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创明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与工业原料、黑龙江省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粮仓,有非常优良的玉米生产优势。
关键词:玉米生产;栽培技术
1.合理选用玉米品种
玉米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其品种类型較多,虽说这是玉米的优势,但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优缺点,每一个品种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上必须合理,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增加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选择品种的第一原则就是因地制宜,这不仅是玉米选种的第一原则,也是所有作物选种的第一原则,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不使用没有在本地区试验过的品种,以免造成减产。要选用活动积温比当地有效活动积温少150℃,生育期比当地无霜期少15~20天,早熟、脱水快、品质好的品种。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选择生命力旺盛的、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玉米抗低温、抗倒伏、抗灾害的能力。合理选择玉米品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2.种子处理
晒种:让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发芽早,吸水快,幼苗粗壮。
种子分级:播种前要进行人工或机械分级筛选,粒型一致,做到分级播种。品种质量要达到发芽率>95%,纯度>98%,净度>99%以上,确保播种质量。
浸种和拌种: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微量元素和磷酸二氢钾,浸种时间不能过长、浸种不能浓度太高,否则种子易受害中毒,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控制病虫危害。
3.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整地是土壤耕作作业,目的是为了给玉米的播种和出苗以及生长发育提供一个优良的土壤环境。可以采用联合整地机整地或松耙、翻地,耙深一般是16~18厘米,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土块直径应在3厘米之内。严禁湿整地,保证土壤墒情,提高播种作业质量。必须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主要是颗粒肥。目前黑龙江省推广使用的播种机主要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械播种前,要提前对播种机进行试作业和调试。应按照规定的行距稳固好施肥和播种装置,对播种机的施肥量与排种量实施调节,正确调节施肥的深度与播种的深度,施肥的深度一般应在种侧下面五到八厘米,而播种的深度一般是三到五厘米。
4.机械播种
机械播种能够缩短播种的时间,玉米种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播种完,并且还能侧深施肥,控制了种子和化肥争土壤里的水分。玉米能否一次性的出苗,提升机械播种的质量是必备的条件。科学掌握机械播种,要按照土壤的墒情,调整种子播种深浅,随播随压,确保覆土严密,不失墒。在耕层5厘米土温稳定通过七度开始大面积播种,一般是在当年的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使用机械精量平播的播种方法最佳,严格控制播种机速度在每小时四到五公里。平播能够帮助保墒,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挥发。一般的玉米播种密度是每公顷七万株左右。为了保证播种后的种子能够与土壤紧密的接触在一起,降低失墒。在播种的过程中,一定应关注施肥器施肥和排种器工作正常,杜绝发生漏排肥和漏播的情况。还应留意排种铧和施肥铧是否被异物堵塞,造成发生托土的情况。播种后要马上实施镇压作业,镇压器一般可以采用V型镇压器或者是苗带重镇压器。采用的镇压器大小通常是按照土壤的含水率来决定的,播种之后的镇压器强度要根据土壤的墒情来定,在土壤的含水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时候,要达到了每立方米650克的标准,含水率高的时候应降低压强。镇压器的合理使用要遵循压后不起鳞纹,播后表层土壤蹦皮为标准。镇压时的车速应在每小时五到六公里之间。
5.田间管理
播种后的三个小时之内采用3W-800型喷杆式喷雾机除草喷药,在选择除草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5.1病虫害防治
5.1.1农业防治。严重的地方可栽培抗病品种:落实轮作: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用量,抽雄前后确保水分供应量:在出间早期出现病株时马上去除并深埋,等秋收后彻底除掉病残体,再进行深翻,来达到降低初侵染源的目的。
5.1.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量1.5%的35%多克福种衣课剂拌种,或100公斤种子用2.5%适乐时150~200毫升进行种子包衣,要求达到药量准确,均匀一致,力争在生育期内全面防治病虫害。
5.2杂草的防治技术
5.2.1土壤处理。用乙草胺、甲草胺、宝收等,在播后及时施药。施药前要整好地,达到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株和大土块。喷洒要均匀,不重不漏、喷液量在200升/公顷以上。
5.2.2苗期处理在玉米4~5叶期,杂草2~4叶时,多年生杂草4叶期以前,选择玉农乐、阿特拉津等药剂,在无风或风小(小于3级风)的天气,利用早晚进行施药。可全田施药,也可苗带施药。
5.2.3部分多年生杂草。可采用灭生性除草剂,施用时一定要定向喷施。
6.适时收获
当发现玉米的叶片基本枯黄,茎秆已经十枯,并且果穗苞叶松散及籽粒含水率降低,玉米的表面产生鲜明的光泽,胚的基部产生黑色层时,那么这些条件都说明玉米最佳的收获期已经到了,应当迅速的采取收获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