪罗”、“天鹅”、“杜鹃”等多次台风影响,晚稻秧田普遍淹水,本田孕穗抽穗期受台风暴雨侵袭,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导致病害发生点多面广,一些感病品种病害发生较重。

3.3菌源的逐步累积

10多年来,仙居县水稻白叶枯病一直发生较轻,农户对病害的防治普遍忽视,一些过去有效的措施没有落实,如未对收割后的病草及留在田间的病残株、稻桩等进行及时处理,致使病菌逐年累积,为初次发病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种子的调运不注意检疫,使得带菌种子进入本地,白叶枯病的致病菌系也出现新变化,遇到适合的气候条件,病害就会发生为害。

3.4田间管理措施不当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种粮大户管理粗放,施肥喷药机械作业较多,动作过大,造成植株伤口较多,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重施偏施氮肥现象普遍,致使稻株体内营养失衡,游离氮和糖分的含量增加,造成茎秆柔嫩,叶片披散,丧失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一些农户水浆管理措施不到位,如大水漫灌,无病田与有病田之间串灌,使得病原菌随水流入无病田块,加重了发病的严重程度。

4 综合防治技术

4.1防控对策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特点是病菌来源广、传播途径多、侵染时间长、情况比较复杂,依靠单一的防治方法不易取得较好成效[6-8],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监测预警预报、选用抗病良种为基础,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秧田防治为关键,做好肥水管理,实施防治指标和“两查两定”,抓住初发病期关键环节,及时做好施药预防保护,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和为害。

4.2综合防治技术

4.2.1加强植物检疫

种子带菌是白叶枯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应严格执行种子调运的检验检疫制度,加强病情普查,划定病区,无病稻区不得任意从病区引进稻种。

4.2.2推广抗病良种

抗病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最有效的措施。一般而言,糯稻抗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在白叶枯病老病区和沿江沿溪等易发病区,要推广对白叶枯病抗性良好、丰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同时要加强品种轮换,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以防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的退化和丧失。

4.2.3加强监测预警预报

加强水稻白叶枯病的调查,及时掌握气候变化,特别是台风暴雨情况,分析研判水稻淹水和病害发生发展情况,综合运用预测模型,预测白叶枯病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发出长、中、短期预报,推广应用防治指标,搞好“两查两定”,科学指导病害的预防和控制。

4.2.4加强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不当是诱发白叶枯病的重要因素。在施肥方面,要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巧施穗肥和氮、磷、钾配合的原则,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防止贪青徒长。在排灌方面,要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防止串灌、漫灌和深水淹苗。受淹田块,洪水退后要立即排干田水,受淹严重田块还要施用速效氮肥和磷肥,使水稻快速恢复生长,增强抵抗能力。

4.2.5适期施药保护

选用对口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是控制病害的关键措施[9-12]。据试验,噻唑锌、噻菌铜、噻森铜在水稻伤口感染期施药,一般防治效果达85%~90%,在水稻发病初期施药一般防治效果达80%左右。在白叶枯病常年发病区,应抓住台风暴雨过后、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或株发病率5%、叶发病率3%时,每667 m2选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 mL,或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或20%噻森铜悬浮剂100~12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和天气过7~10 d酌情再施药1次。

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50-66.

[2]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3-27.

[3]李仲惺.水稻白叶枯病局部重发生状态下的防控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4(3):28-30.

[4]叶建人,李云明.温岭市连作晚稻白叶枯病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J].浙江农业科学,1998(3):136-138.

[5]王汉荣,谢关林,金立新,等.浙江水稻白叶枯病菌菌系的动态及分布[J].浙江农业科学,1995(5):262-263.

[6]张桂芬,程红梅,鲁传涛,等.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8,25(4):296-298.

[7]庄永勤,汪雨成,周加华,等.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179.

[8]赵敏,严成其,黄元杰,等.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关系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2):2 147-2 151.

[9]成家壮.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剂的研究[J].世界农药,2008,30 (5):13-15.

[10]魏方林,朱国念,戴金贵,等.创制农药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田间药效[J].农药,2007,46(12):810-811.

[11]张纯标,梁帝允,王体祥,等.新颖杀菌剂-噻森铜[J].世界农药,2007,29(2):53-54.

[12]朱翠萍,许新华. 20%龙克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0,(4):472-473.

Discussion on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Occurrence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XU Jian1,SHEN Ying2,WANG Huadi2*,DAI Dejiang2
(1Xianju Agricultural Bureau,Xianju,Zhejiang 317300,China;2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Hangzhou 31002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hd61@126.com)

Abstract: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rises in epidemic trend in recent years,which is a threat to high and stable ric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epidemic regularity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in new cropping system,occurrence,damage,infestation cycle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major causes of the disease rising were found out,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of the disease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damage;infestation cycle;influencing factors;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S435.111.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6)02-0065-03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技术危害影响因素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赣北地区景观石榴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