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下图书版权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

2016-03-28 06:28李春梅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用户

李春梅

云计算下图书版权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

李春梅

现今,“云计算”网络技术逐渐被各行业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开来。廉价、高效、可靠且规模大等为“云计算”的突出特点。图书版权管理是一项专业度高、涵盖内容广的较复杂工作。目前在我国该领域中,很多从业者思维落后、专业性低且主动维权意识淡薄,致使管理成效较有限。若将“云计算”技术引入版权管理中,会使管理全过程变得方便、高效。本文通过分析图书版权管理的现状,探讨如何应用“云计算”展开版权管理。

云计算;图书;版权管理

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很多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还会出现在出版业中。在这种局面下,图书版权的管理中尚存诸多弊病。如许多从业人员竟不理解版权的含义,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但很多出版社并不会积极地展开维权,等等。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更新从业者的观念,全面提升版权管理的实效性”已经势在必行。如何在“云计算”下展开版权管理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一、“云计算”及出版社图书版权概述

(一)云计算网络技术的特点

1.规模极大。“云”的规模特别大。一般来说,会有几百甚至几千个服务在一个单位的私有云中,用户的运算能力相当之高。

2.虚拟化。用户取得应用服务可通过多种终端且不受空间限制。用户获取的资源并非物质实体,均源自于“云”,并且,用户不用关注“云”中运行应用的确切位置。只要有网络及电子设备,用户就可随时随地完成想完成的工作。

3.可靠性佳。比起本地计算机,云计算的服务可靠性更占优。

4.通用性。多种多样的应用可于“云”的支撑下产生出来,并且,运行的应用不一样,但其背后的“云”却可能相同,云计算并没有特别指向的应用。

5.可扩展性高。“动态伸缩”是云规模的特点,这样可适应用户及应用的不断增多。

总之,阿姨的培训,是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必须要从阿姨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就业,要针对目前入户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教育阿姨如何提高客户的体验,围绕客户体验来设计培训内容。阿姨要进驻千家万户,我们的目标是每个经过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都能成为我们所期望的、能让家庭放心托付的人,这个难度本身就非常大,加上阿姨群体与其他技能培训对象相比,在年龄、知识结构、经历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家政服务培训比其他技能培训难度更大。我们由衷地希望政府各界多关注、家政界同仁多努力,众人拾柴,燃起行业生生不息的升级之火,共同为中国家庭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中国更多妇女的二次绽放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6.按需服务。用户可依据自身需求定制服务,并根据使用多少来交费。

7.具有廉价性。“云”的通用性及管理的集中化使得它极其廉价,用户只需少量费用就可在几天内做完以往需要历时几个月才能做完的工作。

(二)图书版权介绍

通常所说的“著作权”就是图书版权,它可具体分为人格权及财产权。公开发表、姓名表示及禁止别人以不法形式侵害版权人权益的权利,是人格权中的几大内容。财产权指的是无形财产权,是建立于人智识之上的权利。具体来说,它指图书作者及传播人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图书并取得合法收入的权利。版权保护的不是思想本身,而是“表达思想”的形式。法律既应保护“传播过程”,也应保护财产权利益。应注意版权法不保护的内容有设备设计、数学方法、技术和算法。

(三)图书出版社的版权管理

出版社管理版权的范围包括:①合同管理。权利者和出版社间的权、责划分、执行为合同管理中的要负责的事宜。出版社应对合同的商定、签署、执行各部分的责任界定加以明晰,并且还应保证整个过程按指定程序进行。②作品管理。出版社应当妥善保护权利者送至本社的著作。若发生损坏、丢失、盗用等事件,且本社有过失,应当给予赔偿。这样不仅侵害了权利者的权利,也会影响本社的利益。出版社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保证作品在各机构、部门周转时不受安全威胁。③信息管理。作品与其相关信息、权利者与其相关信息、出版社的信息及资源等内容均应被科学、全面的管理、监督。信息管理在本社的管理、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④资源管理。出版社并非自然地拥有版权,其在版权运转中并不强势,其原因在于权利者可根据本人意愿授予出版社指定的权利及自由。但同时出版社具有较多的市场运作经验、途径、人员及金钱等,出版社可帮助权利拥有者出版、发行其著作,于是出版社应在商谈中突出自身的资源优势。⑤公共关系管理。版权管理的全过程应当由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保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出版社应当致力于对各类公共资源加以综合、管理,全面、高效地保护本社权益[1]。

(四)“云计算”支持下的出版社图书版权管理

运用网络技术,以汇聚、优化的形式全面、深入管理一切网络资源即“云计算”技术。使用者获取服务可以某种方便扩展的形式来进行。并且获得的服务应符合本人现实需求[2]。“云计算”应当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各类服务。为此,“云计算”中应通过网络技术区分不同的需求类别。在整个过程中,“云计算”要有网络服务器的支持。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图书的版权管控中,会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用户可不为空间所限,快捷地调取、应用信息平台上的一切资源。因此,若想获取版权方面的资料,用户可随时、随地登录终端进行查阅。因此,个性化强、范围广阔及分散度高是“云计算”的优势。这样,版权管理变得快捷,收效也会大大提高[3]。

二、出版社图书版权管理中的不足

(一)缺少足够的版权意识

首先,出版从业者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如很多人不知道“版权”和“著作权”是一个意思;还有的人不了解拥有“版权”的主体是谁,等等。其次,有些人不具备良好的从业操守。这样就导致诸多侵权现象的出现。再次,维权意识淡薄。很多出版社的图书被盗版、侵权,却从不主动声张自己的权益。最后,从业者版权操作经验及能力也比较欠缺。

(二)缺乏优秀的专业人员及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如果版权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不高,就无法保证工作的高效完成。专门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足够的经营、管理经验并深谙法律规定、制度。但现在出版社的专门人员并不多。目前,在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中法律专业的相当之少;很少有人能够为版权管理及决策提出专业建议。此种现状致使版权的运作及管理效果并不理想[4]。

其次,出版社的版权管理规范、机制不尽完备。表现为:①没有看到在所有管理活动中,版权管理的作用极其关键。版权的重要性在于其反映出一切工作的最后成果,并且所有出版社工作部分都和版权紧密相关。②目前的版权管理制度尚不成完密、清晰的体系[5]。

(三)经常发生侵权,但维权不力

侵权类型包括:①不经原作者同意、擅自使用作品。分两类:第一,不签合同、直接就用;第二,签订的合同已失效或没有效力。②超授权经营。如擅自大幅删减、修改原文;擅自出版网络及电子版图书;擅自许可期刊连载作品。③违约侵权。即在和原作者签订合同后,出版社履行合约上出现问题。④过失侵权,即出版社的侵权行为因过失造成。

维权不力表现在:①思维方式滞后。从业者认为是政府负责维权,自己没有什么责任。②出版社不愿在维权上更多出力[6]。维权需要长期、多量投入,而出版社缺乏足够认识。③维权方式单一。有些出版社为图省事,不会采取多样的手段来维护权益、打击盗版。④激励机制不完善。有人为打击盗版做出贡献,出版社却不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使得很少有人愿意主动维护版权。

三、云计算下图书版权管理探析

(一)出版社可完善有关规范

出版单位在云计算环境下管理图书版权属于法律上的数字版权。如今,国内规范图书版权相关事宜上还缺乏成熟的制度。但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关于网络技术的法律规定。关于侵犯图书版权的规制、管理,2010年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文中就有了针对性的修改,而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规范图书版权的活动,2010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互联网信息管理相关的具体法律条文。其中规定了管理数字版权的方式及如何合法许可、使用数字版权等内容。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于是,很多一般方式无法处理的版权争端可借助合法使用云计算技术来化解。因此,版权管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的特点为:①充分发挥网络化管理及数字版权所具备的长处,并成功吸纳以往管理版权中的优秀经验;②在某些方面补充、修改从前的管理规范,如明晰各类责任界定的条件及标准,同时,确定版权使用的具体界限并细致列出侵权之类现象的责任划定。这样,版权管理者得以在确定的规范下处理各类纠纷[7]。

(二)出版业的内部管理、监督可受到强化

“可找到属于出版权监管范围、但缺乏既定法规的特定问题”是云计算技术的突出长处。此技术可帮助监管活动进行的原因在于:①提供商会做严密审查。运算、控制、管理全部的信息、数据是云计算技术力求达到的目的。因此,提供商须严密审查使用者的数据、信息、个人资料,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的使用不存在风险,而政府有关人士负责管理、监督云计算提供商。因此,审查提供商资质为云计算里的准入要求,这样可保证使用者获得高质量服务及其信息、资料不受危害。②存储管理信息的相关问题。不为空间所限是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因此,以往的存储方式远远不及云计算管理下的存储总量多。这样一来,管理存储的花费也得到了节省。于是,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监督规范得到了保证。有关人士可更为便捷的与出版社就管理、监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于是,一切参与人的权益也受到了保护。

(三)图书用户的法治意识会变得更强

很多以往管理方式中的欠缺均可在云计算背景下得到弥补。此外,云计算技术还可集合零散的资源,并围绕用户及任务展开活动。计算费用应看使用的多少,服务的提供应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使用者也会变得主动关注及管理费用。并且,“云计算”设有专门的资源库,可储存各用户的信息、资料。由此看来,用户在同时进行着信息共享及信息获取活动。关于云计算背景下如何使用信息,相关法律已有明确的规定。而有关使用者和提供商间“权利侵害”纠纷的处理方式也有了清晰的规定,这些均为关于如何参与网络活动的规范、制度。媒体、管理规范及一系列的法规均对云计算背景下的版权管理进行了支持、指引,于是,人们对图书版权态度变得更为尊重,出版社也更懂得要主动保护版权不受侵害了。

四、结语

现在,很多从业者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及专业储备,结果在发生侵权事件时不会及时维权。再加上有关制度、规范也不够健全,致使版权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在“云计算”背景下进行版权管理,出版社的各类管理规范、标准会更完善,法治意识也可得到增强。而且,出版社管理成本会下降,管理质量地会变得更优。

[1]李明发,杜健.云计算技术引发的版权问题及应对[J].图书馆,2015(1):12-17.

[2]张涛.云计算下图书版权管理工作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77-78.

[3]程燕娥.云计算服务模式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5(26):36-38.

[4]刁胜先.我国的版权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以云计算为主要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13-23.

[5]赵伯兴,方向明.云图书馆环境下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40-48.

[6]郭海霞.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和管理初探[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0(4):34-38.

[7]王太平.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J].知识产权,2013(12):17-27.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用户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