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体的价值迷失及其出路

2016-03-28 06:28陈品艳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转型道德

陈品艳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体的价值迷失及其出路

陈品艳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由价值迷失所引起的一些个人问题及社会问题。个人层面表现为:自我疏远、自我憎恨、自我主体意识模糊;社会层面表现为:交易泛化、道德感的脆弱无力、社会浮躁。面对这些挑战,未来的出路应是树立精神的至上性和重建人生的价值坐标。

社会转型;价值迷失;市场经济

[作者]陈品艳,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讲师。

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外一种存在类型的过渡就是社会转型。它预示着社会系统内部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构成等各方面也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在当代,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转型就是指在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由一种市场经济社会向另一种市场经济社会的变更。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建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结构转化,即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资源结构以及社会身份结构等都发生转化;其二是社会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等也都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受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转换的双重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

二、价值迷失的表现

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由社会结构的变迁决定的。和平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单一和稳定的,而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出现剧烈的冲突与改变。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扩张的倾向,在时间层面上塑造了不断变化的模式,从而造成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理解。变迁与发展诱发了人们对相对性的敏感和对绝对性的不信任。正如奥德嘉·加塞特所说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间诸事,会朝什么中心方向移动,因此,世间的生活,可耻地已变成临时的了。”[1]由于商品经济对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人感到无法预期未来。这种不可预期性,使人们感到手足无措,无疑造成了人的价值选择的困惑,也就是价值迷失。

(一)个体层面的价值迷失

1.自我疏远。“人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复杂社会机制中的一个齿轮,与自我的疏远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人的价值观也已经衰退下去了。”[2]人遗忘了他真正感觉到的、喜欢的、排斥的和相信的东西,也就是忘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上比以前更富有了,但是精神上更加空虚。因为人们变成了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唯一目标的“经济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生活茫然而无头绪。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文化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经受着西方异质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感到不知所措,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己,形成一个虚假的与真实的自我相分离的“假自我”。

2.自我憎恨。自我憎恨本质上是理想化的自我因实际自我未能做到它必须做到的而产生的愤怒,是对人们生活中的不适应感和失败感的强化。现代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处于极大的生存压力之下,面对失败,会无意识地产生对自我的不满和憎恨。这种憎恨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排遣,很可能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的出现,如自卑、厌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等。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陷入了孤立的不安全状态。这种孤立使个人难以忍受,相对于外面的世界,个体陷入完全无助的境地,所以会感到恐惧不安,同样由于个体的孤立,与世界的一体被打破,失去了确定的方位感,怀疑自己,怀疑生命的意义,这些困惑折磨着个体。正如弗洛姆所说:“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拖垮,呆呆地注视着灾难的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3]

3.自我主体意识模糊。从表面上看,现代人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实际上它还是趋同于匿名权威。现代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拥有的东西而已。我们的愿望、思想及感觉并不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我们变成了机器人,生活在个人自决的幻觉中。这种幻觉有助于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由于个人自我在根本上受到削弱,所以个人觉得无能为力和极度不安全,他生活在一个与之真正失去关联的世界里,其中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被工具化了,他成为自己知道的机器的一个部分。他所想、所惑、所愿都是受他人导向并按照别人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他自己却认为是自由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丧失使得趋同一致更为迫切,它意味着只有随大流并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才能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迷失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由于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普遍受到强烈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1.交易泛化。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以等价交换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这种矛盾将市场主体置于一种无法超脱的公平竞争情境中。面对这样的矛盾,在社会转型这样的特定时期,封建残余、小私有思想与合理的功利主义结合,极易让人误入歧途,价值观产生错位,从而演化成功至上思想,诱发个人私欲膨胀,使有原则的利益追求变成唯利是图,舍义取利,使公平竞争变成非法垄断,使公平交易变成制假贩假,甚至使政策、权利等被商品化、价格化。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对其缺乏有效引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迷失和行为导向上的失序,使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重实利轻信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2.道德感的脆弱无力。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规范文化。它与法律和社会制度一样,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它的维系依靠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目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可以概括为:道德行为已从应然性转到体现功利性,社会公德恶化,道德修养越来越差。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是众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抉择上,人们还将德行、才能置于首位,主张处世重德、讲良心,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因此漠视道德良心。

3.社会浮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已变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不可能有恒久的最大利益。利益是变动、转移的,都去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造成社会的极度动荡。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多次涌现的“热”“潮”。每一次的“热”“潮”都会使部分人“发起来”,从而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诱惑力。社会的利益或机制呈现波动的不确定态势,如果抱着股市里的短线客心态,次次都想获得最大利益,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浮躁心态与浮躁行为。

三、价值迷失的未来走向

面对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并非只能消极地默认现存的一切,现代人有责任和使命从迷失的价值中走出来。

(一)诉诸精神价值的至上性

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在物质利益面前,道德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性作用。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道德的设定原本是为了避免人们向动物性沦落。然而当今社会,人们不仅质疑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将要突破道德的防线。作为人类精神价值核心的道德应该凌驾于物质利益之上。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正是在……经济困难的时代,人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一个民族心中的道德力量的强大。”[4]道德的特点就在于能够逾越物质的羁绊。然而,今天人们的道德精神哪里去了呢?

精神价值的独立性在于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不永远地表现为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经常出现不一致。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足了,然而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却在削弱。现代人若要重新找回失落的道德理性,就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重新找回人失落的本性,置精神价值于首位,回归到价值理性优先于工具理性的道路上;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出发,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必须通过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在此意义上,解决转型期的价值迷失问题,仅仅诉诸精神至上还不能真正奏效。

(二)重树绝对价值的权威

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理性,当人们远离精神,把自己置于肉体存在的层面上时,就不可避免地沉沦为生物层面上的逻辑,这种情形在当代表现很突出,人的自我本性的迷失是我们时代的“病症”。对此,17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就认识到人类并不知道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他们显然是误入了歧途,从自己该在的地位上跌下来而再也找不到它。他们惶恐不安地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到处寻找毫无意义的它。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所以必须重新找回绝对价值,只有在绝对价值的照耀下凸显自我,才能寻回真实的自己,才能为人的生存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才是解决人的精神危机的根本途径。

[1]李维.哲学与现代世界[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15.

[2]卡伦·霍尔奈.我们的内心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

[3]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182.

[4]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43.

猜你喜欢
转型期社会转型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