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续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28 22:07王达愈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王达愈

摘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因此,灌区水利工程在水利改革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投资力度,并且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的目标。在灌区续建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这一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依据自己在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以下简称乌引灌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乌引灌区续建配套项目财务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灌区续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灌区 续建项目 财务管理

一、基于乌引灌区的实践

乌溪江引水工程作为浙江省“八五”重点工程,始建于1989年,并在1996年基本完成,被誉为“江南红旗渠”。乌引总干渠长80公里,横跨衢州、金华两市的五个县(区),乌引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1.86万亩,属于国家大型灌区。自2000年以来,乌引灌区衢州段共实施了六期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完成投资1.59亿元,约占规划投资的57%,灌区水利用系数明显提高,效益显著。在项目实施中,财务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00-2007年,实行“总业主与分业主分级核算制”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实施,衢州市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鉴于乌引工程实行“集中水权、分级管理”的体制,衢州市乌溪江引水工程管理局作为项目建设总业主,各县(区)乌引工程管理处为项目分业主,各自负责管辖区内的建设管理。在这一阶段,续建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是政府重视,职责明确。在草拟《关于设立乌引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总业主分业主及其职责的通知》时,由单位财务人员参与制定,再以衢州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通知》明确总业主作为项目法人,承担设立总账、制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管理和审批资金等职责,并且指明分业主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立分业主账户、负责本区段内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政策处理等职责。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了加强续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乌引灌区根据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了《乌引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并将《办法》以续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文件形式下发;与此同时,为规范项目会计核算,乌引灌区根据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相关要求,结合本项目实行总分业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乌引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会计核算办法》,并以衢州市财政局文件形式下发。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针对基层水管单位财务人员不熟悉基本建设政策要求和核算规定以及业务不熟练等情况,笔者所在单位多次组织了学习交流活动,并对相关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定期培训。除此之外,总业主财务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分业主处现场检查指导,以此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落实,而不只是流于表面。

2.2008-2012年,实行“总业主统一核算制”

由于乌引灌区实行属地管理,县(区)管理处的“人、财、物”属当地政府,相对独立,市乌引工程管理局对各县(区)管理处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原来实行的分级核算制存在许多弊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报衢州市政府同意,实行了总业主统一核算。在这一阶段灌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为,一是严肃纪律,专户专账。实行统一核算后,总业主财务管理的责任更重了,财务人员首先从思想上有提高认识,在执行中严格按制度办事。为便于监督管理,在银行仅设立一个专户,所有建设资金都统过这个专户收支。二是完善制度,严格执行。由于核算体制的变化,笔者所在单位修改完善了《乌引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和《乌引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会计核算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是领导支持,充实力量。总业主设立了以分管财务的副局长为组长的财务组,主要领导重视支持财务工作,配备了作风正业务好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四是签订责任书,强化考核。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和政策处理等工作的开展,由市政府和各县(区)签订责任书,按期考核。

3.2013年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推进,国有建设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已是顺理成章的过程。2013年初,乌引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这一阶段灌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一是认识到位,支持改革。实行支付制度的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预防腐败的制度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服从和支持支付制度的改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灌区相关单位的财务管理责任并非有所减轻,程序增加了,更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二是加强学习,适应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面对着新的工作流程,灌区的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适应管理的需要。调整自身心态,积极适应改革。三是加强沟通,掌握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灌区的财务人员要加强与国库支付中心、市财政局经建处和评审中心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保证信息的通畅性。坚持一月一对账,做到随时掌握情况,以此确保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二、当前灌区续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配套资金滞后、到位率低,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有些地方因为存在认识偏差,政府不够重视等原因,地方配套资金未能按时足额到位,不能满足灌区节水续建项目建设需要,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灌区还存在虚报重报项目,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现象。

(二)财务监管滞后,监管手段有限

多数的灌区对续建项目的财务监管不够重视,监管意识较为薄弱。很多灌区在续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上做不到资金支出与预算管理的高效结合,并且在资金核算上存在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事后行为,缺少事前以及事中的监管,无法形成全过程、立体化监管。监管不到位的存在,使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三)竣工验收滞后,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许多灌区节水续建项目长时间没有进行竣工验收,有的项目竣工验收后,不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的报批,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一些项目建后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四)财务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灌区项目建设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把握不准,对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相关要求琢磨得不够透彻,不适应项目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三、加强灌区续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协调

在灌区续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好财务管理在灌区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领导的支持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性,做好政策处理等工作,以此来确保续建工程的无障碍施工。除此之外,还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以满足工程建设所需。

(二)注重全过程的财务控制

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如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合同签订、价款结算和工程验收等环节,都应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转变事后财务管理的困境。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灌区节水续建项目建设进行跟踪审计。

(三)重视竣工验收,强化建后管理

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的成果体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未能及时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的灌区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可以暂停拨付建设资金,不安排下一期的项目计划。尽管多数灌区续建单位是建管一体的,但是也应认真办理好资产交接,重视建后管理,确保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能

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适应不同发展阶段财务管理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满足灌区节水续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新要求,财务人员除熟练掌握相关财务知识外,还应掌握一些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加快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项目的整体推进和整装实施,不仅关系到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与生态安全。加快灌区节水续建项目的有序推进,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目前,灌区节水续建项目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既要认识上有提高,业务技能上有提升,还要争取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建后管理工作。在按期完成中央提出目标任务的征程中,使灌区节水续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孙野.浅谈灌区工程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265.

[2]李志.浅析灌区建设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120-121.

[3]李凤琼.曲靖灌区项目建设与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10,(5):63-65.

[4]张艳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4,(16):110-111.

(作者单位:衢州市乌溪江引水工程管理局)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
医改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对策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