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生
发票业务审计方法与技巧
■/李荣生
摘要:发票是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重要和常见的凭证,在财政、金融、税收、会计、审计等财经领域,发票常常用来证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发票造假是财经领域弄虚作假最常见手法,掌握了解发票的基本知识、鉴别要领可以提升发票鉴别能力,防范风险。
关键词:发票审计凭证
发票是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向付款方开具的收款凭证,是会计核算最常见的原始证明,它记录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信息。为了加强发票管理,国家专门制定发票管理办法,对发票的印制、发票的领购、发票的开具和保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发票统一监制、采用统一制式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财经领域,通常采用提供发票作为某些经济业务确实发生的证明凭证。
总结审计中查处的违法违规问题,常用的手法是在获取财政补助、补贴和银行授信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由于发票的鉴证作用,提供虚假发票又是虚假资料中最常见的形式。因此,辨识发票真伪是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从发票信息上发现疑点是快速确定审计重点、查处问题的方法之一。
(一)发票简介
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如果是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税款的,其发票内容应当包括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税种的税率和代扣、代收、委托代征的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应当包括:购货人地址、购货人税务登记号、增值税税率、税额、供货方名称、地址及其税务登记号。
发票的基本联次包括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存根联由收款方或开票方留存备查;发票联由付款方或受票方作为付款原始凭证;记账联由收款方或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二)发票代码编码规则
识别一张发票,需要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发票代码用于识别发票类别;每类发票分别编号形成发票号码。为便于全国普通发票统一识别和查询,自2004年7月1日起,全国统一了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编码规则。增值税发票(包括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代码编码由10位数字组成,其他普通发票代码编码由12位数字组成;发票号码编码由8位数字组成。
普通发票代码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包含国地税代码、行政区域代码、年份代码、行业代码、发票种类代码等信息。从左至右顺序排列:第1位为国地税代码(1为国家税务局、2为地方税务局,0为总局);第2至第5位为行政区域代码,以全国行政区域统一代码为准,总局为0000;第6、7位为年份代码(取后两位数字,如2005年以05表示);第8位为行业代码,国税和地税代码含义有所不同;第9位至12位为发票种类代码。
增值税专用发票代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1至4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5至6位为年份,第7位为印刷批次,第8位为文字版(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汉文、维汉文),第9位为联次,第10位为金额版(手写发票分别用1、2、3、4代表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用0表示电脑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代码的编码原则与专用发票基本一致,发票左上角10位代码的含义:第1至4位代表各省,第5至6位代表制版年度,第7位代表印制批次,第8位代表发票种类,第9位代表几联版,五联版用“5”表示,第10位代表金额版本号,“0”表示电脑版。
虚假发票通常有以下3种情形:一是发票虚假,即发票本身是假的,这类发票不是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没有经过正规渠道印制,是从非正规渠道购买取得;二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发票记载的经济交易信息是虚假的,并且未报经税务机关认证,属伪造经济业务的假发票,最常见的通过套开、变造等手法开具阴阳发票。三是发票本身是真,并且报经了税务机关认证,但发票记载的经济交易信息是虚假的,最常见的是通过开票公司虚开的发票,主要用于扣除税点和一定费用后返还现金用于套取资金。
虚假发票的主要用途常见于以下3种情形:一是偷逃税款。我国实行以票控税,发票管理的直接目的是税收征管,防止税款流失。使用虚假发票最常见的动机及用途是偷逃税款,减少纳税。二是用于达成某些条件。由于发票的鉴证作用,通常以发票原件或复印件作为符合某些条件的证明性材料。如申报财政补贴需要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购买材料、设备等相关发票;银行保理保函授信需要提供销售货物发票;承兑汇票授信需要提供购买货物发票;以土地质押的授信需要提供土地使用权证,有时候还需要提供缴纳土地出让金的缴款发票。部分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就采用弄虚作假的方式试图瞒天过海,常见的弄虚作假方式是虚假发票。三是报销费用套取资金。发票的鉴证作用,使得发票成为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原始凭证,用虚假发票报销费用套取资金的是常见的手法。
虚假发票的审计要根据不同的虚假发票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和审计方法。对假发票的问题,审计侧重于鉴别发票的真伪;对虚假内容的问题,审计侧重于鉴定经济业务的真伪。同时要根据使用虚假发票的动机,确定审计重点,如对为了偷逃税款的,重点关注虚假发票对税款的影响;对为了达成条件的,重点关注虚假发票对财政补助补贴申报审核、银行授信等的影响,核实是否构成骗取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等问题。
首先是观察票面。从整体上仔细观察发票,注意纸张质地、字迹清晰度、水印防伪标志清晰度、荧光度等。假发票质地较差,其印刷字体、荧光度与真发票相比都有质差,无税务水印防伪标志或即使有也不清楚或不突出。还可通过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等进行辨识。
其次是查询。通过税务机关发票真伪查询或发票流向查询(各省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网站一般都设有真伪或流向查询接口)初步验证发票真伪,输入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进行查询,将查询结果与手中的发票信息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基本判断为假发票;如果一致,根据重要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是核实。对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发票(即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虚假发票情形),实施上述步骤基本能验证发票真伪,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对于经过税务机关认证的真发票假业务发票(即上述第三种虚假发票情形),上述审计程序仍然无法辨识,需要延伸开票方、用票方、资金流向及用途等方面综合审计取证。
下面结合2个例子说明查处虚假发票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1:企业、银行与国土部门串通弄虚作假套取银行贷款。
A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2亿元,是J市招商引资重点引进的化工项目法人,其中J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55%。2010年8月,A公司向B银行申请项目贷款,以新建项目厂区880亩工业用地和2000亩仓储用地抵押(对应土地出让金为739.2万元和1679.66万元),经B银行有权审批行贷审会审议,授信固定资产贷款3亿元,期限6年,并明确贷款发放条件之一为:土地抵押物需缴清土地出让金并取得使用权证。
在授信档案中,附有2块土地的使用权证、证明缴清2块土地出让金的《G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若干张(金额合计2418.86万元)、注册资本验资报告、2块土地资产评估报告(评估价值分别为2.61亿元和1.12亿元,共3.73亿元)等资料。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该企业资金紧张、实力有限,应重点关注。通过延伸审计国土资源局、财政部门非税收入局、A公司,最终发现了J市国土资源局在A公司只缴纳了83.98万元(1679.66万元乘以5%)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向A公司开具了2张《G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金额分别为695. 68万元和900万元),并违规向A公司办理土地使用证,以达成贷款发放条件。通过大量综合取证,最终查处了J市国土资源局、B银行、A公司串通弄虚作假套取银行贷款3亿元的问题。
日常所说的发票,通常指税务部门监制的各类税务发票,案例中《G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也是一种制式票据,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制,事实上也发挥了发票的鉴证作用。
案例2:通过开票公司套取巨额资金。
在N公司审计时发现,该行营业费用规模较大,增长较快,分析费用支出明细,各分支机构以购买宣传单、办公用品和耗材等名义频繁将资金转入一些广告公司、电脑经销部、电子产品经销部,随即全额提现,套取资金的特征较为明显。延伸审计发现,这些开票公司大部分是个体户注册成立,通常不建立账簿,而且频繁以“注销旧公司再设立新公司”的方式变换开票公司,单个开票公司存续时间较短,给审计造成较大难度。经过对开票公司、银行、税务、工商多方审计核实,最终发现该公司某分支机构通过员工自找发票在财务报销,公司财务根据报账单将资金直接转入开票公司,开票公司全额提现,扣除税点及一定费用后返现给开票报销员工套取资金的问题。掌握公司套取资金的具体操作手法后,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最终查处了2012年至2014年3年间该公司几十家分支机构通过虚开发票、虚列费用的方式套取资金近4亿元。
上述开票公司的发票从税务部门购买,而且正常申报纳税,通过发票查询核对的方法无法证伪,需要通过多方审计、综合取证。
参考文献:
[1]周先海.发票辨伪十法〔J〕.审计与理财,2008(9).
[2]王守富.谈谈不合规发票的审计定性及处理〔J〕.审计月刊,2009(12).
[3]魏汉杰.浅谈发票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8(4).
[3]朱丛敏.浅议发票管理现状及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8(12).
◇作者信息:审计署兰州办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责任编辑:李昕诺
◇责任校对:李昕诺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70(2016)03-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