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

2016-03-28 09:15汤其刚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格律古诗词诗词

汤其刚

摘 要:读写本互通。学生明白了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尝试操作一段时间后自然能轻车熟路,运用自如了。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为课本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又铺平了一条道路。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32-02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名篇,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和精神财富。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诗教可以纯化一个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理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陶冶高尚情操,有着强烈的熏陶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地位和形势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每册六个单元中几乎都安排了两个单元来学习中国古代诗词,而且在每册的课后又安排了数量较多的古诗词背诵篇目。这说明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同时,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古体诗词的创作曾受到新体诗的冲击一度萧条,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古体诗词创作才开始复苏,并迅速发展,创作队伍日渐庞大,作品质量不断提高。至目前,古体诗词创作正欣欣向荣。这种现象也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古诗词教学。

二、加强阅读与感悟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1、学会读背。只有反复诵读,“情读”、“美读”,才能真正体会诗词的意味、情趣和诗气。

2、学会知人论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3、学会品诗。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

4、学会自主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优化教法和学法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1、教学内容上。(1)从文本入手,用思想引导思想,用热情点燃热情。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教师要深入文本去体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奠定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如我们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要“哀愤”,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饱经沧桑的哀愁、忧愤和心系人民的思想等。

(2)从提供作家生活阅历、重要思想、主要作品、写作背景等资料着手,扩充学生见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我们在讲到苏轼作品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下“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这个故事就可能是一支调味剂,它能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可能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诗词作品。

2、课堂形式上。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象磁石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不喜欢古诗词呢?因此,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也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1)听——读——品。一些学生对古诗词毫无兴趣,却非常喜欢由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比如: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教师可以给学生听听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直接把这首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听。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学生沉浸于诗词,将诗词牢牢记在心中。

“聆听”之外,我们也要让学生“读”。通过诵读涵泳,体悟诗词的优美意境;通过诵读摸索记忆的规律,培养记忆力;通过诵读发挥想象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使诗词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但课堂朗读也有一定的技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要进行分派朗读,要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轮读、比读等方法,改变朗读形式的一成不变,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2)译——画——写。以“听——读——品”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古诗词,接近古诗词,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对古诗词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真正蕴含的文学魅力不是就这样能完全品味的。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尝试以下的教学形式。

第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尝试把一些古诗词译成现代汉语,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译一译”的过程其实是对诗词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功底。

第二,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如果以画家的技法着眼去探索诗情中的画意,也许能另辟蹊径,对诗词的美认识得更真切。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诗词的绘画美进行教学。如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教师完全可以请同学来画画“边塞夕照图”等。

第三,在“说”基础上,我们不妨让学生深入一步,再来“写一写”这首诗的赏析文字。对学生的作业,教师除了“批”,更应重在“评”。教师可以采取在课堂上交流的形式,尽量点到每一位同学,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引导创作与拓展

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已经零碎地传授了一些有关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巧。只要我们把这些知识和技巧系统地梳理一遍,学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以格律诗词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知道格律有三要素:押韵、平仄和对仗。我们在教学某一具体的格律诗词篇目时,除了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意象意境,写法手法等,还可分析一下它的平仄规律、用韵情况和对仗要求,给学生一个创作必需的感性认知。

诗词格律对于写作旧体诗词的重要性,今天并不被大多数人重视,认为格律束缚了思维。这种说法对初学者来讲有一定道理,但不尽然。根据我的创作体会,只要是真正弄懂了格律的规律,写作的时候即使不去考虑格律的问题,写出来的句子也会基本上符合格律的要求,就象歌唱家唱歌的时候不用去想“哆来咪”一样,是不会走音的。

读写本互通。学生明白了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尝试操作一段时间后自然能轻车熟路,运用自如了。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为课本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又铺平了一条道路。

猜你喜欢
格律古诗词诗词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