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口服液临床研究进展

2016-03-27 20:18:13王钢
保健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藿香正气口服液

●王钢

藿香正气口服液临床研究进展

●王钢

藿香正气口服液为中药房藿香正气散加减配伍后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原方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沿用至今已长达数千年,近年来随着对药物不同剂型的药理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发现该药物用于治疗四时感冒及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导致的胃肠感冒,尤其对于夏令暑湿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具有较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藿香正气口服液应用临床的积极意义,以期为日后临床更具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藿香正气口服液;药理知识;临床应用;意义与发展

藿香正气口服液来源于千年古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处方“藿香正气散”[1-2]。药物主要成分包括藿香、大腹皮、紫苏、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半夏、甘草;其中藿香作为君药辛温可解体表之风寒,又能芳化在里之湿浊;具有避秽和中,升清降浊之功效,为治疗霍乱吐泻之要药[3]。臣药紫苏祛湿避秽化浊;白芷辛散温通,化湿祛浊,二药皆为辛香发散之药物,可增强藿香解表之力,还可兼以芳香化浊。陈皮上可泻肺降逆,中可理气燥湿健脾和胃,下能疏肝解郁,又能利水行气;半夏可醒胃降逆止呕;厚朴可降逆平喘,燥湿行气;大腹皮宽中理气,散无形之气滞,行有形之水湿[4]。四药相配具有辛开苦降、燥湿行气、调畅气机之功效,对于湿浊气滞,呕吐泄泻等症状疗效显著。苍术芳香化湿、茯苓利水渗湿共为佐药。随着近年来对该药物的药理研究不断增多,临床应用逐渐广泛,现将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药理实验研究

1.1 镇痛解痉

刘中煜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液对离体豚鼠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组胺、乙酰胆碱的作用呈量效关系,抑制率随藿香正气液的浓度增高而进一步升高[5]。另外,藿香正气液对肠平滑肌的抑制作用不受妥拉唑林对抗,提示其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兴奋α-受体而发挥。药物成分中单味茯苓浸剂对家兔的离体肠管具有较好的松弛作用,能够帮助平滑肌幅度降低,张力下降[6]。厚朴水提取物具有毒箭样作用,能够对有士的宁、EP防己毒素等诱发的痉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甘草浸膏给试验兔进行灌胃后可显著减弱胃的运动,半小时后胃运动能够基本停止。甘草次酸及甘草甜素对小鼠扭体试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并于芍药有些痛镇痛作用。半夏能够抑制乙酰胆碱及组胺引发的肠道收缩,半夏抑制小鼠的自主运动。

1.2 肠道屏障保护作用

国内研究人员通过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肠组织超微结构、肠黏液分泌及肥大细胞量化分析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浓度[7]。结果显示,藿香正气液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并减少大鼠的肠壁隔层内肥大细胞数量并抑制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病理程度。因此,药物对肠屏障功能是多方位、多靶点的,其作用既有对肠组织形态、结构等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又有抑制细胞因子释放,加强免疫屏障作用;另外,对肠上皮细胞还可发挥直接的稳定作用。

1.3 推动胃肠蠕动及止呕

国内研究人员指出,将浓度11.5%藿香正气液给小鼠进行灌肠20ml/kg,15分钟后再对各鼠灌服浓度为1%的卡红溶液0.2ml/只,15分钟后进行处死剖腹并取幽门至盲肠段小肠;对小肠全厂及卡红推进长度进行测定,计算出推进率为62%左右,与蒸馏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刘姓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0.1ml/10kg灌肠给药后发现,药物对小鼠胃肠输送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使用藿香正气液对老年腹胀患者50例进行治疗,发现药物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的功效,能够双向调节胃肠动力,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腹胀腹泻情况。另一方面,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屎胃内容物经口排出的病理生理反射,研究人员指出,藿香正气口服液对小鼠的胃排空作用未见明显影响,但具有较好的止呕作用,可延长呕吐潜伏期并减少呕吐次数[8]。

2 临床应用

2.1 感冒

感冒、流感作为四季常见外感疾病多在季节变换剧烈时发生。藿香正气口服液在治疗夏季流感时多在用药后1至2天症状减轻,3至4天即可治愈疾病。尤其对发热温度不高,但又胸闷、恶心及腹泻等症状的患者,效果尤甚。研究人员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小儿夏季感冒患者25例进行治疗后发现,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提示药物对治疗夏季风热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对小儿脾肺不足,饮食不节及肠胃内伤等症状,藿香正气口服液能够发挥化湿消滞的作用。

2.2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及食欲不振、嗳气、泛酸烧心等为主要临床症状[9]。翟红丽等人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存在餐后胃动力障碍,使用药物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体、胃大弯及胃窦等部位餐后主频率、主功率均显著高于餐前,胃活动得到显著改善。

2.3 肝炎及痔疮

传染性肝炎多是由于病毒所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黄疸型和非黄疸型2种。治疗当以利湿去黄为主,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后黄疸全部褪尽,消退时间约为1周,治疗时间约为1个月,治疗效果较好。痔疮作为痔静脉曲张导致的肛门疾病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临床使用藿香正气液加入开水后与药物进行混合对患处进行先蒸后洗,再配合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内服。内痔患者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外痔及混合痔进行蒸洗后对患处进行擦干,再涂抹醋酸肤轻松软膏,治疗时间与内痔患者相同。1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有效率超过97%。

2.4 酸中毒及失眠

临床对100例酸中毒患者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尤其对失水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最佳,另外,对脾阳虚衰及湿浊困脾导致的酸中毒作用也较为理想。对失眠患者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治疗疗效较好,配合针对性药物共同进行治疗后1周左右,失眠症状逐渐开始缓解,连续治疗半个月左右即可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10]。

3 前景与发展

藿香正气口服液的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尤其是临床应用方面范围逐步扩大并超出了原有的应用范畴,如皮肤外用治疗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在民间已广泛运用,且疗效非常肯定。历代医术典籍对藿香正气散的记载均为煮散剂型,临床医家也都将药物做成汤剂进行使用。随着现代工艺的不断发展与革新,近代对药物剂型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有将近10中药物剂型出现,在工艺及配方辅料的选择上也较好的解决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有效成分易于损失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侧重于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总体成分进行分析,更有助于重要作用机理的阐明。

(作者单位: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鲁劲松,王红芬,李云霞.藿香正气水中陈皮渗漉工艺的优化[J].中草药,2014,12(08):1096-1101.

[2]石起璘,马晓慧,颜璐璐等.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4,12(11):1371-1377+1422.

[3]张桐茂,刘炜,赵博等.藿香正气软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湿盛患者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草药,2014,15(18):2214-2217.

[4]李海兵,谢彦兵,徐晶等.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备工艺改进[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25(04):490-492.

[5]杨强,王东旭,刘启泉等.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多中心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2,20(01):13-16.

[6]张洪坤,黄洋,李康等.藿香正气水抑菌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草药,2012,22(07):1349-1354.

[7]薛晓倩,黄学宽,高宁等.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9(27):165-169.

[8]路艳丽,彭博,贺蓉等.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的急性毒性与药效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15(16):2004-2007.

[9]只德广,刘彤,岳南等.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1(12):282-285.

[10]谢肄聪,唐方.藿香正气软胶囊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7(13):76-78.

[11]孙兰,吕耀中,周军等.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小鼠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23(16):19-21.

王钢,副总经济师。

猜你喜欢
藿香正气口服液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 13:49:39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2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01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40
清风正气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