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理念视角下乡村老街的保护与发展
——以常州奔牛老街为例

2016-03-28 05:55黄国栋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街常州乡愁

王 浩 , 黄国栋

(1.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47;2.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乡愁”理念视角下乡村老街的保护与发展
——以常州奔牛老街为例

王浩1, 黄国栋2

(1.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213147;2.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 常州213000)

通过分析奔牛老街历史概况和实地调研,了解到奔牛老街的保护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老街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化生态;保护;发展;奔牛老街

乡村老街,承载着历史,是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现在的乡愁。但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老街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及“商业旅游性破坏”,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乡村老街的本来面目和历史价值正在消失。保护与利用好乡村老街,让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文化价值、历史记忆的乡村老街得以延续与传承,是城镇规划与建设必须重视的课题。

1 奔牛老街概况与特色

常州市奔牛镇历史悠久,是武进三大古镇之一,汉朝时得名,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誉称“邑西巨镇”。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将奔牛镇列入古镇保护之一,保护其“依河而生,伴水而居”的传统格局。据宋《咸淳毗陵志》引《舆地志》记载:“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到曲阿,入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苏东坡、陆游等历朝名人都有咏叹奔牛的诗文。苏东坡过常州赴杭州任职时,见奔牛闸已废,六月无水,他的诗中曾有“东来六月井无水,卧看古堰横奔牛”的名句。南宋诗人陆游曾撰《奔牛闸记》,发出了“苏常熟,天下足”的感叹。

奔牛老街虽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至今仍保留了传统街道的布局,记录了奔牛发展的历史痕迹。奔牛原有“五渎”和“八景”,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孟河的先后拓浚和设闸,水运贯通集镇东西南北,商贸交换兴盛,成为江南水乡的商埠。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北宋诗人苏东坡,元末明初教育家谢子兰,清朝乾隆皇帝,近代实业家刘国钧等历史名人均曾在奔牛留有遗存。还流传着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以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的生活轶事。

2 奔牛老街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奔牛老街主要沿京杭运河北侧分布,由西街、东街、中街组成,老建筑分布在东街、中街和西街两侧,老街空间形成“L”字型,现存省级文保单位万缘桥和市级历史建筑奔牛东街王宅、奔牛东街蒋宅。通过调研发现,奔牛老街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建筑遭到破坏,与现代生活方式矛盾突出

老街上的老建筑多为清、民国为主,木质结构较多,容易产生腐朽。一些老建筑由于建造时间久远,建筑外墙及屋顶被翻修过,未翻修的老房子大多数质量较差,房屋外表破烂不堪,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老建筑居住条件相对简陋,通风、采光条件以及卫生措施远不及现代建筑,基础设施比较匮乏,给水排水管网不完善,公共环境卫生缺乏管理,导致居民乱搭乱建,破坏了传统民居的空间环境特色。

(2)保护措施不完善,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相关部门对奔牛老街进行了保护性规划,但是仅仅停留在规划层面,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只对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建筑进行了保护,将其列为文保单位或历史建筑,但缺乏整体的保护意识,片面的保护方式只保留了老街片段式的历史记忆。

由于老街建筑为居民私人所有,当地居民受到资金的限制,一般都无力维修房屋,导致了老建筑处于濒于毁灭的境地。此外居民自发的维修行为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容易毁坏建筑原貌,导致传统建筑风貌保护不完整。

(3)老街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老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的价值上,还体现在居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当地传统文化,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奔牛老街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地方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老街的民俗风情逐步被抛弃,传统的手工艺也由于缺乏继承人而面临失传的境地。

3 文化生态视域下奔牛老街保护与发展策略

在对奔牛老街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改善环境、注重生态”为指导思想,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力求打造江南最美老街。

3.1 保护原则

(1)整体保护原则

老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在于它的整体性,奔牛老街沿着运河而建,西街、东街、中街三条街交叉分布,蜿蜒伸展,老街两侧分布着各种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矗立在老孟河上的万缘桥,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奔牛老街的空间。老街的民风民俗、传统生活方式等历史文化内涵,构成了老街的精神,这些都应该整体保护。[1]

(2)“以人为本”原则

在保护老街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老街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保护老街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老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提高老街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老街实施保护的时候要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以居民的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做到不扰民。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老街的空间布局、自然风貌、历史建筑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保护过程中,应该遵循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这些不可再生资源,防止出现不可恢复的破坏的情形。

老街的保护应该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护老街的生态文化,保护老街的物质形态同时,还要保护风俗文化等非物质形态,让老街永葆活力。

3.2 保护措施

(1)分类保护建筑

针对奔牛老街内不同地段的现状,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根据建筑保持现状选择分类保护。对省级文保单位万缘桥、市级历史建筑奔牛东街王宅、奔牛东街蒋宅这样风貌完整、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修缮、保养时保持其原真性,不改变建筑的原貌。对于建筑风貌保存较完整、质量较好的建筑,维修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不破坏其外表,内部功能可以适当改变。对影响老街传统风貌、与老街不协调的建筑,应该予以拆除,恢复其原貌或者予以改造,使之与老街风貌协调统一。

(2)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

奔牛流传着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以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的生活轶事。奔牛传统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地方特色。每年的正月十五,奔牛举办元宵灯会已经成为传统。古代常州有端午节白云溪“龙舟竞渡”的习俗,奔牛位于运河之滨,龙舟竞赛选择在此,沿袭多年,久盛不衰。

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活态保护,恢复其固有的文化活性,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融合。挖掘、整理民间故事,排练以此为题材的地方戏剧,使之生动再现在民众面前。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来让民众参与,让民众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2]

3.3 奔牛老街的发展策略

根据奔牛老街的现状,可以将其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休闲区和传统商贸历史街区,提升奔牛老街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彰显奔牛历史文化特色。

奔牛老街可以采取文化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传统商贸文化旅游等发展模式。

(1)文化休闲旅游

基于奔牛文化资源优势,开发集奔牛历史文化、自然风光、风俗人情相结合的奔牛老街文化休闲旅游。依托奔牛老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历史建筑予以保护,修复或者仿造“五渎”和“八景”,还原历史原貌,让游客感受到奔牛老街居民的传统生活文化。利用俞伯牙、钟子期、陈圆圆等历史人文资源,通过研究、发掘历史名人事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将传统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有机融合,打造江南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街区。

(2)红色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加强民众爱国主义教育。[3]万缘桥在抗战时期曾经是中国军民抗击日寇的战场,1937年11月29日中国军民在此抗击日军,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可以在此建立抗日战争文化遗产纪念主题的公园,将烈士英雄事迹刻在石碑上,重建“抗日阵亡无名英雄纪念塔”,展示抗战时期的生活及战争物品,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传统商贸文化旅游

传统商贸文化旅游是目前老街发展的成熟模式,如上海新天地、苏州平江路等。古代奔牛是江南商埠,近现代又是常州西北部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老街上原来商铺林立,商业贸易极其发达。现代奔牛拥有奔牛机场、奔牛港、奔牛火车站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可以发挥其交通优势,打造奔牛商贸文化旅游区。在奔牛老街开发传统商贸区,将老街打造成集传统商业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于一身的传统商贸文化街区。修建商贸文化广场,举办商贸文化节,举办地方戏剧、传统曲目、灯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展示老街商埠历史。

4 奔牛老街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扩大老街保护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参与度

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老街保护的重要性,举办一些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关于老街保护宣传片,通过网络向公众发布,举办展览、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提高民众对老街、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

4.2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老街保护资金要多元化筹措,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把老街保护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设立老街保护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充分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创新老街保护模式,可以借鉴苏州老街保护经验,允许老街居民以其所有的古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老街保护和利用。

4.3挖掘老街文化资源,实施老街文化品牌战略

对老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和利用,挖掘老街内在的人文内涵和旅游文化资源内涵,彰显常州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实施老街文化品牌战略,将老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对老街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发挥老街开发附加值的品牌效应。

5 结 语

奔牛老街,常州地区历史悠久的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科学的保护规划,保护和利用老街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挖掘老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老街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老街的历史得以延续,老街的文化特色得以彰显。

[1]张献萍. 白雀园老街实态及再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胡颖. 论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屯溪老街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谭备战. 论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ld Village Streets from Perspective of Nostalgia——Taking Benniu Old Street in Changzhou as Example

WANG Hao1, HUANG Guo-dong2

(1. Jiangs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ollege, Changzhou 213147,China; 2.C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hangzhou 213000,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enniu Old Street's history 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it,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protection and problems of Benniu Street are analyze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old streets are construct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cultural ecology; protection; development; Benniu Old Street

2016-05-03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一般资助项目《“环境美的新江苏”的综合控制指标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5SYB-146);常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的常州老街保护与发展》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C057)。

王浩(1981-),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文化研究。

G648

A

1673-0496(2016)03-0051-03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3.016

猜你喜欢
老街常州乡愁
常州的早晨
永远的乡愁
老街谣
乡愁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九月的乡愁
老街(外二首)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