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珊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中西方文化视域下的民族性格比较
程珊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中西民族性格因为受到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存在着巨大差异。文章主要从民族性格的内涵,影响民族性格形成的因素等方面来探究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渊源,并对中西方民族性格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研究,以求对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民族性格有一个较全面清醒的认知,以期对于减少两种文化之间的摩擦、实现优秀民族文化共享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西方文化;民族性格;内涵;形成;差异;共享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和,中国文化是多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也是复杂和多层次的。总体上看,中华民族属于内向型性格,把整体利益作为价值基础,谨慎谦和,内向含蓄,崇尚和平,知足常乐,具有仁慈宽厚、合和与圆融的性格。而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性格,突出个体性和主观作用,尊崇个人价值的实现,提倡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信真诚,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民族的性格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民族间应该加强沟通与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减少文化间的冲突和摩擦,努力在交流互动中取得共同进步。
1.1 民族性格的内涵
民族性格,从字面上来解释大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相对于其他族群而言某一民族的特性,这一概念是抽象的,渗透散布于这一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可释作民族特性;二是指某一种族人群的群体性格,包括心理特点、价值标准等,其反映出来的东西则是具体的,既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普遍性,又区别于其他民族人群,可说成是“族群性格”[1]。
1.2 影响民族性格形成的因素
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古文明主要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人们生产劳作,适宜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对自然及土地的依赖,使得人们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不太需要与很多人共同协作,交流也一般仅限于宗族之间,因此培养了古代中国人的“中庸”性格。但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沟通,使得中国人性格上普遍趋于内向保守。而发祥于爱琴海一带的西方文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土地较为贫瘠,不便于农耕。但爱琴海沿岸港口众多,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流动性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使得这里的人们逐渐养成热衷于与人交流、协作和竞争的性格特点。
经济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交往的形式往往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不同经济制度下的人们因为交往形式的不同也会使他们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培养了人们自足、不争的性格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地局限在宗族之间,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较强的家庭观念,注重规矩礼仪和伦理道德。而发源地于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西方文化,由于海运便利,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当地居民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于是逐渐形成了西方人注重探索自然及客观世界的性格特点。又由于海洋经济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使得西方人的性格中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和斗争精神。应该说,经济制度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民族性格不同的重要因素。
哲学思想。不同民族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形成后,就会随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入到民族的潜意识中,形成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西方哲学从诞生伊始,就开始了它对自然世界的关照。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具有真理性的知识作为把握宇宙万物最普遍本质的理想根据。追求绝对真理的渴望使哲学家们一直力图将哲学建立成为精确严密的科学体系。因此,西方哲学在方法论上比较看重思辨分析和逻辑论证。中国哲人们则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内在价值。因此中国哲学从源头上便具有一种道德伦理价值倾向,它以自身的生命为对象,注重道德的实践。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是中国哲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中国哲人重视的是了悟,崇尚直觉思维,即发自内心的懂得、明白方为真懂。这也是国人自古推崇自省的原因。孔夫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内省的看重。
语言文字。语言是构成民族性的最基本特征。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性格、民族特征的一面镜子。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是一种形象语言、表意语言,强调整体和联系,汉字有利于形象思维,模糊认识和直觉感悟。中国人在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大多委婉、含蓄,亦或言在此而意在彼。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低调、委婉的民族性格。西方语言多是表音语言、形态语言,精确理性,抽象具体。强调事物的抽象概念,声音指向对象和意义。这也是西方人在用语言表达心意的时候更为直接、明了、张扬、自信的原因所在。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民族性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经济制度、哲学思想等造就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民族文化传统又深深地影响了各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遗传基因一代一代地传承发展下来,最终对民族心理的积淀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在开始一段新的人际交往时,往往十分谨慎小心,喜欢三思而后行。然而,一旦对方获得自己的信任就会对他推心置腹;而美国人恰恰相反,美国人表面上看起来性格外向,自由奔放,易于交往,实际上想要跟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遗传因素并非民族性格的绝对影响因素。应该说,民族性格在遗传上是开放的。毕竟,不同民族之间通过通婚,都能产生生命力较强的后裔[2]。
2.1 群体与个体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特征。个人的思想、行为多受到社会、群体的约束,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中心,融合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该文化对国人的民族性格中那不可磨灭的集体主义烙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以商品经济和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则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鼓励人们勇于自我挑战,敢于自我突破,人们普遍推崇自我奋斗、自由进取的精神,逐渐形成了西方民族自立、自强、自我、自由,追求个性、勇于竞争的性格特点。
2.2 含蓄与外向
中国自古以来便崇尚含蓄之美。含蓄之美,美在意不直叙、情不表露,美在沉郁和朦胧。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说不可直说,言不可言尽。这些都表现出中国人性格中的谨慎、沉稳、委婉、内敛的特点。这种性格特征同样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制度息息相关。一言一行皆要注意分寸,以免“祸从口出”。因此,含蓄实际上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外在表现。
西方文化推崇直接、坦率、自然的表达方式。有什么说什么,不喜欢吞吞吐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较坦诚。不吝啬用言语和行为来表达内心的感情。熟人间相见,会很自然的拥抱亦或亲吻。这种典型的外向型性格是与西方商品经济的流动性和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所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的广泛交换,人口的大量流动,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交流,又逐渐形成了西方人情感上自然流露的性格特点。
2.3 谦恭与自信
中华民族是个“尚谦”的民族,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提倡做人做事低调、内敛、不张扬、不浮夸。即使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去完成某项任务,也不能表现出百分之百的自信。成功完成了这项任务倒无可厚非,万一稍有闪失,马失前蹄,任务失败,便要从此顶上过度自信的帽子。因此,中国人喜欢在人群中掩盖自己身上的锋芒,不喜张扬,唯恐引人侧目或迫害。
西方文化则极力主张人们张扬个性,把握一切机会表现自我。西方文化认为这些都是自信的表现。在西方的价值观念里,自信是被极力推崇的美德。西方人从小便接受着勇于在人群中表现自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美国,演讲不是大学生才具备的技能,而是从小学阶段便开始普及的一门课程。所以,美国学生在很小的时候,便能够在人群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美国人普遍自信,敢于自我表现的一个原因。在英国,小学生每学期都会有几场戏剧表演的机会,这些表演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表演的热情,也有利于加深孩子们对戏剧作品的深层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信心,提高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
2.4 中庸与极端
中庸之道,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中国的读书人提倡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避免走极端,避免说出过分的话,做出不得体的行为。凡事讲究折衷,需懂得隐忍和节制。孔夫子本意是让世人懂得端庄沉稳、守善持中,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把握事物的核心,切勿偏激。然而,这样长期浸润在不急不慢、不偏不倚、适可而止之中的状态,形成了中国人温良与和平的性格[3]。但可悲的是近代以来,在“中庸”思想的熏陶下,中国出现了许多无主见、无原则、无思想的国人。
西方则更热衷于寻求事物中的差异性。西方文化崇尚以“求真”为目的的科学型文化,注重差别和对立,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逐渐养成西方人“非A即B”的评判标准和思维模式。在日常交际中,西方人更喜欢直接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不喜欢在语言中加入“也许”“大概”“可能”等大大降低语言准确性的词汇,也不喜欢交际对象过多地使用诸如此类的词汇。而这些词语恰恰是中国学生在讲话时最喜欢使用的。由此可见,崇尚中庸还是推崇极端,同样是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所在。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历史告诉我们,故步自封定然衰败,唯有开放包容方可不断进步。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我们在当下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亦有利于培养国人更为兼容开放的民族性格,以便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事实上,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在中西方文化视域下对中西方民族性格进行比较研究,是为了让我们更为清醒且全面地认识不同民族文化中的长处和短处,而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改进本民族文化中的落后部分,努力继承并发扬本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成果,让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1]于洋,文化根性与思维整合民族性问题的辨析[J].美苑,2003(1):6.
[2]严斌慧,中西民族心理差异对汉语习得影响的思考[D].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25-29.
[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2-94.
责任编辑 周丁力
G04
A
1674-5787(2016)06-0100-03
10.13887/j.cnki.jccee.2016(6).29
2016-10-20
程珊(1988—),女,安徽淮北人,桂林理工大学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