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健康饮食现在成了老年人的一个共同的话题,也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讲究康乐养生的“进食方式”可能是老人们并不知道的。其实“进食方式”是有很大学问的,如果选择不正确,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一定要记住:“能吃能喝不健康,胡吃胡喝更遭殃,会吃会喝才健康。”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老化,或者疾病缠身,日常在“进食方式”上必须讲究康乐养生。为了寻找健康长寿的秘诀,美国长寿研究专家丹·巴特纳调研了世界上的长寿区域,那里的老人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仍然活力四射。美国塔夫茨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专家爱丽丝·H·利希滕斯坦博士结合丹·巴特纳的研究结论,为大家总结出了这些长寿区老年人习惯的康乐养生的进食方式。
一、杂食
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是老人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5种、10种食物做起。长寿研究专家丹·巴特纳在格鲁吉亚的外高加索长寿区调研发现,当地的“杂粮面包”是人们的主食。它由多种谷物制成,包括小麦、黑麦和大麦,它们都含有多种营养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消化,而且升糖指数较低。
二、素食
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特别是大量应季蔬菜、全粒谷物和豆类在长寿老人的饮食中占很大比重,这是回归人类本原的老年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老年病的核心措施。研究表明,最有益于长寿的食物就是绿叶蔬菜,与不食用青菜的同龄人相比,每天食用1盘蔬菜的老年人在未来4年内,死亡风险会减半。
三、鱼食
鱼肉在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中最常见,巴特纳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长寿区调研时发现,这里的老人平均每天吃85克鱼肉。多数情况下,吃海藻生长的鱼肉品质最佳,如沙丁鱼、三文鱼和黄花鱼,它们较少接触到高浓度的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四、豆食
巴基斯坦罕萨:六七十岁不算老——1933年,美国长寿研究专家丹·巴特纳曾与著有《失落的地平线》一书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同行来到巴基斯坦的罕萨山谷长寿区,他们发现长寿的罕萨老人们牙齿都很健康,炒熟的豆子是罕萨老人们每天的零食。这些豆类食品(黑豆、黄豆、树豆和扁豆等)是罕萨山谷长寿区人群饮食最重要的部分。罕萨豆类由21%的蛋白质、77%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构成,营养价值高于很多食物。
五、粥食
口渴时喝水,就不会脱水。利希滕斯坦博士表示,由于生理变化的缘故,老年人即使出现脱水,也不会感到口渴。建议老人每天早、晚餐以粥食为主。粥食较少的老人们,应保持恰当的饮水量,尽量选择白开水或矿泉水。
六、慢食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老人要养成“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的习惯,这种慢食方法有多重效应:健脑、美容、防癌。特别是细嚼慢咽能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也容易产生饱腹感以减肥,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七、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对于老年人来说,午餐早食是符合老龄化肌体生物钟的措施,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老年疾病。
八、淡食
这是老年人的一大健康原则,包括少盐、少油、少糖等内容。一个“淡”字可解。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盐吃多了会给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九、冷食
对于老年人而言,吃温度过高的食物对食道健康有害,而且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老化中的消化道功能。
十、鲜食
当然,这是老年人的又一饮食原则。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在新鲜食物中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十一、洁食
“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当然,饭前洗手、细嚼慢咽之类的卫生知识,老年人都应遵循。
十二、生食
对于自身机体老化中的老年人来说,并非一切食物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十三、定食
在老年人患病期、康复期与常态期,都要依据自身机体情况适时地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最佳的体能动力定型,这是老年人体生物钟的要求。
十四、零食
勿零食过多。如果老人时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他们自然就吃不下饭。尤其垃圾食品尽量不要零食,避免“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十五、小食
现代老人的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上8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适时进食补充必需的“小食”,以保证适当营养的摄取量。当然,老人的小食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十六、少食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也会损伤胃肠等消化器官。少量进食,血液中的糖浓度就低,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体内脂肪也会减少。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十七、站食
医学家在对用餐姿势进行研究后发现,站立位进食最科学,下蹲位进食最不科学。这是因为吃饭时,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下蹲使腿部和腹部受压,血液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胃的血液供应,某些胃病就与下蹲式就餐姿势有关。因此,对于机体与体能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尝试养成站食的习惯。
十八、时食
所谓“时食”,就是在合适时间内进食的食物。科学家将食物分为日间食物与夜间食物两大类。日间食物最适合在上午6点至下午3点半之间食用。日间食物主要有牛肉、羊肉、西红柿、胡萝卜、柑橘类、青豌豆等,含有氧气,并且富含太阳能。夜间食物有苹果、香蕉、梨、土豆、黄瓜、干果、乳制品、鱼、蛋等,富含二氧化碳等能量。这些食物安排在下午3点半以后再吃,不仅有助于减肥,对健康也有一定好处。
十九、序食
老年人进食要讲顺序。老人就餐最好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汤→蔬菜→米饭→肉类→半小时后再吃水果。食用藻类、鱿鱼、龙虾等富含蛋白质与矿物质的海味,切忌同食水果,特别是柿子、石榴、柠檬、葡萄、杨梅、酸柚等,还须将食用水果的时间延后2~3小时。因为这些水果中鞣酸较多,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易与海味中的钙、铁等结合,不仅不易消化,还可能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二十、细食
老年人很多牙齿不好,进食时往往无法完整咀嚼便吞咽下去,这样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好。于是要讲究细食,肉要做成肉糜,难以咀嚼的食物要粉碎。进食时应轻尝缓味,以促使吸收。
二十一、隔食
老人有时也会因为情绪、气候而胃口不佳,如果偶尔老人到了吃饭时间,仍不觉得饿,就别硬要求他吃;相对地,隔一段时间让他再次尝试。如果老人对某一种食物感到讨厌,可能只是暂时不喜欢,可以试着隔一段时间再让他吃吃看。
二十二、替食
对于老人突变的饮食习惯,要掌握替换原则:食物虽然种类不同,但是营养成分却是可以替换的,如果真的不喜欢某些食物,就试着找出可替换的食物。
二十三、配食
与配食相对应的是偏食。许多老人存在偏食的问题,要么吃肉多吃菜少,要么“养生过度”,如认为吃粗粮好就顿顿粗粮等,结果就是营养失衡。其实,老人的饮食要讲究配食。例如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全谷类食物即可起到预防慢性病的作用。所以合理的配食应该是粗细搭配,肉菜均衡:谷类食物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每天吃125~200克。其中粗粮搭配比重不宜太大,并尽量在白天吃,以免影响消化。
二十四、同食
尽量养成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让老年人享受全家人融洽和气的天伦欢乐。久而久之,老年便会远离孤独,养成定时、定量的同食习惯。
二十五、礼食
在进食时,老年人要注意自己并养成良好得当的用餐举止与行为礼节,这是康乐老人们的文明习惯之一。当然,对于老年人在餐桌边或进食时的一些老态、呆板甚至流鼻涕、淌口水等不雅行为,其他亲人既要多加容忍,也要尽心尽力侍候。老人终归是老人。要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理解与孝顺的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二十六、乐食
吃饭时的情绪是否愉快,也是决定他们是否乐食的关键。传统习惯认为,吃饭时不宜说说笑笑,否则对消化吸收不利。而现在一些保健专家则认为,老年人吃一顿午饭用30分钟左右为宜,在此时间里边吃边说,不仅可以使一起进餐者互相交流感情,解除烦恼,还能使肠胃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仅能增进食欲,还可兴奋中枢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肠处于最佳消化状态。
二十七、节食
饮食中的营养构成对人类寿命的长短有极大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就做过这样的试验:限制一组小白鼠热能的摄取量,但保证其他必要的营养,而另一组小白鼠则自由取食。结果,自由饮食的小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限制饮食的小白鼠300天、500天乃至1000天后骨骼还在缓慢地生长着。自由饮食的小白鼠不到两年半全部死亡,限制饮食的小白鼠活了3至4年。限制组小白鼠的肿瘤发病率也比自由饮食组的少得多,最常见的肾硬变几乎完全消失。这就是老年学研究中最惊人的“麦卡效应”,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为什么适当限食能长寿呢?美国免疫学家奥福尔指出,限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老龄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胸腺的定时紊乱得以推迟。一些生物化学家对限食老鼠的器官检测表明,这些老鼠在年老时,心脑等主要脏器中的脂褐质堆积要比同龄正常饮食的老鼠低得多。另据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博士罗尔伍尔福德的实验,限食可使体温下降2℃~3℃。体温对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限食是使体温自然下降的有效方法。
“麦卡效应”告诉我们,中老年人注意适当节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减少动物脂肪、胆固醇、高糖、高淀粉食物;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中老年人适当节食,一定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进行,这一点至为重要。
(编辑/高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