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2016-03-29 22:14蔡炳祥王根连任洁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3300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浙江德清3300第一作者94037070qqcom
中国稻米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清县单季稻飞虱

蔡炳祥 王根连 任洁(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3300;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浙江德清3300;第一作者:94037070@qq.com)

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蔡炳祥1王根连2任洁1
(1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313200;2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浙江德清313200;第一作者:94037070@qq.com)

以稻鳖共生千亩示范方为核心,根据德清县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总结了稻鳖共生技术中绿色稻米病虫害控制关键措施。多年实践表明,这些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实现绿色稻米生产。

稻鳖共生;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浙江省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6℃,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清县农田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全县农田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7 000 hm2以上,农田种植模式也改原来的稻麦三熟为单季晚稻一熟。为解决鱼粮争地的矛盾,德清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养鱼稳粮工程”试验示范。2007年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首次尝试鳖池种稻,先后应用生物农药、防虫网等技术生产绿色稻米,2011年实施稻鳖共生试验获得成功。2011-2014年连续4年开展了稻鳖共生模式示范方建设。4年来,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水稻生产全程不施化肥和农药,生产的稻米也达到了有机稻米的标准,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高产高效目标[1]。笔者以德清县钟管镇下塘村“千亩稻鳖共生基地”为核心,总结了德清县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稻鳖共生为核心技术的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稻米栽培病虫草害关键控制措施。

1 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

1.1虫害

德清县单季晚稻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全生育期发生三代,分别为四(2)代、五(3)代、六(4)代,以四(2)代、五(3)代为害为主,生产上主治五(3)代。稻飞虱全生育期发生三代,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稻虱及灰飞虱为主,生产上主治四、五代。另外,随着浙北地区种植结构的单一化,二化螟、稻苞虫等虫害发生很轻,对水稻后期产量影响不大。

1.2病害

德清县单季晚稻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和稻曲病。随着抗稻瘟病品种的推广应用,稻瘟病已近20年未发生。条纹叶枯病在2004-2008年发生过,但近几年随着对灰飞虱的有效控制,也很少发生。其他病害很少发生或不会发生。

2 稻鳖共生模式及病虫控制效果

2.1稻鳖共生模式

稻鳖共生模式是利用鳖的杂食性及昼夜不息的活动为稻田除草、除虫,而水稻为鳖提供活动栖息的场所和充足的食物,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在5月下旬单季晚稻插种后约1个月(待晚稻苗势生长健壮,不易弄倒时),即6月底至7月初放入规格为250~300 g/只的幼鳖至10月上旬养成商品鳖起捕,放养密度500~600只/667 m2,商品鳖体质量一般能达到500~600 g/只。稻与鳖在田间实际共生期约为3.5个月。水稻种植品种以嘉禾218、嘉禾优555、嘉58、甬优538等为主。水稻收割后可以继续种植大小麦、油菜,或者放水养草鱼,翌年5月底再种植水稻。

2.2病虫控制效果及效益

经过2011-2014年连续4年试验探索,示范方水稻产量稳定在7 500~8 250 kg/hm2,田间“两迁”害虫发生情况基本可控;纹枯病基本上没有发生;稻曲病因品种、年份不同也有发生,但发生程度总体上较轻,明显好于采取其他生产措施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2014年湖州市遭受了较严重的稻飞虱为害,部分田块在9月上旬就出现了枯死现象[2],但德清县钟管镇下塘村66.4 hm2常规晚粳稻嘉58示范方9月28日田间虫情调查,上3叶卷叶率1.5%,五代稻飞虱虫量438万/hm2、卵量243万/hm2,蜘蛛71.5万/hm2,稻飞虱的田间虫量基本还在可控范围。稻曲病平均病情指数0.11。示范方经实割验收,平均单产8 440.5 kg/hm2。稻米全部按20~36 元/kg出售,取得了良好的种粮收益。另外,养鱼灭草技术中每hm2还可捕获草鱼300~500 kg、小龙虾300~400 kg,额外增加冬春季农田收益7 500元以上,若再加上商品鳖,收益更可观。该稻米生产技术达到有机稻米生产标准,基地也获得有机稻米基地认证。

3 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3.1灌水杀蛹,养鱼灭草

上年11月初,水稻收获后稻草全部还田,放水40~50 cm,每hm2放养规格为1.0~1.2 kg/条的草鱼150~300 kg。利用草鱼吃食田间杂草及遗落稻谷特性,不喂任何鱼饲料。还可以放养20~25 kg的小龙虾。翌年5月上旬放干田水,每hm2用1 500 kg生石灰进行全塘消毒处理并晒塘7 d,以消灭真菌类病源。后用拖拉机旋耕2次耥平即可插种。经该技术处理后,晚稻插种后与多年养殖田改种水稻一样,基本上看不到杂草,水稻真菌性病害发生率也很低。

3.2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晚粳稻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抗倒性较强的中迟熟晚粳稻品种,由于该技术后期水稻长期处于灌深水状态,具有较强耐湿能力的品种更佳。根据4年实践,嘉58、嘉禾优555、嘉优5号、嘉禾218、甬优538等晚粳稻品种皆可种植。播种时间常规晚粳稻在5月15日前后,杂交晚粳稻以5月5-10日为宜。

3.3种子消毒,消灭种传病害

种子用3%石灰水浸种,消灭种传病害。浸种时保持种子离水面15 cm以上且不要搅动水面,浸足48 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秧田期栽培管理技术可参照常规有机栽培。

3.4多本稀植,宽行窄株

5月下旬插种,杂交晚粳稻插种规格30 cm×(28~30)cm,每hm2插足10.5~12.0万丛,每丛2~3株苗;常规晚粳稻插种规格30 cm×22 cm,每hm2插足15.0万丛,每丛4株苗。由于种植密度稀且长期灌深水抑制了有效分蘖,每丛应比常规栽培多插种1株苗,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并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

3.5增施有机肥,不施化肥,提高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4年来,利用鳖池多年沉积的有机营养物质和当季成鳖排泄物及饲料残余,基本能满足水稻一生的营养需要,实施区不施用化学肥料。近2年部分连年实施稻麦二熟种植后的田块,有落黄现象,故每hm2增施7 500 kg商品有机肥作底肥。

3.6稻鳖共生,生态调控,抑制“二迁”害虫为害

水稻插种后经过1个多月的生长,苗体生长已经转旺,已能承受鳖的活动。7月初每hm2放入规格为250~300 g/只的幼鳖7 500~9 000只,利用鳖的杂食性及昼夜不息的活动习性,为稻田除草、除虫、驱虫、肥田,同时稻田也为鳖提供活动、休息、避暑场所和充足的水与丰富的食物。稻鳖共生期间,保持田间10 cm的水位。第四、五代褐稻虱高峰前7 d,适当灌深水至25~30 cm,保持水位7~10 d,达到有效驱虫杀卵及消除稻飞虱在水稻叶鞘上产卵的场所。通过鳖的活动和水位调控,水稻“二迁”害虫能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3]。

3.7科学水浆管理,确保活熟到老

水稻插种后至6月底,按照水稻生产常规管理,可以适当露田促进水稻分蘖,但也要尽可能的及时上水,以水抑草,控制田间杂草生长。稻鳖共生期间尽可能保持田间水位10 cm以上,四、五代褐稻虱高峰期前后灌水至25~30 cm,10月10日之后排水搁田,让鳖逐步进入养鳖池。后期干湿交替,确保水稻活熟到老。

4 讨论

笔者认为,示范方获得较好防控效果的原因可能与采用的农业措施有关,如高浓度石灰水浸种控制了种传病害、稀植控制了纹枯病、稻鳖共生生态调控了“二迁”害虫、大剂量的全田生石灰消毒处理对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4年的生产实践让笔者深深的体会到德清县绿色稻米病虫草害关键控制技术是成熟可行的,效益也十分理想,各地可以作为稳粮增效和绿色稻米生产的技术加以应用。

[1]蔡炳祥,吴伟,李建应,等.“稻鳖共生”新型种养结合模式高产高效种养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 266-1 268.

[2]潘欣葆.2014年湖州市单季晚稻稻飞虱重发原因分析与防控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 825-1 826.

[3]蔡炳祥,杨凤丽,徐国平,等.稻鳖共生模式对水稻迁飞性害虫的控制作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4(9):35-37.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ingle Cropping Late Rice and Gree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Rice-Turtle Farming

CAI Bingxiang1,WANG Genlian2,REN Jie1
(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Deqing County,Deqing,Zhejiang 313200,China;2Zhejiang Qingxi Turtle Industry Co.Ltd.,Deqing, Zhejiang 313200,China;1st author:94037070@qq.com)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ingle cropping late rice in Deqing County and rice-turtle farming demonstration,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key techniques of rice-turtle farming with green rice production and pest control.Years of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se control measure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diseases,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and achieve the green rice production.

rice-turtle farming;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green protection techniques

S511;S435.111.4

B

1006-8082(2016)04-0075-03

2016-01-18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3C32062)

猜你喜欢
德清县单季稻飞虱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成效与思考——以浙江省义乌市、德清县为例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