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亚林
《郭西小志》中新见明清曲家资料
◎殷亚林
清代稀见古籍《郭西小志》录载了一些明清曲家资料,其中部分属新见资料,对明清曲史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郭西小志》 查继佐 曲史研究
作者殷亚林,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邮政编码 653100)。
《郭西小志》是清代姚礼(字丹甫,钱塘人,生平不详)所撰的笔记体著作,主要汇录康熙之前杭州城西的各种掌故,所涉内容颇广,以明清时期居多。但由于该书长期以来仅存孤本,鲜为人知,故当中不少有价值的文学史料未受关注。2013年,周膺、吴晶推出了点校本(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甚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笔者梳理了该书所载明清曲家资料,择其新见者汇录如下。
查继佐(1601~1676年),字伊璜,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著作颇丰,戏曲方面曾写过多种传奇,惜皆不传,仅存一种杂剧《续西厢》及一部音律专著《九宫谱定》。查继佐不仅擅长戏曲创作,且精于音律、表演,明亡前家中即设有女乐。明亡后他受“庄氏史案”牵连,几遇不测,遂放情诗酒,倾囊购买十多名妙龄少女,亲自教习歌舞。由于这些歌姬大多以“些”字命名,如风些、月些、柔些等,故查氏家班又称“十些班”,在当时颇有声名,钮琇的《觚剩》、沈起的《查东山先生年谱》等著作中皆有提及,然较为简略。《郭西小志》卷九中《查伊璜》条目比前二者记叙更为详尽。
有歌儿一部,皆先生之姬也,其中多以些名,顾愚庵《观女乐》诗有“群些娇面压芙蓉”之句。时李太虚林居亦畜声伎甚盛,而所为冲末者姿技独绝。邀先生胜会维扬。先生之柔些,年十五,登场与兴,声容不可以上,下观者数万。杜于皇为作《柔些歌》,流传吴下。又有澄些者,能歌《牡丹亭》,流丽幽远,诸作家不能及。携诸些以游肄丝竹,珊些能作高调,梅些亦婉转入情。逢山水佳处,推蓬依月,清响裂空。先生以洞箫和之,湘娥恍惚夜见。又得红些,傅粉谐笑特佳,红些,粤人也。群些中有小字蝶粉者,声色两妙,性极慧,破口便绝倒。时同部雪儿初见御蝶粉,熟视而笑。问以故,蝶粉为歌“浣纱春风满面”之句,婉丽入听。雪儿裹面,羞坐帐中竟日。蝶粉有妹留些,姿慧稍减其姊,然压群,性不善米饮,日进果数合。久之病,不耐药物死,年未十五。蝶粉后为辅国公某夺去,流落都中,蝶粉有婢阿又密以信寄先生。先生于壬辰入都,杨犹龙与诸公谋为合镜,不果,更聘十五姬送先生归,然无当先生意者,故尽散之。故有“驴尚能骑,姬不能歌”之语。晚年好禅悦,夫人亦长斋奉佛,改敬修堂为真修庵,其歌姬三人剃发为尼居焉。后一尼年至九十余,能知人过去未来事,先乡辈犹及见之[1]。
以上内容部分与《觚剩》《查东山先生年谱》重合,但对“十些班”成员的生平及演艺情况介绍得更加具体,其中如“携诸些以游肄丝竹”等演艺活动未见他处录载。尤为难得的是,该条目最后交代了查氏夫妇及“十些班”的结局,以及几位留存歌姬的后续情况。
程光禋,生卒年不详,字奕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籍新安,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曾任湖南石门知县,清廉有政声,吴三桂叛乱时殉职,府志载入《忠臣传》。与李渔有交游。《郭西小志》卷九中《程逸仙》条目对他的生平、创作有所补充。
逸仙,名光禋,本新安人,入籍钱唐,居城西北隅。与顾且庵侍御交好。同学沈九如序其集曰:奕先人狷,而文字狂……时人称为逸仙。顺治举于乡,知湖广天门县。值吴逆之变,逃于山谷以全其节,竟以愤懑死。志云:著有《亦园文集》二十卷、《天涯杂著》二十卷。又有《于湖集》、《癯仙乐府》、《江上吟》若干卷[2]。
“逸仙”想必是时人因其“人狷,而文字狂”,遂以其字“奕先”的谐音呼之。元明以后,乐府往往指散曲,有时也指戏曲,程光禋的《癯仙乐府》未见流传,但很可能是散曲集。
汪熷,生卒年不详,字次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汪熷是洪昇的得意门生,曾为《长生殿》作序,并在洪昇去世十多年后编纂刊行《稗畦续集》,然汪熷本人的生平、创作情况流传极少,《郭西小志》卷十一中《汪次颜》条目对此有所录载。
汪次颜,名熷,钱唐布衣,洪稗畦之高弟也,解音律,工乐府。著有传奇九种,曰《鸳鸯记》,曰《勘离骚》,曰《双奇功》,曰《后七子》,曰《百卉亭》,曰《升平乐事》,曰《贤星序》,曰《典午春秋》,曰《奇节》。尤工骈体文,与章藻功齐名[3]。
汪熷作为洪昇高足,自然精于戏曲,《郭西小志》录载了他的九种传奇名目,可见其勤于创作,但这九种传奇无一留存。汪熷曾尽心为师尊洪昇编刻诗集,又为《长生殿》作序鼓吹,而个人作品却未能流传,令人唏嘘。
赵瑜,生卒年不详,字瑾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后入籍武康(今浙江德清),主要生活于清康熙年间。他精通词曲,一度与洪昇齐名,惜其作品散佚严重,仅有一篇套曲(南商调·山坡羊)《吊桃花曲》存世。《郭西小志》卷十二中《赵瑾叔》条目对他的生平、创作情况记载较详。
钱唐赵瑾叔,名瑜,入籍武康,为诸生,高才博学,能诗文,嗜音律,尤长乐府。居铁冶岭,与洪稗畦齐名。撰有《熊羆梦》《秦淮雪》《青霞锦》《翠微楼》传奇数种。江村高士奇尝聘居燕邸,与稗畦同撰词曲。中年归隐西泠,筑书室于枫岭之半。……诸孙不克自振,今诗词稿本皆散失矣[4]。
赵瑜能得高士奇如此赏识,与洪昇一起受到礼遇,才华应是不低,著作也当不少,然而半生落拓,子孙未能承其业,致使著作散失殆尽。李桓《国朝耆献类征》有赵瑜的简略小传,提到他曾著《青霞锦》《翠微楼》两种传奇,《郭西小志》增补了赵瑜的部分生平,并补录了《熊羆梦》《秦淮雪》两种传奇名目,惜皆不传。
沈绍姬,生卒年不详,字香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沈绍姬诗名较著,然长期落拓,客游淮左,性情又孤傲不群,故生平、著作流传甚少。《郭西小志》卷四中有“沈氏庾园”“半山园”条目,围绕沈氏盛时所建庾园、半山园对其家族兴衰做了简要回顾,又录其生平及重要著作。
香岩少年家本饶富,不必问生产,且有园亭之乐供其啸咏。年十二便学诗,方其惨淡经营,尝竟日不暇食。家人至,掣其笔不得,虽惊雷、迅电、风雨骤至,若不闻也,遂呼之为吟痴。为诸生后,以家难落魄,频仆仆吴楚间,晚寓袁江垂二十年,僦居僧舍……维扬太守傅泽洪刻其《寒石诗钞》十二卷。……又曾撰《续齐谐传奇》,其外舅瞿二鼎为之跋,嘱其勿轻付黎园,故未刊刻[5]。
沈绍姬遭家难后落魄江湖,为生计奔忙,无力刊刻作品,故散佚严重。《寒石诗钞》是其去世后友人傅泽洪为其编刻,而《续齐谐传奇》可能涉及敏感话题,故未付梨园演出,更未刊行于世,自是失传了。
注 释
[1](清)姚礼撰辑《郭西小志》,周膺、吴晶点校,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第146页。
[2](清)姚礼撰辑《郭西小志》,周膺、吴晶点校,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第167页。
[3](清)姚礼撰辑《郭西小志》,周膺、吴晶点校,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第220页。
[4](清)姚礼撰辑《郭西小志》,周膺、吴晶点校,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第239页。
[5](清)姚礼撰辑《郭西小志》,周膺、吴晶点校,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第75页。
(责任编辑 王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