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患者眩晕的护理观察

2016-03-27 20:18:13胡婷
保健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涌泉穴耳穴病症

●胡婷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患者眩晕的护理观察

●胡婷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足底涌泉穴贴敷对治疗眩晕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84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眩晕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即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联合足底涌泉穴贴敷。治疗从患者入院开始实施,7d为1个疗程。对入选病例护理干预前后均给予疗效判定,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痊愈: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有所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缓解,日常生活、工作受影响。观察两种护理技术对眩晕患者的疗效,分析护理效果并评价结论。结果:实验组治疗眩晕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足底涌泉穴贴敷对治疗眩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适合在各级医院进行推广。

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高血压;眩晕;护理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为主证的一类病症,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眩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自觉头昏不适或感觉自身旋转,或自觉周围物体旋转。轻者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咣白、出汗、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甚则昏倒等症[1]。我科自2015年5月一2016年5月采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入住我科并确诊为眩晕病患者 84 例,男 40 例,女 44 例;年龄 50—88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心悸,少数伴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合并多功能脏器衰竭等严重疾患;3、治疗部位影响治疗的皮肤破损。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低于6g,戒烟限酒,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合理安排运动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刺激,积极配合治疗;根据病情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药物,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时监测动态血压变化,定期门诊随访。

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①耳穴埋豆:(1)取穴:选取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降压沟等穴位进行治疗。(2)方法:光线充足,患者取舒适体位,操作者一手持住患者的耳轮后上方,一手利用探棒寻找压痛点,待患者有得气感(酸、麻、胀、痛等),压痛最明显的一点为耳穴治疗点。先常规消毒,再贴敷耳穴贴(王不留行籽),并用拇指、食指指腹轻轻按揉,按压数次以患者有疼痛或胀痛感且能忍受为度。二耳交替使用,保留时间3—5天(若期间遇胶布潮湿、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穴位按压2分钟左右,7d为一个疗程。②穴位贴敷:(1)取穴:涌泉穴。(2)方法:先确认贴敷部位及其周围的皮肤情况(有无破损、感染等),常规消毒后将中药贴(取适量吴茱萸粉用白醋调制成糊状,每贴直径约有3cm大小的圆形药糊----六安市中医院心病二科自制)贴于涌泉穴(睡前贴,晨起弃去),7d为一个疗程。

3 注意事项

(1)敷贴前询问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知识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配合。操作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2)敷贴期间询问患者局部有无瘙痒不适、疼痛等药物过敏现象 ,如贴敷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瘙痒水泡等则停用。(3)揭下通气胶带、更换药饼时动作轻柔,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红点等。

4 观察评价指标

从入院后每天评估记录两组患者眩晕的情况。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痊愈: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有所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缓解,日常生活、工作仍受影响[2]。对入选病例护理干预前后均给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种护理技术对治疗眩晕患者的效果,收集数据计入观察统计分析中,分析护理效果并评价结论。

5 结果

5.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痊愈: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有所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缓解,日常生活、工作仍受影响。

5.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与心、肝、脑、肾等诸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素问·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与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耳穴埋豆具有疏通经脉,调整心、肝、脑、肾等脏腑之功能。使气血和畅,阴阳平衡,并发挥其开窍通风、宁神之功用[3]。心穴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病症: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眩晕等;神门穴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主治病症:失眠多梦、烦躁、眩晕;肾穴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主治病症:耳鸣、失眠、眩晕,肾开窍于耳,肾穴为治疗眩晕的要穴。降压沟是止晕要穴,头晕头痛均可选用。诸穴合用,共奏平肝潜阳、镇静止晕的功效[4]。


(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

[1]汤立新.针刺加耳穴贴压法治疗眩晕3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 1,9(12):38—39.

[2]戴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罗素萍.高血压眩晕病人应用耳穴埋籽的效果观察和护理[B]内蒙古中医药,1006-0979(2014):31-0074-01.

胡婷,女,护师,护理,本科。

猜你喜欢
涌泉穴耳穴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00
青春期病症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6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天津药学(2018年2期)2018-01-23 12:57:01
药敷涌泉穴
养生月刊(2017年8期)2017-03-23 05:44:15
治病毒性感冒
妇女生活(2016年1期)2016-01-14 11:53:51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9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