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升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高 升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朱开沟遗址 聚落分布 演变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朱开沟遗址发掘以来,学界对朱开沟遗址的讨论一直历久弥新。正是由于这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融,使得我们对朱开沟遗址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纵观这些文章,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朱开沟遗址的文化特征、性质与时代等问题上,而很少有学者对朱开沟遗址聚落的分布演变做过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朱开沟遗址——早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①,尝试对朱开沟遗址的聚落分布的演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不妥之处敬望指正。
从朱开沟遗址原报告中可知,遗址中共发现房址83座,其中,Ⅰ区发现21座,Ⅱ区发现52座,Ⅳ区发现7座,Ⅴ区发现3座。总的来看,Ⅰ、Ⅱ区的房址数量是要高于Ⅳ、Ⅴ区,并且这四个区中Ⅰ、Ⅱ区内的居住址文化堆积层也厚于其它区域。因此,这两个区域很可能是当时的主要活动以及聚居区。
而根据原报告中对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的分期情况来看,其主要分为五期,即五段。相当于一段的房址共5座,都位于Ⅱ区,而Ⅰ区则没有一段的房址。相当于二段房址共有22座,其中Ⅱ区发现的最多,尤以T227—T249内发现的为主,共12座。从以上一段和二段所发现的房址数量来看,无疑Ⅱ区的房址数量占大多数。三段的房址共发现35座,主要分布在Ⅱ区和Ⅰ区。四段共发现17座房址,但这些房址多数位于Ⅰ区。从三段、四段可以看出,房址在Ⅰ区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尤其是到了第四段后,人们的居住区可能主要集中在Ⅰ区。
从一段到四段各区房址的分布数量来看(表一),Ⅱ区房址的使用和居住时间主要是在一、二段。而Ⅰ区在二段后房址的数量逐渐增加,以至于到四段,Ⅰ区成为主要的居住和生活区。由此看出,人们可能逐渐从Ⅱ区转移到了Ⅰ区,但具体转移的是不是同一批人还不确定。但是,根据报告中提到的,第三段延续时间较长,许多新房址都是在废旧房址附近修筑的,并且存在交错叠压现象。而且房屋的建筑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以前黄土砸筑墙体的地面建筑转变为木骨泥墙式地面建筑,第四段亦然,以木骨泥墙式建筑方式为主。因此,可以推测的是一段和二段时期,人们主要居住在Ⅱ区,而进入第三段之后,原来Ⅱ区的原住民离开了此地,房屋也随之废弃。之后可能又有一批新的人群,在原来的居住区开始修房安家,并且带来了新的技术②,而Ⅰ区则很可能成为新的移民聚居地。
此外,该遗址中Ⅰ区和Ⅱ区的灰坑数量在各段也是有区别的(表二)。总的来看,共发现灰坑207座。其中,位于Ⅰ区的灰坑共88座,Ⅱ区82座,而Ⅳ、Ⅴ相对较少,分别为7座和30座。灰坑在各区的分布情况和房址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Ⅰ区、Ⅱ区。从各段的分布情况来看,相当于第一段的共10座灰坑,其中Ⅱ区发现6座,开口在二段文化层下。位于Ⅰ区的共4座,但这四座均开口于三段文化层下,是否为一段仍值得考虑。相当于二段的灰坑共25座,绝大多数位于Ⅱ区(23座),少数位于Ⅰ区。第三段亦然,Ⅱ区的灰坑数量多于Ⅰ区,但数量上Ⅰ区有所增加。第四段的灰坑共发现57座,但是大多数分布在Ⅰ区,仅少数位于Ⅱ区。
从灰坑在各段的分布来看,基本是和房址的分布特征相一致的,即在早期一段和二段,灰坑大多分布在Ⅱ区,当时人们的主要生活也集中在Ⅱ区。从三段开始,Ⅱ区灰坑数量逐渐减少,而Ⅰ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区。一直到四段之后,Ⅰ区则成为人们聚居的中心区域,而Ⅱ区则逐渐废弃。
除了从房址、灰坑两部分遗迹可以看出Ⅰ区和Ⅱ区在各段的区别之外,通过对各段墓葬的分布情况研究也能管窥一二。
在属于第一段的7座土坑墓中除了1座位于Ⅰ区外,其与6座都位于Ⅱ区的居住遗址内,属于一段的2座瓮棺葬均位于Ⅱ区,可见在墓葬的分布上Ⅱ区也是早于Ⅰ区的。到了第二段,共发现46座土坑墓,多数分布在Ⅰ区东侧,少数位于Ⅱ区的居住遗址内,而属于二段的7座瓮棺葬均位于Ⅱ区。第三段的墓葬数量最多,但主要分布在Ⅰ、Ⅲ、Ⅳ、Ⅴ区的数个墓区内,仅有少部分瓮棺葬位于Ⅱ区。第四段,墓葬主要分布在Ⅰ、Ⅳ、Ⅴ区,Ⅱ区分布少量。
表一 Ⅰ区、Ⅱ区各段房址数量分布图
表二 Ⅰ区、Ⅱ区各段灰坑数量分布图
从第二段土坑墓的分布情况来看,其墓葬主要分布在Ⅰ区东侧,而Ⅱ区则分布较少。 但是根据前文所述,朱开沟遗址第二段的遗存主要分布在Ⅰ区、Ⅱ区,所以Ⅰ区东侧的墓葬应为生活在Ⅰ区、Ⅱ区的先民所共同拥有的。并且根据原报告中对二段这些墓葬的分析,墓葬的主要墓向是北偏东,另有部分是北偏西者。而属于同一时期,埋葬在同一墓地内的人们对墓向却有不同的选择,或许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文化群体,在此共同生活,且葬于此。这也可以解释Ⅰ区东侧的墓葬可能为Ⅰ区、Ⅱ区不同文化的先民所共有。到了第三段,这些墓葬则分布集中,且远离当时居住址的墓葬区。从墓向上来看,主要为北偏西向。第四段时期的墓葬,多数居民仍然沿用三段时期使用的墓区,但是却有不同的埋葬习俗,并且墓葬中大都为北偏东向,这与三段时期的北偏西向,有所不同。因此,虽然在相同的区域内分布有不同阶段的墓葬,但是从这些不同阶段墓葬的朝向来看,各段的墓葬也是有所区别的,可能为不同文化群的先民所留。
结合Ⅰ区和Ⅱ区房址、灰坑在各段的分布情况可知,Ⅱ区的房址和灰坑主要处在一段和二段,在三段时期则达到了顶峰。而Ⅰ区被利用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是在三段和四段。总的来看,Ⅱ区存在和兴盛的时间较早。到了第二段,Ⅰ区才开始有人居住,并且慢慢发展。此外,两区之间还存在一段共存期,也就是报告中所提到的第三段,在这一段期间,聚落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从房址和灰坑的数量上可以看出。到了第四段,整个聚落则逐渐衰落,尤其是Ⅱ区的房址、灰坑则基本消失,整个Ⅱ区废弃,而Ⅰ区则不断延续,成为了该地的主要生活、生产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开沟遗址中还发现了三段夯土墙,根据原报告中所提出的,其可能是属于院落围墙之类的设施。但是通过对Ⅰ区、Ⅱ区各段夯土墙的分析,这些墙体应该还有其他作用——防御。
在发现的这三段夯土墙中有两段应属于二段遗存,还有一段夯土墙应属于三段遗存。经过对这三段夯土墙的分析,发现其走向均呈东南——西北向分布,而且分布地点主要是在Ⅱ区。根据前文所述Ⅰ区、Ⅱ区各段房址、灰坑的分布研究可知,Ⅱ区是人们活动最早的区域,在第二段之后Ⅰ区才逐渐有人居住。一直到了第三段,两区并行发展了较长时间。到了第四段,Ⅱ区衰落乃至消失。而发现的这三段夯土墙均处于Ⅰ区、Ⅱ区并行发展的阶段(二、三段),并且在Ⅱ区衰落之后,夯土墙亦消失。因此,这些夯土墙很可能在Ⅰ区开始有人居住时,由生活在Ⅱ区的人修筑。其主要目的很可能是用来防御Ⅰ区的人群,而当Ⅱ区废弃后,这些夯土墙也随之消失不在。
综上所述,朱开沟遗址的聚落可能存在前后两个阶段,而在这两个阶段内分别出现了不同的人群,并且这些人群生活在遗址的不同区域,即Ⅱ区和Ⅰ区。从遗址中房址、灰坑、墓葬等在各段的分布情况来看,Ⅱ区首先被第一批人开发和利用。这从Ⅱ区发现的数量较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时期的房址和灰坑就能看出。Ⅰ区则从第二段开始逐渐出现少量的人类活动痕迹。到了第三段则开始成为主要的人类活动区。而到了第四段,Ⅱ区逐渐被废弃,Ⅰ区则成为了唯一的生活区。因此从时间上来看,Ⅱ区被利用的时间最早,之后Ⅰ区才开始被人们利用。而从第三段房址的重复使用,房屋结构的变化以及各段墓葬的区别来看,可能存在不同的人群在此生活,而Ⅱ区和Ⅰ区之间的夯土墙则可能是用来防御“隔壁”人群的侵犯。
致谢:衷心感谢导师陈洪海的提点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晶队长的帮助!
注 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②赵菊梅:《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责任编辑:曹建恩
Zhukaigou Site;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Evolution
The problems of the age sand cultural attribute of Zhukaigou site have been discussed by scholars for many years, while the researches of the settlements of the site relatively few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mains of each stage, this paper argu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ttlements should have a certain time sequence, that is the time of region II is earlier than region I, and with the gradual prosperity of region I, region II gradually declined and even got abandoned.