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漫谈(形(行)之奇)

2016-03-28 12:10黄荣静岳嘉嘉潘开宇
河南水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纺锤形体形信阳

黄荣静,岳嘉嘉,潘开宇

(1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河南省现代渔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464000;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渔文化漫谈(形(行)之奇)

黄荣静1,2,岳嘉嘉3,潘开宇1,2

(1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河南省现代渔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464000;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为了适应各类水体环境,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体型,最经济的体型是纺锤形,在此基础上也分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形状。为了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来进行种族延续,鱼类也产生了各种行为。

文化;渔文化;体形;行为

渔产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所有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的水生动植物,也叫做水生经济动植物。水生植物如淡水中的莲藕、芡实,海水中的海带、紫菜等。这里渔产品主要介绍水生动物类,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动物类别,如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田螺、腔肠动物水蛭、甲壳动物螃蟹和龙虾,脊椎动物中各种鱼类、牛蛙、龟鳖等。这里以鱼类为例来介绍鱼类的体形,为了便于理解和贴近主体,还介绍了鱼类的另外一“行”,即行为。

1 鱼类的体形

栖息于海洋和淡水中的各类动物,很少能像鱼类一样完全适应于水中生活。不少一生中都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大部分时间也只是在海底潜伏或匍匐,偶尔随波逐流至水层中。行动迅速、姿态优美的只有章鱼和乌贼能接近鱼类,但是它们在水中的灵活性及对水的适应性,是远不如鱼类的。

水是比较浓密的溶媒,鱼类要在水中使用最经济的能来换取最有效的功(即行动),为了速行而具有特殊的体形是有必要的。另外,体形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大体上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体形,鱼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在体形上也反映出来[1-2],常见的体形有以下几种。

1.1 纺锤形

纺锤形也称流线形,是鱼类中最常见的体形。如淡水中的鲤、鲫、鲢、鳙,海水中的鲭、鲐等鱼类的体形都属于纺锤形。这些鱼头尾尖细,躯干部膨厚,头到尾的距离最长,它的横断面是圆形或椭圆形。

这种体形是最适合于水中自由游泳的,据说是被环境所决定的,这点可以用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进化来证明,离开陆地转移到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鲸,身体发生重大变化获得了鱼样的纺锤形体形。这个理想的体形随着鱼类生活环境的转变,也会分化出其他的形状,但就游泳来说,纺锤形是最合适的,离开这个理想体形以外的任何其他体形,对游泳的效率都会有影响,影响的程度是与离开这个理想体形的远近有关。

对动物而言,快速运动除易获得食物外,还能更有效的逃避敌害的攻击。鱼类倘若失去这个理想体形而又想生存下去,毫无疑问,它必须用其他的办法来弥补不足。

1.2 其他体形

有些鱼类在纺锤形体形的基础上分化出其他形状。身体上下压缩的称平扁形,如鮟鱇和鳐类;左右压缩的叫侧扁形,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中的武昌鱼,观赏鱼类蝴蝶鱼及天使鱼;而头尾部和躯干部粗细相当、横切面为圆形、身体延长的为棍棒形,如黄鳝。这些都是离开了理想体形的鱼类,为了捕食和逃避敌害,它们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平扁形的体形适宜海底生活,鮟鱇体呈黑色,用拟态和“钓竿”捕食;蝴蝶鱼体色艳丽,行动迅速,美丽的身体掩藏在热带珊瑚礁中不易被猎物发现,高而侧扁的身体及坚强的鳍棘让敌人很难一口将其吞下;黄鳝通常营洞穴生活,体表分泌的大量粘液使其身体非常粘滑,昼伏夜出以逃避敌害。

1.3 特殊体形

为了适应水体复杂的环境,特殊的体型也是必要的,部分鱼类的体形跟理想体形差距甚大。有箱形,如箱鲀,身体为被有骨质鳞片的方形箱子,吻部和细小的尾部、鳍露出箱子之外,虽然行动迟缓,但有箱子保护身体也不怕敌害袭击。海马形,如海马,头部和躯干部几乎成直角,头形似马,故名海马。活动能力很差,也没有防御工具,经常用拟态和拟色逃避敌害。球形代表为河鲀,体短而圆,这种体形不适于游泳,所以体表就生出刺,遇到危险就吞进空气和水,身体膨胀成个刺球,像刺猬一样漂浮水面,让敌人没法吃它,以此逃避敌害。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都属于两侧对称体制的动物。但是为了适应环境,鱼类中还出现了不对称的体制,如常说的比目鱼,由于长期适应于水一侧平卧水底的习惯,以至于两眼位于头部同一侧,口也歪斜到两眼侧,身体斑纹两侧也不同,朝向水体这面颜色和海底底质一样,使敌人不易发觉。普通人看到比目鱼和鳐一样都是海底生活,体形平扁的,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比目鱼是左右扁,而鳐是上下扁。

此外还有其他形状,如翻车鲀,又名“头鱼”、德国人称它“游泳的头”,因为头后部分像被刀切了一样,真是一种奇怪形状的东西。渔民常常看见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车”的名字来形容它,由此也有“太阳鱼”之称。它是一种愚笨的鱼类,游泳缓慢,在粗糙的角质皮肤下有一层厚约5-8cm的坚韧组织,有了这种组织,就能充分的补救运动迟钝的不足了。

上列鱼类,各自形状不同,身体构造、色彩也不尽相同,并且有各自不同的神奇之处,所以说是形状各异、五彩缤纷。很多鱼都具有观赏价值。如鲤科鱼类中的锦鲤,每一个体均呈现出不同的色纹;金鱼的体态各不相同,花样纷呈,由于其音与“金玉”谐音,象征着美好富足的生活,加上其姿态优美,色彩艳丽,变化万千,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孔雀鱼和地图鱼也是色彩艳丽的,这些鱼在水里构建出一个多彩的水中动物世界。

2 鱼的行为

2.1 游泳

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鱼类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鱼除非躺在水体,否则在水中保持静止不动是不容易的。呼吸是片刻不能停的事情,即便是在水族箱中静止的鱼,其胸鳍也在一息不停的运动着。为了生存,鱼在水中终日的游摆在世人看来即是鱼类的自由了。鱼之于自由的象征意味,在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时关于“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著名论辩中也有体现,其核心精神,也正是人类对于自由的无尽追求。鱼,可谓为自由—这一人类终极目标的象征。聪慧、灵动、自由……鱼的种种特质,不只是其自身的天性使然,更是人类美好情感、理想和追求的投射。

历代的文人们总是不断地通过描绘鱼的外在美态来展现他们对这种与自身命运极其相似的生物的欣赏和艳羡,抒发其内心对于自由、安逸生活的渴望。宋.晏殊《渔家傲》词“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周邦彦词《浣溪沙》里的“水摇扇影戏鱼惊”、陆游诗《山家》的“池面游鱼争落花”等句,都是通过对鱼儿自由自在游弋嬉戏的描绘来抒发对于自由、悠游生活的向往[3]。

2.2 摄食

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是生物生存的基本要求之一。鱼类在水中的终日游荡,也是为了摄取足够的食物。在公园塘池,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往水体施撒饵料,只为看到鱼儿们欢腾雀跃吞食的场面。贪吃的习性为鱼儿带来了好人缘,同时也带来了杀身之祸,垂钓者用诱饵也获得了餐桌上的美味。明代高僧宗林的一首《观鱼》诗云:“鱼在水中生,人在水中死。贪饵鱼上钩,失脚人下水。人死鱼腹肥,鱼死人口美。吁嗟鱼与人,恶乎不知此”。就是以鱼儿贪吃诱饵而失去性命来告诫世人不要因为贪婪而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3]。

鱼类因贪图饵食而招致灾祸,在《孔丛子·抗志第十》中记: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叹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这是本性,倒并非都是因为贪所使然。虽说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但铮铮硬骨终究是需要吃饭才能生成的啊。谁不是得先有饭吃,才能做人;是人才能做君子啊。既然“怀道”,就不该“贪禄”。否则,所怀非道也[4]!

2.3 繁殖

多数鱼类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为了种族延续,保证有足够的后代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多数鱼的产卵量很大,一条雌性翻车鲀一次可产约2500万-3亿枚卵,但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只有30条左右能存活至性成熟。

在上古时期,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人类的寿命普遍偏短,繁衍缓慢。延续种族是婚姻的首要目的,繁衍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长期的食鱼过程中,他们发现鱼的繁衍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快、要多。所以,他们崇拜鱼的繁衍,希望可以像鱼那样多子多孙。因此鱼又有“人丁兴旺”之意[4]。“鱼水之欢”、“鱼水之情”的说法不单是歌颂美好的婚姻,更多的是希望他们婚后能够多子多孙。

时至今日,在很多地区包括信阳,男女婚嫁的彩礼中,男方需送女方两条大鱼,名曰“对子鱼”,一是希望婚后金玉满堂,二是祝愿婚后多子多福。结婚时,各种陪嫁的饰物、饰画以及被子、脸盆等都绘有鱼戏莲或连生贵子等的图形,寓有祝愿夫妇和好,早生贵子之意[5]。

2.4 鱼类奇怪的行为

自动变性的鱼:黄鳝自出生后就是雌性,只是在第一次繁殖产卵以后就自动变成雄性的了,这叫做“性逆转或性反转”。早在1944年,刘建康就发表了《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一文,引起了国际动物学界的高度关注。《Nature》杂志评论称:“从1944年一篇描述黄鳝性腺论文的发表,刘提供了新的和有趣的有关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证据,并打开了一个新颖研究领域之门。”在1980年,刘建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会发光的鱼:有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鮟鱇鱼,它的头部有一个伸出来的束状体,在必要时会发出光来,用来吸引异类的注意,起到钓饵的作用。

会发电的鱼:如电鳐、电鳗等,其部分肌肉异化为可以发电的组织,通过神经将正负极连接起来,可以发出350伏、2安培以上的电流。

会爬树的鱼:如弹涂鱼,在海滩上很常见。它的胸鳍基部的肌肉很发达,可以把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夜晚时,它在胸鳍和尾鳍的配合下缓慢行进,虽然笨拙,但能持久,有时可以爬到树上。

会寻祖的鱼:如大马哈鱼,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受精卵在淡水中孵化出幼鱼,幼鱼在江中栖息时间较短,于翌年4-5月份开始到海洋中生长,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达到性成熟后,它们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辛劳,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还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扰,直到目的地——它们的出生地进行产卵繁殖。鱼之聪慧,使其能灵敏地感知环境,选择适应自己的环境生存。

3 结束语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为了适应各类水体环境,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体型,最经济的体型是纺锤形,在此基础上也分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形状。为了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来进行种族延续,鱼类也产生了各种行为。不论我们人类觉得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形状或者奇怪的行为,都是跟它生活的环境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致谢

成文过程中承高级工程师郭旭升老师指导,谨此致谢。

[1]刘祥.鱼类趣谈[M].东方出版社,1999.19-22.

[2]J.R诺门.鱼类史[M].科学出版社,1978.8-28.

[3]滕新贤.古代文人作品中鱼文化的哲学与美学内涵[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6):853-858

[4]廖善敬.浅论古诗中的鱼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4-18.

[5]滕新贤,王禹.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鱼文化[J].前沿,2010(20):167-169.

Ramble on fishery culture(shape and behavior)

Huang Rong-jing1,2,Yue Jia-jia3,Pan Kai-yu1,2

(1 Fisheries College of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Henan,China;2Henan Fishery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Xinyang 464000,China;3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Xinya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Xinyang 464000,Henan,China)

Fish is the oldest vertebrate in the world.To adapt to various types of water environment,they evolved into different shapes.The most economical type is fusiform.On the basis of this,it produced a wide variety of shapes.In order to get food,extract nutrients to carry out the continuation of race,fish also produced a variety of behavior.

culture;fishery culture;body shape;behavior

黄荣静(1982-),女,河南信阳人,讲师,从事水产养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潘开宇,E-mail:pky7289@126.com

猜你喜欢
纺锤形体形信阳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民族共同体形塑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气鼓鼓的河鲀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黄金梨3种不同树形栽培对比试验
信阳茶魂
高纺锤形苹果树的修剪培养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
保持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