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高艳敏
如果仔猪腹泻是个结,谁有解开它的方法
本刊记者/高艳敏
在当前生猪养殖业中,“得母猪料者得天下”似乎已经成为共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不应该被忽略——仔猪的健康。仔猪如人类的孩童一样,是整个猪场的希望,它的健康程度决定了猪场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仔猪的疾病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以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最为常见。一般断奶仔猪的腹泻率为20%~30%,病死率达10%~15%,发病仔猪生长迟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重视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管理好仔猪的“屁股问题”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腹泻成为仔猪常见病,且病因复杂。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常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其中以病毒性感染死亡率最高。来自权威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0%的养殖场都受到过仔猪腹泻的威胁。在一个群或一个圈里,只要有1头仔猪发病,往往会波及全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导致脱水、酸中毒、心力衰竭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特别是天气寒冷的严冬、早春季节,死亡率高达30%~50%,个别猪场甚至出现100%。存活下来的部分仔猪,也成为生长发育受阻的僵猪或是“刺猬猪”,给仔猪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有效地预防仔猪腹泻对养猪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当前许多养殖户针对仔猪腹泻的治疗大多出现以下情况:相同的药只能治好一次,或者相同的药对有些猪场有效,对有些则无效。这往往是由于在没有认识清楚本场的腹泻到底属于病毒性腹泻还是细菌性腹泻的情况下,就采用千篇一律的治疗手段,没有对症下药。
有预防保健措施的养殖场很少,真正去制定一系列的预防保健机制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许多规模猪场,虽然制定了保健方案,但是由于真正操作的时候常会觉得吃力,因此总想用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或者索性不去执行。由于日常保健等管理措施不到位,所以待仔猪患病时,总是束手无策。听说某种药有效,就使用,无疗效再更换,时常换药,病却不见好。所谓病急乱投医,当仔猪遇见腹泻时,养殖户也只能干着急。
1.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寒冷潮湿的季节或区域,其中南方区域、沿海区域发病严重,猪场规模越大,损失越大。近年来,病毒性腹泻普遍发生,且疫病严重,持续时间常达4个月以上,有的甚至全年不间断,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随着猪只年龄增大,发病率、死亡率逐渐下降,一些条件简陋的猪场、初产母猪的头窝仔猪及没有免疫的猪场发病严重,损失巨大。具体分为,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
2.细菌性腹泻
①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3日龄前后。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多因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剧变、受寒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②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2~4周龄时暴发,尤其10~20d的仔猪发病最多。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粘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多因寒冷或保温措施不到位、贼风侵袭、粪便污染、潮湿导致。产后2周的仔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已经开始下降,抗病力低,是仔猪白痢病暴发的根本原因。
③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是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主要侵害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病原体是C型魏氏梭菌。该菌能产生α毒素和β毒素等强烈外毒素,尤其是β毒素,可引起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病猪与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④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
一些养猪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用温热水稀释,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⑤猪痢疾。
猪痢病是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有发生,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继而同群猪陆续发病,病情严重的出现死亡,病愈的猪生长也很缓慢。3.寄生虫性腹泻
①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成猪体内寄生时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 7~10 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
②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都有发生。
4.营养性腹泻
哺乳母猪饲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如母乳中维生素A不足时,可导致消化道黏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不足时,可使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5.应激性腹泻
断奶期的仔猪对断奶环节不适应,仔猪突然离开母猪的呵护,遭受环境和营养的应激变化,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仔猪断奶后胃肠生理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再加上母仔分居,以及营养应激等,致使仔猪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造成仔猪腹泻。
以上均是仔猪在断奶后易得的一些腹泻,由于地域、气候、场区的不同,发病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尽管我们都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是腹泻在猪场还是无法避免。想要在根源上控制好仔猪腹泻,还需合理调解肠道。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四川农大动物营养研究所陈代文教授提出,“肠道微生物是动物营养的新靶点”,肠道菌群的平衡是提高仔猪免疫的主要途径。
肠道是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中微生物菌群扮演着重要角色。陈代文教授在谈到肠道微生物的功效时提到,肠道微生物的三大功效主要是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免疫及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作用以及影响机体糖、脂蛋白、氨基酸代谢。肠道微生物可以提高养分消化吸收率,减少排放及提高畜产品品质,最重要的一点是降低腹泻及营养代谢疾病发病率。当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时,仔猪将处于健康状态。
当前,仔猪腹泻仍是养殖场的痛点,不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众多养殖人员的共识。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预防仔猪腹泻呢?保障肠道健康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理论。近几年的研究充分说明,调解肠道菌群的平衡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也是治疗仔猪腹泻的根本方法。机体中存在着众多微生物菌群,机体的营养需求,也就是众多微生物的需求。机体健康的程度是要看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情况。若有益菌所占比例较多,机体就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则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可能会感染疾病。所以,重视机体微生物的健康、重视肠道菌群的平衡是解决仔猪腹泻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们尚未将肠道平衡等问题研究透彻。有害菌与有益菌的剂量达到多少时算是平衡?如何监测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剂量?这也许是未来研究要突破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