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之新视野
——评 《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6-03-28 15:43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势能文化产业资源

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文化产业化之新视野
——评 《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408100)

国内外研究者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研究做过诸多尝试,取得不俗的成绩,积累不少经验。但是,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开发非常困难是一个共识,其效益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人们呼唤全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思路,熊正贤博士的 《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堪称这方面的力作。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概说,分而言之,它包括 “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市场”的有机系统,即“四点三轴三转化”的 “四三三”模式。著作对此都分别予以详尽论述。

一、从文化转化到文化资源

学界对文化概念的争议与界定跟文化本身一样丰富多样,文化概念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多种分类方法。在探讨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的时候,把文化概念的外延确定为精神文化及其载体更加具有操作性和意义,因为如果泛化为所有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将超越 “文化”的范畴,失去研究文化资源的意义。著作通过比较的方式对文化概念做了新的诠释:“东西方学者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大同小异,与此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些许差别,中国更多强调精神层面,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强调文化教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品性的陶冶和改造。西方侧重于物质文明和技术因素,更多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这种分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对文化理解的差异所在,西方文化讲物欲,讲技术进步和人定胜天,东方文化讲心性,讲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1]6

从文化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转化,主要看文化的价值。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概略地探讨风景名胜区内的文化资源类型、地位与保护途径[2]、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等[3],90年代比较系统地深入探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等问题[4],2000年以后研究内容涉及了更加细分和现代的妇女文化资源[5]、动漫文化资源[6]等问题。已有的关于文化资源的定义主要分为3类,即文化的生产属性、文化的精神和物质遗存性、文化的精神遗产和精神要素。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及精神现象作为指向的精神要素,这一定义属于前述第3类;文化具有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4大作用;文化资源还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7大特征[7]。实际上,上述关于文化资源特征的归纳不尽全面,例如,有些文化资源不一定均是递增的,传承性与发展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是对立统一的。著作对文化资源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归纳其主要特征: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在当前的条件下或者可预知的未来,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生升人类当前以及未来福利的文学、艺术、语言和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及其凝聚在物件上的文化元素;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差异性、无形性、民族文化资源的持久性、共享性及可再生性[8]11-12。

文化资源乃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文化资源是文化经济属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文化资源更加具有客观性。作者大胆借用物理学的势能理论,巧妙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研究中,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势能概念,即文化势能差主要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资源之间的文化内在驱动力差异[9]19。作者所言之文化势能主要是指文化资源之间的能量差异,著作还创设了文化势能差测算模型。由此可知,西部与中部、西部与东部之间的文化势能均处于较高水平,它为西部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和能量[10]147。

二、从文化资源转化到文化产品

通过一定的载体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形式,这是其关键一环。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触及精神文化产品商品化等文化产品的研究,90年代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11]等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问题,以及民族[12]、地域[13]文化资源开发等问题,并且较多地将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结合起来[14]。2000年以后,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继续关注更加广泛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15],而且向谱牒[16]等新文化资源开发领域拓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兴起,众多的研究者关注民族体育[17]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西部地区文化资源[18]的开发问题。而从整体上、深入、细致地研究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的论著,首推熊正贤博士的 《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书。

作者认为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势能转化为经济势能需要借助外界条件,文化系统本身并不能实现这种转化。因此,西部地区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释放文化势能的转化,变文化势能为经济势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少走弯路,避免陷入发展误区[19]147。西部地区文化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是文化资源丰富;但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等方面均处于劣势[20]195。

作者从宏观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4种模式:以西部省会为核心的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跨境文脉为桥梁的 “协同创新开发模式”、以历史、民族、宗教为基础的 “特色资源开发模式”和文化产业合作社开发模式。著作还归纳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保护优先、去伪存真和民族和谐3原则,以及空间、经济和社会3种秩序。著作还以文化势能这一全新概念贯穿全书,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势能的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3大战略:借 “势”发挥、扬长避短;顺 “势”而为、培育增长极;因 “势”利导、积极开拓市场。上述观点都是著作极具创建的内容。而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如何选择既能保存文化资源 “原真性”“完整性”,又具有新颖性和市场号召力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载体形式,也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3个阶梯、3种模式,就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状况而言,东、中、西部是依次递减,即东部好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好于西部。西部地区是以旅游为龙头综合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21]。著作对此观点做了较多的诠释、细化和延伸发展。在201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修订的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文化产业共分为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个小类。其涉及的面更加广泛,包括各种级别、各种性质的文化产业类型,尤其是其中扩展的类型更值得关注。

三、将文化产品转换到文化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文化产品的市场研究。早期研究成果多是对文化产品的市场交换价值[22]等方面的理论思辨,后来沿着文化产品的市场体系等理论探讨和文化企业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两个主要方向演进。著作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势能理论,并以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本书是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兼而有之。著作第六章主要是关于文化市场的相关内容,主要分析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主体及其市场竞争概况。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弱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内部存在明显的竞争力分异,四川、内蒙古等省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强,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西部文化产业内部不同主体之间文化产业竞争非常激烈。大而言之,全国范围内、国内外的文化产业竞争也同样激烈异常。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宏观经济形势与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倒挂现象,作者通过理论推理,认为文化资源丰富与文化产业落后并不存在必然有关系,即文化资源丰富不会必然导致荷兰病、寻租激增、阻碍改革创新、抑制人力资本投资现象发生。作者提出可以借鉴 “倾斜木桶”的增加木桶容量方式,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尽量释放文化资源的优势;尽量在人才、资本、科技等短板方面加大力度,弥补短缺,避免文化产业发展的 “瓶颈”现象出现。作者还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之 “三驾马车”理论——文化需求三大动力、产业结构的软化、国民收入的增加,并且结合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予以细致阐释。作者对西部与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市场策略做了全新的、全方位的比较研究:东部文化产业市场具有 “从世界走向民族”的特点,西部文化产业市场具有 “从民族走向世界”的特点;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市场定位于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市场定位在本土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市场上分一杯羹;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策略是放眼全球,主要实施“走出去”策略,力争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树立文化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策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上,努力让外界了解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特有的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 “引进来”的策略,多渠道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打造成功的区域性文化品牌[23]219。

将文化产品转换到文化市场,关键看顾客的认同程度。细而言之,完全均质化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文化产业市场亦然,故文化产业的市场细分显得十分重要。如通过对中国文化旅游市场细分研究,为管理者开发文化旅游市场、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我国西部发展可多借鉴国外和东、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国外的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及研究已证明,文化旅游者产生的两个主要条件是中等收入以上和较好的文化教育水平。我国西部的文化旅游者目前的总体状况如何,值得持续关注。

[1][8][9][10][19][20][23]熊正贤.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王秉洛.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的历史文化资源[J].中国园林,1985(2):19-21.

[3]许智范.江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江西历史文物,1986(1):118-124.

[4]金冠军.文化资源的市场机制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78-86.

[5]林宗成.非自愿移民中的妇女文化资源——闽江水口水库移民的一个社会文化视角 [J].江苏社会科学,2003(5):78-85.

[6]邓航蕾.论中国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借鉴[J].江西社会科学,2011(6):192-194.

[7]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1-12.

[11]赵长华.以可持续发展论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6-7.

[12]潘建生.市场经济下藏族文化资源开发初探[J].西藏研究,1998(1):81-84.

[13]宋晓来.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江油市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情况调查[J].理论与改革,1994(6):42-43.

[14]范家驹,吴晓迪,石建新,等.借海洋文化资源提高产品文化品位──编制《舟山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1996(3):8-11.

[15]张利洁.对开发保安族文化资源问题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4(2):12-15.

[16]钱云祥,李瑛,黄萍.谱牒档案──待开发的文化资源[J].浙江档案,2003(10):25.

[17]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75-80.

[18]费孝通.西部开发中的文化资源问题[J].文艺研究,2001(4):5-9.

[21]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24.

[22]吴元梁.略论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交换价值[J].哲学研究,1994(6):13-15.

[责任编辑:庆来]

2016-03-26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智慧旅游时代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2015BS057);重庆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委托项目“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模式及体制机制创新研究”(XTCX05);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2016年度开放基金项目“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就业力差异化提升机制研究”(W LYF2016001)。

陶少华,男,重庆涪陵人。博士,副教授。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势能文化产业资源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动能和势能”知识巩固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动能和势能”随堂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动能势能巧辨析
资源回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