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 郭安文
玉米要想密植高产,提高品种抗逆性是关键
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郭安文
2015年,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承担了河南省农技总站安排的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目的是研究卧龙区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品种和种植密度,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卧龙区安皋镇杨庄村,面积467m2。参试品种有郑单958、先玉335、滑玉11、陕单609、中科11等5个品种。
本试验设置两个密度,分别为4 500株 /667m2(24.7cm×60cm)和5 500株/667m2(20cm×60cm)。试验设10个处理,3次重复,30个小区。小区排列采用列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小区按4行区等行种植,行距60cm,行长5m,小区面积12m2。
(二)田间管理
试验于6月10日播种,采取人工开沟定距点播。全生育期共灌水3次。分别于7月10日、7月23日用阿维菌素、菌毒速杀、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防治病虫害。10月8日进行人工收获,取掉边行,收获每小区中间的全部果穗,并进行室内考种,计产后折每667m2产量。
(三)结果及分析
1.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性状比较。
(1)生育期基本一致。
(2)各品种穗位高基本一致,且均无空秆。
(3)各品种株高变化不大,只有郑单958株高变化较大为15cm。
2.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产量比较。
(1)先玉335随密度增加产量反而降低,降低幅度为77.8kg/ 667m2;郑单958、滑玉11、中科11号随密度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郑单958增加幅度最大为66.7kg/ 667m2,滑玉11、中科11号增加幅度分别为22.3kg/667m2、11.1kg/ 667m2;陕单609随密度增加产量不变。
(2)在不同密度下,5个品种的实收产量排名顺序是,先玉335排名第一,滑玉11排名第二,中科11号排名第三,郑单958排名第四,陕单609排名第五。
(四)结论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都有其最佳种植密度,大于或小于最佳种植密度产量不增加反而减少,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最佳种植密度,同时根据品种特点加强水肥管理。
针对玉米高产创建“增加密度”和卧龙区玉米生产上普遍种植过稀,为寻找一个合理密植的界线,开展主栽品种和新筛选的高产优质品种进行合理密植试验。
2014年,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区内安排了一组玉米密度试验,找出较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玉米高产提供技术支撑,亟待筛选出优良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因此探讨当地的主推玉米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一)实验设计
采用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长7m,宽5.2 m(36.4m2),种植面积37m2。选择当地主栽、并有一定栽培前景的品种,该点以中科11号玉米种为主。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即行宽90cm、窄行40cm,单株留苗,计算出小区株数。每667m2定植3 500株(株距29cm)、4 500株(株距23cm)、5 500株(株距19cm)、6 500株(株距16cm)4个处理密度。
(二)试验结果
随密度的增加,植株逐渐增高,茎粗变小,空秆增加,双苞减少;随密度的增加,穗长逐渐降低,穗粗变小,秃尖增加,穗粒数逐渐减少,千粒重降低;随密度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到4 5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5 500株/667m2时产量下降,但各密度之间增幅较小;4个处理密度梯度为1 000株,而各处理小区间产量增幅为47.6kg/667m2、27.5kg/667m2、12.8kg/667m2、7.3kg/667m2。
(三)结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杂交玉米中科11号在当地较合理的种植密度应是4 500株/667m2左右。5 500~6 500株/667m2生物性状表现较弱,空秆率增加,在增加用种和用工的同时,产量增幅较小。
密植增产是发展玉米生产的客观规律,在消除了倒伏风险以后,农民愿意增加种植密度。在甘肃的调查中有两个地块的玉米种植密度超过6 000株/667m2。甘肃河西的农民接受高密度种植,原因在于他们可使病害轻,逆境少,大气干旱和土质较差,只有通过密植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效益,增加玉米产量。
要想密植增产,品种是关键。中国玉米品种不耐密植,甚至培育的大量新品种比对照更不适合密植。犹以黄淮海地区为甚,模仿郑单958的品种和剽窃育种的产品都超不过原来的母品种。品种的不适应,关键在育种者。中国育种者要理智地面对育种方向的失误。
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高密度育种和生产上增加种植密度是发展方向,这就为玉米育种提出了创新要求,但遏制品种创新的主要障碍是品种审定制度。现在形成创新悖论,即创新是死路一条,不创新也是死;创新是立马就死,不创新是缓慢地死;创新是被品种审定制度扼杀而死,不创新是被市场机制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淘汰出局。不创新是永久死亡,创新的死可能是暂时的逆向淘汰,但如果再不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就会无可挽回地演变为永久死亡。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无论如何也要鼓励创新,就是死也要拼搏一把。
在过去50年里,美国的玉米种植密度增加了1倍,产量提高了近2倍,但叶面积系数和收获指数都没有增加,这就意味着单株叶面积减少和籽粒生产能力大幅度上升。这与中国栽培专家一直灌输的高产理论和育种家的想当然都完全不一样。我们还注意到,推广杂交种90年,美国玉米的生育期没有延长,虽然有提早开花的趋向,但生育期并不提早,也不延迟。那么,籽粒生产效率是如何大幅度提升的呢?
美国玉米在减少单株叶面积的同时,提高了籽粒生产效率。虽然生育期不延迟,但通过缩小ASI较大幅度延长了籽粒灌浆时间。由于叶面积减少,籽粒灌浆强度提高,再加上后期脱水速度快,这就构成了现代玉米品种持续增加产量的生理学基础。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是对待理论不能太形而上,不能只会做加法,减法同样重要,而且减法与乘法构成的函数远远超过简单的加法。中国育种家很依赖美国商业种质,所以中国品种的ASI也跟着明显缩短了,但中国品种的差距在于:延长生育期;忽视密植的增产作用,甚至人为阻止增加密度;忽视对生产效率的研究。概括起来说,我们既忽视品种的抗逆性,也忽视籽粒生产效率,偏重于形而上地做加法,延长生育期而忽视效率,这是长期理论缺失造成的疏忽。现在,跨国公司把所有这些理论、技术都凝聚在种质内向我们发起挑战,这显然需要专家、教授们做出回应,切不可想当然,也不能再跟着不靠谱的感觉走。要以试验和研究结果去指导企业端正商业育种的方向和技术路线。非如此,就不会有竞争力的提升。
实行高密度育种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品种的抗逆性。今后一定要把杂交种的株高和生育期降下来,提高耐旱和耐低氮能力。这个目标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但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