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河南省新乡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1)
○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河南省新乡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黏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根据农业部发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的规定,将黏孢子虫病列为三类疫病。黏孢子虫病是由黏孢子虫纲(Myxosporea Butschli,1881)的一些种类寄生引起,黏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在鱼体各个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但大多数种类均有一个到数个特有的寄生部位。由于至今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危害日益严重。其中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死亡,但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病原】病原体为黏孢子虫(Myxosporidia)的种类很多,其孢子的共同特征是:
1.每一孢子有2~7块几丁质壳片(多数种类为2片),两壳连接处缝线具有粗厚或突起成脊状结构称之为缝脊。大多数种类的缝脊是直的,少数种类弯曲成“S”形。
2.有些种类的壳上有条纹、褶皱或尾状突起。
3.每一孢子有1~7个球形、梨形、瓶形的极囊(多数种类有2个极囊),通常位于孢子两端。极囊里面,有作螺旋形盘卷的极丝在幼期孢子的孢质里,一般含有6个核,其中2个是构成极囊的,称为囊核,2个是构成壳瓣的,称为壳瓣核;其余2个核留在孢质里一直至孢子成熟,称为胚核。极囊之间有的种类还有“V”形或“U”形突起,称为囊间突。极囊里有极丝,作螺旋状盘曲,受到刺激后,能通过极囊孔射出,极丝呈丝状或带状。
4.极囊以外充满胞质,内有2个胚核,有的种类在胞质里还有1个嗜碘泡。
对锦鲤和金鱼危害比较大及常见的黏孢子虫有:
1.野鲤碘泡虫(Myxobolus koi):属碘泡虫科(Myxobolidae Thelohan,1892)碘泡虫属(Myxobolus Butschli,1882)。孢子壳面观呈卵圆形,前尖后钝圆,光滑或有4~5个“V”形褶皱,缝面观为茄子形;大小为12.6~14.4 μm×6.0~7.8 μm;前端有2个大小约相等的瓶形极囊,占孢子的2/3;嗜碘泡显著。
2.鲫碘泡虫(Myxobolus carassii):属碘泡虫科(Myxobolidae Thelohan,1892)碘泡虫属(Myxobolus Butschli,1882)。孢子为椭圆形,光滑或具有“V”形褶皱;大小为13.2~15.6μm×8.4~10.8μm;缝脊直而显著;2个大小约相等的茄形极囊,略小于孢子长的1/2,极丝8~9圈;1个大的嗜碘泡。
3.圆形碘泡虫(Myxobolus ratundus):属碘泡虫科(Myxobolidae Thelohan,1892)碘泡虫属(Myxobolus Butschli,1882)。孢子近圆形,前端有2个粗壮的棒状极囊,嗜碘泡明显,孢子大小为9.4~10.8 μm×8.4~9.4 μm。
黏孢子虫的生活史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对整个生活周期中核的变化、感染方法以及有无中间寄主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论。一般认为,通常黏孢子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是在同一个寄主体内进行。孢子从病鱼身上落入水底或悬浮在水中,被别的鱼吃到或接触而黏附在鱼的体表、鳃或进入肠道后,受某些物质刺激而放出极丝,两块壳片裂开,里面的胞质变成变形虫杯体,用伪足移动,侵入寄主组织细胞内定居下来,这时的虫体称为滋养体,是黏孢子虫在寄主体中生活的主要形式。滋养体继续发育,胞核反复多次分裂,形成几个孢母体。孢母体继续生长发育,其胞核也进行几次分裂,形成6~18个子核,最后形成孢子。滋养体继续生长,形成的孢子数目也随之增多。在滋养体周围的寄主组织,因不断受刺激而发生退化和改变,产生一层膜将滋养体包围,这就是通常所称的黏孢子虫孢囊。寄生在鱼的体表或鳃上的黏孢子虫,其孢囊最后可被成熟孢子挤破,孢子直接散落水中,重新侵入其他鱼体,开始重复它的生活史。寄生在鱼体内(如肠、肝、肾、胆、膀胱等)的黏孢子虫,可通过各器官的排泄管和分泌管输出体外;但寄生在软骨和神经系统内的黏孢子虫,只有在寄主死亡、尸体腐烂后,孢子才能落入水中。
【流行病学】1.野鲤碘泡虫病:病原体为野鲤碘泡虫。在广东、广西颇为流行。主要危害锦鲤和金鱼鱼苗、鱼种和越冬阶段的个体,也可侵袭其他鱼类。
2.鲫碘泡虫病:病原体包括有5种以上的碘泡虫,但主要为鲫碘泡虫和库班碘泡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现,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较为常见,有的地方发病率可高达40%,发病时间为夏末秋初。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在缺氧时,病鱼很容易死亡;同时即使不死,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损失巨大。
3.圆形碘泡虫病:病原体为圆形碘泡虫。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时,一条病鱼上有数百个大孢囊,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巨大损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