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平
(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漳州363000)
漳州市病死猪工厂化集中处理模式与运行
汤海平
(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漳州363000)
自从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再次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为防止病死猪乱丢弃现象、流入餐饮业或肉制品加工企业,维护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漳州市早在2008年开始实施病死猪化尸池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先走在福建省其他地区前面,2013年又率先实施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并且把工厂化集中处理成功经验与做法推广至福建南平,广东惠州、梅州,河南许昌、汝州,江西瑞金和安徽合肥等地,现将漳州市病死猪工厂化集中处理模式总结报告如下。
据统计,这几年来,漳州地区生猪年存栏150万~250万头、出栏250万~300万头之间,除去疫病流行因素,生猪饲养过程将有6%~8%的死亡率,每年可能产生病死猪25万~40万头,数目不小。在没有无害化处理前,乱丢弃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可能存在病死猪及其产品流入群众餐桌或污染自然环境的风险。
2008年开展病死猪化尸池集中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漳州市政府先后出台有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通告、通知、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市养猪重点乡镇、村和规模化养猪场须配备病死猪化尸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到2013年,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财政资金1 120万元,建成投入使用1 000口、总容积4万立方米的公益性病死猪化尸池,在各村建立病死猪临时收集点,专人负责,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生猪养殖区域,已形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013年又率先在福建省开展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当年建成2个公益性工厂化集中处理场,配备机械处理设备6台,日处理病死猪能力达6吨。至2015年底,全市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场(点)11个,配备机械处理设备33台,日处理能力达33吨,还有23个规模养猪场配备了23台有机废弃物处理机械设备。2015年,经工厂化病死猪集中处理场处理量达20.5万头,占全市死猪处理总数的73.3%,漳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从2008年开始,经过5年多运行,政府推广的化尸池处理病死猪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抑制了病死猪乱丢弃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处理池已被填满,化尸池逐步暴露出处理数量局限性强、动物尸体腐烂缓慢、处理池容易填满、可能二次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在2011—2012年逐步凸现。为此,2013年漳州市探索机械式工厂化集中处理病死猪模式,率先走出一条通过技术创新使病死猪尸体变废为宝,彻底杜绝生态污染的新路子。
机械式工厂化集中处理的核心是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对死猪进行切割、绞碎、发酵、杀菌、高温烘干等5道工序,生产出无臭无害的有机肥料。集中处理模式简单示意流程:病死猪收集—运输—工厂集中处理—成品(有机肥料)。
2.1 病死猪收集
各行政村或各养猪场在合适地方设立一个病死猪收集点,集中存放病死猪;管理人员或收集人员每天到各个收集点巡视、收纳和车辆装载病死猪,然后运输至工厂集中处理。
2.2 专用运输车辆
运载病死猪的车辆需要经过畜牧兽医部门认可和当地公安机关备案,车辆车斗需要防漏改装、加固封闭,仅在定点路线收集运载病死猪,不得跨越区域收集运载。
2.3 工厂处理过程
病死猪到达工厂装卸后,工人立即把病死猪通过升降机投入已经放入谷糠的处理机。按每台有机废弃物处理机最多可装1 000千克病死猪和500千克谷糠、1千克耐高温生物酵素的配比进行投放,然后处理机接通电源自动切割、绞碎、发酵、杀菌、高温烘干无害化处理。
2.4 成品出厂
机器运行24小时后,可以出料(有机肥料)。一般情况下1 000千克病死猪尸体的混料,经过机器处理后可得700千克无臭无害的有机肥料。
2.5 成品的生物安全评估
为了验证有机废弃物处理机生产出的有机肥料是否卫生安全,开展多次生物安全评估,通过处理前后的致病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确保产品出厂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已开展170批次的生物安全监测,均符合要求,如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等4种致病微生物未检出,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85.2%、氮含量4.08%、磷含量1.83%、钾含量1.62%。
既然工厂化集中处理,就需要按工厂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但病死猪处理的管理与工业品生产管理截然不同,这种处理模式带有公益性质(不赚钱)又需要严格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意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其健康运行。
3.1 管理体系的建立
抓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必须解决好“谁牵头、谁来做、怎样做”这个问题,在总结病死猪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漳州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管理体系。
一是以乡镇为单位落实属地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养殖者自行处理与工厂化集中处理相结合、其他处理模式与机械化处理模式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化集中处理全覆盖;三是工厂化集中处理采用企业运作、政府监管和财政补助购买服务的运行模式;四是采用新型、高效、环保的无害化处理新工艺、新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处理模式;五是从重从严打击屠宰、经营病死猪的违法犯罪活动。
3.2 建设规范,构建生物安全屏障
一是在工厂化集中处理场建设方面,坚持科学选址、规范设计、优化布局,实行污、净、接待、生活四区分设,雨、污、消毒三水分流,保证处理工艺流程顺畅,同时建立病死猪收集运输、设备操作规程、台账登记、卫生消毒、应急响应等制度;工厂化集中处理场无害化处理全过程远程跟踪监控系统,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是在病死猪收集方面,采用上门收集和定点收集相结合,公布收集人员电话,指定临时收集地点和规定收集时间,乡镇派出工作人员现场确认、登记、拍照,并对病死猪抛弃易发地带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收集处理;强化病死猪源头监管,加强病死猪从收集到无害化处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运输车辆有条件的配备应用GPS或北斗星定位。
三是在病死猪处理工艺方面,定期开展生物安全评估,通过处理前后的致病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评估设备运行的有效性,确保产品出厂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四是在监督检查方面,对工厂化集中处理场制度落实情况、病死猪收集和巡查情况、产品去向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3.3 政府引导,培育企业运行载体
市政府先后出台《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漳政综(2013)54号]、《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病死畜禽工厂化集中处理的实施意见》[漳政办(2014)146号]等文件,明确职责分工,提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谁交猪补贴谁,谁处理补贴谁”和按每处理一头病死猪不少于40元的标准补贴工厂化集中处理单位的要求,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采购、使用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单位和个人除获得上级补贴外再给予每台5万元补贴。各县级也相应出台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加强运行监管,并给予集中无害化处理单位建设及专用运输车一次性财政资金补贴。目前已有11个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企业(个体户),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工厂化无害化处理资金达1 220万元。
3.4 机制长效,保证工厂正常运转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民间资本投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事业,鼓励规模养殖企业和其他行业投入资金建设工厂化集中处理场。用活用好国家有关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每头补贴80元的政策,芗城、龙海、南靖、长泰、平和等县(市、区)财政预算了补贴专项资金,细化了补贴方案,在设有工厂化集中处理场的区域,养殖者和乡镇政府与工厂化集中处理企业建立委托处理关系,以每处理1头病死猪不少于40元的标准支付给集中处理场处理费用,工厂化集中处理场还可以接受投保者的委托,有偿无害化处理投保的死亡生猪,地方政府、养殖者、保险公司和工厂化集中处理场四方面进入良性互动,有利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新型工厂化集中处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同时,鼓励畜禽养殖者就养殖死亡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费用的商业保险业务,鼓励工厂化集中处理场建立保险理赔远程操作系统,提高保险理赔程序中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理赔效率,降低商业道德风险。
3.5 监管严格,严打违法犯罪活动
2009年,漳州市印发了《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漳州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从重从严打击经营病、死猪(肉)及其制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见》[漳中法(2009)37号],就具体办理经营病死猪(肉)及其制品违法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意见。《意见》出台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重拳出击,共捣毁收购、屠宰病死猪窝点12个,刑事立案73起,刑罚76人,最高刑期8年,不足于刑事处罚的,行政处罚79起,有效打击和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对有证据证明随意乱丢病死猪的养殖者课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营造了“不敢杀、不敢卖、不敢丢”病死猪(肉)的社会氛围。只有继续对屠宰、经营病死猪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从严从重查处案件,才能减少病死猪肉违法犯罪活动。
2013年,在政府引导下,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科学设置、规范处理、保险联动”为基本思路。政府先后出台《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病死畜禽工厂化集中处理的实施意见》[(2014)146号]、《漳州市2015—2018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险联动监督工作机制的通知》,新政策为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提供科学指导,鼓励企业、个人参与投资建设病死猪处理场(点)。漳州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实行规模养殖场自行处理和工厂化集中处理相结合、无害化化尸池与机械设备处理相结合。2015年,工厂化病死猪集中处理场处理量达20.5万头,占全市死猪处理总数的73.3%,同时,有23个规模养殖场采购并投入使用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机械设备23台,自行处理病死猪。截至2015年12月,以养殖密集的重点乡镇为单位,在芗城、龙海、南靖、平和、华安、长泰设立11个公益性工厂化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企业,配备机械处理设备33台,日处理病死猪能力达33吨,解决了重点乡镇辖区日益增加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加上2013年已投入使用的1 000口、总容积4万立方米的公益性病死畜禽化尸池,这样漳州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覆盖所有养殖区域。
2016年,漳州将持续全面推广病死猪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争取到2016年底,全市28个存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乡镇全部实现病死猪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存栏生猪1 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全部配备使用机械处理设备,病死猪机械设备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编辑:柳青)
科学家呼吁重视类鼻疽与寨卡病毒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月16日报道】科学家近日指出,一种由细菌引起的鲜为人知的传染病可能像麻疹一样在全世界造成很多死亡病例,另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寨卡病毒则应引起人们警觉。
去年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疫情证明,科研人员在大力研究疾病治疗手段的同时,对疾病出现和快速传播的原理还知之甚少。
我们是否应该从埃博拉疫情中吸取教训呢?
一群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月刊上发表文章,对一种被称为类鼻疽、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感染疾病的危险提出警告。他们表示,卫生组织和政府机构应大大加强对抗击类鼻疽工作的重视。
与此同时,牛津大学科研人员警告世人当心寨卡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导致巴西暴发大观模疫情,很可能会迅速传播到新的地区。
寨卡病毒1940年在非洲首次被发现,直到去年之前未在美洲发现过此病毒,但现在已经在巴西、巴拿马、委内瑞拉、萨尔瓦多、墨西哥、苏里南、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巴拉圭确认了它的存在。
寨卡病毒主要由生长在热带环境中的埃及伊蚊传播,埃及伊蚊也会传播黄热病、登革热等其他疾病。
截至目前,巴西已有数千人感染寨卡病毒。虽然这一病毒应该不至于致死,但卫生当局认为,它或与巴西2015年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激增有关。罹患该症的婴儿头部偏小,导致智力和身体能力出现严重缺陷。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特鲁迪·兰说,对寨卡病毒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手段,这是让人担心的一个原因,“它正在变成一个问题,而我们对它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仅仅因为我们还不了解寨卡病毒传播造成的威胁”。
因此,特鲁迪·兰呼吁全球研究人员赶快行动起来,多多了解这一病毒,以便尽早研制出相应疗法或疫苗。
在《自然·微生物学》月刊上有关类鼻疽的研究中,科研人员解释说,引起该病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通常存在于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但是可以通过感染动物传播到非发病区。
研究报告作者、泰国玛希隆大学研究人员迪雷·林玛图罗沙恭说,“类鼻疽与其他疾病很像,我们需要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来做细菌培养,然后作出正确诊断”,“居住在热带农村贫困地区的人群尤其易感,这些地方通常没有微生物实验室,这说明该病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威胁被严重低估”。
研究人员估计,全球每年有16.5万例类鼻疽病例,其中应有8.9万例是致死病例。这与麻疹的病例数据相似,而麻疹现已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
(转自参考消息[N],2016-01-18)
S817
A
1002-1957(2016)03-0102-03
2016-03-15
汤海平(1965-),男,福建云霄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兽医诊断、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E-mail:thp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