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品生产过程的偏差管理

2016-03-27 20:18:13王春巍
保健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偏差药品检验

●王春巍

浅谈药品生产过程的偏差管理

●王春巍

制药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偏差,对偏差调查及相关的风险分析评估和纠正预防措施,针对数据趋势发现偏差并积极采取措施介入调查,根据原因分析积极主动修改文件、规程,防止类似偏差的重复出现,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对质量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药品生产;生产过程;偏差管理

1 偏差的概念

偏差(Deviation):对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任何偏离。涉及所有GMP 执行的偏差,包括原料、产品、工艺过程、程序、标准、厂房设施、环境控制、安全、计量校准、验证过程等。重大偏差:是指严重违反 GMP,由于使用了不适当的方法或控制手段,会导致影响产品的安全或功效,影响到产品质量,检查失败会导致产品停产、召回或严重投诉等严重不良影响,在批准继续生产之前需采取纠正措施。例如物料平衡超出规定的范围,生产过程中操作方法错误,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次要偏差:是指对产品质量、安全功效或生产及分析有轻微影响或没有影响的偏差,但是会对产品的包装外观产生影响,处理不当会导致外观投诉或订单延迟[1]。

2 偏差管理的的目的及意义

偏差管理是把过去根据检验结果的延迟处理发展成检验结果趋势处理,不是等到出现不合格才采取纠正措施,而是根据检验结果发现不良趋势就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调查偏差,调查问题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减少最终产品的返工、报废以及其他质量风险,通过数据趋势及时发现问题的源头介入调查,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进而推动管理、技术、质量的进步。偏差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防患于未然还是起火灭火的质量管理态度,目前,根据趋势数据在问题明显出现之前就介入调查,亦或问题很明显时才主动调查往往能反映一个公司的质量控制程度。

3 偏差的流程

第一,问题发生,岗位员工发现并记录;第二,发生岗位安排,应急处理及偏差单位组织调查并报质量部;第三,质量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偏差进行评估,确认偏差是否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有效性,是否违反了药品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偏差进行分级。重大偏差高层介入;第四,彻底调查完毕,做风险评估;第五,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启动纠正预防措施;第六,最后根据需要修订或新建SOP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4 偏差的应用误区

4.1 偏差产生的范围

应该以是否影响质量、安全、有效性为落脚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47 条明确规定各部门负责人应当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执行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防止偏差的产生。249 条任何偏差都应当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也就是说偏差是围绕质量而言的,只有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偏离才算偏差。具体界定就是:人员(培训、资质、失误)、物料(收发货、运输)、生产及检验过程控制、文件管理(受控、合理性)、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仪表的校验校正,环境控制、以及其他任何影响质量的行为。例如,某处架空热水管道渗漏,既没有影响使用热水工段的生产,也没有因渗漏而污染物料或环境,或对人员造成伤害。该渗漏可能很明显,如是接口法兰垫片老化,也可能不明显,可以经调查来确定其原因。

4.2 把差错、错误也当作偏差来处理

如:有的企业买错东西、空桶被风吹到、员工违纪算做偏差显然是不对的。偏差和差错怎能混为一谈。偏差是客观的,偏差需要企业应用技术进步或提高技术手段得到有效控制。差错是人为的,是通过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加以防范,把差错当作偏差来管理,动用强大的人力物力做分析,往往就是员工的笔误或者精神状态所影响岂不可笑,我们拿什么精力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呢。

4.3 药品生产企业实施偏差不应规定数量

因为管理理念、执行力、设备仪表的先进程度,人员素质的不同等等,各个部门及生产单位按照常规思路硬性规定数量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往往生产单位为了应付上面检查,随意制造偏差,生产管理监督中的偏差往往因为忙于应付这些而被忽略,违背了偏差的理念,偏差发生岗位的人员及时记录偏差并将偏差及时、如实地报告给岗位管理人员,按照岗位管理人员的安排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产品的质量影响。

4.4 偏差与OOS的区别模糊不清

偏差是对批准的指令或规定标准的任何偏离,发生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OOS(Out ofSpecification)即检验结果超标,是指检验结果超出法定标准及企业制定标准的所有情形,调查结果是决定产品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最先发起于质检部门,根据需要确定,不是检验的问题扩大到生产或其他部门。

5 加强偏差管理的措施

5.1 偏差记录(或偏差报告)

偏差记录在整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也是再出现问题时的一个凭证,对于GMP管理审计来说,它也是一个事件追溯的证明,我们在进行偏差记录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就可以确保它的完整性,在进行偏差记录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录:偏差发生的日期、发生地点或部门、偏差发现人员、偏差发现背景、偏差内容描述、偏差数据以及预定要求或标准。偏差信息描述应实事求是,清晰易懂,基于事实表明实际发生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主观臆测感觉发生了什么,应尽可能将偏差问题量化比较,用数据确定偏差与标准之间的差距。

5.2 生产管理方面

生产期间使用的物料、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容器及主要设备、必要的操作室应有标识; 生产环节操作记录应全面; 生产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3 确认与验证方面和人员培训方面

首先,确认或验证内容应全面; 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内容应准确、完整,且验证报告和验证方案应一致。其次,在人员培训方面,药品生产企业应重视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应做到位; 药品生产企业应对人员培训效果进行充分评估。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现场管理非常重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值得每一个药品生产企业去严格的遵守。在生产过程中要把GMP 作为我们管理的最低目标,在进行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制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和操作者应该对药品GMP 管理的内涵及实质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药品生产的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这样我们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客户需求的、产品质量合格的产品。

(作者单位:黑龙江康麦斯药业有限公司)

[1]胡彬.浅谈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复核管理[J].医疗装备,2015,(03):70-71.

猜你喜欢
偏差药品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50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关于均数与偏差
系统医学(2016年8期)2016-02-20 02:55:0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