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会计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2016-03-28 04:07:15
财政监督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县区监督

●王 海

市县会计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王 海

会计监督是财政部门的职责,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和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市县会计监督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都对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监督作为《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强化财政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责和手段,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结合会计监督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会计监督工作作了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汉中市会计监督现状

近年来汉中市会计监督工作,坚持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为核心,以保障财务会计制度有效执行为重点,以会计信息真实性和透明度为切入点,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为主线,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及财税政策、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及时反映财政财务管理的问题,有效地发挥了会计监督对财政管理改革的促进保障作用。2012年以来,市财政局共对376户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会计监督检查,追缴财政资金439.61万元,责成被检查对象补缴税费38.75万元,会计监督检查成效明显。

(一)开展会计监督工作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组织领导。一是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将会计监督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财政局主要领导就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监督成效提出明确要求,对检查对象的选定、检查报告的审定、检查结论的通报亲自抓,分管领导对检查程序和质量要求等严格把关。二是争取编制人事部门支持,将市财政监督检查处提升为副县级建制,配备了专职领导、内设 3个业务科室、调整充实了人员力量,职责分工明确。部分县区目前正积极争取将财政监督机构升格增编,以应对财政监督工作新形势,为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多方联动,发挥会计监督协同效力。一是坚持实行市县联动检查。自2012年以来,市财政局在年度检查中,均抽取两个县区两个单位作为市县联动检查对象,将市级财政监督部门对全市的检查经验和县区财政监督人员熟悉基层财政监督业务的特点结合起来,推动县区会计监督均衡发展,实现财政监督检查效果最大化。二是坚持财政部门内部联动检查。将会计管理科室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及资金管理科室的日常检查结合起来,抽调相关科室人员开展检查,整合检查力量,扩大检查覆盖面,提高检查成效。

3、围绕重点,提高会计监督成效。会计监督工作坚持做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全市财政中心工作开展检查。二是围绕会计监督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检查。三是围绕上年度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开展检查。通过围绕重点检查,有的放矢,会计监督成效进一步显现。

(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监督主体存在的问题。第一,财政监督机构和人员配备有待加强。市县财政监督机构不平衡,市本级财政监督机构为副县级设置,领导职数1正1副,下设3个科室,配备9名专职财政监督干部,11个县区中3个县设置了正科级财政监督机构,1个县为副科级财政监督机构,其余县区均为股级内设股室(部分县财政监督同税政法规、纪检监察等合署办公),半数县区财政监督专职人员2-3人,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水平不强、力量较为薄弱。第二,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会计监督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和监督绩效意义重大。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县区会计监督尚未实现信息化操作,检查单位的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会计监督软件开发和运用进展缓慢,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城固县财税监督检查局以财政监督检查信息化工作平台为载体,实现了监督检查工作流程规范、权责分明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格局。此项改革创新得到省市肯定,并自2013年以来在全市推广,但目前大部分县区尚未运用该项成果,信息化建设滞后。第三,会计监督质量还不够高。会计监督工作程序严格、内容涉及会计基础、会计核算、会计制度等,对检查程序和质量要求较高,但有些县区开展检查走马观花、点到即止,提出的意见建议大而化之、轻描淡写,处理处罚无足轻重,甚至为零。

2、监督对象存在的问题。第一,被检查单位领导不重视。一是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不重视,重支出轻管理,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等职能。重核算轻绩效,缺乏依法理财和精打细算意识,不注重资金绩效。二是对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存在重审计监督、轻会计监督的意识,区别对待,对于提出的检查意见整改不到位甚至置之不理。第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单位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单位无专门的财务机构,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岗位无会计从业资格证,部分单位虽实行了代理记账,但因账务处理不及时、对单位日常运行管理不熟悉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不准确;会计报告体系不健全、设置不完整,以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的编报说明代替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对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会计凭证不规范,形式不合规、记录不完善、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会计制度执行不力,不执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会计制度不准确;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多年不予修订完善等问题仍很突出。第三,重点领域财务支出违规问题较突出。“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存在超预算支出、审核程序不到位、报销费用手续不全等问题,如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超预算支出;公务接待费审批不严、报销手续不全、超标准支出、转嫁公务接待费,个别单位全年公务接待费为零;会议费、培训费不执行计划和备案管理、不经财政部门预算审核、超天数、超人数支出、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等。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财政部门方面

一是在监督机构人员设置上,受编制等因素制约,大部分县区财政监督机构级别低、混编混岗,人员结构老化,综合素质不高。二是在监督手段上,受开发维护成本高、人员专业能力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三是会计监督队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当前会计监督工作形势。四是在监督检查上,检查程序执行不严格,会计监督严谨性不足,检查考核机制不健全,检查质量难以保证。

(二)检查对象方面

被检查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知识欠缺,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资质不在意、对财务报销审核不细致、对财务制度建设不关心。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系统的财会知识培训,观念陈旧,知识欠缺,对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的理解不到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认识不到位。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财政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

一是县区财政部门要对财政监督机构建设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县区委、政府领导支持,提升财政监督机构级别。二是要调整充实专职监督机构人员,选优配强监督干部。三是提升业务水平,加强学习培训,以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会计监督工作质量。

(二)推进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会计监督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快构建包含检查单位基本信息、检查报告、综合评价、审理结论、处罚情况、数据分析、动态监控等数据模块设置,依据用户性质(检查员、监督员、审理员、管理员)设定的操作权限设置,会计监督检查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单位账务系统信息联通设置的综合监督检查平台。

(三)提升会计监督质量,发挥震慑力

一是规范会计监督检查流程,对检查程序、检查纪律和检查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做到依据充分、程序到位、定性准确。二是要主动服务、换位思考,赢得检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和指导被检查单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单位负责人依法管理会计工作的自觉性,进而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三是注重检查效果,要对被检查单位存在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及时核查。四是认真落实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提高会计监督工作影响力和震慑力。

(四)明确被检查单位的法人责任、单位责任和财务人员岗位责任

一是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法人责任,增强领导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意识。二是明确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维护财经纪律、规范支出行为、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单位责任,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三是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职责明确的岗位分工、内部控制健全的制度建设、问责有力的考核机制规范财务人员的职责。

(五)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提升会计质量

一是要依法设置会计机构,严格财务岗位人员资格条件,对于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要督促尽快考取。二是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监管,财政部门要以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定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要对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达标考核,使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达到会计账簿体系健全、会计核算真实完整、会计制度运用正确、内控制度建立健全。

(六)加强重点领域支出监管,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加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管理。对已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单位严格执行公务交通补贴的发放范围和发放标准。加强改革后保留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和财务核算,确保车改后政策的落实。对尚未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单位,应当从严控制新车购置及配备标准,控制公务用车运行经费。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方面的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制度。二是加强公务接待费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实行事前、事后双重审批;严格执行公函接待制度,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严格执行费用报销制度,报销时应提供事前审批单、派出单位公函、接待清单和财务票据,手续不全的不予报销。严格监督问责制度,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严肃追责。三是加强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费、培训费审批和财政部门经费预算审核规定、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支付规定,对于不经审批、套取经费、违规报销等行为,给予追回资金、通报追责的处分,涉嫌违纪违法的行为,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财政局)

1.郭云.2011.我国会计监督现状探析[J].财会研究,12。

2.廖喜鹏.2013.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7。

3.马珩.2013.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

4.王晓燕.2009.会计监督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3。

5.王竹泉、毕茜茜.2008.改革开放30年会计监督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7。

6.张晓琳.2015.基层政府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6。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县区监督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32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50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3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41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声屏世界(2015年2期)2015-03-11 18:31:30
新面孔:为财政监督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监督战线新人感言
财政监督(2014年1期)2014-03-28 14:03:05
监督宜“补”不宜“比”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