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达 陶 健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214413)王志明 (江苏省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14431)
大棚番茄冬春季无公害栽培技术
陆卫达 陶 健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214413)王志明 (江苏省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14431)
为促进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在江阴地区的推广种植,经近年来的种植实践,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栽后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苏粉8号”番茄冬春季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
番茄;苏粉8号;冬春季;无公害;栽培技术
“苏粉8号”番茄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为中早熟一代杂种,无限生长,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为高圆形粉红果,单果重200~300 g,每个花序座果4~5个,果实大小均匀,无畸形果,品质优,耐贮运,深受消费者喜欢。为促进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在江阴地区的推广种植,经近年来的种植实践,总结了“苏粉8号”番茄冬春季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耐低温性强、耐运输、口感好、抗病能力强、高抗叶霉病、病毒病的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种植。
2.1 种子处理与催芽
浸种前,将选好的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然后用纱布包好浸泡在50~55 ℃温水中,不断搅拌到水温25~30 ℃时停止,浸泡4~6 h,捞出后进行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20 min后,捞出用清水冲净,掺上相当于种子2~3倍的细沙,装在瓦盆里,盖上湿毛巾,保持25~30 ℃的温度进行催芽,一般催芽2~3 d,待50%以上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2.2 播种前准备
(1)苗床。在温室中部做1.5 m×5 m的苗床,铺10 cm厚的营养土。(2)营养土配制。用无病虫、无污染的熟土或没有种过茄科类作物的肥沃园田土7份与有机肥3份混合过筛即可。
2.3 播 种
冬春茬于10月下旬播种,每667 m2用种量20 g左右。播种前浇透水,待水渗后将催芽种子连同细沙均匀地撒插在床面上,然后覆盖1 cm厚的营养土。为防止番茄发生猝倒病,播种覆土后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8~10 g/m2拌上营养土再撒一层,厚度不超过0.5 cm。
2.4 播后管理
(1)温度。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 ℃,齐苗后,白天温度降到15~17 ℃、夜间温度降到10~12 ℃,出苗至2片真叶期要防止徒长,及时通风,白天气温达22 ℃时开始通风,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 ℃、夜间保持在12~15 ℃。(2)湿度。齐苗前棚内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齐苗后保持在50%~60%,如苗缺水,宜在晴天上午喷水。
2.5 分 苗
一般在播种后20~25 d、幼苗有2~3片真叶、花芽分化前进行分苗,取单株栽入营养钵内,用细土盖平。
2.6 分苗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分苗完成后扣小拱棚保温保湿,气温白天保持在25~28 ℃、夜间保持在15~18 ℃,地温保持在15~22 ℃;3~5 d缓苗后,气温白天保持在18~22 ℃、夜间保持在13~15 ℃,地温保持在14~18 ℃;定植前5~7 d,气温白天保持在15~17 ℃、夜间保持在10~12 ℃,地温保持在8~15 ℃。(2)增加光照。冬季在苗床北侧挂反光幕,以提高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
壮苗指标:株高20~25 cm,茎粗0.6~0.8 cm,叶片7~9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节间短,见花蕾,苗龄70 d左右。
3.1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清除前作秸秆,消毒闷棚24 h。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6 000~8 00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或硫酸钾10~15 kg、过磷酸钙40~50 kg和生物有机肥150~200 kg,深翻30~40 cm,再翻一遍使土肥掺匀,打碎土块耙平,做成宽50~60 cm、高25 cm的垄,在垄面中间开20~25 cm小沟(暗沟),覆盖地膜准备定植。
3.2 定植方法和密度
定植株距和株数根据整枝方法决定,常规整枝法(即三穗果单杆整枝法),小行距40 cm、大行距50 cm,株距28~30 cm,每667 m2种植3 500~4 000株。按株行距在膜上用打孔器打穴,把幼苗按株距摆入穴中,埋土稳住苗坨,随后浇定植水(注意冬季要浇25 ℃左右的温水,以利缓苗)。3~4 d后再封1次土,将孔穴与地膜封严,同时从膜下暗沟内浇1次缓苗水。
4.1 水分管理
浇足缓苗水,通常在第一穗果达到核桃大以前不浇水,在沟中松土提温保墒。当第一穗果座住并开始膨大时追肥浇水,这时要注意水温(晒水浇地),要求水温和棚温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因灌水而降低地温,影响番茄正常生长。盛果期7~10 d浇1次水,盛果期10~15 d根据苗情施1次肥,随
水冲施腐熟的鸡粪或大粪。
4.2 温度管理
定植后尽量提高棚温,以利于缓苗,棚温不超过30 ℃不需要放风,缓苗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 ℃、夜间保持在15 ℃左右,以利花芽分化和发育。进入结果期后,气温白天保持在20~25 ℃、前半夜保持在7~10 ℃,地温保持在18~20 ℃、最低也要保持在13 ℃以上。
4.3 光照调整
大棚蕃茄冬春茬栽培,定植后一直到3月正处在光照弱的季节,为提高光照强度,大棚覆盖的薄膜要选择优质、透光性好的聚氯乙烯无滴膜。
4.4 整枝方法
采用单杆整枝,按常规进行。即当主干第二花序开花后留2片叶摘心,留下紧靠第一花序下面的一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第一侧枝第二花序开花后用同样的方法摘心,留下一个侧枝,如此摘心5次,共留5个结果枝,可结10个穗果。每次摘心后要进行扭枝,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重量增加,结果枝逐渐下垂。通过换头和扭枝,人为地降低植株高度,以利于养分的运输,但扭枝后植株开张度大,需减小栽培密度,依靠单株果穗多、果实大来提高产量。
4.5 植株调整
番茄植株达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直立生长,需依靠支架辅助生长,除用竹竿插架多次绑蔓外,还可用尼龙绳吊蔓,减少遮光。
4.6 防止落花落果
当果穗中有2~3朵小花开放时,选择在上午9~10时,用2.5%水溶性防落素25~50 mg/L(低温时用40~50 mg/L,高温时用25~30 mg/L),或番茄丰产剂2号50~70倍液,喷布花序的背面,也可用2,4-D 10~20 mg/L涂抹花朵离层部位。
4.7 病虫害防治
(1)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2)灰霉病。用乙稀菌核利或灰霉王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结合用20%百菌清烟剂、10%速克灵烟剂熏棚防治。(3)病毒病。种子用磷酸三钠消毒;在发病初期,喷病毒A 500倍液、植病灵500倍液及时防治,也可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的发生。(4)蚜虫和白粉虱。用蚜虱净或阿维菌素1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黄板诱杀成虫。(5)叶霉病。生态防治,上午棚内保持较高温度,使棚内顶棚露水达到雾化,下午宜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和放风量,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视病情连防2~3次。
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时间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一般早熟品种40~50 d、晚熟品种50~60 d,中早熟品种介于两者之间。一般以在果实顶部着色达到1/3左右时进行采收为宜。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