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严正
摘要:荒野哲学的思想伴随着荒野保护运动兴起于美国,经过自然作家、生态学家和哲学家等多股力量的合力推动,特别是经梭罗、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等荒野保护先行者的不懈努力,对荒野哲学思想的探索不断深化,荒野哲学范畴的规范不断完善。荒野哲学思想不仅改变了美国的荒野保护政策,更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观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产生了莫大影响。
关键词:荒野;荒野哲学;人类中心中;生态中心主义
一、荒野:从生态学到哲学
在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史中,“荒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荒野”(the Wilderness)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而又变化的过程。
美国早期的拓荒者认为任荒野资源处于自然状态而不加以利用是一种浪费,荒野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有用。整个一代美国拓荒者可以说都是功利主义的信仰者,而这种哲学也加剧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破坏。
对荒野观念的转变来自于欧洲的浪漫主义哲学运动。浪漫模式(romantic model)认为荒野象征着清白和纯洁。在此模式中荒野是未开发和的未破坏区域最后的保留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梭罗。1845年,他在瓦尔登湖畔修建了小木屋,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浪漫的时光。在此期间梭罗意识到了荒野的价值,号召人们保护荒野。他认为“荒野是活力,灵感,力量之源。”梭罗思索着荒野与文明的关系,他认为荒野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人类不应该征服荒野,荒野能帮助人类恢复精神。”①通过他的作品,美国人开始接受荒野,这对后世的环境伦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在其著作《沙郡年鉴》中,提出了“荒野的价值”观点,在生态的视角之外,赋予了“荒野”更多的内涵与意义,将自然荒野纳入了伦理的视野。利奥波德认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那种被称为文明成品的原材料。”,“荒野从来不是一种具有同样来源和构造的原材料。它是极其多样的,因而,由它而产生的最后成品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最后产品的不同被理解为文化。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反应出了产生它们的荒野的相应多样性。”利奥波德指出,人们往往认为“看不到的荒野对他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普遍地认为,一个未曾使用过的偏僻地区对社会是无用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人类创造荒野世界,而是荒野创造了人类。所有现存的荒野地区,无论其大小,都具有其价值。荒野的价值要求我们改变统治大自然的传统观念,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再仅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行事,也不是只注重自然界对于人的工具价值,而是要尊重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严肃地履行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庄严义务。利奥波德的荒野价值理论可谓是其“土地伦理”思想的基础,更是其后荒野哲学的产生以及对环境伦理学发生重大影响的铺垫。
直至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问世,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给予全新诠释。纵观罗尔斯顿的荒野本体思想,整体主义的逻辑思考模式是其重要核心。荒野不仅仅具有存在性,它同时具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恰恰是其客观的内在的价值。在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最大的创新性就在于他首先是一位走向荒野的哲学家。
经过无数学者的努力追求,“荒野”从最初的生态学名词,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与理解,最终促成了荒野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荒野转向,正是对长期以来传统伦理学以人为立足点,以人的需要与感受为根据的价值论框架的突破。
二、荒野保护之争: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最初人们总是带着攻击性的情感来对待未知的荒野。与其保护荒野,倒不如将其征服。但是当荒野不断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其在人类眼中则具有了不断增加的财产属性。荒野在人类的眼中则是未开发的资源库,是可以被拥有和利用的财产。
该阶段对于荒野的保护便显著地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是从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出发,认为人是生态系统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而并不承认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只承认自然物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价值。在这种生态哲学观念主导下,人们习惯于认为自己是自然的统治者而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万物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平肖的保持运动。平肖用生产的商品来衡量荒野的价值,他的荒野保护政策是以抑制火灾为主,其宗旨为减少任何人类可利用的资源价值总量的损失。
笔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出发点在于理性。就荒野保护而言,从人类的利益出发,更能够激发保护的动力与效率。但是单纯极具动机是否意味着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笔者难以苟同。在利益基础上进行的环境保护,最终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但是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贪欲是人的本性。通过控制人欲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是不现实的。在一切为了索取的目的面前,保护目标也是难以呈现的。
此外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的另一个依托便是科学技术的客观性。然而科技并不是绝对客观的。虚无的理性会导致科学的变质与生命的机械化。“科学技术的特点在于用机器复制并实现人类的特质和技能,以自动性复制有机性,将主动性和意向性的反应变为条件反射,直到使生命机械化。”②科学成为支配和征服的代名词,产生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专家式的环保,治标不治本,使荒野保护无法从根源上得以解决。
不可否认,平肖的保持运动,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在实践中,当时美国工业受益于荒野的资源保持而得到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事实是,荒野以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减少。
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因其功利主义的色彩而不断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当生态学的荒野逐渐转向哲学时,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价值观不断得到发展与重视,无论是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还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都逐渐得到了政府与公众的认可,乃至于影响到荒野保护的政策。
1964年,美国荒野法的颁布正映证如是。荒野法提出了永久性保护荒野的机制。之前美国对荒野的态度以平肖的“明智利用”占据主流,这是把荒野看做是一种资源,功利性进行开发。新法通过对荒野资源进行永久性的保护,认可了荒野本身具有多重价值,这无疑是一种显著的进步。美国人之前往往只关注了荒野的资源价值,荒野法在其荒野的定义中则重视了荒野的价值。
之后美国的荒野保护政策不断体现出生态中心主义的趋势。在最为显著的火灾管理上也不一味地抑制火灾。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包括黄石国家公园在内的许多公园采取了允许某些火灾自然发生的防火政策,前提是生命与财产不会受到威胁。多数设计的火灾会在烧掉一小片区域后自然熄灭,这一“受控自燃”政策被大多数观察家认为是成功的。③
生态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为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人为过渡管理荒野,认为人类有意地管理荒野自然,虽意图良好但却会打断自发进化和生态过程。因为这种有意是人为而非自然的。有意是野性的反题,文化是荒野的反题。当文化想要改善自然时,管理目的却破坏了自然野性,荒野管理在逻辑和经验上是自相矛盾的,就像野生动物园一样是一个自相矛盾术语。④
当人类重新审视荒野,而不再仅仅将其看做一个资源库时,当荒野从生态学走向哲学时,人类中心主义对荒野的价值评估已远远不足。将荒野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视角进行切入,才能更加全面有效地保护其价值。
注解:
①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1.
②莫斯科维奇.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5:11-12.
③贾斯汀.环境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3.
④李秀艳.罗尔斯顿与克里考特的荒野论争及其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