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使用营林技术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的工作的核心就是提高营林技术,良好优质的营林技术能够改善树木生长情况,提高其自身的抗害能力,从根本上治理病虫害问题,并且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营林技术;病虫害防治
营林技术就是结合林业生产活动,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和蔓延的环境,使林木健壮生长。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投资,又有长期控制病害虫的预防效果,因而它是基本的防治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林木病虫害单靠林业技术措施是不够的,如果病虫害已经大发生,还必须结合其他方法综合防治。
随着经济建设和林业生产的发展,很多种子、苗木和木材等调运频繁,也就增加了传带林木病虫的机会。特别是有的病虫害侵入新区后,由于植物缺少抵抗力,或是病虫害的天敌少,更容易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要做到:结合建立林木良种基地或无病、虫、杂草苗圃,培育不带危险病、虫的种子和苗木,以满足林业生产上的要求。在采种基地、苗圃及木材产地,对运到外地的种子、苗木和木材等根据检疫法进行检查。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一是在林木生长季节,及时调查发现可由人为传带的危险性病虫害;二是在运输现场取样,回室内检查分析,发现带有危险病虫,数量多的要就地销毁,少的在消毒处理后,经过复检才允许放行;三是对从外地引进的种子、苗木,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如果一时不能确定带有危险的病虫,要在有条件的苗圃或温室进行试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试验,证明没有问题才可分散试种。在局部地区发现危险的病虫害后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迅速制止其蔓延,同时要实行严密封锁措施,防止其继续传播。对出境的苗木、木材和交通工具等,建立检查哨卡,进行严格的检查,不使害虫外传。
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良种壮苗不但是保证造林质量的措施,而且对于抵抗虫害侵袭的能力也较强。在造林时,不要用劣种弱苗,特别是已经感染虫害的种子和苗木,或生长很差、根系受伤的幼苗。注意选育抗病虫的树种,增加林木防御害虫的能力。如:利用火炬松、加勒比松造林,可减轻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同时,造林前,冬耕深翻既能改良土壤结构,蓄积水分促进苗木生长健壮,还可以将土层深处的地下病虫害暴露地表,恶化其环境,增加其死亡率。播种前应慎重选好育苗地,尽量避免重茬,预防病虫危害。
林木生长的环境是由气候、土壤、水分、养料、密植和管理等条件所构成。如果环境符合树种生长的要求,林术的优良性状和抗逆能力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要根据树种的特性,因地制宜地造好林。一般要求育苗前要选好圃地,造林前要搞好规划设计,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并尽可能地做到针叶和阔叶、乔木和灌木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状态,以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植树要注意合理的密度,过密或过稀都容易引起病虫害发生。
及时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林地郁闭后,要及时疏伐,保留适合的密度,并做到“去劣树,留优树”,清除生长衰弱、有病的林木。林内要防止火灾、乱砍滥伐和牛羊践踏,定期封山育林,保护林下灌木和杂草。苗圃要实行科学育苗,注意不同树种的轮作,避开虫害的连续危害。施肥要适当,氮肥施用过多,苗木生长过旺,容易引起病害和蚜虫。施用没有腐熟的厩肥或堆肥容易滋生蛴螬和蝼蛄。同时,改善林内卫生,在林内见到很多风折木、风倒木、枯立木、虫害木和病腐木等,说明这片森林卫生状况不好。因为这类林木,最容易引起小蠹虫、天牛等害虫的大量繁殖,进而侵害健康的林木。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组织清理。此外,对成熟林、过熟林要及时采伐利用。选用正确的采伐和集材方式,保护幼树,尽快地清理采伐剩余物,避免原木在山场停放过久,特别不能过夏,这些措施都能防止虫害大量发生。
[1]山东省林业学校.森林昆虫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2]邱守思,阙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牧渔业部.林木病虫害防治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453300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高臣武 董素霞 董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