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菁 陈 雍
我国公共考古现状分析
王 菁 陈 雍
公共考古 公众考古 文化遗产 保护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公众对考古活动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增强,考古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公共考古,在我国蓬勃地发展起来了。通过对我国公共考古研究著作、论文、实践的归纳总结,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考古学发展到21世纪,新的发现及成果不断刷新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文化权益、经济利益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这样就对考古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考古学家也不可能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道德责任,这引发了考古学家对考古学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以及考古学家社会责任的再思考①。这就是近几年国内公共考古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国内在公共考古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其一,2013年《大众考古》创刊,该刊为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大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考古学杂志,探讨当前热门的大众考古相关问题。其二,在全国范围内召开“公共考古论坛”,并在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中不断加入“公共考古”内容。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创立于2013年,主办者为考古学界专家、学者等,采用了专题讲座、研讨等形式,与公众及新闻媒体进行交流互动。到2015年止,该论坛召开了三届。2015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考古论坛”也加入了公共考古的单元。第三,各省考古研究机构积极进行公共考古实践活动并有成果不断涌现。例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写的《走近考古,步入宋金》、北京大学编写的《跟北大考古人一起“穿越”》等。第四,利用自媒体传播公共考古理念与受众直接互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自己的网站上专门建立公共考古的网页。山西省考古所专门建立了公共考古的网站——考古汇,并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同步推送公共考古信息。第五,学者们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的文章,以达到完善公共考古理论或考古知识普及的目的。
综观目前国内公共考古相关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公共考古的定义、意义和相关概念以及梳理公共考古的发展趋势。
在探讨学科来源时,有学者认为:考古大众化的理念中国从来就有,从李济先生殷墟发掘时开放参观到苏秉琦先生贯穿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面向社会、就是面向人民群众、面向未来”思想,都是我国公共考古的学科源流②。但“公共考古”这一概念,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认为是查尔斯·麦克基姆在1972年出版的《Public Archaeology》中提出的。
“Public”有“公共”及“公众”两种含义③。但汉语解释中“公共”有社会属性而 “公众”落脚点在“人”④。由此可知对学科定名的分歧在于“公共”与“公众”哪个词更能充分表达符合中国实际的学科内涵。虽然在具体的命名中仍存在争议,但我国学者已经写出相关的论文了。据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数据所作统计,2010年之后发表的公共考古类文章占该类文章总数的7成,说明公共(公众)考古研究在近几年已经越来越热烈。
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就公共考古的学科内涵展开了讨论。公共考古学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概念。郭立新、魏敏、姚伟钧、张国超、钱耀鹏、陈淳、施劲松、王齐、梁太鹤等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差别,有些甚至是相反的⑤。这就是目前我国“公共考古”理论研究的大体现状,因此这个学科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考古工作者和博物馆宣教人员,采用了如建设遗址公园、开放考古工地、改变博物馆展示等方式展示考古、文物保护及其相关知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使受众更加充分地享有文化权益。
这些活动为公共考古研究提供了大量案例,可分为如下4种形式:1.以单一事件为主题开展系列实践。如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洪洞坊堆—永凝堡遗址” 进行了一次多学科志愿者考古综合调查活动。该调查通过公开方式,吸收水文、地质、历史地理、测绘、民俗等多方社会专业力量加入调查团队,从多角度综合研究该遗址的范围和文化内涵。希望将考古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各专业学科在考古调查中,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探讨考古问题。2.通史式展示一系列考古、文物保护经典事件。如:中央电视台所拍摄的一系列记录片《考古·中国》、《探索·发现》等。3.纯娱乐式体验。2013年6月,吉林大学赵宾福教授带领弟子参加《天天向上》的录制,节目一经播出,各方反响强烈。这种方式比前两种实践形式更加轻松,吸引了各个年龄层、各种文化程度观众的注意,虽然知识传播效果尚需进一步的数据研究支持,但是在扩大知识传播广度上效果明显。4.自媒体。主要包括各单位自己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在这些媒体上可以发布与自身相关的信息,也可转载行业内的热点消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多样。但应当警惕泛娱乐化的倾向,把握好知识传播的底线。
1.加强公共考古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同“公共考古”理念来源于西方,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我们的“公共考古”发展与西方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同,尤其是根本的出发点不同。当前的西方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为解决私有权利与公共利益、经济利益与文化历史权利、不同民族信仰的矛盾,公共考古学才发展起来。
1990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中指出:“考古遗产的保护必须依靠各学科专家的有效合作,它需要政府当局、学术研究人员、公私企业以及一般民众的合作。”⑥
我国是公有制国家,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因此政府担负了文化资源管理、保护的全部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对文物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和投入都不断加大。因此,我国的公共考古就必须为“政府的文化资源管理、保护权力”与“民众的监督、享有文化资源的权利”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笔者比较认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表述公共考古的内涵,即其对于政府而言是通过立法和拨款管理考古学;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是交流、建议及普及交织的网络;对一般公众而言,它是共同享有的权利⑦。所以公共考古学就是研究考古(文化遗产)管理者、研究者、其他利益相关者行为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应有利于协调三者关系,达到更加合理配置资源、使文化遗产得到更优保护、使公众享有更大权益的目的。
2.引入多学科理念
①引入多学科理论知识研究公共考古。公共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为其公共属性注定了它不仅要应用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的知识,还会应用到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情报学的分析方法,对现有公共考古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笔者以2015年12月22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统计。从样本的最后两项“下载量”与“引用量”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些文章的下载量虽然很高,但引用量却寥寥无几。从该项统计结果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以下载量为标准进行降序排列验证信息学二八定律⑨,即以“公共考古”为关键词得到结果232篇,其20%为排名前46的文章,这46篇的下载量约为总下载量77%,虽未达到80%,但集中的趋势已经显现。以被引量为标准进行降序排列验证信息学二八定律,以“公共考古”为关键词排名前20%的文章被引量约为总被引量的92%,信息学二八定律已经出现。由此可知,我们近年来虽然发表了一定量与公共考古有关的文章,但这些文章的基础理论大多引自少数几篇文章,有些文章学术价值不高。因此,学科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就需与更多学科结合,引入更多新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研究文章的创新性及研究深度。
②可以让不同学科从各自角度参与研究。在实践方面,上文提到的山西“洪洞坊堆—永凝堡遗址”调查转变了思路,原来的考古多学科研究是考古专家请认为和自己相关的学科专家来一起研究,而这次“调查”是在没有预设专业的前提下,对全部感兴趣的学科开放,让其他学科主动参与到项目中。这种方式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学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期待。可见,引入多学科理念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是蕴藏了巨大的潜力。
3.加强学科定位的研究
解决学科定位就是要就公共考古“应不应该做”、“由谁来做”达成共识,确定公共考古是否可以成为考古学的二级学科。通过近年来国内实践与理论研究可知,公共考古“应该做”基本可以达成共识,但“由谁来做”就有较大的争议。目前从事公共考古的主体主要有高校、考古研究机构(各地方考古所)及博物馆。对公众的教育展示是否为高校的任务之一、对公众的教育是否在考古研究机构职责范围内、博物馆的教育展示功能多大程度上是针对“考古”的或者由谁打造考古的博物馆展示平台,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开展了大量的公共考古研究和实践活动,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文中提到的在学科内涵定位中,政府公权力的作用问题、公共考古的主体与对象问题;学科的发展方向与趋势问题等都是我们探索的问题。因此,公共考古作为考古学的年轻分支发展尚不成熟,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以便完善理论,再应用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才能使二者更好的结合,使公共考古从活动向学科建设的方向发展。
注 释:
① 郭立新、魏敏:《初论公众考古学》,《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② 高蒙河、麻赛萍:《苏秉琦考古公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1期。
③ 霍恩比著,李北达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96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⑤ 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丝绸之路》2013 年第14期。
⑥ 中国国家文物局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⑦ 汪涛:《考古百议》,《大众考古》2014年第12期。
⑧ “引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论文的价值。50年前,美国科学家Eugene Garfield发表了著名的科学文献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SCI是世界科学文献领域中第一个追溯引用文献的系统性工作。文章的“被引用量”是衡量文献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⑨ 信息学二八定律又称为马太效应,引自圣经:“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其现象有两种趋势,一为核心趋势,一为集中趋向。这种现象在合理区间内可发挥积极的良性堆加突出重点的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会产生过热现象,即一个学科的核心信息太过集中在少数几篇文章中,大量文章只是重复,约束创新有碍学科发展。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王菁,女,1982年生,天津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馆员;陈雍,男,1948年生,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馆员,邮编300170。
K871
A
1001-0483(2016)04-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