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若松 马文瑶 孙 龙
中国.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常若松马文瑶孙龙
中国.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目的:检验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在我国驾驶员测量中的信、效度和适用性。方法:采用中文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对驾驶员进行测试,获得480份有效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修订量表。结果:量表包括18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4.96%;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CFI =0.96,NFI=0.90,CFI=0.92,RFI=0.89,RMSEA=0.045)。量表各因素与总分相关在0.50~0.71之间,P均<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87之间;量表各维度与驾驶行为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结论: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危险行为态度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驾驶员;危险行为;态度;信度;效度
Scale of Risk Behavior Attitude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mong Chinese Drivers
Chang Ruosong Ma Wenyao,Sun Long
School of Psychology,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有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依恋回避和焦虑维度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依恋焦虑低的个体(如安全型和轻视型),个体的自我模型构建较好,更为自信,同时对社会支持的主观可利用度较高,人际关系网络构建较好[3];但另一方面,是否运用社会支持取决于他人模型:安全型个体他人模型较好,愿意去寻求社会支持,有助于压力应对,因此心理健康状态更好。
综上所述,安全型依恋的被试在对支持的利用程度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3种类型;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可以预测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本研究仍然没有涉及到应对方式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关成人依恋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其作用途径,以及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 (4):480-481
[2]孙海华,秦和平,李楠楠,等.医学院实习生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处理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99-101
[3]李同归,万露,何吉波,等.大学生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21):1115-1117
[4]王凤锦,李同归.幼儿教师的依恋类型、工作投入与职业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49-1352
[5]Hazan C,Shaver P.Conceptualizing romantic love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 511-524
[6]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6-244
[7]Brennan K A,Clark C L,Shaver P R.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An integrative overview.In: Simpson J A,Rholes W 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1998:46-76
[8]李同归,李嘉,秦和平,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40-743
[9]Moreira J M,Silva M F,Moleiro C,et al.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an offshoot of attachment style[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4:485-501
[10]丁宇,肖凌,郭文斌,等.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模型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 161-164
[11]胡淑芳,刘芳娥,梅梓.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91-292
[12]Muller R T,Lemieux K E.Social support,attachment,and psychopathology in high risk formerly maltreated adults[J].Child Abuse&Neglect,2000,24:883-900
[13]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社会支持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06-108
【Abstract】Objective: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vised Scale of Risk Behavior Attitude(SRBA)among Chinese drivers.Methods: 480 drivers took the test and after item analysis,exploratory factors analysis(EFA)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we got the final revised scale.Results: The scale contained 18 items,which were divided into 3 dimensions,explaining 54.96%of the total variance;CFA found that the model was good(CFI=0.96,NFI=0.90,CFI=0. 92,RFI=0.89,RMSEA=0.045).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dimensions and the total scale were from 0.50 to 0.71.The Cranbach's α of the thtal scale were 0.81,factors were 0.70~0.87 for each dimensions.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RBA and Driv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 verified the validity of the SRBA.Conclusion: The revised version of SRBA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It can be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ool for assessing driving behavior attitude.
【Key words】Driver;Risky behavior;Attitude;Reliability;Validity
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密切。驾驶中,驾驶员不同的驾驶态度会影响到个体的驾驶行为[1]。例如,驾驶员酒后驾车、超速、跟车过近[2]以及危险超车[3]等,驾驶员对于这些行为的态度会导致他们采取或避免相同行为的发生[4]。因此,驾驶行为态度可以预测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某些行为倾向[5]。
Iversen与同事编制了危险行为态度量表[6](Scale of Risk Behavior Attitude,SRBA),该量表共20个题目,能解释所研究对象55%的变异。SRB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驾驶行为态度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很多国家的研究者往往都是直接使用它或以其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研究。基于此,经量表原作者同意,本研究对危险行为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检验其在我国驾驶员测量中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为今后做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
1.1对象
在河北省邢台市和保定市两个城市随机发放5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0份(90.5%)。其中男性驾驶员264名,女性驾驶员216名。驾驶员年龄19~60(35.03±9.50)岁,驾龄1个月~36年。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96人,本科168人,研究生及以上16人。近1年有交通违规记录的人数108人,无违章记录的人数372人。
1.2方法
危险行为态度量表修订版。量表的翻译由两名英语专业八级的研究生严格按照量表修订的翻译-回译程序进行。在基本确定中文版后,请2名驾龄超过15年的驾驶员对量表的20个题目进行逐一评定,确保他们对于题目内容的理解不存在歧义。原始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分为3个维度。量表的计分方法为5点计分,从“从不”1分到“总是”5分。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
2.1项目分析
以每个题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且相关必须达到显著水平(P<0.01)作为题目的区分度指标。删除1个题目,保留19个题目,见表1。
表1 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r)
2.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剩余的19个题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KMO =0.81,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了显著水平(P<0. 001)。生成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58%。结合特征根和碎石图结果,经过反复比较,进一步删除第10题。
表2 量表各因子下每个题目的负荷量
对保留的18个题目再次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KMO=0.83,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了显著水平(P<0.001)。生成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3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96%。参考原始量表各个维度,将3个因子命名为:对自身违反速度条例的态度,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对酒后驾驶的态度,分别可以解释25.42%,16.68%和12.86%的变异(因子负荷见表2)。
2.3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Lisre 18.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考察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的结构拟合度,结果各项拟合指标达到理想标准(CFI=0.96,NFI=0.90,CFI=0. 92,RFI=0.89,RMSEA=0.045)。
2.4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表明,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0.81和0.73,各维度的分半系数为0.84,0.74和0.71。
2.5效度分析
2.5.1内容效度对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进行检验,见表3。各因子所测内容与总量表所测内容存在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这说明,修订后的量表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
表3 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r)
2.5.2相容效度对危险行为态度量表与驾驶行为量表各维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7],以验证量表的相容效度。结果发现,对自身违反速度条例的态度与驾驶行为量表中的因子违规、错误、失误[8]呈现显著相关(r=0.36,P<0.01;r=0.38,P<0.05;r=0.37,P<0.01)。对他人粗心驾驶的态度与失误呈现显著相关(r=0.29,P<0.01)。对酒后驾驶的态度与违规、错误、失误呈现显著相关(r=0.64,0.41,0.26,P<0.01),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
修订后的驾驶行为态度量表共18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即对自身违反交通速度条例的态度、对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态度,以及对酒后驾驶的态度。对自身违反交通速度条例的态度,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于自身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态度[9]。对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态度是指,驾驶员在与他人同行时作为乘车者,或者与他人车辆并行时对于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态度。对酒后驾驶的态度是指,驾驶员对酒后依然驾驶机动车上路行为的评价。量表总的信度为0.81,量表各个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3~0.87之间,且P<0.01。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对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态度和对酒后驾驶的态度与驾龄呈显著相关(r=-0.236,0.201;P<0.05)。同新手驾驶员相比,驾龄较长的驾驶员对酒后驾驶行为的态度更宽容。而新手驾驶员无论是在自身违反速度条例方面还是在酒后驾驶方面都较为保守[10]。新手驾驶员由于经验较少,在驾驶过程中容易感觉寻求,对自身违反速度条例的态度更随意[11-12];而有经验的驾驶员经历过多种路况,较为自信,更容易酒后驾驶。此外,驾驶员在对自身违反速度条例的态度和对酒后驾驶的态度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对自身违反速度条例的认识不同,男性在超速过程中可以得到快感,而且较为冲动,而女性在这方面较为保守。而且,男性饮酒的情况多于女性,男性驾驶员更容易酒后驾驶[7]。
综上所述,修订版危险行为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驾驶行为态度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1]Parker D,Manstead A S,Stradling S G,et al.Determinants of intention to commit driving violations[J].Accident Analysis&Prevention,1992,24(2):117-131
[2]陈晓晨,常若松,马锦飞,等.一般决策风格量表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 1515-1517
[3]郭双,董悦,马伶,等.驾驶愤怒量表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0):1503-1504
[4]孙龙,杨程程,常若松.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的修订及初步应用[J].人类工效学,2014,20(2):6-9
[5]李彦章,王正国,尹志勇,等.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事故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2):491-493
[6]Iversen H. Risk-taking attitudes and risky driving behaviour[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04,7(3):135-150
[7]蒋丽,李永娟,马峻峰.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人类工效学,2011,17(2):85-88
[8]段冀阳,李志忠.驾驶行为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2):6-10
[9]郭双,孙龙,常若松.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893-894
[10]杨京帅.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行为干预技术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5,11(3):38-40
[11]孙龙,常若松,董悦,等.驾驶经验对驾驶员驾驶风格和交通违规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22-224
[12]孙龙.驾驶员人格特质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 (1):16-20
·论著·(心理评估)
收稿时间:(2015-07-08) (2015-07-2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1.021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1-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