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薇
摘要: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的总称,它是一种丰富且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秸秆还田主要作用是通过堆积腐熟的过程提高土壤地力,达到其增肥、增产的目的,同时,有效改善土壤及各种物理、化学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
关键词:秸杆还田;土壤改良;研究
秸秆还出在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出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秸秆还出对改良土壤的重要性分析
1.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秸秆还出可有效的利朋其内部所含的有机质外和相当数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性状变化,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使氮、磷、钾肥肥效得以提高,缓解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对弥补磷、钾肥力不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研究表明,秸秆还出可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饱和水传导能力和水分人渗量。
二、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良性影响具体分析
秸秆本身含有各种营养元素,是养分的重要补给源,施人土壤后能增加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同时,秸秆直接还出还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一方面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微量元素的转化:另一方面秸秆还出释放的微量元素占作物吸收总量的60%,不仅增加土壤养分,还提高了养分有效性。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钾,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钾有70%?至85%保存在植物残体中且有效性很高,也就是说秸秆还田就是把大量的钾归还给土壤。
1.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1)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有机质也直接影响土壤的保肥性、供肥性、保墒性、缓冲性、耕件、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无论是一季还是两季的农作物秸秆,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各组分的含碳量均高于单施化肥的含碳量。
(2)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秸秆分解的过程会形成许多有机物质和矿物元素,它们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另外有机质在淹水缺氧的情况下,分解较缓慢,腐殖化程度较高,故肥效较长,损失少。
(3)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中氨基酸、腐殖酸等大分子物质是一种很好的鳌合物,可以减少被土壤固定的大量及微量元素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避免连续施用化肥对土壤pH的影响同时,秸秆中所富含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对改良土壤和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可起到很好的保肥效果。在培肥地力上大大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还田后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改良因长期使用无机肥造成土壤的板结,达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另外,秸秆还出为土壤微生物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可以增加其活性,这樣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2.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秸秆还出后,要多施些氮肥,因为微生分解秸秆的同时还需要足够的氮,因为够成微生物本身的除了碳外,还要一定比例的氮。长期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土壤中全N以及速效N含量,但施人的无机氮肥很少能在土壤有机质中积累,只有同时增加有机碳(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出等)时,才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并提高其矿化作用,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由于秸秆C/N较高,因此在还出初期,必须适当补充氮肥,以满足微生物分解秸秆的需要。
(2)秸秆含有可溶性物质及其它易分解的物质,刺激微生物旺盛活动,导致土壤无机氮水平降低到很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秸秆的分解,碳氮比值降低,土壤无机氮由净固定转向净释放,提高了土壤含氮量。秸秆与氮肥混施,能提高水稻对麦秆氮的吸收率,减少氮肥损失,显示稳定而长效的供氮特点,有较高的增产效益。
3.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含量最高的大量营养元素。钾在秸秆内以离子态存在,极易被淋洗出来.作物施用秸秆钾当季应加强氮素的配合施用,作物所带吸收的秸秆钾与化肥钾约有80%以上储存在秸秆中,只有10%左右通过籽粒带走,另有5%存在根茬。因此,在秸秆连续全量还出后,全量减钾与全量还出无显著差异,农业生产中秸秆全量还出情况下可减少钾肥用量的一半。
三、秸杆还出与改良土壤遇到的问题
我国农作物产区秸秆利用率较高,秸秆还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秸杆价格低和收获困难等因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某些地区的秸杆仍多被农民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的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引发环境问题。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两点需要注意。
1.农民对秸杆还出的利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民通常将秸杆闲置或烧掉,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向土壤中施用大量化学肥料,使得土壤板结,土质变差,出现农作物品质降低和减产现象。
2.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出现秸秆还出后难腐解,还出地块出苗率低,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减产等现象。
四、总结
要全面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除了靠推广秸秆还出以外,还要启动土壤深松、耕深机制和轮种绿肥等多种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改良土壤性状,保持农田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自循环程度较高的生产系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