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业化建设刍议

2016-03-28 07:29龙承元代国权吴仕辉秦益华
中国种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

龙承元 代国权 吴仕辉 秦益华

(贵州省岑巩县农业局,岑巩557801)



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业化建设刍议

龙承元 代国权 吴仕辉 秦益华

(贵州省岑巩县农业局,岑巩557801)

摘要:随着种业新政的实施,中央财政资金对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奖励的进一步落实,种子生产基地产业化建设必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本文对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产业化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业化;对策

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是一项事关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1]。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制种基地分布零散、一家一户制种、机械化程度低、隔离不佳已成为制约我国种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2]。为破除制种基地发展瓶颈,国家制定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3年农业部将31个市县列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采取竞争择优、滚动支持的方式给予部分制种大县3000万~6000万元奖励。岑巩县作为首批获得制种大县奖励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有必要重新定位,站在推动中国种业航母的建成与发展、参与国际种业竞争的高度,抓大放小,建成规模化、集约化、便于机械化作业、具有高抗风险能力的生产基地,打造质量一流、管理一流、形象一流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

1 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

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位于湘黔两省交界处,自然条件优越,光热同步,水热协调;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设施配套完善。7-8月份温度稳定在28~32℃,无连续3d以上雨日,相对湿度80%~90%。龙江河沿岸基地是两系制种育性转换最稳定、气候变化最小、最能保障制种质量的地区。自1976年杂交水稻在岑巩开始大面积推广以来,岑巩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计划体制、经营双轨制、种子产业化、种子市场化4个发展阶段,至目前已持续制种40年,近10年连续位居贵州之首。2015年岑巩县制种面积2120hm2,办证企业7家,代制企业14家,生产组合38个;合作社4家,制种大户65户,制种农民技术员85人,持有种子检验员资格证21人。

2 制种基地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观念落后 尽管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过去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脏苦累形象让很多青年避而远之;基地代制组合越来越多,品种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种农小农意识比较强,严重影响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基地生产效益。企业、种农购买制种保险的意识还相当薄弱,制种保险仍停留在政府补贴的阶段,严重削弱了产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基地发展定位不明确,简单将基地制种面积不稳定归咎于本地企业没有品种的自主经营权,而忽略种子质量的提升。

2.2 资金投入不足 产业发展需要财政扶持、企业投入、民众支持等多方协作。而岑巩本地制种企业经济实力有限,人才培育投入、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严重依赖省级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有限,很难满足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严重影响基地机械化进程。

2.3 基地关系较为复杂 由于农户种植意愿多元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弱化以及土地流转缓慢,造成基地很难按照规划落实。企业之间相互争夺基地,无形中增加了基地的落实难度,企业与种农的关系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2.4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与湖南、四川等省份相比,贵州省种子企业实力较弱、繁育科研能力有限,种子市场份额小,而每年在岑巩生产的面积不及基地总面积的1/3,对基地产业化支撑力度不够。100亩以上制种大户少,合作社自身实力不足,得到财政、金融扶持少,以一家一户制种为主,难以提高种植效益、发挥规模经济。

3 基地产业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创新发展思路 设立制种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大扶持力度,树立良好的基地形象。品种选育周期长,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品种选育的情况下,以提高种子质量为核心,重点提升种子发芽率、纯度、水分、活力等指标;由代工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型,提高种植效益,突出原产地,打造一流的种子生产工厂,实现原产地加工销售,以突破本地企业无自主经营权品种影响制种订单的瓶颈。结合杂交水稻制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融合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高学历青年,解决农村劳动力短期、文化素质低等问题。统一发展思路,加快土地流转,以山地小坝区种植为特色,规划每个山区小坝为一个生产单元,创建制种保护区;大力培育制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杠杆作用,落实财政贴息贷款、“先建后补”,吸取更多民间资本,弥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运用“项目资金变股金”,盘活集体经济,以赢取村组织、村民支持,解决基地隔离问题。简化异地制种办证程序,实行企业、种农诚信认证机制,巩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盟。

3.2 建立科技运用创新平台 引种试验对了解引入品种生产上配套的栽培技术,综合评价其生产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岑巩县制种基地生产订单主要来源于安徽、湖南、四川等省种子企业,每年新代制组合在20%以上;以新组合、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为对象,组织农业部门、繁育企业、生产企业、气象部门共同搭建技术服务专家平台,开展引种试验,有利于了解亲本的适应性、产量、栽培管理技术,控制产业风险。围绕高产、高效开展生产性试验,重点研究化学调控技术、机械化制种技术、种子质量快速检测与精加工技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种子纯度、发芽率、水分、活力。

3.3 健全风险评估保障机制 农业保险被视为农业现代化的三大支柱之一[4]。种子生产受气候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很大,遇到旱、冻等灾害时,种子的减产幅度会很大,还会导致子粒达不到种子标准的现象[5]。岑巩县于2014年开始实施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目前以产量作为赔偿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杂交水稻引种试验,建立风险评估保障机制,发布品种风险信息;结合不同组合不同阶段设计制种保险,合理保险金额,明确保费来源,加大参保宣传力度,鼓励企业、村民参与制种保险,以增强风险抗击能力,保障制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4 完善监督管理协作机制 种子质量是种业经营的核心[6]。建立种子检测检验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种子质量检测队伍,实行独立的种子检验制度,严格落实除杂去劣,保证种子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坚持做到淘汰不合格的制种田,初检不合格的种子不入库,检验不合格的种子不销售。加强社会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种子质量的监督,是保证种子质量、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7]。建立制种产业监管协作机制,组建种子质量监督网络,明确乡镇为基地隔离落实的监管协作单位,县种子管理部门为种子质量监管单位,聘请种子质量监督员,切实保障监管工作经费。组建农业、工商、公安联合种子执法队伍,打击非法制种、串种、套购种子、无证销售以及假冒伪劣种子等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孙静,黄培英,王际凤,等.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中国种业,2014(2):20-22

[2]李亦军.试论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基地项目建设及战略性调整.中国种业,2013(8):20-23

[3]李振蒙,李俊清.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 (4):47-50

[4]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业的经济学分析.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5]龙文军,王德卿,齐皓天,等.中国种业保险的发展.世界农业,2014(2):5-9

[6]曹艳茹.浙江省水稻种子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7]林芳.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