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2016-03-28 15:19:06王西中卢玉龙卢悦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闽西客家人村落

王西中,卢玉龙,卢悦宜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王西中,卢玉龙,卢悦宜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族群分支,由于近代以来大量客家人外迁,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影响较大.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一亿二千万,香港约33%的华人是客家人,台湾约20%~25%的人口为客家人,此外,美国、澳洲、加拿大等海外国家也有较多客家人生活.海内外客家人同根同祖、文化相近,使得客家文化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华侨重要的纽带.龙岩作为客家人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是闽西域内唯一地级市,根据2012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总人口为29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49.14万人(暂不含永定区),城区人口为30.09万人(暂不含永定区),全市有75%的人口为客家人,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历史原因,客家文化保存较好,建筑、风情民俗独树一帜,较具特色.其中的客家民俗体育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而引人注目[1].

1 闽西客家民俗传统体育简介

客家民俗体育形式丰富、健康向上、娱乐游情,如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岩姑田“游大龙”,每年元宵节前后,贴有各种祈福和敬神标语的龙头、龙身、龙尾按顺序组合成长达1000多米的长龙,由以青壮男子为主的队伍举着,浩浩荡荡、群情激昂的在山间、村头或田间小路上游行展示,参与者、观看者欢呼雀跃、兴奋异常,所到之处鞭炮、烟花齐鸣,和长龙组成一套壮观的场景,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龙”[2].游行过程中大家团结一心,每个人认真的负责自己所举游龙龙体,使长龙完整的游弋于节日的气氛中.“游大龙”即寄托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又促进团结、增进宗族邻里感情.

另一个较知名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是连城罗坊的“走古事”,也是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客家人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敬神性质的游行活动.客家人已族亲为单位设置古事棚,棚内有两名男童扮成文臣武尉,每个棚有带有标语或图案的彩布、彩纸围着,两名男童一高一低坐在由60多名青壮男轮流抬着的棚顶和棚内.在鼓乐队、彩旗、宝伞和祖师像烘托引领下,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相泼水透湿,然后三响神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后棚超前棚,则视为吉利.观看的人们群情激昂,年青抬夫奋力拼搏,勇于争先,尽管天寒水深、河石湿滑,大家依然情绪高昂,滑倒了再站起来,继续奋进.这样至下午三时许,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才在高潮中落下帷幕.走古事被媒体称为“客家狂欢节”.除此之外,客家还有端午龙舟赛、九狮拜象、客家武术、游大粽、烧炮、犁春牛等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客家体育独具特色和魅力,成为客家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2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进行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保持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是相悖的,而是可以共存且相互促进的.现代文明应重视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继承下来为现代人所用.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融先例,证实了这一点,也为中国发展现代文明提供了极好的借鉴.作为中原文化活化石的客家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客家民俗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是闽西客家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体现着闽西客家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闽西客家人的集体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对闽西客家族群的独特性维护,对进一步发展客家民俗体育具有重要意义.二、有利于发挥其经济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民俗体育项目在一些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时开展,增添节日热闹气氛的同时,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这些极具表演性的项目极富民族特色,文化气息很浓,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同时让大家了解客家、喜欢客家并前来投资兴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为闽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有利于闽西传统村落建设.客家的民俗体育活动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娱乐性、传统性、族群性受到客家地区农民朋友的欢迎,对发展农村体育、服务客家人健身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另外,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体,对于展示客家地区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村落建设较有价值.四、对于闽台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客家人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客家人,大家拥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同祖同属,这使客家文化成为海内外客家人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3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尽管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巨大,它的传承和发展却遭遇困境.首先,对于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管理不够.目前客家民俗活动的开展,要么政府牵头举办,要么政府倡议下传承人负责举办.这种模式仅能保证活动的基本运行,而要想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强的参与性还需多方共同参与,应重视调动民间积极性,鼓励旅游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其次,很多地方项目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还有一些地方传承人未受到相应礼遇和保护.传承人的缺乏造成参与演出人员成分复杂、来源混乱,甚至出现滥竽充数的局面.一些地方在开展活动时由于人员演出技能不高造成活动过程错误百出,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流畅性和观赏性.因此,应注意对传承人的管理,提供更多资金,加强对传承人及活动相关参与人员的培训,在人员选拔和训练环节上花费更多资源.再次,就是出现了活动经费不足、展示平台太少和群众基础渐渐消退等不利情况.经费不足是很多传统民俗活动的共同困境,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政府积极投入外,应探索多元化筹集资金,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办法,把旅游机构,相关商业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甚至可以适度吸纳商业赞助.另外,展示平台较少也是目前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一个很重要的短板.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精心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文化活动真要表演的时间往往也就一天两天,甚至有些活动还没有在节假日举办,造成想看的人看不了,想参加的人到不了的局面,当然这与民俗活动的祭祀性和节日性有很大关系.但想扩大活动影响力,解决这个困局极为必要.鉴于上述存在的困境,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4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4.1 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

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媒体.利用网络媒介,建设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让闽西客家民俗体育走进大众生活,为更多人所熟悉,对推广民俗体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展示和发布民俗体育发展的相关信息,并可以进行民俗体育管理、赛事开展、活动组织等信息的发布,使信息技术和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有效融合[3].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对民俗体育的发展资料进行数字化存档和检索,对民俗体育实景可以进行数字化仿真展示,实现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系统、完整保存和便捷提取并共通、共享.此外,应重视利用微信、微博的等新媒体形式.

4.2 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

管理者应针对民俗体育发展和保护现状制定具客观性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参考根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根据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制定可操作、合理的评估方案.一方面便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也便于与日后申遗工作续接.其次,在原生态传承模式的基础上,重视评估体系制定过程中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接班人的培养和对于科学可行传承机制建立方面,应在评估体系中占据相应分量.再次,评估体系还应涉及民俗体育优秀成果公示展演情况、发展现状资料的分级整理和汇编收录情况.另外,还应设置相应的保护级别,以便于分级保护、重点保护.最后,还应评估其监督体制.应鼓励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和媒体的监督作用,鼓励定期定时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法.在监督评估时发现的那些没有履行项目保护承诺的,应进行相应处罚,如降低级别或经济处罚等.

4.3 结合福建省传统村落建设

国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达到“量”,城镇化的“质”更为关键,这关系到城镇化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城市新老居民的生活幸福.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与城镇文化软实力关系密切,村落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生生的地域文化,在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城镇化和村落文化之间是相容且相互促进的,因此传统村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015年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龙岩市共有29个传统村落上榜[4].传统村落建设和申报有利于有效保护和传承其历史文化资源和物质成果.民俗体育作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一种文化资源,具有原生态性质,其独具的观赏性和参与性也是传统村落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5].客家民俗体育的娱乐健身功能决定着它与乡村、乡民、乡风无法剥离.因此,在传统村落建设中,可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健身与文化塑造功能,做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旅游和推动针对村民的健身服务工作.民俗体育通过立足乡民,创造村民与村落社会文化互动的机会,使村民或村落文化活动参与者了解并接受乡村社会基本价值观与道德标准,达到传统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4 与文化节日建设相结合

客家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可借势地方文化节日建设,从单一项目保护转向借助集群品牌效应.闽西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除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还有各地的美食类节日、祭祀类节日及一些庆祝活动.像长汀乡村美食节、适中盂兰盆盛会、城区各类美食节等,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本就与这些文化节日不可分割的.另外,一些已经开展较好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像龙岩采茶舞、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知名度较大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带动其它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如客家武术,舞龙舞狮等.加强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带头人之间的联系,在文化节日活动举行时形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6].当然,首先应对闽西地区民俗体育的现状进行摸底与调查,掌握现有资源状况,进而投入财力、人力挖掘整理现有民俗体育资源,合理确立资源聚合地点和时间,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传播力和规模优势.

4.5 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活动的开展

竞赛和表演活动是提升民俗体育项目形象和发挥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客家人的乡土情结促进了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竞赛表演的开展,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期盼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增加感情、寻亲觅根.正是这种情节使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全世界客家人的青睐,像客家舞龙舞狮、客家武术等很多民俗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地都较有开展,如果开发这些开展较好的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组织表演竞赛活动,在促进交流增进感情的同时将有助于发挥其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由于民俗体育赛事产业涉及道具生产、场地场馆建设、相关技术培训、广告赞助、媒体推广、住宿餐饮和赛事经纪等诸多相关产业链,同时又促进旅游业,其经济效益和促进就业功能显而易见[7].另外,客家民俗体育赛事还是民俗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步骤,确保了在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发挥其经济价值,同时又可提升龙岩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4.6 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

相隔一个海峡,又同宗同族,福建和台湾之间比起大陆的其它省份,在发展对台关系上有着更为关键的价值和地位.近年来,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使得两岸之间成为一种互惠互利、互生和互赖的关系.这其中文化脐带的作用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将两岸中国人福祉和感情牢牢联系在一起.据调查,台湾八成居民祖籍地在福建,这使得客家文化成为台湾主流文化之一,客家文化成为联结两岸客家人的纽带和彰显客家族群身份的名片.近年来,闽西已经多次成功组织闽台客家文化交流活动,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客家民俗体育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台湾客家人对客家民俗体育感情深厚,很多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在台湾也有较好开展,这就为两岸客家人交流铺设了桥梁,相信在客家民俗体育的牵引下,两岸民众同参与、同娱乐、叙亲情,必将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民族情感,从而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1〕郭善强.闽西客家体育文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6(3):130-132.

〔2〕廖金琳.对闽西客家体育文化与假日体育旅游整合的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09,12(6):101-103.

〔3〕谭东辉,叶德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6(3):42-45.

〔4〕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EB/OL].http://www.fjjs.gov.cn/xxgk/zfxxgkzl/zfxxgkml/flfg_zfxxgkml /czjs/201511/t20151103_103449.htm,2015-10-21.

〔5〕谭东辉.客家民俗体育与旅游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4(2):78-80.

〔6〕王建文,王艳云,李锦洲.民俗体育荷塘纱龙的特征、传承与保护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2):91-95.

〔7〕肖随龙,李健宁,黄河.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研究[J].课题成果,2015,9(9):26-27.

G812.7

A

1673-260X(2016)12-0145-03

2016-10-12

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2014年规划课题”(LK2014021)

猜你喜欢
闽西客家人村落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客家人
宝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7:34
油画《村落》
油画《村落》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40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58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