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先驱
——记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

2016-03-27 02:48:30本刊编辑部
财政监督 2016年21期
关键词:席勒经济学金融

●本刊编辑部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先驱
——记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

●本刊编辑部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又上演“美国秀”,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被美国经济学家包揽,时年67岁的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与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彼得·汉森共同分享了这项殊荣,这是继1990年和1997年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三度花落金融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认为:“他们三位发展出了资产定价研究新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价格细节的研究之中。他们的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标准。他们的成果不仅给理论研究提供指导,更有助于专业投资应用。”这是一个稍显意外的获奖组合,在三位获奖经济学家中,尤金·法玛与罗伯特·席勒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相互矛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对立面,人们对于事物多元化的认识也需要鼓励,因此,诺奖委员会的决定虽然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相对于其他两位获奖者,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因曾对互联网经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做出成功预测而更为人熟知。罗伯特·席勒,耶鲁大学教授、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凯斯-席勒指数”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美国东部经济学会主席,因两次成功预言金融泡沫破裂而在经济学领域声名卓著,是1996年萨缪尔森奖和2009年德意志银行奖获得者。席勒专业素养深厚,除了经济学家的身份之外,还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著有《动物精神》、《非理性繁荣》等广受读者欢迎的经济学著作。本期大家将为广大读者介绍这位诺奖得主,欣赏他探索未知的先驱精神,把握他在行为金融学研究方面深邃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学术价值,领略其严谨、睿智的国际经济学大师风范。

明星教授的冷门研究

高中时代的席勒

1946年,席勒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一个工程师家庭,拥有立陶宛和德国双重血统,这缘于他勇敢的祖母最初逃婚到美国,并遇到了他的祖父。席勒的父母都非常严肃而且独立,他们对生活中的任何娱乐活动都无动于衷,例如人们普遍热衷的体育、电影等,甚至,他们连小说都不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席勒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几乎接触不到任何的娱乐形式,读书成为他的爱好之一。

有人曾说,历史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缘于平凡生活中微小的外部诱惑和刺激。少年时期的席勒与同龄的小朋友一样活泼好动,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总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而这些东西一般都与学业无关。直到席勒上了中学,有一天他在家里看到哥哥的一本经济学教材,立刻被书里的内容所吸引,并就此与经济学结缘。1967年,席勒从密歇根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接着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取得了麻省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72年,他又顺利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

1982年,席勒开始任职耶鲁大学,并逐渐成为该校最负盛名的教授之一,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相对于其他知名教授的行色匆匆,虽然在担任耶鲁教授之外还身兼数职,但席勒还是把学术研究和授课放在第一位,除参加外界组织的活动和会议之外,他一般都会准时出现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够找到他。据他的学生介绍,席勒知识渊博、兴趣广泛,他在课堂上幽默风趣,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明了地阐述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因此,他的课一般上座率都非常高,慕名前去听课的学生很多。除此之外,席勒还借助互联网开设了网络课程,面向全世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公开授课。这些,使席勒成为耶鲁著名的“明星教授”。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林子中出现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条,而它,决定了我的一生。”

现代经济学领域研究分支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的热点更是被经济学研究者竞相追逐。而步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席勒并不热衷于此,他不随大流,独树一帜地投身于行为金融学研究,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席勒在研究中非常重视对心理学的应用,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人们做出决策交易的时候,大多是出于某种情绪的驱动而非理性计量。鉴于此,作为经济学教授的席勒也与众不同,在别的教授要求学生研究国际经济学热点、阅读前沿论文的时候,席勒却要求自己的学生做好基础研究,并推荐他们阅读心理学方面的系列书籍。这些,主要缘于他的妻子。席勒的妻子维吉尼亚是一名心理学家,同为耶鲁大学教授,她对席勒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活中的维吉尼亚比席勒更有学术气质,在她的熏陶下,席勒创造性地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心理学,以此奠定了自己的研究路径。

席勒曾说过:“对于经济学而言,很难有追求真理的硬性标准。经济学太复杂了,这是研究人的学科,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种搜集证据的方式。挑战在于如何将数学分析手段与经济中不可抹去的人类因素结合起来。”正是基于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在时代的学术洪流中,他并没有被挟裹向前,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想要从事的研究道路,率先将行为经济学引入金融研究,为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决定市场定价的“动物精神”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席勒获奖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资产价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席勒的研究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用自己的研究分析了金融、保险、公共财政对普通人未来生活的广泛影响。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市场是理性的,每个投资者都可以通过理性的预测来获得收益,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实践操作层面,非理性的投资者比比皆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则显示了金融市场空前的非理性。因此,基于人们投资行为与心理因素的研究开始出现。

根据席勒的研究理论,虽然短期内资产的价格不可能被准确预测,但是通过研究,从长期来看却存在可以预测的模式。最关键的是,资产的价格决定离不开风险和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而归根结底,又离不开人类的心理基础。席勒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时未必有效,投资者的情绪、甚至外在气候等因素都能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影响。1981年,席勒在《分红方案的频繁变化是否会影响股价过度波动?》一文中,对当时已经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有效市场假说提出质疑,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美国经济评论》上之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

2009年,席勒与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合著的《动物精神》一书在美国出版,在这本书中,席勒发展了自己的理念,提出了基于市场主体行为的资产定价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以更加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市场,在市场交易中,存在着太多干扰行为人决策的“噪音”,因此,心理因素,即动物精神在个人的行为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席勒在《动物精神》一书中所表达的:“动物精神,这种人类的心理本能,驱动着我们的经济和市场。”他悲观地指出,“动物精神”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然而与此同时,他又表现出自己乐观的一面,即当社会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时,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从而正面塑造市场的“动物精神”,最终促进良性社会的建立。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读者争相传阅的热门著作之一,“动物精神”也成为金融实务界的最新热词。

席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不局限于系统的理论框架,他从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出发,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观察,他的研究成果,开辟了宏观经济学的新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监管指明了方向。席勒用他对市场变动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其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远见卓识对传统经济学理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今,席勒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要的重视,成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席勒在人大演讲

席勒在重庆大学做学术讲座

金融的本质是为人类社会服务

20世纪8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破裂,一时间,华尔街的精英们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这次金融风波过后,席勒将研究的目光定格在探索金融问题的本质上,他认为,经济危机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金融从业者的自私和贪婪,真正的诱因埋藏在现有金融制度的本源性缺陷当中。

席勒认为,真正的金融应该是社会资产的管理和目标倡导者,在保护好整个社会资产的前提下,金融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金融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社会效益。他明白金融业在社会发展中支柱的作用,他认为,目前的金融秩序很容易出现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的不公平现象,很多人将此视为常态,然而事实却是,如果金融业能得到适当监管,应在“人类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而银行业,也只有在为不断扩张的社会服务时才能繁荣。

在席勒的研究里,他褪去了金融业惯有的高大上的外衣,建议社会金融体系民主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为富人提供高端的服务,也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俯下身去,为广大中产阶层和穷人提供全面、新颖的银行服务,将金融的好处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这些理念,源于他小时候的亲身经历。19世纪末的美国还没有建立起像今天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当时席勒的外公在农场工作,一场出其不意的大火吞噬了供全家人栖息的房子,他们只能暂时搬到鸡舍里生活,之后再辛苦地赚钱,以建造新的房屋。席勒认为,社会需要一种新的金融秩序,利用风险管理理念来维护社会财富的安全,除此之外,政府还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公众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

在他的著作《新金融秩序》一书中,席勒着重强调了这一理念,他认为,政府应该扩大保险业覆盖的范围,解决公众的职业危机和养老问题,使人们能够应对长期风险,保障其稳定的生活水平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该书提出的前瞻性观点很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成为多个国家金融业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经济学领域内获得了多数人的赞赏。《经济学家》评论说:“就算用最朴实的话来评论,《新金融秩序》一书的观点也称得上是发人深省、令人震惊。”

金融业是市场民主国家繁荣的核心动力,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无与匹敌,因此,解决目前金融领域一系列的核心问题至关重要。席勒一直坚持经济学应该越来越多关注“人性”这一理念,显示了他的学者之风和知识分子情怀。如今,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学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席勒的行为金融学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的非凡远见,使当政者和公众受到越来越多的启示,在一定程度上为21世纪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

席勒与中国

席勒的行为金融学与现实联系紧密,是从现象到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和研究人的行为,尤为重要的是,他曾经做过金融危机和房价的预测,因此,对于房价异常敏感的中国来说,席勒的名字并不陌生。

在席勒的所有著作中,《非理性繁荣》最为中国人所熟知,在大陆出版后立刻受到追捧,在市场上一时风头无两,席勒本人也因此成为国人熟知的外国经济学家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美国股市空前繁荣,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席勒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虚假繁荣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在舆论的沸腾声中,他保持了一名学者应有的理性和冷静,客观与克制。1996年,席勒将自己的担忧汇报给了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得到了格林斯潘的认同,几天后,“非理性预期”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官方的报告里。2000年,经过一系列的研究,集席勒经济思想大成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出版,在这本著作中,席勒提出了美国股市泡沫即将破裂的预言。这本书弗一出版,纽约股市就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席勒成为这次经济危机毋庸置疑的成功预言家。随后,《非理性繁荣》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风靡全球。

著书治学之余,席勒还勇于将自己的经济学理念转化为实践。1991年,席勒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在美国剑桥市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并担任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专门研究房价的未来走势。这家公司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如今的“凯斯-席勒指数”,该指数是用于反映美国房屋价格的多重指数,由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每月发布。同时,作为“凯斯-席勒指数”的创始人之一,席勒的名字也因标准普尔凯斯-席勒房价指数的广泛使用而家喻户晓。

2009年,席勒第一次访问中国,作为经济学家,他敏锐地关注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酵,于是直言其中存在巨大的泡沫,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爆,房价持续“高烧”不退的状态还在持续,一波高于一波的增长牵动着无数国人的神经。多年来,席勒一直关注并祝福中国的经济发展,每次到访都会为中国经济留下一系列的中肯意见。他以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惨痛教训,告诫中国楼市的高房价泡沫很有可能会破裂,当房价永不下跌的信条在现实碰壁,将会剧烈冲击中国正在高速路上狂飙的经济列车,使人们承受难以估计的巨大经济损失。席勒还曾就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经济制度和结构性改革可以成为延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传奇的最有效工具。

顶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环,银色的直发,立体的五官,带有魅力的笑容,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的飞扬自信,每次在中国出现,席勒都像极了一个学术明星。除了多次造访中国、成为国人熟知的外国经济学家之一,席勒与中国的渊源还在于他有多名中国学生,并且,还有一位台湾儿媳。因此,他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熟悉。

席勒的研究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实际投资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除此之外,他的理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资产的定价机制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席勒的公开课,包括保险和金融学等课程,来瞻仰大师的风采。席勒的《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和《新金融秩序》三部著作,早已成为全球财经畅销书。

席勒为人谦虚,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选中,他将之称为幸运,“我知道有许多人配得上这份奖励,所以我从未期待获奖。”在他获奖后耶鲁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祝仪式上,席勒本人认为,“我之所以能获奖,也许是因为我曾准确预测了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吧。”

如今,70岁的席勒依然活跃,将研究兴趣又转移到体制与市场的设计上来,除了进行经济学研究之外,他还是公司创始人和畅销书作家,闲暇之时,也为《纽约时报》撰写专栏,并且定期不定期出现在各个高校的演讲台上。有常青的学术事业为伴,他似乎永不显老,我们期待着,这位经济学大师能够给未来的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栏目责任编辑:范红玉)

猜你喜欢
席勒经济学金融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简明经济学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30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