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臣 李金 侯建英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谈了黑龙江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对种植户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玉米生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与工业原料。黑龙江省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我国主要的粮仓,具有优良的玉米生产优势。
l.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种子处理
采选生育期适宜黑龙江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主要特点是优质、稳产、高产、抗虫和抗病性较强,还具有良好的商品件。种子发芽率通常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五的,净度和纯度极为接近百分之百。播种前,可以对玉米种子进行人工筛选,去除个别不完整或有病变的种子,在播种前还应对种子进行六到七天的晒种,把种子放到向阳或者是比较干燥的地方晾晒,一天翻动几次最佳,到了晚上必须收回,防止种子受潮。在播种前的两到三天内,运用多功能的种衣剂进行包衣,放干燥的地方阴干。
2.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土壤耕作作业是整地,目的是为了给玉米的出苗和播种以及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使用旋耕机或灭茬机整地,旋耕深度一般为8至12cm,土块和根茬块都应不超过3cm,确保地面的平整能够落实播种作业。肥料应采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主要是颗粒肥,此类肥流动性好,而且无潮解无板结的状况发生。机械播种时,可以提早一到两小时进行调试和试播作业,可以使用拖拉机对播种机进行调整。凭借玉米宽窄行密植播种机主梁上的排种器来设计株距,让它播种两个窄行的行距是四十厘米,而宽行的距离是八十到九十厘米。拖拉机的轮距可以是127厘米左右,但是要确保液压升降部件可以正常的工作,并且可以配带宽窄行密植播种机。在播种前,根据行距的规定同定好施肥和播种装置,对播种机的排种量与施肥量进行调节,施肥量通常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在调整好播种机位置和施肥量以及播种量后,正确的调节播种的深度与施肥的深度,施肥的深度通常要在种侧下方5~8cm,而播种的深度通常是3~5cm。
3.机械播种
使用机械播种的方式能够缩短播种的时间,玉米种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播完,并且还可以侧深施肥,以防种子和化肥争土壤里的水分。玉米是否能够一次性的出苗,重要的条件是提升机械播种的质量。对机械播种进行科学管理,要按照土壤的墒情进行调整,使播种深浅均匀且适宜,还要保证覆土一致,能够落实随压随播不提墒、失墒,这样才可方便苗。應该等到地温保持在七到八度之后进行播种,通常是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种的方法最宜使朋机械精量平播,播种机的速度应保持每小时四到五公里。平播可以帮助保墒,降低土壤中水分的挥发。通常的玉米播种密度是每公顷7万株左右,保苗要达到每公顷6万株以上。为了确保播种后的种子能够和土壤紧密的接触在一起,减少失墒,在播种的过程中,需确保排种器和施肥器工作正常,严禁发生漏排肥和漏播的情况。还应密切观察施肥铧和排种铧是否被异物堵塞,出现托土的情况。播种后应该马上进行镇压作业,镇压器一般我们采选v型镇压器或者是苗带重镇压器。采选镇压器的大小通常是按照土壤的含水率来决定的,播种之后的镇压强度要按照土壤的墒情来确定,在土壤的含水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时候,应达到每立方米650克的标准,含水率高的时候可减少压强。镇压器的合理使用应使播后表层土壤蹦皮,压后不起鳞纹。镇压时的车速应在每小时五到六公里之间。
4.注意日常的田间管理
4.1补种
在播种后的一个阶段内,可以定时检查田间种子的发芽状况,发现烂芽、粉种等应马上的进行补种。在幼苗的3叶期阶段,应进行间苗,就是把壮苗与大苗留下来,齐苗但不规定等距。另外,按单位面积保苗密度留足苗,在补苗时,注意必须带土团,尽量少伤根。
4.2中耕
在玉米的出间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中耕。中耕能够推动土壤疏松,以有利于空气流通通畅,消灭田间的杂草,去除土壤板结,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增加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提升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率,进而满足玉米生长的要求。
4.3防治病虫害
按照对黑龙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分析,防治病虫害能够用以下的方法:采选种植抗病品种的种子:适当的运用药剂防治:提升定期的出间管理:合理的进行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种子生长和种植玉米种子期间做到这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的出现,确保秧苗的健康成长,达到玉米的高产量与高质量。
5.适时收获
发现玉米的叶片基本枯黄,茎秆已经干枯,并且果穗苞叶松散及籽粒含水率降低,玉米的表面产生鲜明的光泽,胚的基部产生黑色层时,说明玉米已经到了最佳的收获期,应当迅速的采取收获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