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锁严,张景义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骨的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析
李锁严,张景义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骨霍奇金淋巴瘤极少见,通过对4例骨首发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总结及文献的复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例以骨症状为首发的霍奇金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的检测及文献复习.结果:(1)临床情况:4例患者分别于2008-2015年进行病理检查,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从16~33岁,中位年龄21岁.4人以无明显诱因出现椎骨疼痛为主.起病相对缓慢并逐渐加重(约半年),CT、MRI显示椎骨有破坏取病理活检,当地医院2例诊断骨结核,1例诊断骨的嗜酸细胞性肉芽肿,1例诊断骨的炎症性改变及淋巴瘤等不同意见,但治疗效果不佳.(2)免疫组化:经多家免疫组化室间重复最终结果CD30+、CD15-、CD20-、PAX5弱+、ALK-、S-100少数+、CD1a少数+、CD68-、CD3-、Ki-67不定.(3)经国内淋巴造血专家会诊提示为淋巴造血肿瘤,检查有无淋巴结病变后,进行全身检查,发现颈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活检最终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结论:骨的霍奇金淋巴瘤非常少见,形态复杂,易漏诊和误诊,诊断时注意检查淋巴结纵隔等处有无病变.
霍奇金淋巴瘤;骨病变;免疫表型;鉴别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自Thomas Hodgkin1832年正式命名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HD)以来,由于其病理形态的多样性,以及瘤组织中存在混杂的反应性细胞,瘤细胞(Reed-Sternberg cell,RS)的性质和起源存在争议,直到1994年Martin-Leo Hansmann,和1995年Harald Stein分别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瘤组织中分离出的RS细胞检测到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的高度突变,证实了霍奇金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阶段的克隆性B细胞,1997年WHO将霍奇金氏病(HD)正式改称为霍奇金淋巴瘤(HL)[1],由于HL其复杂的组织学形态改变常常被误诊,特别是结外的HL更易误诊.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4%,主要发生在淋巴结,其中以颈部、腋下及腹股沟为最多见(60%),结外的HL文献中仅有极少病例报道,许多病例原诊断结外HL实为结内HL扩散,或经免疫组化及随访结果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而HL骨转移发生机率很少,即使是在晚期其它器官有转移,骨的转移也只有9-35%.有骨质破坏时易于骨结核相混淆[3].
1.1材料
收集赤峰学院附属医院2008到2014年7月外检病理及会诊病理,只有4例以骨症状为首发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例.
1.1.1临床病理资料
例1女,22岁.无明显诱因左臀部疼痛,检查发现骶尾部骨有破坏,在赤峰市某医院骨活检病理诊断:骨嗜酸细胞肉芽肿,骨髓活检未见异常.治疗后效果不佳并出现药物过敏,经激素治疗后出现咳嗽,胸闷.后经附属医院会诊,不除外HL,建议检查淋巴结,临床检查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0*2.0* 1.0cm,取淋巴结活检确诊HL,结节硬化型.骨病变加染免疫组化除外嗜酸细胞肉芽肿,确诊为HL.该患者经随访于4年后死亡.
例2男,20岁.患者无明显原因的腰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劳累后加重,1年后CT检查T12~L5椎体破坏考虑为结核伴脓肿形成.穿刺病理活检,组织坏死较多考虑为结核.抗结核治疗无效,患者发热无改善,后来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不能行走,大小便需人护理,1.5年后手术切除T12,病理会诊HL.现患者骨扫描显示椎骨破坏严重,临床怀疑晚期HL.
例3男,22岁,08年12月发现腰部疼痛,为持续性木疼,发现T12破坏,09年2月检查发现上纵隔肿物取活检进行病理活检,在当地及北京5家三级医院会诊意见不一致,结论分别是:炎症增生、Langerhans细胞增生症、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HL.患者行ABVD方案化疗和25次放疗,纵隔肿物消失,但胸椎病灶残留,2013再次腰痛、下肢麻木,现患者在北大医学部淋巴瘤研究室被确诊为HL.
例4男,34岁.于2012年底无明显诱因感觉骶尾部疼痛,在当地医院CT检查示椎间盘突出,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并于2013年3月出现每日下午低热,退热治疗效果欠佳.于2013年5月来附属医院治疗,CT、MRI,显示S1~S3有骨质破坏,考虑为结核.抗结核治疗无效.行骨随穿刺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并先后两次骶骨活检,最终诊断为“考虑为淋巴造血细胞肿瘤,形态上符合HL,但原发于骨的HL极为罕见,请注意有无淋巴结病变”提示后仔细检查淋巴结,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切除肿大淋巴结诊断霍奇金淋巴瘤,富于淋巴细胞型.骶骨经免疫组化证实为HL.
1.2方法
将4例会诊病例蜡块重新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特点,并进行免疫表型检测.选用抗体为Dako公司,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所用抗体均设有阳性对照,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
4例病例骨组织均较破碎.形态学比较复杂仔细查找才能发现个别体积较大的细胞,核有固缩似有核仁.病例1中明显的嗜酸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明显,病例2中坏死较严重,病例3中细胞更加复杂,大细胞比其它要多,病例4坏死和炎症反应比较重.免疫组化:大细胞CD30(+),PAX-5(少数 +),LCA、CD15、CD20、CD3、CD1a、S-100、CD68、Keratin、Vim、CD43、LAK、LMP-1均阴性,Ki-67表达阳性率不等.淋巴结及纵隔肿物免疫组化CD30(+)、CD15(+)、CD20(-)CD3(-)、LMP-1(-).4例淋巴结及纵隔病变的形态呈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表现,骨组织经免疫组化标记支持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HL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变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其次是纵隔、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病变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很少开始就是多发性,逐渐由临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晚期可以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处.HL与其他恶性淋巴瘤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临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淋巴结外的霍奇金淋巴瘤少见.由于骨组织乏淋巴管,骨转移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的.
(2)瘤组织成分多种多样,含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瘤组织中常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镜下观: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被破坏消失,由瘤组织取代,瘤组织内细胞成分多样由肿瘤性成分和反应性成分组成,肿瘤性成分主要是R-S细胞,反应性成分由炎细胞及间质组成,R-S细胞具有诊断性意义.典型的Reed-Sternberg细胞是一种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体积大,直径20~50μm或更大,双核或多核,细胞核圆或椭圆形,因为核大,可以为双叶或多叶状,染色质常围绕核膜聚集成堆,核膜厚.核中央有一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径约3~4μm,周围有一透明晕,最典型的R-S细胞的双核面对面的排列,都有嗜酸性核仁,形似镜中之影,形成所谓的镜影细胞,这种细胞在诊断此病上具有重要意义,故称为诊断性R-S细胞.HL的肿瘤细胞除了典型的R-S细胞外,还有一些瘤细胞,形态与R-S细胞相似,但只有一个核,内有大形核仁,称为单核R-S细胞或者霍奇金细胞,这种细胞可能是R-S细胞的变异型.单有这种细胞不足以作为诊断HL的依据.其他变异的R-S细胞常见于本病的一些特殊亚型:①陷窝细胞,②“爆米花”细胞,③多形性或未分化的R-S细胞,④固缩型R-S细胞,又称木乃伊细胞或干尸细胞之称.各型的R-S细胞在HL中很少单一出现,而是以某一类型为主[4].由于R-S细胞仅占所有细胞的极少数0.1%~10%且细胞常常不典型,又有较复杂的背景混杂,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3)免疫表型:HL分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HL推荐的免疫组化为CD3、CD15、CD20、CD30、CD45、CD57.典型的结果为:大细胞CD20+、PAX-5+、CD30-、CD15-、CD45+,背景小细胞为CD3+并可见CD57小淋巴细胞围绕大细胞形成花环.经典型HL推荐的免疫组化染色为CD3、CD15、CD20、CD30、CD45,典型的免役表型为:CD30+、CD15+、CD20-/+、CD3-、CD45-[5].淋巴细胞占优势型可能混入富含T-细胞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HL可能混入CD30的间变性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过活检并在特异性的组织学检查中发现R-S细胞放可诊断.无淋巴结病的霍奇金病极其少见.可通过骨髓,肝或其他实质性组织的活检确定诊断.目前研究表明经典型HL于EBV感染有关,特别是儿童的HL及HIV相关HL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加染与EBV相关的LMP-1抗体,以协助诊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几乎与EBV无关.此外PAX-5,R-S细胞一般呈阳性,在HL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6]
(4)本病发生于骨易于骨髓炎相混淆,由于反应细胞较多又可见坏死,瘤细胞相对较少,常常被掩盖,国内外均有报道被诊断骨髓炎或结核的病例[7][8],骨受累可产生疼痛并有椎骨成骨细胞病损(“象牙”椎骨);罕见的是溶骨性病变伴有压缩性骨折.偶见由于骨髓受侵犯而使全血细胞减少,一般见于淋巴细胞消减型.在疾病晚期可引起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的感染.由于炎症表现比较突出,临床上常常不考虑HL,病理形态又不典型故易引起误诊.免疫组化炎症性改变常常T、B及CD68、S-100混合性表达能.
(5)本病还易和骨的郎格汉斯细胞(LC)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histotytosis,LCH)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相混淆,骨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好发于青少年,组织学上由特征性的Langerhans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组成,典型的LC细胞(咖啡豆核)是LCH诊断的特征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angerhans细胞表达CD1a及S-100蛋白,而不表达CD15、AAT、aACT[9].该病治疗主要是手术刮除病灶及放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6)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gre cell lymphoma,ALCL),因其强烈表达细胞因子受体Ki-1(CD30),2001年新的WHO淋巴瘤分类将ALCL定义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种T细胞淋巴瘤,表现广阔的细胞形态谱,然而,所有病例可包括不等量的怪异核,马蹄铁或肾形核伴有核旁的嗜酸性区域的细胞.这些细胞被认为是标志性细胞,细胞形态待殊,类似R-S细胞,有时可与HL在形态上有重叠的部分,淋巴结仅部分受累的ALCL可能有模糊的结节状结构并可出现硬化和HL的结节硬化型更容易混淆,但大多数HL是B细胞肿瘤,而ALCL是T细胞肿瘤.瘤细胞CD30阳性,大多数病例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如TIA-1、Gramzyme B、perforin和EMA.大多数病例ALK阳性,但也有ALK阴性病例,临床常有皮肤侵犯,瘤细胞主要是窦内浸润,常呈巢状、片状,一般表达LCA,不表达CD15.HL不表达LCA、ALK而表达CD15[10].WHO分类(2008)将ALK+的ALCL作为独立疾病,而ALK-的ALCL为暂定名.
(7)容易导致误诊的原因还有切片的质量,骨的切片需要脱钙,脱钙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脱钙时间短会导致制片破碎、切片较厚不易观察清楚,脱钙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着色不好,嗜酸性增强,分不清核浆.其次淋巴瘤是病理学比较难诊断的一门学科,非专业人员往往缺乏对它的准确认识,从而导致抗体的选择不当,已造成误诊.再次首发骨的HL非常少见,这也是造成不敢确诊的重要原因,我们所遇到的4例其中3例是在有明确的淋巴结诊断之后才做出的最后诊断.
综上所述骨的HL极其少见,容易漏诊和误诊,诊断骨的HL时要充分注意到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的统一性.当诊断骨的HL时一定要注意有无淋巴结和纵隔等部位的病变.
〔1〕刘霆.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08,17(1):70-72.
〔2〕张凯.陈淑勤实用淋巴瘤病理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39-140.
〔3〕Clare R Langley*1,Simon JW Garrett2,Jill Urand3,Janice Kohler3 and Nick MP Clarke3 Primary multifocalosseousHodgkin'slymphoma,World 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 2008,6:34 doi:10.1186/1477-7819-6-34.
〔4〕王彬,张永红,杨菁,金玲.伴有骨侵犯的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6,11(4):217-219.
〔5〕李甘地.美国全国综合肿瘤网(NCCN)新版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6):361-363.
〔6〕宋欣,袁静,陈薇,彭瑞云,李向红.PAX-5在小细胞肺癌和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2):114-116.
〔7〕Gebert C,Hardes J,Ahrens H,Buerger H,Winkelmann W,Gosheger G:Primary multifocal osseous Hodgkin disease:a case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5,131:163-168.
〔8〕Kar R,Dutta S,Tyagi S.Clinically unsuspected Hodgkin's lymphoma diagnosed primarily from bone marrow trephine biopsy:Report of six cases.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08;51:186.
〔9〕付燕飚,陈琴,周燕.骨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6,5(2):95-97.
〔10〕孔秀珍,李敏,李洁,王苗,黄欣,高子芬.大细胞间变淋巴瘤免疫表达[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5).
R733.4
A
1673-260X(2016)10-0147-03
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