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推广应用实践及体会

2016-03-28 05:12:30张俊灵张东旭闫金龙孙美荣霍成斌李岩华
中国种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黄淮旱地大面积

张俊灵 张东旭 闫金龙 孙美荣 霍成斌 李岩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长治046011)

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推广应用实践及体会

张俊灵 张东旭 闫金龙 孙美荣 霍成斌 李岩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长治046011)

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在推广中通过采取积极争取和实施项目、申请和实施品种权转让、加强品种宣传和挖掘品种特点等措施,使长6359在黄淮和北部两大麦区的旱地和扩浇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中的突出表现引起多家种子企业的关注,有4家公司买断了其不同区域的生产经营权。

长6359;推广应用;措施

长6359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在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用82230-6作母本、94-5383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育成的一个小麦品种。2005年8月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5005。2007年1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6019。2009年12月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015年9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CNA20090964.1)。该品种在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适种区域的旱地和扩浇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2015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文通过对长6359的推广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优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品种基本性状

1.1 特征特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适中(80cm左右),穗层厚;叶功能期长,灌浆落黄好;穗粒重高,子粒白色、角质、饱满,商品性好。属于中筋延展性好的品种,适宜做面条和馒头。据国家2005年和2006年小麦区试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数分别为0.9837和0.9668,抗旱性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抗旱、节水性达强或极强标准。据省区试抗病接种鉴定,对条中29号、31号免疫,高抗条中30号,中感条中32号、叶锈和白粉,抗病性优于对照晋麦47号。据陕西合阳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当前国家黄淮麦区主推的18个品种接种鉴定,长6359是唯一对腥黑穗病表现免疫的品种[1]。

1.2 产量表现长6359不仅在旱作条件下表现丰产性好,而且在水地条件下表现出节水性能好、丰产潜力大这一突出特点。2015年陕西省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合阳县城关镇南伍中村建立长6359高产高效示范田4hm2,越冬前扩浇1水,经实收实打,每hm2产量高达8985kg,创造了陕西省大面积示范的高产纪录。同时2015年该公司在南伍中村前茬为玉米的复播田建立长6359原种繁殖田14.7hm2,在越冬前和拔节期进行了扩浇,经实收实打,每hm2平均产量达7927.5kg。该品种在不同生态试点、不同生产条件、不同气候年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旱作丰产性和稳产适应性,适宜国家黄淮麦区和山西省广大旱地种植。

2 推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积极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和促进长6359大面积示范推广长6359于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后,2008年申报并取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旱作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长6359中试与示范(2008GB2A300031)。在项目的支持下,通过与长治、晋城、晋中、临汾、陕西铜川、河南新乡等地市及有关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种子公司联系,形成了新品种试验、示范、生产、推广技术服务网络。在项目实施期内对长6359进行了栽培技术研究,在适种区域内建立了原原种、原种、良种基地和中心示范点,有力地促进了长6359的大面积示范推广。

2.1.1 研究制定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下,研究制定了长6359在旱作条件下适应不同生态和生产条件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对长6359在晋城和长治2个试点的播期、播量和施肥试验结果分析,形成了适应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2种不同生态和生产条件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山西中部麦区旱地配套栽培技术:最适播期9月17-25日;每667m2最佳播量12kg;适宜施肥量为施纯N 10kg、纯P 6kg、纯K 6kg。黄淮冬麦区北片旱地配套栽培技术:最适播期为10月4日左右;每667m2最佳播量为10kg;适宜施肥量为施纯N 12kg、纯P 8kg、纯K 8kg。先后发表论文3篇[2-4],为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1.2 生产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原原种、原种和良种,保证大面积推广用种的需求作为种子基地建设的技术服务单位,在播种、冬管、春管、去杂、收获等各个关键时期,配合各地种子公司对种植户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通过采取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去杂、统一收获、单晒单储、分级精选等措施,确保生产种子的纯度和净度,保证大面积推广用种的需求。

2.1.3 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心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长6359的适种区域内建立中心示范点,在播种、越冬、返青、灌浆等各个关键时期,对试点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抓组织落实,抓技术培训,抓责任到人等一系列办法,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心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2.2 通过申请新品种保护权,激发种子企业对品种生产经营权的拥有和保护意识,加速新品种生产经营权的转让,促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国家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中,长6359优异的抗旱节水性、丰产性和稳产广适性,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引起多家种子企业的高度关注。在山西晋城市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给晋城市种子公司后,于2009年对长6359申请了品种保护权,之后在河南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给河南省长河种业有限公司;在山西临汾、运城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给临汾继农种业公司;在陕西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给陕西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品种权的申请保护,激发了种子生产企业对品种生产经营权的拥有意识和保护意识,加速了品种生产经营权的转让,促进了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3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加速长6359大面积示范推广积极配合授权种子企业对长6359的宣传,对其特征特性、适种区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通过现场观摩、印发宣传资料、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广泛宣传,扩大了其在生产上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长6359的认识,加速了其大面积推广。

2.3.1 组织现场观摩利用各地中心示范点良好的展示效果,种子企业每年在麦收前通过发送邀请函等形式,组织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子经销商和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加深人们对长6359的直观认识。

2.3.2 印发宣传资料编印品种简介、配套栽培技术等宣传资料,通过技术培训、信函发送、配合种子销售发放等多种形式散发宣传资料,使种植户了解和掌握长6359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2.3.3 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山西电视台、长治电视台、晋城电视台、长治日报等多家媒体对长6359进行了专题报道和介绍;在《中国作物新品种推广-2010年专刊》、《小麦良种引种指导》、《河南农业》等杂志上作了专版介绍;在中国作物新品种推广网、中国农资网、山西视听网、西部农业网等网站上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生产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扩大了长6359的影响力。

2.4 进一步挖掘长6359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其在生产中的增产潜力

2.4.1 进一步鉴定其节水性,在适种区扩浇地示范推广增产显著长6359在参加国家和山西省旱地区试中,有多个承试点的每hm2产量突破7500 kg。如2004年在长子宋村试点,每hm2产量达8370.9kg;在洪洞刘家垣试点产量达8302.05kg。从中可以看出长6359不但是一个旱作丰产性好的品种,而且是一个节水性好的品种。2009年课题组通过对其抗旱、节水性进行进一步鉴定,其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达72.2%,抗旱指数为1.215,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为1.171,抗旱、节水性达强或极强标准。近年来,在适种区域的扩浇地进行示范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2012年山西省晋城市泽州良种场在前茬为大豆的复播田种植8hm2示范田,在拔节期仅喷灌1水的条件下,每hm2产量达到了8797.5kg,较晋麦47号增产15.9%。2015年陕西省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合阳县城关镇南伍中村种植示范田4hm2,在越冬前浇1水的条件下,每hm2产量高达8985kg,较晋麦47号增产18.5%。

2.4.2 进一步鉴定其抗病性,在生产中发挥其抗病增产潜力近年来,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和跨区作业的开展,小麦腥黑穗病在我国北方普遍发生,有些地区发病相当严重,某些田块发病率在30%以上[5]。为防止腥黑穗病的大面积发生,2012年陕西合阳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国家黄淮麦区主推的18个品种进行接种鉴定试验,长6359是18个品种中唯一一个对腥黑穗病表现免疫的品种。长6359作为对腥黑穗免疫的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其突出的抗病增产潜力。

3 推广应用情况

3.1 种植区域广,推广面积大长6359自审定以来,在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多家种子企业的大力示范推广下,在黄淮和北部两大麦区的旱地和扩浇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2011年以来在陕西一直被确定为旱地高产创建示范品种;2009年以来在山西一直被确定为旱地和地膜覆盖田的高产创建示范品种。截至2015年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累计推广101.3万hm2。

3.2 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推广应用中,每667m2平均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0kg以上,累计推广101.3万hm2,增产小麦4.56亿kg,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约10亿元。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长6359已成为我国黄淮冬麦区和山西省旱地的主干品种,其推广范围和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应用前景广阔。

3.3 市场竞争力强,转化程度高通过不同生产区域生产经营权的转让,获转让费53万元,是山西省常规品种中市场竞争力强、关注度高、转让公司多,获成果转让费较高的少有品种。

4 几点体会

4.1 优良品种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一个品种在生产上能否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首先是要看推广品种是不是过硬,在生产上是否能得到种子企业和农民的认可。长6359是通过国家黄淮、山西省中部和南部3个区组试验跨区审定的品种,适宜国家黄淮冬麦区和山西省冬麦区广大旱地和扩浇地种植。长6359突出的丰产性、抗逆性和稳产适应性是其在生产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

4.2 种子企业是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在对长6359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不论是栽培技术的研究制定还是中心示范点的建设,不论是种子基地的建设还是对新品种的大力宣传,都离不开各地种子企业的大力协助。尤其是在各种子公司获得区域生产经营权后,在基地建设、中心示范点建设、种子生产加工设施建设,以及每年的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各种子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长6359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的适种区域内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4.3 通过申请和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使育种者、种子企业和农民三方均能获益小麦优良品种通过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不但能为育种者的知识产权提供有效保护,同时也为种子企业公平竞争提供了依据和保障。通过品种及区域生产经营权转让,使育种者获得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而种子企业通过对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相应的种子经营效益;农民通过种植优良品种实现增产增收。

[1]杨和平,张润辛,魏渭薇,等.小麦品种抗腥黑穗病接种鉴定试验.中国种业,2012(10):64-65

[2]郝有明,李岩华,霍成斌.播期、播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22-424,473

[3]张国庆.旱作高产稳产小麦长6359主要性状与栽培技术.种子科技,2012(10):49

[4]郭永芳.小麦新品种长河6359配套栽培技术.河南农业,2010(11):35 [5]张润辛,李立科,李旭辉,等.小麦腥墨穗病的发生与防治.陕西农业科学,2009(3):16-17

2016-10-30)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603D221001-4);山西省农科院育种工程项目(16yzgc059)

猜你喜欢
黄淮旱地大面积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作物学报(2022年3期)2022-01-22 06:50:22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驻马店市黄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6期)2020-07-21 03:28:16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冰雪运动(2019年5期)2019-08-24 08:04:48
中期天气预报
中国农资(2018年15期)2018-02-11 07:41:38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