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吉林通化134115)
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
王坤
(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吉林通化134115)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土地使用过量化肥、高毒农药不仅使土地板结,还产生农药残留和水污染等严重后果。生态环境的恶化让人们对生态农业发展更加重视,如何从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的转变已成为发展瓶颈。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合理运用有效的科技手段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贵州的稻田养鱼、养鸭的立体农业是生态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发展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境污染、转变;发展趋势
“民以食为天”,可见“食”是百姓最重要的生活内容,解决好吃的问题,民生问题就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但现在土地中含有大量化肥、高毒农药,生产的农作物化肥及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使大家对在食品的选择上产生了恐惧,不惜花重金购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现在农户普遍反应,大部分土地土质变硬、地块板结,不多上化肥庄稼就不长,但多上化肥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导致土地板结更加严重,产生恶性循环。上世纪 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农户为了增加产量、方便生产,化肥超量施用致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有机物含量变低,富有有机物的秸秆和农家肥还田率低;致使土地板结,农产品产量下降,而产量越是下降。农民就会加大化肥使用量,久而久之不仅降低作物品质和产量,而且还导致肥害、药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通过合理的运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农、林、牧、副、渔有效的综合在一起的大农业。为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农业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发传单、举办培训班、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等方式,宣传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信息平台和卫星定位将土地的成分和施肥方法发送到农户手机上,让农户在了解土壤成分后再合理施用化肥,防止土地板结,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有效的解决投入生产资料多而效益却减少的恶性循环,逐渐实现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东北大气污染严重,秸秆焚烧是秋季出现重度烟霾天气重要原因之一。将秸秆有效的利用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运用秸秆青贮圈养牛羊,牛羊粪作为原料,利用沼气池将牛羊粪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沼气用来取暖、做饭、照明,有机肥回田,增加有机肥利用率,这样逐渐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生态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被人们所认知,例如将水稻种植和鲤鱼养殖、田鸭养殖相结合,稻田不需施肥、打药、除草,鲤鱼不需喂食,只吃稻花和小虫,田鸭吃草降低养殖成本,产的鸭粪直接用来肥田,这样的稻米、鲤鱼、田鸭是人们追求的绿色食品,不仅味道好,而且健康,一举三得。稻田越养越肥,节省农资投入,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食物链,这个食物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态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生态是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好的生活品质,所以说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
[2]赵国杰,王莉.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6,(05).
[3]相静波.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8,(05).
[4]刘国焕,卢品慕.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发展思路[J].广西农村经济,2000,(02).
[5]张宏,刘艳军,李瑜,张浩,白明.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农业[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02).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3.003
作者简介:王坤,本科学历,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初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生态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