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晓,张 程,李 祥
(陕西省永寿县园艺工作站 陕西永寿 713400)
渭北高原是我国的苹果主产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苹果作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商品率明显提升。笔者在深入乡村调查中发现,部分果园因着色不好而影响商品率的事情时有发生,极大地降低了苹果套袋的增值作用。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套袋红富士着色不良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栽培作务水平尤为重要。
苹果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左右,最适宜温度为18~25℃,最高温度为38℃左右。果实着色期平均气温 13.8~18.5℃,昼夜温差大于10℃,才有利于积累糖分,促进增色。但夜间温度过高,大于17℃时,呼吸消耗大,糖分积累差,着色也差,如果苹果成熟时期,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干燥天气,就不利于苹果着色,例如陕西永寿2013年苹果采收季节,持续高温干旱,套袋苹果退绿慢,着色普遍较差。而苹果成熟期,气温相对较低,气候湿润,苹果着色相对就较好。
(1)果园密度大、留果量大。果园理想的密度是保证果树枝枝见光、叶叶见光,这样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如果园密度加大,树形与修剪不配套,果园密闭,光照差,苹果的总体着色效果也差。再者,留果量过大也会影响苹果着色。盛果期果树,富士一般每亩留果量为10 000~12 000个,留果量过多,会造成果实营养不足,着色效果也较差。
(2)纸袋质量差。部分果农贪图便宜,选用的果袋价格低质量差,遮光透气性能差,苹果在袋内脱青不彻底,除袋后苹果着色不良。
(3)除袋时间过早。套袋富士苹果在袋内的生长时间为100~120天,时间过短,易造成苹果褪绿不彻底,进而影响苹果上色。近年来,部分果农因着急赶中秋、国庆双节将苹果上市,提前除袋,造成苹果褪绿不彻底,最终影响苹果上色。
(1)施肥不合理,氮肥过多,钾肥、有机肥过少。有机肥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果实着色,钾肥可以提高光合能力,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含糖量,促进果实贮藏性和树体抗寒力,氮肥施用过多不但会使枝条旺长,果实翠绿,更重要的是不利于钾肥的吸收。
(2)果园土壤管理不好。目前,许多苹果园的耕作仍然实行清耕制。清耕制虽然避免了草与苹果树争水争肥的问题,看起来也比较理想,但不利于土壤保湿,尤其是夏季会提高地温,灼伤土壤耕层的毛细根系,影响树体养分的吸收,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不利于苹果上色。
在果园的规划建设中,应科学选择品种,尽量选择易着色的品种,如礼富一号、烟富6号等品种。
在苹果的除袋前后,如遇到特别高温干旱天气,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为果园中0~20厘米范围的土,手握成团,松开即散的程度。同时,在每天下午5点以后利用打药机向果园树体和地面喷洒清水,增加果园小环境的湿度,提高昼夜温差,促进糖分积累,进而促进果实着色。
对往年着色不良的果园,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可在秋施基肥时根据来年目标产量,按照“千克果2千克肥”的标准向果园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鸡粪和人粪为主)如果没有农家肥,可按成龄树每株追施1.5~2千克的商品有机肥,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0.5千克左右硫酸钾和1.5~2千克的过磷酸钙,在果树生长的后期,结合喷药,加喷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果实着色。
套袋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双层三色”纸袋,杜绝选择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果袋。选择合适除袋时间,不宜过早,如确实要赶中秋、国庆的双节市场,可调整品种结构,重点发展中早熟苹果品种。
果园生草可以改善果园的小气候,增加果园湿度,提高果园中有机质,促进果实着色,因此在土壤作务中,改变以往的果园清耕模式,实施果园行间种草,株间秸秆覆盖,提高果园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果园的小气候,促进果实着色。
对郁闭的果园,结合冬剪,通过间伐和大改形,疏除过低主枝、重叠枝、轮生枝,使修剪后的果园每亩留枝量在8万左右。调整树体结构,降低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做到夏季正午树冠下透光率15%,株间交接率小于10%,做到枝枝见光。同时要重视夏剪,拉枝开角。打开光路。疏除主枝背上直立旺枝,内膛、剪锯口萌蘖枝及离树干10厘米内把门枝,疏除树冠外围徒长枝,增加树体贮藏养分,从而促进着色。在每年的疏花疏果时节,应严格控制挂果量,保证每亩留果量不超过12 000个,防止挂果量过大,果实因营养缺乏而影响上色。
除袋后3~5天摘去贴果叶、遮光叶、树冠上部叶、外围果实5厘米内的叶片。注意保留叶柄,摘叶不能过早过多,摘叶量为全树总量的10%~15%,最多不能超过30%,否则影响花芽分化。待果实的阳面充分着色后实施转果,将果实旋转180°,阴面转到阳面,转果应在阴天、多云天,或晴天早晨、傍晚进行。除袋后,立即在树盘铺反光膜,增加树冠下部0.5~1米半径冠内反射光,促进下垂果萼洼处充分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